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新年伊始,市委、市政府立即召开这次全市经济工作会议,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去年工作,部署今年任务,非常及时。刚才,秀和同志传达了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翠云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大家要深刻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关于去年经济工作
去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继承创新、务实求进、跨越发展为主基调,以打造区域经济文化高地为奋斗目标,以建设幸福德州为新的追求,全力推进思想大解放、项目大建设、全民大创业、对外大开放、民生大改善、作风大转变,积极进取,创新图强,实现了“”良好开局。
(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50亿元,增长11.7%,总量列全省第11位;地方财政收入95.1亿元,增长30.3%;固定资产投资1150亿元,增长24.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7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分别增长13.5%和13.8%,增幅均高于GDP增速。大部分指标超额完成预期任务,呈现增长较快、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全面展开。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跨越发展的总抓手,顶层设计,分线作战,集中推进。成立12个产业推进工作小组,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高标准规划13个专业园区。有效破解资金瓶颈,调整金融体制,壮大市级融资平台,开展金融生态环境集中整治,融资总量276亿元,填平市内银行少增的44亿元,同比多增51.7亿元。着力解决用地难题,利用土地级差收益规律和增减挂钩政策,在两区同建的框架内,进行城乡统筹,搞好土地挖潜,市财政筹集10亿元,统筹1万亩土地指标。创新工作推进模式,建立三项制度,成立三个中心,设立三条线,形成闭环式项目落地保障机制。积极对接世界500强、央企、行业龙头企业、尖端科研机构和国家行业协会,开展产业招商,各产业办公室共签约项目52个,总投资934亿元,与太阳能热利用、光电等10余家国家级行业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中国台湾蓝天、浪潮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和重大项目落户德州,电子信息、交通装备等引领未来的产业发展取得明显进展。
(三)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坚持在增量中抓转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0.8:55.6:33.6,三产提高0.6个百分点。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全市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26亿元,增长12.4%。粮食总 产157.9亿斤,实现“九连增”,连续6年全省第一。新增蔬菜面积41万亩,新造林34.9万亩,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6%。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小农水项目建设成为全国亮点。做大工业经济。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990亿元、销售收入5000亿元、利税550亿元,分别增长15%、38%和32.4%。销售收入过50亿元的企业达到7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20.2%,提高1个百分点。我市被国家能源局批复建设新能源示范城市,荣获“中国新能源之都”称号。加快服务业发展。大力培植服务业载体,东北城、黄河国际生态城等项目加快建设,泉城海洋极地世界、中储棉德州直属库等项目建成运营。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59亿元,增长17.6%。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分解落实“”节能减排指标,淘汰落后生产线15条、设备1928台套,关停小企业22户。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同比分别下降1.52%、1.73%和3.77%。
(四)城乡建设成效明显。抓好中心城区101个城建项目,完成投资过百亿元,市政务服务中心、博物馆等重点项目建成。推动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规划紧密衔接,实现规划全覆盖。启动大社区和城市综合体建设,已完成4个城市综合体和24个大社区项目的规划编研,成功引进红星美凯龙、中铁建工等知名品牌投资者。大力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被全国爱卫会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稳妥推进“两区同建”,新开工建设并居社区330个,启动各类产业园区953 个。实施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京沪高铁建成通车,德大、邯济铁路和德滨高速公路建设进展顺利,济乐、德商高速公路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五)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德棉股份资产重组圆满完成,宏力集团破产工作扎实推进,一些老大难问题得到较好解决。恒丰公司搬迁进展顺利,走出了一条退二进园、产业升级的新路子。推动德州学院经费体制上划,增加办学经费。事业单位改革、综合配套改革、林权制度改革等顺利推进。对外交流合作日益活跃,积极开展对接央企、赴港台招商活动。全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26亿元,在建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712个。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太博会和首届资本交易大会,对外影响力不断扩大。直接融资实现突破,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德州管理服务中心正式揭牌,2家企业上市,8家企业挂牌交易,直接融资74.1亿元,是上年的3.5倍。外经贸工作增速较快,全年进出口26.2亿美元,增长34%;实际到账外资2亿美元,增长66%。
