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工作作风心得体会

2022-09-16 来源:客趣旅游网

  今天,银监会召开党委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x届x中全会精神,银监会党委书记、主席出席并讲话。强调,银监会系统各级党委要认真学习在x中全会上的讲话精神,落实好政府职能转变要求,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推动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监管工作。

  会议认为,党的来,以为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以新的面貌、新的作风树立了良好形象,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国际社会的好评。

  在讲话中指出,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重点是落实好政府职能转变要求,关键是切实改进工作作风,结合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监管工作实际,当前要突出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支持经济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扩大内需,正确引导信贷投向,推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确保信贷资金投入实体经济,着力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做好城镇化配套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防范化解风险。高度重视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当前,要重点防控好平台、房地产、企业集群和产能过剩行业等领域的信用违约风险,理财、代付以及银证、银基、银保、银信等合作类交叉性业务领域的表外业务关联风险,影子银行、民间融资和非法集资等领域外部风险传染。

  三是加强金融创新。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蓝图对金融服务提出的新要求,以金融创新促进实体经济与银行业良性互动。一方面,推进银行业科学合理布局,探索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新方式,加快社区银行建设,完善银行业组织机构体系。另一方面,加强业务产品和管理机制创新,持续提高银行业的竞争力,推动实现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协调统一。

  四是加强党的建设。按照党的对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作出的部署,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改进工作作风,倡导勤俭节约,坚持真抓实干,切实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推动金融发展的强大力量。突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不断推进银监会系统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强调,银监会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要紧密团结在周围,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贯彻党的和x中、x中全会精神,用党的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银行业改革发展和监管工作,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进取性、创造性,为完成党的各项战略决策部署、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改进银行工作作风,增加有效信贷投入,解决“贷款难”与“难贷款”的矛盾

  “贷款难”与“难贷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难贷款”说明金融服务对象——企业、居民客观上存在对金融产品的巨大需求潜力;另一方面,“贷款难”说明银行业也存在着迫切需要寻找富余资金出路、增加自身收益的问题。显然,解决“贷款难”与“难贷款”这一对矛盾,银行业与其服务对象具有共同的利益结合点。

  因此,只要我们银行业的广大工作者切实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按照经济规律办事,银行业与服务对象之间多沟通、多交流,采取有效措施,力戒浮躁,深入到大、中、小企业中去,深入到个体私营及非公有制企业中去,深入到城镇居民和广大农民群众中去,就能够较好地解决“贷款难”与“难贷款”这一对矛盾,就能够贯彻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改进银行工作作风,降低不良贷款占比,提高银行业的盈利水平

  不良贷款的形成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就主观方面而言,如果银行业的工作人员能够在“贷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贷时”进行扎扎实实的审查、“贷后”坚持实事求是的检查,如果银行业的工作人员能够坚持“审、贷、查”等必要的制衡约束制度,如果有关金融监管部门进行了及时有效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那么,因主观因素造成的不良资产必然大大减少,不良贷款率就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

  银行业只有努力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才能够降低不良贷款,减少相当一部分损失;同时,金融服务工作作风的改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金融产品的有效供给,信贷资产质量就会得到提高,不良贷款率就能够控制在较为合理的水平,银行业自身的收益也会明显上升。

  (三)改进银行工作作风,力戒官商、衙门习气

  目前,有的农村信用社不同程度地存在官商习气、衙门习气,已影响了党和国家宏观金融政策的有效实施。农村信用社是为“三农”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要有“走千家万户”、“跨千山万水”、“吃千辛万苦”的工作作风。而在有的地方,这种“挎包精神”不见了。

  一方面,广大农民特别是渴望致富的贫困地区的农民亟需农村信用社的有效信贷扶持,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另一方面,有的农村信用社却把目光盯在少数“大户”身上、放在县城及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偏离了为“三农”服务的宗旨,导致有的农村信用社存贷比例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大量资金处于相对闲置状态,影响了自身经营效益的提高和央行支农再贷款宏观政策工具的运用效果。

  银行业属于第三产业,是靠提供金融服务来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目前,我国加入WTO已成定局,包括银行业在内的金融业对外开放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在竞争中发展是必由之路。如果银行业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满足不了服务对象的需求,那么,我们的银行业就无法在竞争中取胜。

  更重要的是,银行业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也密切关系到党和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党和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的落实与否。银行业的服务水平、方式、质量等等构成了金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先进文化的直接体现者之一。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质量、层次,是银行业实践“”的具体体现,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

  中央提出的“”,就是要改进工作作,密切联系群众,教育约束广大干部把廉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注重实践锻炼,把规定真正运用到实际中。”“”是勤政、廉政,密切联系群众的法宝,是挥向“空谈”的利剑,也是党中央“实干”的强烈信号。

  要以文件制度的形式要求各级领导狠抓作风转变,提高执政为民实效,杜绝假大空,注重真实绩。中央领导以身作则,各种平民之举振奋人心。高层决策是行动纲领,如何抓好落实,体现成果,这才是最关键的,要把落到实处,使之成为各级领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行为习惯,需要强化制度保障。

  “三分决策、七分执行”,领导干部执行和落实的能力直接影响政府的高效形象。政策落实效果如何,往往看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得如何。只有吃透“上情”和“下情”,提升自身学用政策、结合实际的实践能力,针对优势和不足拿出具体可行的措施,才能把决策落到实处。

  落实首先从改变会风开始,不能为开会而开会,应该是带着问题上会,最后解决问题散会。贯彻会议精神的情况不再仅凭书面形式了,而是要通过随机调研等方式,深入各乡镇了解落实情况,切实把改变会风作为转变干部作风、提高行政效能的重要途径来抓,强调在少开会、开短会的基础上,会前深入调研,会中强调效率,会后抓好落实。

  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群众关切的焦点难点热点问题,要组织相关工作小组带着问题深入各基层党组织实地调研,现场开会,同时增设现场点评、现场提问、相关工作人员现场解答、部领导随机点名脱稿表态发言等互动环节。这样的开会形式才简朴、务实,既节省了会议开支,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要实行项目绩效管理考评办法, 做到“落实有回声”。根据项目实施的难易和重要程度分为部级、科级两个层次,赋予不同的分值,定期考评。对会议决定事项,要求各科室安排专人办理,办公室负责督办,及时将进度、结果及反馈信息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

  贯彻落实好,在改进党的作风方面取得更大成效,不仅要严格执行纪律,还要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制度顶层设计,进一步形成领导干部自觉加强作风建设的良好环境,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深入。当前要着重在四个方面努力:

  一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深化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防止权力滥用,防止特权思想、特权现象的产生。严格规范权力行使,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审批程序和行为,防止行政权力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

  二是完善公开制度。大力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不断扩大公开的范围和覆盖面,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各种不正之风和消极腐败现象得到及时发现和解决。

  三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使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不让老实人吃亏。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充分尊重民意,重视群众评价,引导各级党员干部眼睛向下、立足实际、埋头苦干、服务群众,切实作出人民满意的工作实绩。

  四是完善领导干部作风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对领导干部作风情况进行评价,把考评结果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促进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把群众满意作为作风建设的根本标准,更多地把评价权、监督权交给群众,更好地搭建公开倾听群众意见、受理群众诉求的平台,妥善解决群众诉求,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