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自然资源型景区的旅游业发展

2021-02-28 来源:客趣旅游网
http://www.paper.edu.cn

自然资源型景区的旅游业发展——对河南焦作、栾川、

西峡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罗伟1,刘保丽2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 2. 湖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武汉(430062)

E-mail:luowei0723@163.com

摘 要:本文从分析自然资源型景区发展旅游的阻力因素入手,结合河南焦作、栾川、西峡旅游发展的状况,分析三地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当前旅游发展的趋势,提出自然资源型景区永续发展所要注意的事项,以期对国内其他自然资源型景区的旅游业发展作以借鉴或警示作用。

关键词:自然资源型景区;焦作;栾川;西峡;旅游业发展

如今旅游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伴随着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强,以休闲娱乐为功能特征的自然资源型景区则备受人们的青睐,各地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成功的典型。鉴于此种旅游发展的新现象,笔者对河南焦作、栾川、西峡发展的制约因素、成功的经验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等诸多方面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并进行结论总结,以期对国内其他自然资源型景区的旅游业发展作以借鉴或警示作用。

1. 自然资源型景区旅游业发展的“先天不足”

自然旅游资源型景区是指利用能够吸引旅游者进行休闲娱乐等各种旅游活动以获得身心愉悦和带来一定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自然因素综合体而建立的旅游区域。旅游业因其污染小,发展迅速而被誉为“朝阳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龙头产业”,它能够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并带动与其密切相关的食、住、行、游、购、娱等诸多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许多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都将目光瞄准旅游业,以期其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然而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旅游业仅仅依靠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不够的,必须首先解决以下两个难题[1]:第一,自然资源性景区的旅游业通常起步较晚或刚刚起步,作为旅游后起的地区,在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发挥“后发优势”,实现“后来居上”?第二,自然资源型景区往往给人以“贫穷落后”或“烟囱高耸、污水奔泻”的形象,这种印象极不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自然资源型景区旅游业的发展面临“先天不足”的劣势,如何实现自然资源型景区的形象转变,塑造和推介新的旅游景区形象呢?我们拟结合河南焦作、栾川、西峡自然资源型景区发展旅游业的模式作一探讨。

2. 焦作、栾川、西峡旅游业发展概况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焦作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效益下滑。1999年,焦作市作出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决策,2004年焦作市共接待游客693万人,门票收入1.75亿元,旅游综合收入40.32亿元占焦作市GDP的比重由1999年的不足1%跃居到9.4%,一度被业内人士称为“焦作现象”, 2005年,焦作市共接待游客805万人,实现门票收入2.2亿元,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7亿元,占焦作市当年GDP的8.4%%, 1

根据河南焦作、栾川、西峡三地旅游局发布信息整理而得

- 1 -

http://www.paper.edu.cn

比“十五”初期提高了7个百分点。

栾川县位于豫西巍巍八百里伏牛山腹地,是国家扶贫开发的工作重点县,素有“四河三山两道川,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2000年栾川县委、县政府科学分析,立足县域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谋求发展,提出“旅游强县”的发展战略,在短短几年里,栾川旅游异军突起,到2004年底,栾川县GDP与地方财政收入均实现了比2000年翻一番的“翻两番”的目标,栾川20%的农民依靠旅游业脱贫致富,走上小康道路,被业内人士称为“栾川模式”。2005年栾川接待游客达到389万人次,比刚开发旅游时的2000年翻了四番,旅游总收入达到10.8亿元,是2000年的20倍,栾川这个贫困的深山区县创造了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奇迹。

南阳西峡县根据西峡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的实际,确立了“经济强县、生态大县、旅游名县”的奋斗目标,并先后制订了《西峡生态经济发展十年规划》、《西峡生态旅游发展规划》和重点景区规划,按科学规划来引领旅游开发。2004年,全系旅游接待游客59.3万人次,门票收入13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9100万元,同比增长259%,400%,469%。西峡旅游的迅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被河南旅游界称之为继“焦作现象”、“栾川模式”后河南旅游的另一个发展奇迹:西峡经验。到2005年上半年为止,已累计接待游客 187万人次,门票收入3628万元,直接经济收入1.8亿元,并迅速跃入全省14个旅游开发重点县行列。

3. 河南焦作、栾川、西峡探索发展自然资源型景区旅游业的策略

3.1 政府主导,全力引导旅游业的发展

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客观现实表明,在政府主导下的旅游业发展速度快、效益高,焦作、栾川、西峡旅游业的发展同样体现了这一点。所谓政府主导是指政府部门转变观念,扩展思路,对旅游业坚持规划先行、管理跟进、监督有力的办法,发挥主观能动性,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主要体现在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上、广告宣传上等等各个方面。

