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可知,这些粒子大都为球形或类球形粒子,部分纳米铜镍 粒子连接成链状,平均粒径约为50nm,分散性较好。图B中可 以看到有些很大的球形粒子,分析认为,其形成原因可能有两 的不断冷却沉降,一层层聚集到一起,由于纳米粒子有巨大的表 面能而形成硬团聚。因此解决好粉体的及时分散和设备冷却 问题,是解决形成大颗粒的关键。 2.2 XRD分析 个:第一是当制备的粉体沉降在反应器壁上的某些部位时,其 丑cjO。, 甚c宴£ 冷却速度较小,一次晶粒长大所致;第二是随着金属纳米粉体 姗 A ㈣ 删 撇 ★一Cu Nio∞ ▲一N{ 。 3口 ≥艄 5。 ∞ 船 赫 ∞ 柏 5D 柏 柏 尊口 尊c O l^l葛c妻uI 2B/deg ̄ 2ett ̄gm 图2铜镍纳米粒子的XRD图谱,其中43.604。、50.794。、 74.677。分别对应JC—PDF(N0.47—1406)Cu0.81Ni0.19 (111)、(200)和(220)晶面,44.347。、51.673。、76.095。分别对 应jc—PDF(No.65—0380)FCC Ni(111)、(200)和(220)晶面。 。 。 姗 瑚 姗 耄l 砌 姗 姗 图2铜镍纳米粒子的XRD图谱 0 知,氢气气氛下制备的样品为铜镍纳米粒子,分析可知,失重是 由于纳米铜镍纳米粒子在制备的过程当中吸附了氢,在升温过 程中这些氢吸热并脱附,导致失重。 3.结论 图谱中的★代表Cu0.81Ni0.19,▲代表镍单质。谱图中各个 峰的峰形尖锐,峰相对强度较大。图A和图B是在不同的气氛 下制备的铜镍纳米粒子,图A的制备条件是H::Ar=1:5,图B 的制备条件为H :Ar=2:5,我们从峰的强度可以看出图B的铜 1.采用氢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的铜镍纳米粒子呈黑色, 大都为球形或类球形粒子,部分纳米铜镍粒子连接成链状,平 均粒径约为50nm,分散性较好,洁净度高。此外,还发现冷却 程度对铜镍纳米粒子的粒度分布有重要影响,使反应器内壁充 镍合金峰要强于图A,说明氢气的比例越高,得到的铜镍合金 纳米粒子越多。此外,在图中没有发现铜的衍射峰,说明制备 分冷却才能保证分体的粒度完全达到纳米级且分布均匀。 2.不同的反应气氛铜镍合金纳米粒子所占比例略有不 的样品中没有纳米铜颗粒,所得的样品为纳米铜镍合金与单质 镍的纳米复合粉末。 2.3氢气与氩气气氛下制备的样品的热分析结果 同。氢气的比例越高,得到的铜镍合金纳米粒子数越多。 参考文献 [1]张立德,牟季美.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M].北京:科学 出版社,2001,t~10. [2]陈大明.纳米陶瓷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材料导报 1 J1,1997,11:67. [3]王世敏,许祖勋.纳米材料制备技术[M].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2002,1~22. [4]张志规,崔作林.纳米技术与纳米材料[M].北京:国防 工业出版社。2000:l13. [5]曹茂盛,曹传宝,徐甲强.纳米材料学[M].哈尔滨:哈 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2,1—15. 作者简介: 瑚 ^锕 删 80。 100o 290 图3铜镍纳米粒子的DTA图谱 李双翠(1986一研究。 ),女,山东烟台人,助教,硕士,主要研究 图3为氢气与氩气气氛下(H :Ar=2:5)钨棒作阴极制备 的样品的DTA曲线,样品在氮气气氛下加热,观察DTA曲线可 以看到在262.1℃左右时有一个吸热高峰,根据XRD分析可 方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检测铜镍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性能 210时代报告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