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气候特征,名胜古迹,地方特产,家乡名人,矿产资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3 08:33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6分钟前

肃宁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隶属于河北省沧州市,总面积为525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0平方公里;总人口33万,其中城镇人口10万。地处沧州市最西端,东与河间市交界,北与高阳县接壤,西与蠡县为邻,南与饶阳县和献县毗连。县境地处北纬38°16′—38°32′、东经115°42′—116°02′之间。肃宁现在为省级园林县城,国家级平安县,其中尚村镇被评为“中国裘皮之都”的称号。
历代名人编辑魏忠贤
魏忠贤(1568年~1627年),原名李进忠。中国明朝末期宦官。北直隶肃宁(今属河北)人。出身于市井无
魏忠贤
赖,后为赌债所逼遂自阉入宫做太监,在宫中结交太子宫太监王安,得其佑庇。后又结识皇长孙朱由校奶妈客氏,与之对食。对皇长孙,则极尽谄媚事,引诱其宴游,甚得其欢心。泰昌元年(公元1620年),朱由校即位,是为熹宗,国号天启。魏升为司礼秉笔太监。
钩弋夫人
钩弋夫人(?--前88年),西汉武垣县(治所在今肃宁县城东南7.8公里处)人。汉武帝东巡过武垣,被选入宫。因貌美聪敏,善于歌舞受宠,为其修“钩弋宫”号“钩弋夫人。” 钩弋夫人擅长纂拳藏阎游戏,又称“拳夫人”。后晋封为赵捷妤。
刘完素
刘完素(1110—1200),字守真,乳名天喜,自号“通玄处士”,金代杰出医学家。
刘完素生于洋边村(今肃宁县师素村)。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北宋政和七年(1117)因水灾随母逃难,定居今河间县十八里营村(今刘守村)。故时人又称其为“刘河间”。
哈攀龙
哈攀龙(约1707—1760),清朝肃宁县城人,回族,生于武术之家。自幼勤学苦练,武艺超群,努力过人。其平时练功器物乃一百二十斤大刀、一百三十斤铁鞭、三百六十斤石锁。
刘春霖
刘春霖(1872—1942),字润琴,肃宁县北石宝村人,末科状元,被后人誉为“第一人中的最后一人”。
刘春霖家道贫寒,世代为农,其父先后在济南、保定府衙当差。其母亦在知府家中做女仆。刘春霖幼年时跟随父母在济南,因生活困难,6岁时被送回老家,托靠哥嫂扶养,8岁时人私塾读书。他天资聪颖,学习刻苦,深受老师喜爱。后来,父亲把他带至保定,入莲池书院读书,连续攻读十余年,学业长进很快,颇得院长吴汝纶赏识。光绪三十年(1904)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次年奉派到日本法政大学留学。归国后,历任资政院议员、记名福建提学使、直隶高等学堂提调和保定北洋女子师范学校监督等职。
画眉张
“画眉张”原名张增财,已故著名口技杂技表演艺术大师。河北省肃宁县沃北镇大王庄村人。在年少时行走江湖,结交“口技大师尹世林”并拜师学艺,尽得其真传。在鄚州庙会,曾与真画眉对叫得胜,故得艺名“画眉张 ”。 在抗战期间带领后代和徒弟活跃在部队和群众中间。后又在县扶持下成立了肃宁杂技团,培养了几百名杂技后代,发展了杂技艺术,肃宁大王庄也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杂技之乡”。
肃宁近现代名人
韩文卿,1922年生,河北肃宁人。1946年加入中国党。曾任肃宁县粮食局、中原临时财经部科员。建国后,历任湖北省商业厅办公室副主任、省财贸办公室、省人民委员会副主任、省财政局、省财贸办公室主任,湖北省第五、六届政协副。
冯庆森,冯氏骨伤科医院创始人,名誉院长,党员。于1937年5月出生于肃宁县梁村镇白家村,自幼学习冯氏祖传正骨舒筋术,系冯氏正骨第五代传人。1952年参加工作,先后晋升为骨伤科医师、主治医师,1987年任副主任医师,1982年任肃宁县中医正骨医院院长,1992年退居二线任名誉院长,2003年晋升为骨伤科主任医师。
贾又福
河北省肃宁人。1965年毕业於美术学院,现为美术学院国画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太行丰碑》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奖,1990年北京国际艺苑基金会授予首届美术奖,《无声的呼唤》获美术学院首届学院奖。曾在中国美术馆、日本京都国立近代美术馆、日本横滨美术馆、新加坡国家博物馆等地举办个展。作品《太行丰碑》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出版有《贾又福画语录》、《镜真楼画谈—贾又福谈话录》、《贾又福画集》、《当代中国美术家—贾又福》、《贾又福新作集》、《贾又福中国画集》、《贾又福水墨画集》、《贾又福88-95作品集》。