(六)民生事业全面进步。启动幸福德州建设工程,加大民生投入,民生方面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57.9%,提高3.6个百分点。去年确定的“十项民心工程”基本完成。全市新增城镇就业7.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1.8万人。社保扩面力度加大,社保基金突破40亿元。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镇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2万人。农村低保提高到每人每年1400元,城市低保提高到每人每月240—260元。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和新增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6587套,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31.8%;连同结转项目竣工10209套,竣工率为85.6%。新建改造农村校舍38.7万平方米,招聘农村中小学教师1752名,大幅提高了退养民办教师待遇。公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将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全部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77%。德州大剧院、市档案馆新馆开工建设,县乡村“两馆一站一室”建设顺利推进。建设应急平台,购置应急设备,应急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信访工作成为全国典型,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过去一年的实践充分说明:我们年初确定的发展思路越来越清晰,任务目标越来越明确,措施办法越来越科学,是符合发展规律的,也是符合德州实际的。只要坚持既定的思路措施,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推进跨越发展、建设幸福德州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结构调整任务艰巨。从产业结构看,我市一产占比高出全省2.5个百分点、高出全国1.3个百分点,三产占比低于全省3.8个百分点、低于全国8.8个百分点。从城乡结构看,我市城市化水平为43.05%,低于全省6.7个百分点,低于全国6.6个百分点。从区域结构看,市本级与县级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为24.2:75.8;县市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总量、增速和单项工作都有较大差距。二是金融生态环境有待改善。全市不良贷款率高达6.7%,高于全省4.5个百分点,在全省排最后,农行被省银监局特别监管,11个县级农联社中有7个被省联社划为高风险社。市内银行新增贷款同比少增40多亿元,存贷比有的仅为50%。三是节能减排形势不容乐观。3个县市区工业用电量增幅在40%以上。新增污染物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仅新建项目就新增COD509.7吨、氨氮48.6吨、二氧化硫1690吨、氮氧化物1886.2吨。重点河流Ⅴ类水稳定达标率为65%,距稳定达到恢复鱼类生长要求还有一定距离。部分污水处理厂和企业排污设施运转不正常,影响了减排效果。四是工作的集中度不够,抓常规性工作多,抓产业、抓项目的精力少。个别单位工作效率低,按部就班,四平八稳,因循守旧,等等。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关于今年经济工作的任务要求
新的一年,是德州跨越发展的关键一年,更是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的攻坚之年。总的看,今年发展有挑战、更有机遇,有压力、更有动力,有困难、更有希望。我们一定要准确把握宏观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牢牢抓住战略机遇,充分调动积极因素,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根据市委关于经济工作总的要求,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初步确定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以上,外贸进出口增长12%以上,实际利用外资稳步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66‰以内。
这些预期目标,既体现了全国全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又着眼于全市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考虑到跨越发展的总体要求,兼顾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多重需要,有利于引导各个方面把工作重心切实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来。
具体工作推进中,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第一,必须处理好稳中求进与跨越发展的关系。德州最大的现实是总量小、实力弱,最大的矛盾是发展不足、速度不快,最迫切的需要是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要改变欠发达面貌、增强综合实力,必须保持持续高速增长;要应对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缩小与兄弟市差距,必须保持较快发展速度。要在发展事业、改善民生、扩大就业等方面取得更大进步,必须靠更快发展提供强力资金支持、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要解决面临的各类问题、更好地维护大局稳定,也要靠更快发展筑牢支撑、增添动力。“快”是跨越赶超的需要,是结构调整的需要,是改善民生的需要。“快”是“好”的应有之义,我们强调的“快”,是符合科学发展的“快”,是有效益、有质量、有市场的“快”。因此,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不但必要,而且必须。
第二,必须处理好常规工作与重点工作的关系。常规工作是基本职责,靠惯性推动就能正常开展;重点工作是主要矛盾,靠全力攻坚才能完成任务。抓住了主要矛盾,就抓住了问题的“牛鼻子”,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全市工作千头万绪,必须学会“弹钢琴”,坚持“二八律”,提高集中度,集中资源要素,集中力量配置,集中时间精力,突出抓好产业、城建、项目等涉及全局、影响长远的大事要事,以重点工作的突破带动全市工作的根本性提升。
第三,必须处理好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三驾马车”中,国家层面是从投资、出口拉动为主向消费拉动为主转变。我市处于工业化中期,出口规模小,消费与本地经济体关联度低,主动力是投资。“”时期,我市平均投资率为63.8%,消费率35.2%,净出口率1%。去年11.7%的GDP增速中,投资、消费、出口分别拉动7.2、4.3和0.2个百分点,呈现“强投资、弱消费、低出口”特征。投资力度决定发展速度,只有大投入,才有大产出。必须紧紧抓住投资这个强力引擎,挖掘投资潜力,壮大投资规模,引领经济发展。这一点,不管形势怎么变化,都必须坚定不移。