焦作旅游业发展的政府主导可以说是个典型。焦作市先后投资5亿多元用于全市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投资25亿元相继建成了郑焦高速,焦作黄河大桥和焦晋高速,并每年拿出500万元专款用于旅游广告宣传。栾川和西峡也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西峡近年来完成旅游及相关产业投资5亿多元,其中景区投资就达2.9亿元。

3.2 品牌塑造、精品打造

“有特色才有吸引力和竞争的优势”。品牌和特色是旅游地的形象“代言人”,是旅游业发展的“助推器”(常捷等,2005,第18页)。焦作、栾川、西峡的特色在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景观,它们的旅游发展以开发建设自然山水景观为主线,从塑造品牌、打造精品中获得胜利。

2000年,焦作确立焦作山水定位,2004年“焦作山水”、“云台山”被评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焦作市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青龙峡、峰林峡5大景区被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栾川和西峡也积极努力,集中力量大造旅游精品,栾川一个县就有两个国家4A级景区——鸡冠洞风景区和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以及老君山、重渡沟、倒回沟等各具特色的景点;西峡县致力于打造“生态旅游”品牌,建成开放了老界岭、龙潭沟、中原第一漂“鹳鹤漂流”等十个特色旅游景点,其中老界岭景区跻身河南省“五一”黄金周“十

- 2 -

http://www.paper.edu.cn

大热点景区行列”,被评为全省“双十佳景区”。

3.3 创新融资机制,共谋旅游业发展

创新融资机制要求正确处理旅游资源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的关系,实行“三权分离”,在明确所有权对国家、管理权归政府的前提下,将经营权推向市场,让投资者享有一定年限的开发经营权,按照“谁投资、谁开发、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打破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的限制,吸引社会各类投资主体,以各种形式投资开发旅游资源,另外还包括吸纳国外、境外、省外、区域外的资金投入到旅游产业上。

近年来,对转让景区经营权的方式对旅游开发进行市场化运作的问题,社会各界见仁见智,但焦作、栾川和西峡缺吃起这个“螃蟹”,焦作先后引进外商投资企业300余家,总金额达11.3亿元,外地民间投资企业也超过10亿元; 2004年,西峡县引进县外投资13.6亿元,旅游业拉动经济增长2.7个百分点,对景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达到30%,全县人均GDP达到了1100美元,综合经济实力由2003年的全省第42位上升到第37位,形成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成效显著。

3.4 科学促销,加大宣传力度

旅游经济是知名度经济和注意力经济。在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酒香也怕巷子深”,焦作、栾川、西峡的旅游之所以异军突起,与科学促销,加大宣传力度是分不开的,体现在:一是依靠政府财力的强力支持,确保各项宣传促销活动的顺利实施(这在前文政府主导中已有论述);二是多渠道、多层次整体促销。

焦作市借助景区创A和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载体,充分利用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多种传播方式,以及举办诸如推介会、研讨会等专题活动,对焦作山水进行大范围、深层次、立体化的宣传,取得了巨大的轰动效应。2003年11月9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消息《从“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全面介绍焦作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成功转型经验。2004年9月12日,“焦作现象”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媒体纷纷以“解读焦作现象”为主题进行宣传报导,掀起了“焦作现象”探究的热潮。2005年9月,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焦作市城市转型的经验被编入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教科书。栾川、西峡也积极着力加大旅游景区的宣传力度,极大的提高了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5 以旅游带动多产业联动,共同发展

“食、住、行、游、购、娱”是旅游活动的六大要素,它们之间是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任何一个方面脱节,都会对旅游活动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焦作、栾川、西峡的政府有关部门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为此他们大力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制定出一系列措施对旅游饭店,旅游交通和旅行社等行业进行扶持,加强管理,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联合外部力量尽一切可能为旅游业发展创造条件,促进食、住、行、游、购、娱等产业快速发展,保证了旅游者各项旅游活动顺利开展。

4. 自然资源型景区旅游业的永续性发展,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焦作、栾川、西峡的旅游业发展,从几年前的鲜为人知,到如今的声名远播,其成功之处不可否认,但考虑自然资源型景区的性质和旅游产品的可替代性等因素,从长远的发展来看,自然资源型景区要想在未来旅游业发展中永葆生机,笔者以为,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 3 -

http://www.paper.edu.cn

4.1 注重景区的旅游容量,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在旅游业发展悠久的历史现实面前,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个教训 :有些景区在发展旅游业的时候,往往更关注旅游所带来的眼前利益,而没有或很少考虑景区的旅游容量,以至于旅游过度开发,造成景区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旅游业发展面临严重危机,这显然与“旅游业是‘无烟产业’”是相悖的。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现状与旅游业是“无烟产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自然旅游资源是大自然鬼斧神工所形成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景观资源,根据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焦作、栾川、西峡的旅游要想永续发展,再上新台阶,必须要在发展旅游业这一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支撑点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以游客满意为中心,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妥善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实现旅游产业与人口、资源、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