彭金章
1937年11月出生于河北省肃宁县寨南村。现任甘肃敦煌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会员、甘肃天水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具有进行田野考古发掘的领队资格。曾任教于武汉大学历史系,在武汉大学历史系任副主任兼考古教研室主任、湖北省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调任甘肃期间,曾任中国考古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甘肃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主任、兰州大学兼职教授等职务。曾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大项目《中国藏西夏文献》副主编、《中国藏西夏文献·敦煌研究院藏卷》主编。
刘金凯
字山 沨 ,号望山堂主, 1957 年 9 月生,河北肃宁县人。研究生,编审,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出版编辑委员会委员,河北省书协团委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省直分会副。现任河北省新闻出版局副。书法作品先后入选全国第七届书法展、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展以及“敦煌杯”全国书法工艺术展,荣获全国首届大字展三等奖及“中日韩”三国书法展金奖。出版有《刘金凯书法作品集》。
王国防
1952年9月生,河北肃宁人。艺名墨晗。二级书画师。系名人认定委员会高级专家及“名誉总裁”。作品及传略入编《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真迹》
哈明虎
河北工程大学副、校长,哈明虎,男,1963年11月生,河北肃宁人,回族。党员,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力学博士后,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省管优秀专家,享受特殊津贴。现任河北工程大学副、校长。
李士庄
李士庄(1909年2月-1986年5月),河北省肃宁县路家庄村人。1936年3月参加,同年9月加入中国党。历任肃宁县区农会抗联主任,县农会改善部,抗联农业部,实业科长。1947年7月,根据事业的需要南下到湖北历任工作组组长,潜江县税务局、工商局、副,汉江修防处副。漳河工程施工期间先后担任林家港、烟墩渠首、副坝等工程指挥部指挥长,漳河工程管理局副、顾问等职。1983年12月离休(享受副地级待遇)。1986年5月在原籍肃宁县因病去世,终年78岁。并葬于梁村镇路家庄村南。
李士庄参加工作40多年,在抗日救亡斗争和战争中,英勇善战,转战南北,在极其艰苦复杂的环境中临危不惧,坚持游击战争,歼灭日寇,为党的事业出生入死。在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长期奋斗在水利工程第一线,为荆州地区和漳河水利工程建设事业付出了辛勤劳动。1960年1月,正当林家港工程 (包括清静庵、黄家塝,姚家冲三大明槽和林家港、王家湾两座大坝)施工处于紧张时刻,李奉命担任该工程施工指挥部指挥长。他率领钟祥、江陵两县民工2万多人,身先士卒、吃住在工地,苦战八个月,完成了明槽石方开挖。做到按时通水,确保观音寺大坝安全渡汛。1961年,先后转战烟墩渠首、副坝等工地和全工地临时工棚建筑工程,都不折不扣完成了任务。
李士庄一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图名不图利。1966年他从施工转入管理,首先下到石灰场工作,和工人一样,天天搬石灰,运石灰,从不叫苦叫累。1969年回管理局工作,他带领林业工人年复一年坚持开荒100余亩,植树5万多株,为管理局机关和工程绿化打下了重要基础。1971年为了开辟机关副业生产至1975年又走出机关,搬到和猪屋连在一起的住房住了五年,给局直机关喂猪养鱼,从无怨言。
李士庄的一生是的一生,艰苦奋斗的一生,1953年他就是15级干部,从不乱花一文钱,1960年自己做的一套衣服穿了26年还未丢,1974年任副时,他己年过花甲,领导上为了照顾他的生活给他配了一部自行车,放在家里三年,仅骑了一次,最后还是崭新的退还了公家。在这期间他的孙子上学多次要求骑,他一次也未允许。他是团结同志、联系群众的模范。在他身上体现了党的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表现了一个党员的高尚品德。特别是在他晚年,仍然关心单位建设,在生活难以自理的情况下,从未向组织提出过任何个人要求,保持了晚节。