第四,必须处理好发展与民生的关系。从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看,在生产力三大要素——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中,劳动者是最活跃的要素。只有坚持民生导向,调动起劳动者的积极性,才有发展的原动力,才会实现生产力的大发展。改善民生既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过程,还是发展的动力。必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靠发展改善民生,靠民生促进发展,实现发展与民生的联动共进。
三、关于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
按照市委提出的“四个牢牢把握”、“四个着力”的总体要求,确保实现今年的任务目标,必须集中力量抓好六项工作:
(一)更加突出投资拉动,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无论是转方式、调结构,还是扩总量、强财政,都离不开现代产业的强力支撑。围绕省委“五个有力提升”和市委“实施四大工程”的要求,加快推进以新型工业为核心的10+3主导产业,确保全年产业投入1800亿元以上。一要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各产业牵头领导和产业办公室要对照年度投入目标,明确责任主体,划定时间节点,积极走出去、请进来,深入开展招商活动,确保完成任务。各县市区都要确保引进5个投资10亿元以上、10个投资5亿元以上的重大产业项目。要实行月通报、季调度,严格考核奖惩,调动各级抓产业、重招商、上项目的积极性。二要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按照“九通一平两化”标准,把13个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一次性建设到位,配套建设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设施,提高产业承载力。要加快产业园区内村庄搬迁步伐,争取年底前全部完成。三要突出抓好大项目建设。产业发展能不能突破,关键看能不能引进落地引领未来、高端高质的项目。对在谈的电子信息、交通装备、文化旅游等重大产业项目,要跟上洽谈,搞好服务,确保尽快签约落地。要按照规模大、层次高、带动力强的原则,筛选确定一批重大项目,集中要素,加快推进。
四要加速膨胀现有企业。制定出台扶持现有企业技改扩产、转型升级的政策,现有企业新上项目与招商项目享受同等政策,千方百计促其做大做强。借鉴恒丰搬迁经验做法,全面启动中心城区工业企业“退城进园”。今年完成12家企业的搬迁改造,三年内36家企业全部搬迁完毕。
(二)更加突出载体建设,加快推进城市扩张
现代经济是城市经济。能否吸纳优质项目,集聚高端要素,城市载体是关键。今年城市建设,主要完成三大任务:一是拉框架。科学规划城市外环路、主干道、公交快速通道的线型走向和建设规模,实施国道104、105改线和省道353、314改造工程,建成大外环快速通道,搭建中心城区总体轮廓。抓好高铁片区“五横三纵”、南部生态片区“两横两纵”主路网建设,实现市政设施一步到位,形成城市路网骨架。二是树样板。打造标志性区域,形成亮点,提升品位。致力于把高铁片区打造成商业次中心,把南部生态片区打造成文化休闲区,全面展开基础设施建设,引进落地高端产业项目。抓好“三河六岸”景观设计,搞好实验性、示范性区段建设。推进大社区建设,投资30亿元,开工建设7个示范性、标准化大社区。启动城市品牌建设,突出“中国太阳城”主题,开工建设太阳主题公园,启动太阳塔、太阳湖、太阳岛策划、规划、设计、建设,打造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太阳城景观。三是强管理。要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全上会,维护规划的权威性、统一性、完整性。要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基层管理职能, 建成数字化城管,形成职责清晰、协调有序的管理体制。要实行精细化管理,科学划分管理网格,做到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有人管,用心创造人民满意的城市环境和城管品牌。要启动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力争20xx年创建成功。
(三)更加突出城乡统筹,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全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县域,改善民生的主体在县级。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发挥优势,整合资源,突出特色,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一要抓好现代农业。农业是德州的传统优势。要认真研究现代农业的五个环节,大力引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把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有机结合,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要在稳定粮食总产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导向调整种养结构,抓好优质蔬菜、林果、花卉苗木和畜牧业发展。要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二要抓好两区同建。这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有效形式。各县市区要把两区同建作为“三农”工作的抓手,坚持居住社区、产业园区、土地统筹“三位一体”,强力推进,力争取得新的突破。今年市里再筹措52亿元,支持县市区把列入计划的社区建设任务全部完成,明年进行搬迁、拆旧、复垦,确保完成统筹土地指标4万亩的任务。产业园区要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多渠道培植发展起来,让农民就近获得收入。三要抓好县域工业。县域工业化的核心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要大力发展以特色资源为基础、特色产品为核心、特色品牌为支撑的特色经济。各县市区要组团到江浙等民营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对接招商,整建制承接产业转移,发展一乡一业、一园一品的特色产业,形成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在县城开发区、配套企业在乡村产业园区,垂直分工一体发展,以城带乡“三化互动”的县域经济新格局。四要加快推进开发区发展。开发区是跨越发展的主战场。要加快推进各开发区转型升级,完善“开发区辖或代管乡、镇、街道”管理模式,配强工作力量。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重点保障开发区,优先保证产业项目建设需要。各县市区要按照各自确定的主导产业,参考市里模式,科学合理搞好产业功能分区,引导“退城”企业进园区发展、新上项目向园区集中、配套企业向园区聚集、生产要素向园区流动。
(四)更加突出发展环境,加快保障体系建设
