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3商会年会发言稿

2023-03-27 来源:客趣旅游网

  聂梅生:谢谢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我们2019年房地产商会的年会,我的发言有两个方面,就是房地产形势和养老产业发展的途径。

  我想用四句话来说房地产的形势,第一叫市场进入纠结,第二,调控进入深邃,第三,行业重新定位,第四,企业面临调整。

  下面我就一项一项的说一下。

  5月份的数据已经发布了,可以看得出来,从资本来看,我一直认为这次2019年到2019年的房地产调控,为根本的原因还是2019年宽松的货币政策之下大量的资金进入房地产,流动性很强,我们先分析资本层面。应对当前5.5个CPI,继续收紧额货币政策,货币供应,5月当月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征了1000亿。从贷款,信贷和固定政策没有放款的现象,我们投资在高位,住宅投资是13000多亿,达到了37.8的增幅,相当的高。我们同期固定资产增幅高出了12个百分点,目前就是这样。国内贷款的增长,相对我们投资的增长太少了,同期增长的4.6%。外资这块大幅增长,增长了57.3%,外资226亿美元进来。

  关于房地产出现的红字,就是个人按揭贷款只有3000多亿,下降8%,个人抵押贷款下降,一方面是限购政策的作用,同时也说明交易量的需求走弱,在下降。这种情况下房企的资金链紧张,从过去8%提升到现在的15%,这是当前的情况。我们房企民居资产负债达到71.36%,这是从资本层面进入了纠结。

  第二方面看一下土地层面。住宅下滑了14%,土地出让金4月份从2019多亿下到了700多亿,土地出让金的加速下降,比如北京的1-5月下滑了84%,上海下滑了44%,海口和大连下滑了81%和27%。说明土地层面也进入了一个纠结状况,开发商有投资的钱,就没有钱去买未来的地,如果未来的地不买供给就不能提高,这样房价供需又会出现反弹。开发商拿地使土地市场进入低迷,使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减少,保障房计划的实施就会受阻,使住房的需求矛盾进一步加剧。

  第三方面看市场,大家比较重视量和价的问题。5月份的房地产市场,应该说处在一个比较焦灼的状况。因为明天才发布统计局的数字,我们看一下研究院的数据,调控的结果已经体现,半数停止上涨,多数城市成交量出现增长,是这么一个态势。停止上涨的,甚至也有一些城市开始下降,大部分是限购的一线城市,但是二、三、四线城市的交易量都在上涨。

  开发商放慢了开发速度,供需双方继续观望。现在已经是6月17号了,数据说的是5月份的,这个月的数据是怎么样的?我们看北京市的统计,北京6月新房二手房的成交量较5月份下调了12%和21%。

  调控进入了深水区。什么是深水区?就是触及到制度问题,根本性的问题,就是一时半会调不了。比如土地制度,土地财政的比重持续上升,从2019年到2019年一直在上升,土地财政去年达到了71%。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仍然认为是开发商的涨价和黑白合同等等就不够了。

  所以我认为调控进入深水区就是这样,铁三角之一就是买地的一方,去年开发企业落实土地面积4亿平方米,现在还有3亿平方米在那里,就吸入了买地的钱。现在开发的是去年、前年的还没有卖完的。第二方面就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2.9万亿收完了。第三,就是拿到土地证以后,抵押了,银行也放了,形成了铁三角。如果3万亿不动,就是一个牢牢的锁定的底盘,动一家就牵动另外两家。开发商拿了地以后需要两年才能开发,两年以后土地才能变成产品进入市场,平抑房价,稳定房价。如果我们的土地出让制度不改变,难免会有反复,这是关于制度性。