于辉
于辉,女,河北省沧州市肃宁人,曾为肃宁电视台主持人,河北电视台优秀节目主持人,播音部主任助理,播音指导,金话筒获得者。1988年从肃宁电视台主持人岗位考入河北电视台任主持人,1988年至今,她曾担任新闻、综艺、社教、戏曲等类型栏目的主持工作,主持各类大型晚会、重大活动六百多场次。多次代表河北电视台与电视台、中视等多家媒体合作。于辉主持的《春节联欢晚会》、《戏苑乡音》等节目多次获得“星光奖”等国家级大奖。1992年荣获中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一等奖;2006年荣获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节目主持人奖;2009年获得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2011年获得了“全国德艺双馨电视艺术工作者”称号。
裴艳玲
裴艳玲,女,原名裴信,1947年8月生,河北省肃宁县人。一级演员,著名京剧武生表演艺术家。自幼随父练功并师承李崇帅。5岁登台,9岁开始先后在乐陵、灵寿、束鹿京剧团挑梁。1960年入省河北梆子剧院,拜李少春、侯永奎、郭景春为师。主演《宝莲灯》《哪吒》《钟馗》已拍成电影艺术片。现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中国戏剧家协会副,河北省戏剧家协会,河北省京剧院名誉院长,河北省京剧院裴艳玲剧团团长等职。
贺国英
华斯集团董事长 河北毛皮协会会长 全国 华斯农业创始人,经济师,现任华斯实业集团董事长兼党支部。 掌管公司总体战略,计划和业务发展在中国裘皮服装服饰行业拥有近40年的行业经验。
  1993年成立肃宁华斯裘革制品有限公司
  2001年-2006年连续获得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
  2002年度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
  2002年当选为“全国第十届”
  2004年当选为“中国皮革协会毛皮委员会副会长”
  2006年当选为“河北省毛皮产业协会会长”
  2007年当选为“全国第十一届”
  华斯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经济特种动物毛皮深加工和裘皮服饰的制造,是带有明显的农业属性的毛皮鞣制及制品业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集“原料收购—鞣制加工—染色加工—服饰设计生产—销售贸易”完整产业链条于一身,主营业务包括经济特种动物毛皮的深加工和裘皮服饰的设计、制造,具体包括水貂、獭兔、家兔、狐狸、羊皮、貉皮等动物毛皮的收购、鞣制、漂染;裘皮皮张的印花、剪拔深加工和裘皮面料制造;水貂服装、其他裘皮服装、裘皮编制服装和裘布服装和饰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2亿4981万元,净资产1亿2748万元,2008年度利润总额达2858万元。
  公司实施工业化带动农业战略,以农户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是“建于农村,聘用农民工,加工农业养殖产品”的“三农”企业。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一体化经营,把农业产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产业系统:直接向农村收购动物毛皮作为主要生产原料,密集使用农村劳动力,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为基地化大生产,大力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和智能控制等关键技术深度加工农畜产品,依托OEM、ODM、OBM并重的经营模式将毛皮制品和裘皮服饰推向国际市场,实现了新型的农业产业链升级和农业纵深发展。
  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农产品加工流通大型企业”、“全国诚信守法企业”、“全国出口创汇先进乡镇企业”、“河北省轻工业50强企业”、“河北省出口创汇十强企业”、“河北省科技型企业”等荣誉称号,稳居我国裘皮行业龙头地位 公司近年来相继被国家和省、市相关部门评。
4历史文化编辑皮草之乡
中国尚村皮草,源远流长、享誉中外,素有“皮草之乡”的
肃宁县[1]