今年,重点强化四大保障:一是财政保障。完善“三个口袋”。在抓好一般预算收入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土地收益,组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实现财政收益多元化。集中财力办大事。按照保运转、保民生、保重点的原则,更加注重向民生类倾斜,更加注重支持重点领域改革,更加注重加强薄弱环节,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二是金融保障。推进金融体系建设。引导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加强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争取新增贷款200亿元。加大金融机构引进力度,争取新增各类银行10家以上。鼓励企业采用股票上市、再融资、发行债券等方式,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力争新增上市公 司、挂牌企业20家以上,融资超过100亿元。抓好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要坚持政府主导、金融机构主力、企业主体,摸清不良贷款情况,逐一制定化解措施,实行重组整合消化一批、完善手续冲抵一批、土地变性填充一批、土地资源置换一批,确保年底不良贷款率下降3个百分点。促进民间信贷规范化发展,依法打击非法融资等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妥善处置资金链断裂等风险事件,防止局部风险演变为系统性风险。研究出台扶持金融业发展的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扩大规模、设立分支,推动金融业实现大的发展。三是生态保障。要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抓好节能运行调控,协调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降耗,确保万元GDP能耗下降3.7%左右。加快污水、垃圾处理厂升级改造,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强化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下大气力处置闲置低效用地,提高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四是环境保障。要加大项目落实力度,完善三个中心建设,严格落实三项制度,建立工作台账,明确时间节点,实行挂牌督办,形成从谈判、签约、研究落地政策,到办理手续、开工建设的闭环式项目落地机制。
(五)更加突出改善民生,加快幸福德州建设
要不折不扣地落实上级惠民政策,大力实施一批民生实事和惠民工程,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一是提高群众收入水平。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职工工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低保标准的正常调整机制,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着力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鼓励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努力扩大就业容量。大力扶持就业容量大、适合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现代服务业、创新型科技企业和中小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突出抓好农民工、城镇就业困难群体、退役军人的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三是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实施校舍改造工程,年底实现农村初中和中心小学楼房化。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引进和招聘教师1300名。高度重视并加强校车安全和校园治安工作。四是继续深化医改工作。扩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范围,把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步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全面落实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医保报销政策。五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做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继续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城乡居民低保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六是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增加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房供给,更好地满足群众自住性、改善型住房需求。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8800套,连同结转项目年底竣工60%以上。七是着力强化安全保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重推进打防控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高度重视信访工作,着力化解社会矛盾,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提高安全监管水平,排查整治各种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六)更加突出改革创新,加快突破薄弱环节
要牢牢把握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尽快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一要大胆探索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改革,抓好文艺院团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稳步扩大国库集中支付范围。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二要加快推进体制机制的创新。坚持事权、财权相统一,集中财力保重点,市级统筹中心城区土地出让金收益和基础设施配套费,形成以市政府为主导的收益、管理、使用新机制。三要不断完善工作推进模式。各项工作都建立目标责任体系,所有指标量化分解,制定清晰的时间表、路线图、配档表,从制度设计上保证责任推不掉、节奏慢不了。要提高工作集中度,集中精力,心无旁骛,全力以赴抓发展、促民生、保稳定。
同志们,新的一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跨越绘就新的蓝图。让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焕发昂扬向上的斗志,迸发干事创业的激情,在推动跨越发展、建设幸福德州的征程中做出更加优异的业绩,向党和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