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老师:
你们好!
这学期我担任初一年级5、6班英语教学。由于近几年一直担任毕业班教学工作,对于初一的教学经验颇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尤其是教法,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绩。以下是我在近段时间的教学情况:和大家交流交流。
首先,初一学生英语听、说的能力相对较弱。授课中如果采用较深的口语英语教学,同学们还不能适应。所以我要尽量用简单的英语给学生讲课,这样能使学生更多地接触英语,学生听不清,我就会反复几遍,让学生去听、去适应。每堂课要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用所学过的日常用语和课堂用语进行不同形式的对话。也可以结合实物、图片等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描述。多听录音磁带,要使听和说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听的意识和说的能力。
另外,今年我所带的5班的同学比较活跃,上课气氛积极,但两极分化严重,后进生相对较多。因此,讲得太深,没有照顾到整体,在此,我采用帮和扶的方法,既能让学生吃得饱,又能让后进生够得着,两级分化也不断缩小。而6班的同学比较沉静,学习欠积极性,所以我采用激励式的方法,鼓励、表扬,尽可能让学生活跃起来,因此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因此,天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比如:我在备课上分两块:一块是适合快的学生,一块是适合慢一点的学生。
其次,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还需要让学生多读,多讲,多练。为此,在早读时,我坚持了解早读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课后发现学生作业问题也及时解决,及时讲清楚,让学生及时消化。另外,对部分不自觉的同学还采取大任务小化,不断地鼓励督促等方式,提高他们的能力。期中考试是考察每位同学阶段性的学习成果,因此应该予以重视。考试前进行有系统的复习,考试后进行学科总结。从期中考试可以看出两个班的平均水平相当,六班的差生面相对较大。所以在期中考试后的时间里,我把力量主要集中在两班的差生辅导上,尤其是六班,以缩短差距。另外,还发现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够强,所以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让学生轻松学,轻易把握。在愉快中学习,在愉快中得到知识。
再者,比如:教学中,我认为合理运用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很重要,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初一学生在小学基本上都上了几年的英语,一开始我就把学生的英语水平估计的高,我没有从零英语开始,26个字母的教学任务我一节课完成,我示范一遍,学生从中挑出自己以前书写不规范的字母进行强化训练,然后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多加强调就行了。这样就节省了很多时间,没有必要把时间花费在学生已学会的东西上。
2、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的教学进度也比较快,初一对于学生来说很简单,他们还有小学的基础,所以在只有一个星期的复习时间里,我只用了两节早读课复习课本,其余时间我加了几分综合题型进行训练,因为学生在小学阶段毕竟见的题型少。
3、我把时间花在了有价值的地方,复习单词时我也没有用整块时间,在考试的前两天,第一天我布置给家长抽查U1—6中100个英语单词,基本上把“初中”学的新单词都过了一遍,第二天我布置给家长抽查U1—6中50个英语单词,而且是五个字母以上的难的单词,结果第二天考试中考查单词的题型基本上都包含在50个单词里面。这些知识如果我一个个的给学生过关,太浪费时间,所以充分调动家长,这又给我的教学淌出了很大的时间空间,总之我们应该把时间花在有价值的知识点上,不要做无用功。
最后,我着重指出的一点是把学生当作朋友,多理解,多表扬,多鼓励,少批评,不指责。人与人之间一旦产生距离那是可怕的。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免不了学生的成绩有好有坏,孩子由于不肯学习,导致成绩差,我们是该适当的批评,但是孩子很尽力,成绩却不怎么理想,我们更应该给他信心,而不是一味的给他泼冷水,这样反而会使他对学习产生反感的情绪,面对成绩差的孩子,我们不应该一味的责备,更应该鼓励。我认为:如果能找到适当的时间跟学生好好沟通,互相了解,换位思考,多给我们的学生一些关爱,那么我们的努力一定会有收益。作为学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最棒的,然而不可能人人都考第一。要多给学生一点信心,做学生成长中的朋友。我常对学生讲“我们不求无怨无悔,但求无愧于心”。
可能由于以上的做法,期中考试成绩略好于别人,但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期中考试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两班的英语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劳,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争取进步。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和大家共同学习,一同提高,取得更好成绩。
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