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康熙改建福、昭二陵?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2:44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9 08:26

清朝统治者重视盛京,不仅因为这里有故宫,更重要的是有他们的祖陵,因此从康熙开始,四代皇帝共十次来盛京祭祖。有清一代,对福陵和昭陵也不断地予以维修、补建,使其完善。其中,最重要的是康熙对两陵的改建。

古代帝王最重陵寝,所谓“事死如事生”。在皇帝死前就开始选定万年吉地,建陵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都是马背上的英雄,他们生前都没有给自己选好墓地。天命十一年(1626年) 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驾崩,他的遗体暂时被“厝葬”在沈阳城内西北角。天聪二年(1628年),皇太极派风水师为太祖选择陵寝,选中城东二十里的石嘴头山,这里“川萦山拱,佳气郁葱”,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动工兴建。第二年二月十三日清明节,将努尔哈赤,殉葬的大妃乌喇纳拉氏, 庶妃代因扎、阿济根迁葬于此。以后,陵园可能还有些修建。但清入关前, 福陵的形制、规模如何,文献记载不多,仅在沈阳作为人质的朝鲜太子在给朝鲜国王写的《启状》中,记述了他跟随皇太极到福陵祭祀时,看到的福陵的面貌:努尔哈赤墓所“而缭以甓城,前设三层门楼,所谓墓则构瓦屋三间,前有小门,如库间之状,而藏骨于其中云”。由此可知,当时的福陵已经围上了砖墙,前面有三层门楼。陵园内主体建筑只有一座三间的享殿,太祖及其后妃的骨灰(宝宫) 没有入土,而被供在享殿内。另外,满文档案也记载,祭祀时,就是在享堂点香灯,挂纸钱、纸斧,在太祖、孝慈皇后等人宝宫前供饭桌四张。另外在享堂一侧有跨院,院内有灶门。

福陵明楼

现在看来,当时的福陵确实“简陋”。这不仅受当时的形势和条件所限,恐怕更重要的是与当时满族的丧葬习俗和理念有关。清入关后,于顺治七年(1650年) 增设“卧骆驼、立马、坐狮子、坐虎各一对、擎天柱四、望柱二”,但面貌没有大的变化。直到康熙时期,才对福陵进行了比较大的改造和修建,大体确定了福陵的格局和规模。清入关后,受汉文化的影响日深,所以,对福陵的改造,首先就是仿明陵“前朝后寝”的基本形制,在后部修建地宫,将朝、寝分开。康熙二年(1663年) 九月开始修建地宫,同年十二月地宫完成,然后将太祖及其后妃的宝宫葬入地宫,另在享殿内安放神牌、宝座,以便祭祀。而后立“圣号碑”,修建宝顶、宝城、月牙城、方城、大明楼,重修隆恩殿。康熙二十七年立神功圣德碑,康熙五十四年修隆恩门,至此,福陵的改造基本完成。福陵的改造,虽然是依据明陵的*进行,但也有自身的特点,如方城为城堡式、隆恩门楼高三层、四周有角楼等,均为福陵和昭陵所独有的形制;另外,月牙城的形制为关内清陵所沿用。雍正、乾隆以后,又不断对福陵进行维修或补建,但福陵的整体布局和主要建筑没有大的变化。

昭陵隆恩殿

清太宗皇太极是崇德八年(13年) 八月初九日于清宁宫“无疾端坐而崩”(实际是病死),翌日在崇政殿入殓,与此同时,选定盛京城北十里为陵地,九月二十一日,奉移梓宫于昭陵享殿,顺治元年(14年) 八月初九日火化安葬。昭陵与福陵都位于沈阳城北东西隆起的“龙岗”上,从风水学上看,确实是风水宝地。不过,昭陵不像福陵有山,它的“隆业山”是人工堆成的。长期以来,清史专家普遍认为,太宗的梓宫是安葬于地宫了,甚至说,顺治六年(19年) 孝端文皇后驾崩后,是打开地宫合葬的。其实,仔细分析《清实录》及有关记载,可以发现,太宗的梓宫与太祖的一样,也是供奉在享殿里,并未入地宫。孝端文皇后的梓宫送来盛京以后,也是“奉梓宫于昭陵殿内之右”。昭陵地宫的兴建以及整个陵寝的改造,是与福陵同时于康熙年间完成的。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