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之间,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画上句号,回首往事,刚入学军训时挥汗如雨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从四年前五湖四海的相聚到如今即将各自踏上新的征程,四年的时间,也许只是生命旅程中短暂而平凡的片刻,但因为融入了我们的青春和汗水,依然能绽放出别样绚丽的色彩。
大学四年时光,如同一段跌宕起伏的旅程,让我在领略不同风景的同时,不断地学会学习与改变。
一、学习方法的变革
清晰地记得,大一第一门正式结课考试前的手足无措以及拿到最终成绩时的心惊胆战。大学宽松的学习环境,如同一把双刃剑,在带给我更多自由支配时间的同时,也在时刻锻炼着我的学习能力和方法。
在我看来,从被动填鸭式学习到主动汲取式学习,不仅仅需要敢于改变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毅力,同时更需要找到一条针对自己特点的有效的学习之路。四年里,我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和探索:线性代数的重点题型分析,C语言的学习主线总结,大学物理的思维导图整理,数模电的核心知识点归纳,以及虚拟现实课程框架概括等。这些努力有些效果明显,有些效果甚微。但不管结果如何,在这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我进一步认识到适合的学习方法对于学习效果的重要性,同时也逐步完善出一套结合自身学习特点,同时具备各学科特色的学习方法体系。这套体系,极大地减轻了我大三和大四两年的学习压力,同时也帮助我进一步加深了对于各个学科目标和本质的理解。
学习方式方法的变革,一方面让我能很快地把握住各个学科的主线和思维方式,获得极高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也给我释放出了很多的课余时间,让我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科技创新、体育锻炼和生活娱乐。
二、生活方式的转变
相比于高中生活而言,大学生活除了学业的挑战之外,还有生活上的挑战。平日的生活中,除了每天固定的课程之外,有大量的空闲时间可以供个人自由支配。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性格,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如何去平衡学习、生活、工作、科创等之间的时间和重心,便成为我在大学生活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
还记得大学伊始,经常会因为时间安排不当导致晚上熬夜补作业;经常会因为过于拖沓导致不能在时间截止日期前完成老师交给的作业和任务;经常找各种借口不去锻炼身体参与户外活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地适应了大学生活的节奏,并且逐步学会有条不紊地安排每天的学习和生活。井井有条的生活方式和合理清晰的重心分配,不仅保证我能同时应对多项事物的挑战,而且让我进一步学会劳逸结合、享受生活。最好的例子,莫过于大二下学期,在繁忙的学习之余,我同时参加校级数学建模大赛和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由于合理的时间和重心分配,两者最终顺利完成,并且拿到当年的仪器仪表奖学金。
生活方式上改变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无法直接带给你什么,但却永远默默地在背后支撑着你前进的步伐。
三、合作精神的培养
在大学之前的经历中,我们大都是各自为战,为自己的梦想奋斗和打拼。而在大学中,很多活动或者项目都是以小组和团队为单位,每个人需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尽自己所能,才有可能换取团队的最终成功。因此,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四年时间里,我尝试与很多性格不同、专业不同、兴趣不同的同学组建过团队,迎接过各式各样的挑战。比如:模拟工程项目的准备、设计与开标过程,参加科技创新活动与竞赛,完成项目实验的调研、设计与实际调试等。在这些活动中,我除了锻炼自身的各方面能力以外,也努力探索与同组同学沟通交流的方式以及共同协作的方法。我发现,如何根据每个人的喜好和能力分配任务和要求;如何保证团队成员之间密切的合作;如何增加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感和默契度等都深深地影响着团队能不能实现“1+1>2”,能不能最终完成整个项目要求。良好的团队氛围和协同合作,并不仅仅依靠于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来实现,更需要借助有效的沟通手段,高效的处置机制以及合理的工作分配等等切实可行的方式和方法进行保障。
合作精神和方法的培养,让我进一步学会如何融入团队,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
四、创新能力的锻炼
相比于其他同学,在过去的四年里,我更多地把课余时间用在科技创新项目和活动中。由于对工程技术抱有极大的兴趣,我很早便参与到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通过项目导向式的学习方式来不断锻炼自身的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包括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高效的自主学习方法和技巧,检索相关文献和资料的能力,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以及理论结合实际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四年的锻炼,使我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有了明显的提升,并且最为重要的是,经过不断地提炼与实践,我结合团队的合作模式,归纳出一套系统的项目研究流程,概括如下:
①明确研究背景:了解实际领域需求,初步明晰项目所应具有的功能和使用环境要求。
②确定实现原理: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可以实现或支撑项目核心功能的原理或者技术方案。一方面基本确定项目方案的研究方向,另一方面从全局角度,验证整个方案理论与技术的可行性。
③讨论研究目的:在进一步细化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实现整套方案需要的技术环节与难度,以及项目组的实际情况,其中包括:兴趣特长、时间分配、项目经验、决心预期等具体内容,详细讨论整组在研发期间,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和项目预期。
④划分研究过程:主要是确定项目实施的具体方案和技术路线,并且以功能或技术环节为单位,对项目进行流程图分析,明确每一环节的输入与输出,为人员串并行分工打下基础。
⑤安排人员分工:根据项目的实施过程和难度,进行初步的时间安排。之后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具体的工作分配,从而实现“人员利用率、研发效率最大化”和“兴趣优先、各有所获”的平衡。
⑥细化环节流程:将之前对于环节的描述,从原理性或者技术指导的描述,细化到具有明确意义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步骤和方法。
⑦进度管理总结:在各个阶段对实际进度进行记录,并对遇到的问题和采用的解决方案进行汇报和总结。
⑧预期应用前景:对项目可能的应用领域进行分析和期望,建立项目紧密结合生活或者生产应用的工程思想。
⑨整理体会收获:在项目结束后,详细整理自己在项目中的体会与收获,并分析自己在项目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以后的研发打下良好的基础。
这九条从侧面也体现着我在创新活动中的收获与体会。
虽然创新活动的过程往往是艰辛和不尽如人意的,但正是这样的锻炼,让我的创新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有了进一步地提升,同时也描绘出我大学生活四年独特的风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