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写给异国弟弟的信》教学反思

2023-09-26 来源:客趣旅游网

  我在教学第二课时的过程中,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复习上节课内容,知道我和维克多弟弟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做一名邮政工人,做传递和平的绿衣使者。我抓住这一要点,让学生思考,为了实现这一梦想,我做了些什么?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并且把你的感受用一、两个词或者一句简单的话,写在旁边。这样教给了学生学法,引导学生抓词语抓句子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通过画一画,读一读,写一写,对课文有了自己的见解。反馈时,他们能畅所欲言,谈自己的体会。比如,他们抓住“衣不遮体”这个词,从字面上知道衣服不能遮住自己的身体,说明难民们生活非常艰苦,没有衣服穿。理解作者的爱心,学生从作者自己亲手画画,花了七八个晚上才绣了和平鸽和橄榄枝,体会出作者对难民小朋友的关爱和友情。这样的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朗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朗读在学习课文中有很大的作用,朗读不是机械地重复原文,是要通过内部语言进行理解,把原文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朗读,反之,通过朗读又来促进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如:学生理解“我在报纸上看到你们衣不遮体的情景,十分同情。在父母的支持下,我把这份礼物转送给你。”这一句时,在同学们交流了自己的感受后,我启发同学们,这一句可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学生觉得应该用同情的语气读,于是我先请黄煜莹同学读一读。

  她读的时候声音很高昂,很兴奋的语气,我又引导同学们评一评,这样的语气不能表达作者对难民小朋友的同情,怎样读出对难民的同情呢?学生思考得出,应该用低沉,轻柔的语气读,才能表达对难民的同情。于是,我再请黄煜莹同学读一读,第二次,她读出了对难民的同情。这时,我也进行了范读,再多请几位同学读。就这样,在反复的朗读中,同学们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把自己的感情都融入到了课文之中,而且引发了对后文学习的兴趣。

  通过学习,我感觉同学们理解了课文,随着作者的笔触对难民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能跟作者一样对难民有了深深的同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