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4乡镇大学生村官工作计划

2020-08-19 来源:客趣旅游网

  春节后的这半年,我在组织部的支持下回到村里,深入农民群众,走进田间地头,真真正正的做起了头戴草帽,脚穿胶鞋的大学生“村官”。

  我所属的村在化工园的规划范围内,村里天天忙的也是与拆迁还建、平整土地相关的事。6月份前我的主要任务是督工,监督平整土地的机械台数、型号、工作时间等。由于有专人计算工作量,我平时只去检查一下司机的记录和专人记录是否一致,再向管委会汇学报习情网况。

  6月份我把本村的农家书屋整编好并对外开放了,越来越多的村民前来借阅,由此我也有了一个与农民打交道的更好平台。除了本村农家书屋,我还协助整编了临近其他村的农家书屋,目前这项工作仍在继续。

  最近一段时间天气酷热难耐,本村拆迁工作到了移坟的阶段,我时常跟着村干部到新建的坟山和老坟山去看,那些在土地上施工的农民在吃苦耐劳方面确实值得敬佩。

  在处理这些分配下来的“正事”外,我比较喜欢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些“私事”。相对于我所处开发区的靠招商引资把农村“工业化”模式,我更喜欢关注农业,因为我认为只有从农业上找到一条致富路才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才能够不仅仅是富一村一乡,而是富全国,才是一条其他农村可以效仿,可以复制的道路。

  年初我还在关注苦荆茶,希望能利用本村现有上百亩苦荆茶创收,在组织部等几位科长的帮助下,我联系到了区科委的。他给我全面的介绍了苦荆茶的成分、历史、现状,并引介了一位从事苦荆茶生意多年的老板。经过和、沟通,我对苦荆茶的认识也越来越系统正面了。这是一种在特定生态环境下才能发挥药性,一经量产就容易异变的,尚未被广大消费者所认识的药茶,如果想生产销售,没有大量的广告投入和科研力量是不行的,所以我决定暂时放弃对苦荆茶的研究。

  接着,我又到在承包的1千亩山地去参观了,这次参观给我很多体会。比我们还“丘陵”,坐车过去路两边一个山包接着一个山包,就没见过几块宽阔的平地,而且绝大多数山包是荒着的,杂草丛生。像这样的山包不适合种粮食,而且本地劳力多数外出打工了,更没人管。承包1千亩荒山地,用机器修出梯田,种林木和绿茶。由此我算切身体会到土地流转的好处,化零为整,变废为宝。虽然山地质量不如平地,亩收入没有平地高,但是一个人管1千亩啊,就算每亩每年净赚100元,1千亩每年也净赚10万。致富靠面积!这是我得出的农业创收的第一个结论。

  此后我又调查了西瓜市场,发现好吃的贵西瓜不是外地运来的就是外省商人在这里种的。我亲自到附近据说是浙江老板投资的大棚西瓜基地去看了看,确实一大片整齐的大棚很壮观,大棚里的西瓜又多又圆,这时市场上这种西瓜价还是零售1.8元每斤,批发1.5元每斤,比后来的土西瓜0.4元每斤,0.5元每斤强多了。这个靠的是什么呢?是种子大棚。致富靠科技!这是我对农业创收得出的第二个结论。

  再后来扬帆计划开始了。我权衡了一下我能利用的资源,土地不多,而且靠土地面积创收往往投资大,周期长,不合适;靠科技的话可以先进行投资少,周期短,效果明显的试验田模式,引起周边农民兴趣和认同了再号召大规模的种植,这样风险也更小。于是我选择了“新”、“奇”、“特”的反季节黑花生作为我的扬帆计划项目。现在项目已经报上去,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期待着回音。

  经过半年来的工作我认为大学生“村官”不应该固守在自己所在村的狭小范围内,应该多到外面去看看,看看别的农村是怎么发展的,看看市场是如何运作的,最好是能带着问题和目的去看,思考着看,就算没问题和目的,在看后能发出“好厉害啊!”,“还能这样?”的感慨也是好的,能了解差距,能比出优劣,能见识不同就是进步。我们大学生“村官”的根本目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然是“新”玩意就不能坐井观天,闭门造车,身陷源源不绝的文山会海中怎么可能创“新”呢?发挥我们主观能动性的调查实践,在实践中思考才是真正的锻炼。独立自主的做事,无论成功失败都将是以后生活工作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