4.2 正确处理好旅游业发展与“三农问题”关系,最大限度为农民谋利益

发展乡村旅游是旅游业发展与处理三农问题的最佳结合方式。自然资源型景区的旅游要考虑与周边城镇、农村之间的关系,加快发展乡村旅游。首先要解决当地居民放弃原有生产、生活方式搬迁的土地补偿问题以及搬迁后诸如就业转移等后顾之忧问题[2]。其次是对在景区从事旅游服务的农家旅馆加强管理,保证其有良好的安全、卫生条件和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树立景区的良好形象,第三是对引进外资修建的旅游服务设施如大型宾馆、车船公司等,要取其雇用当地的劳动力,从当地采购消费品,使游客的消费尽可能多的留在本地,避免旅游收益大量流入外地人手中,真正做到为“三农”着想,实现旅游业与“三农”的和谐发展。

4.3不断升级换代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业永续性发展

焦作、栾川、西峡所处的地理区域,实际上已经陆续出现了多个富有竞争力的可替代的新旅游景区,它们的旅游要向持续发展,必须加强自身特色,形成别具一格的旅游主题,面临着“观光旅游产品要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转移,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转型,以景区为依托的旅游向大区域旅游的转型,以及由旅游大县(市)向旅游强县(市)的转型,由单纯旅游发展向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转型” [3]。这是一个地区的现代旅游业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的必然选择,也是现代旅游业步入深入的一个重要标志。

4.4 大胆创新,做大、做强、做精区域旅游业

自然资源型景区旅游业还必须坚持在发展中追求创新和突破,做大、做强、做精区域旅游业。具体要做到六个“创新”和“突破” [4]:一是在旅游业发展的观念上大胆创新,对其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新的认识突破;二是在优化调整旅游产业结构上大胆创新,在全面提高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上有新的突破;三是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上大胆创新,在整和优化旅游资源上有新的突破;四是在旅游宣传促销的内容和手段上大胆创新,在建设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市场上有新的突破;五是在培育旅游市场主体上大胆创新,在形成开放办旅游,全社会办旅游上有新的突破;六是在加强统筹协调上大胆创新,在营造旅游产业发展的环境上有新的突破。

5. 结语

作为旅游的旅游业发展滞后的地区,河南焦作、栾川、西峡的旅游业告诉我们:自然资源型景区在谋求旅游业发展的初期,限于自身“先天不足”,政府主导旅游业发展往往起着重要作用。但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占一席之地而谋求大发展,还必须根据自身旅游资

- 4 -

http://www.paper.edu.cn

源特点和旅游市场需求,吸引外部力量,多产业联动发展,进行科学促销,塑造旅游品牌,打造旅游精品;另外鉴于全国旅游业发展竞争的激烈性和旅游资源的替代性,我们可以预测到:在新的旅游发展趋势下,自然资源型景区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升级换代旅游产品,并妥善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旅游业发展与“三农问题”的关系,旅游业才能永续发展,自然资源型景区的旅游业才能够做大、做强、做精。

参考文献

[1] 常捷,石萍,董志华.资源型城市的旅游业发展[C].河南科技,2005,7上:18-19 [2] 张晓,钱薏红.自然文化遗产对当地农村社区发展的影响[J].旅游学刊,2006,2:13-20 [3] 刘锋.从“栾川模式”看促进旅游发展的几条经验[N].中国旅游报,2005,3,28 [4] 韩跃平. 做大做强做精河南旅游业 [ EB/OL].2006 http://www.cntmu.com/Article/Print.asp?ArticleID=21074.

On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Scenic Spots of Natural Resources——Thoughts on theTourism Development in Jiaozuo,Luanchuan and Xixia of Henan Province

Luo Wei1,Liu Baoli2

1. Faculty of Earth Science,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 (430074)

2. Continuing Education college of Hubei University,Wuhan (430062)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setback factor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scenic spots of natural resources, Then according to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in Jiaozuo, Luanchuan and Xixia of Henan province,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three areas will be discussed. Finally, based on the prediction of the tourism development tendency, This article will als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cenic spots of natural resources ,which, as the authors hope, may have some warning and referential effec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spots of this kind in China. Keywords:Scenic spots of natural resources;Jiaozuo city;Luanchuan county;Xixia county;Tourism development

作者简介:罗伟(1984-),男,河南信阳人,现攻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地理与旅游资源开发.

- 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