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模拟试题语文(一)

2021-02-21 来源:客趣旅游网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模拟试题语文(一)

作者:段树花

来源:《山西教育·招考》 2019年第2期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1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暇想 草木葱茏

战略布署 提高警惕

B.余晖 熙熙攘攘

更胜一筹 口干舌躁

C.隐蔽 独具一格

矫揉造作 浅尝辄止

D.翎毛 残垣败壁

不计齐数 不容质疑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B.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都有自己的家园。人类的许多文化情绪都与此有密切的关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C.据调查数据显示,旅游产业已经成为太原这座城市当之无愧的经济支柱。

D.最意味深长的动人情景是,他常常同普朗克在一起演奏贝多芬的作品。

4.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比喻)

B.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拟人)

C.火车停了,发出一阵沉重的叹息,像是在抱怨着台儿沟的寒冷。(比喻)

D.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些伤心,各自在自己的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反语)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B.因此,可以说,此时的肖邦,眼前浮现了故乡的景色和多半是在这儿第一次听见过的歌 。

C.上海交响乐迷中近六成的人士收入并不丰厚,难以承受百元以上甚至数百元的高价票。

D.从祥林嫂悲惨的一生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 小题,使用财经、商贸及服务类职业模块的考生做 1、2、3、4、5 题,使用工科类职业模块教材的考生做 1、2、3、4、6 题,每空 2分,共计 10 分)

1. ,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2. ,搔首踟蹰。(《静女》)

3.《边城》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的小说,小说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

4.《史记》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_____通史。

5.自传性散文《我与地坛》的作者是_____ 。

6.《我很重要》是当代作家 的一篇对个体生命和意义进行思考的文章。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10 分)

1.电话交谈中通话者的词语内容、声音声响和语音语调直接影响通话效果,这三者一般被称为“电话三要素”。

2.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3.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运用得最多的是议论和抒情。

4.《诗经》是我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5.当代作家莫言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中国作家。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3 小题,使用财经、商贸及服务类职业模块的考生做 1、2 题,使用工科类职业模块教材的考生做 1、3 题,共计 17 分)1.阅读《好雪片片》(节选),完成(1)~(3)小题。(9 分)

在盛夏的信义路上,常常会看到一位流浪的老人,即使热到摄氏三十八度的盛夏,他着一件很厚的中山装,中山装里还有一件毛衣。那么厚的衣物使他肥胖笨重有如木桶。平常他就蹲坐在街角歪着脖子,看来往的行人,也不说话,只是轻轻地摇动手里的奖券。

很少的时候,他会站起来走动。当他站起,才发现他的椅子绑在皮带上,走的时候,椅子摇过来,又摇过去。他脚上穿着一双老式的牛伯伯打游击的大皮鞋,摇摇晃晃像陆上的河马。

如果是中午过后,他就走到卖自助餐摊子的前面一站,想买一些东西来吃,摊贩看到他,通常会盛一盒便当送给他。他就把吊在臀部的椅子对准臀部,然后坐下去。吃完饭,他就地睡午觉,仍是歪着脖子,嘴巴微张。

到夜晚,他会找一块干净挡风的走廊睡觉,把椅子解下来当枕头,和衣,甜甜地睡去了。我观察老流浪汉很久了,他全部的家当都带在身上,几乎终日不说一句话,可能他整年都不洗澡的。从他的相貌看来,应该是北方人,流落到这南方热带的街头,连最燠热的夏天都穿着家

乡的厚衣。对于街头的这位老人,大部分人都会投以厌恶与疑惑的眼光,小部分人则投以同情。

我每次经过那里,总会向老人买两张奖券,虽然我知道即使每天买两张奖券,对他也不能有什么帮助,但买奖券使我感到心安,并使同情找到站立的地方。

记得第一次向他买奖券那一幕,他的手、他的奖券、他的衣服同样的油腻污秽,他缓缓地把奖券撕下,然后在衣袋中摸索着,摸索半天掏出一个小小的红色塑胶套,这套子竟是崭新的,美艳的无法和他相配。

老人小心地把奖券装进红色塑胶套,由于手的笨拙,使这个简单动作也十分艰困。

“不用装套子了。”我说。

“不行的,讨个喜气,祝你中奖!”老人终于笑了,露出缺几颗牙的嘴,说出充满乡音的话。

他终于装好了,慎重地把红套子交给我,红套子上写着八个字:“一券在手,希望无穷。”后来我才知道,不管是谁买奖券,他总会努力地把奖券装进红套子里。慢慢我理解到了,小红套原来是老人对买他奖券的人一种感激的表达。每次,我总是沉默耐心等待,看他把心情装进红封套,温暖四处流动着。