  另外是房产税。大家觉得应该房产税增加,其实没有那么简单,就看你用什么方式收房产税。如果美国模式,存量住宅都收1.5%的话,那每年就是相当大的数字,但是这个征收方式是不现实的。关于这件事情,我和美国的经济首席顾问谈过,给我很多启发。这些问题在于什么呢?不是说不能像美国那样收税,比如房改房是10万一套,现在涨到了400万,是按400万收还是按10万收?美国的首席经济学家告诉我应该按照400万收,我说是收不上来的,因为我没有钱付那么多,他说没有关系,可以向银行借,最后房子出手的时候再还银行,最后银行可以收回,这是美国的做法。

  但是我跟他说中国不可能这种向银行借钱交房产税,这是办不成的。他说为什么?就是当收土地出让金的时候,一次收了70年的租约,我把70年的租金都收了,现在要收房产税是一年一年往回收,除非70年的租金一年一年往回退,如果当时不是一次收就不会有现在的问题,房价也不会像这样了。如果当初把70年都一下收完了,怎么吐得出来?怎么向银行贷款。所以中国根本的问题,房产税的根本问题是原来涉及土地出让金的时候问题。这些问题不是短时能解决的,如果认为房产税是直接降低房价,这太短期了。怎么样建立一个合理的长效的税收机制,税制是非常重要的。

  刚才郑理事长讲到了房地产确实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房地产是10.4%,2019年拉动经济贡献率是19.4%,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产业。但是前提是什么?就是靠投资拉动GDP的阶段是这样的情况,去年投资还有5万多亿,相当大的投资。刚才郑理事长讲得非常清楚,国民经济怎么转型,我们三架马车的作用需要调整,经济发展需要转向内需。城市化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我们认为我们有一张王牌,人要进城,所以要盖房,但是内涵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的城市化更注重城乡均衡发展,还有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的差距减小。农民工并没有享受到城市化的成果和效益,并没有成为城市的人,恰恰相反,在保障性住房方面还限制外来户口享受。

  另外,中国人均GDP到了4000-5000美元,已经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怎么避免落入陷阱,比如坚持产业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调整。房地产的角色,我最近一直在讲,我们是不是参与投资拉动这样一个火车头,应该转向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承载作用。从火车头的作用转到一种承载作用,和其他的新兴产业融合共生。

  仔细想一想,商品住宅是房地产的主体,曾经达到80%,这种单一模式,商品房的第一方式到底走多远?我们一方面说城镇居民住房自由率达到86%,保障房又要上来,占很多城市销售量的50%,全国都要占30%。原来已经80%,又要上30%、50%,在未来三年,计划,未来商品房的空置率还是不能忽视的,人口结构也在发生变化,比如老龄化以后家庭人口在减少,未来是什么趋势?我们要提前研究。要提前考虑商品住宅类的,这一类的转型在保障房方面要考虑,还有租赁这块。还要考虑城市发展的承载到底在什么地方,一环、二环、三环、八环去扩展吗?是做基础设施,就是我们说的“铁公鸡”,会影响未来的发展模式。

  而且东、西部的发展会造成新的板块,很多开发商已经转出来搞城市运营,城市综合题,城乡一体化,这部分得到了发展的空间,而不是被压缩的空间。我们新型经济产业区即将出现,我们怎么成为他们的承载?开发区、产业转型基地,农业,IT等等,都需要房地产来承载。我们要变成其他产业和经济转型的一个承载力,所以我们内需型的,消费型的产业承载,在座的很多人都非常关注的旅游,服务业,养老产业,这部分内需型也是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向。

  对企业来说,商品房市场将面临保障房平分秋色的局面。从单一的商品房开发转向复合业态,从开发销商物业转向销售与持有,要持有一部分,包括住房也有公租房,也有持有机构,大型的企业的整合能力要提高。我觉得在这次调控中,大型企业,不管是商品住宅的整合能力还有集中度都要提高,中小型企业困难加大,现在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比大型企业要严峻得多,这样的结果企业集中度会提高。所以企业发展从单纯的规模扩张,我们今年销售多少,明年销售多少,这样一种发展转向整合,集成式的发展,也是我们房地产企业面临的重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