美誉。肃宁皮毛产业形成了皮毛动物养殖、市场集散、原皮硝染、裘皮加工、制衣制件、出口创汇的的龙型产业发展格局,成为强县富民的第一支柱产业。预计2004年产值达28亿元,实现税金6500万元,出口创汇1亿美元。肃宁被中国皮革协会确定为“中国裘皮基地”、被河北省认定为“省级裘皮服装出口基地”[2] 。
杂技之乡
在河北省,提起杂技之乡,人们首先想到的当然是吴桥。不过,你可知道,在肃宁,还有一个“全国杂技之乡”大王庄村。这个称号可是由国家有关部门在2001年正式命名的。
今日,走进大王庄村,隔着房就能看到各院中的练功大杆。走进院子,总能看到的是学员们练功的场景,就是门口街边,也常见挖个坑就翻跟头的孩子们。全国各地人士也纷纷慕名前来学艺、交流,“杂技之乡”的称号,名不虚传。
教辅基地
河北乡,距肃宁县城约20公里。这里有着河北省最著名的书业文化园。
在河北村西北部,占地22亩,总投资500万元,建筑面积8700平方米。该书业园集编排、储存、发行等功能于一体,可容纳近百户书商入驻。书业园的正式建成投入使用,为民营书业的更快发展搭建起广阔的平台,把河北乡打造成了全国最大的教辅图书印刷发行基地。
5名胜古迹编辑武垣城遗址
武垣城遗址位于今县城东南偏北7.8公里处。铵有县即有城之说,此城当建筑于战国时期。古城分内、外两城,皆为正方形。外城每面均为1.75公里,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内城也称子城,位于城中心,每面各长0.5公里。城内建筑已荡然无存,仅内城东南隅保留汉武帝钩弋夫人庙遗址,高约2米,宽35米,长45米。内外土城墙已平毁,只外城西、北两面较为完好。北面墙现存长1444米,高7.4米,宽10米,可见夯土层6。16厘米不等;西面墒现存970米,最高处6米;东培只存400余米;南城墙基略高于地面,依稀可辨。内城则存西墙一段160米,北墙一段长100米、宽4米、高2.9米,南墙、东墙地上遗迹全无。
古村落遗址 位于西是堤村北100米之小白河西支岸西,面积9000平方米。该地址高于周围地面,砖瓦遍布,有弦纹灰陶器皿,外绳纹加沙红陶,外绳纹、内布纹灰筒瓦,网纹陶片等,皆为汉代遗物。
敕赐礼拜寺
坐落于肃宁县城王街的“敕赐礼拜寺”,建于明朝。当时,师素乡南李家庄有:—李姓御厨,经皇帝思准,改变了穆斯林不接触大肉的习俗。为表示对教的虔诚,修了这坐西朝东的清真寺。
古碑、坊
兴花掸林寺碑 位于杏园村北,青白石科,碑座为四方体,雕白鹤向日,碑身高2.54米,厚0,82米,宽0,87米,碑首呈四角钻尖,四龙翘首,碑顶饰石宝葫芦,寺碑通高3,74米。祟帧八年(1635)由僧人如亮募化而立。碑文铭刻兴花禅林寺始建、重修、庙产等。张奇柱撰文,韩振唐书丹,来世花刻石。碑侧刻载捐款重修兴花禅林寺之村庄、姓名及款数。此碑至今尚存。
进士坊 坐落于城内大街东端(今石坊路农机招待所前),跨街而立,明祟帧初建成,为进士张奇柱(寨南人)立。清康熙《肃宁县志》载:“思荣石坊一座,为戊辰科张奇柱立在东大街”,即此坊。
此坊由汉白玉石料构成,四柱三拱五沿,灯塔造形,脊沿端、顶、角均雕有张嘴石兽,方椽、方檩、方柱及台墩上凸刻云、龙、飞禽走兽,神态各异,形象逼真。唯大横梁凹刻“进士坊”三个大字。1966年初拆毁。
现代文物烈士塔
35年(1946)6月,建于原文庙(今肃宁一中),砖木水泥结构。塔基、塔座、二层塔楼均为六棱体造形,通高12米。二上丁字水泥台阶各12级,台阶及塔座平台有铁花栏杆围护。塔楼门额悬“虽死犹荣”木匾1块。两层塔楼除一层楼门一面外,每层每面各有花棂圆窗1个。塔顶为六面钻尖形,上装宝葫芦。一层塔楼内迎门并排石碑两座。东碑额篆刻“万古流芳”,碑阳铭刻纪念文,碑阴刻“英气长存”4个大字;西碑铭记抗日牺牲烈士姓名、性别、籍贯、职务。该塔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产业特色鲜明
全县形成了皮毛皮革、针纺服装、食品加工、图书印刷发行等特色主导产业。
皮毛产业方面:目前,全县有5万多人依靠皮毛业发家致富,平均不到7人中就有1人从事皮毛业,皮毛业已经成为促进肃宁县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为国家创汇的支柱产业。2003年,肃宁被中国皮革协会确定为“中国裘皮基地”,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确定为“国家级标准化特种动物养殖示范区”,被河北省认定为“省级裘皮服装加工出口基地”;尚村皮毛市场被河北省认定为“省级示范市场”,并跻身全国十大分类市场行列,成为“全国第二大土畜产品市场”;2005年10月,肃宁县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裘皮之都”的荣誉称号。
主要产业:皮毛皮革、裘皮服装服饰、针纺、食品加工(玉米淀粉、蛋白粉、纤维、麦芽糖、糖果、糖浆)、图书印刷发行、外贸、狐、貂、狐、貉、獭兔、家兔、灰鼠、黄狼、牛、马、羊、鸭、蔬菜、鸭梨、苹果。

热心网友 时间:6分钟前

张聪宇先生 河北肃宁人 现居住北京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