和老人逐渐认识后,有一年冬天黄昏,我向他买奖券,他还没有拿奖券给我,先看见我穿了单衣,最上面的两个扣子没有扣。老人说:“你这样会冷吧!”然后,他把奖券夹在腋下,伸出那双油污的手,要来帮我扣扣子,我迟疑一下,但没有退避。

老人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我的扣子扣好,那时我真正感觉到人明净的善意,不管外表是怎么样的污秽,都会从心的深处涌出,在老人为我扣扣子的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的父亲,鼻子因而酸。老人依然是街头的流浪汉,把全部的家当带在身上,我依然是我,向他买着无关紧要的奖券。但在我们之间,有一些友谊,装在小红套,装在眼睛里,装在不可测的心之角落。

我向老人买过很多很多奖券,多未中过奖,但每次接过小红套时,我觉得那一时刻已经中奖了,真的是“一券在手,希望无穷”。我的希望不是奖券,而是人的好本质,不会被任何境况所淹没。我想到伟大的禅师庞蕴说的:“好雪片片,不落别处!”我们生活中的好雪,明净

之雪也是如此,在某时某地当下即见,美丽的落下,落下的雪花不见了,但灌溉了我们的心田。

(1)选文中有关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对刻画老人形象所起的作用赏析正确的一项(2 分)

A.以外表的丑陋、怪异反衬他内心的美丽、善良。

B.写出了老人丑陋的外表。

C.这是外貌描写,他丑化了老人的形象。

D.这是作者故意设置的一个常见描写。

(2)选文中“当下即见”指的是什么?(4 分)(3)“生活中的好雪、明净之雪”在文中象征什么?(3 分)

2.阅读《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节选)完成(1)~(3)小题。(8 分)

一个选择了自己所珍视的职业的人,一想到他可能不称职时就会战战兢兢,———这种人单是因为他在社会上所居地位是高尚的,他也就会使自己的行为保持高尚。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会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 ,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瑕的伟大人物。

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为人类牺牲了自己———有谁敢否定这类教诲呢?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1)“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这句话中两种利益是指哪两种利益?(2 分)

(2)作者认为什么样的人能成为完美无瑕的伟大人物?(2 分)

(3)从语段中可以看出马克思选择职业的原则是什么?他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人?(4 分)3.阅读《获得教养的途径》(节选),完成(1)~(3)小题。(8 分)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当今之世,对书籍已经有些轻视了。为数甚多的年轻人,似乎觉得舍弃愉快的生活而埋头读书,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他们认为人生太短促、太宝贵,却又挤得出时间一星期去泡六次咖啡馆,在舞池中消磨许多时光。是啊,“现实世界”的大学、工场、交易所和游乐地不管多么生气蓬勃,可整天呆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么?不错,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 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而必须读杰作。杰

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

(1)第一段文字论述的中心是什么?(2 分)

(2)选文第二段作者列举了三种读书的错误观点是什么?(3 分)

(3)选文中作者倡导怎样的读书观,试分条概括。(3 分)

五、诗歌鉴赏(8 分)

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成 1~3 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对开头三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是虚写。“大江东去”比喻千古历史,如同水里淘金一样,最后沉淀出历史人物。

B.是实写。写出东去的长江,波涛冲刷,不见一丝旧迹,只有一些优秀人物还留在人间的传说中。

C.从大处着笔,虚实结合,不仅给人以极佳的视听效果,写尽雄伟壮阔的长江气势,而且化空间为时间,从具体有形的长江,写到抽象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伟力的惊叹转到对历史英雄的羡叹。

D.概括写。概括长江的总体气象,用比喻概括整个人类历史。

2.词中描写了怎样的赤壁景色,有什么作用?(4分)

3.这首词的豪放风格是如何体现的?(2 分)六、文言文阅读(10 分)

阅读 荀子《劝学》(节选),完成 1~3 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2 分)

A.虽有槁暴

B.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君子生非异也

D.吾尝跂而望矣

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4 分)

(1)不复挺者

(2)金就砺则利

(3)而绝江河

(4)吾尝终日而思矣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七、应用文写作(10 分)

根据所给材料,写一张借条。张华在创业过程中缺少 10 万元的经费,他向朋友王冲借了这笔钱。请你代张华写一则借条。

要求:1.格式规范,内容完整,语言得体

2.不得在行文中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八、作文(25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是一方沃土,你播下什么,你就收获什么: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动;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来联想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2..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3.不得在行文中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4.不少于 600 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