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联知识及对联故事

2024-02-27 来源:客趣旅游网
1、对对子的含义。

对对子,俗称【对课】,是汉文化在社会生活中贯古通今,应用范围最广泛,生命力最强,最精炼也是最经济适用的文学艺术。也叫对联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是语言艺术,书法艺术和装饰艺术的完美结合。对联,雅称楹联,俗称对子,又称联语、楹贴等等。所谓对联,是指结构形式上由上下两句构成,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讲究对偶的一种联语。楹联是与中国传统建筑格式有关,古代时称一间为一楹。楹:指的是厅堂前的柱子,将联语悬挂或贴在柱子上就叫楹联。对子是民间对对联的习惯称谓。联语又与律诗有关,律诗讲求对偶,其中第三句与第四句,第五句与第六句类似两副对联。因此,对联被誉为“诗中之诗”,是汉语言文学中的奇葩,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珍宝。关于对联的产生年代,历来众说纷纭,传统的说法是最早的对联始于五代,认为后蜀主孟昶所作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对联。对子又叫对联、联语,贴在楹柱上的称楹联。

2、对对子的方法。

对对子就是对对联,一个人出上联或下联,由另一个人对下联或上联,这种文字智力游戏对于习作古体诗很有帮助。对对子特点概括起来是: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当,结构相称,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对对子(对联)作为汉语所特有的文学形式,最充分地表现了汉语的特征,它以极其短小的篇幅展现了汉语对仗工整、声调和谐之美。明清以来,“对课”就成为我国独有的一种母语教育方式,其内容是学习怎样对对子,学习做对联。 蔡元培 先生说:“对课不仅是作文的开始,也是做诗的开始。”人教版新教材从一年级的下册开始就安排了“对子歌”的教学,而且一册中出现了近义对与反义对各一次。那是因为对课能让学生发现对联所描述的事物种种相同或不同的属性,以及他们之间的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让一年级学生学习对对子,他们有这种能力吗?

今天的课堂,可以说给了我一个惊喜的答案。当请孩子们在识字,发现文章以“对对子”形式写的基础上,再次读读想想“这篇对对子是怎么组成的?”

孩子们有说到,我发现去掉里面的“对”字,有些是四字词语,如“和风细雨、鸟语花香、蓝天碧野”等。

又有说到,我发现去掉里面的“对”字,有些是二字词语,如“云雾、桃李”等。

还有孩子说到,我发现对对子是由意思相反的词语组词的。(当然对于本课,这个答案是错的。我们给这个说法打了 ? )

有孩子说,我发现这些对对子讲的是同一类的事物。如:“朝霞对夕阳、风对雨”等 。

我觉得,孩子们能在今天的课堂上体会到这一点已经不错了。

本文学完之后,在拓展阅读活动中,我们就读了“上对下,大对小。前对后,左对右„„”,了解刚才孩子提到的“反义词对对子”。 我们还进行了现场填空: 鸡对__, 牛对__,

黄狗对__,

蟋蟀叫对__爬。

熊猫不是猫,龙虾也是虾。 云对____ 雨对____

春夏对____

月亮白,____红。

青山伴____,小鸟博长空。

对对子,是我国传统的训练写作的一种方法。旧社会上私塾,私塾先生在正式教授作文前,先要教会学生对对子,以此来开启学生智力,训练学生熟练掌握语言文字的能力。对对子的形式,不仅受萃萃学子的喜爱,而且封建文士们也乐此不疲,直到今天,它仍然被人们所喜闻乐用,这说明,它已成了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一种深沉积淀。在我们的生活中,见的最多的就是“对联”。对联文字长短不一,短的仅一、两个字;长的可达几百字。对联形式多样,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但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词性统一。所谓词性,是指词的类别性质,如名

词、动词、形容词等等。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词性的概念比较难,但联系到实际,孩子还是懂的。

傍晚,我们进行拓展活动,进行得很有意思:

和风对细雨一句改写成一字对可以怎么改? (孩子们说到“风对雨”。)

那么如果是夏天的雷雨,我们可以填什么?

( )风对( )雨。(孩子们说到“大风对大雨”。)

我告诉孩子们,在传统的对对子中前后两个字是不能重复的,能不能换一个词?(孩子们说到“大风对暴雨”。)我们还可以像“和风细雨”一样将一个成语拆开来对,想想哪个成语中有风雨两字的?(孩子们说到“狂风对暴雨”!)

其实,孩子们都很了不起,一年级就会对对子了。

今天晚上,有兴趣的孩子来个难度大一点的挑战练习,把前面的一字对改成两字对,行不行?自己选择一句先试试。直接回复在博客上。以便其他小朋友阅读。 ( )云对( )雾 ( )雪对( )霜 ( )花对( )草 ( )蝶对( )蜂 ( )桃对( )李 ( )柳对( )杨

当然,有兴趣的孩子可以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难度。记住,大量的阅读必不可少,找些简单的对子,一边读,一边猜下去,效果会更好。 一、 成语对对子:(注意对仗要工整,意思要相对)

粗茶淡饭( ) 流芳百世( ) 井然有序( ) 指鹿为马( ) 固若金汤( ) 精雕细刻( )雪中送炭( ) 伶牙利齿( ) 二、 成语不离“舌”

形容信口胡说( ) 形容说话轻薄( ) 形容能说会道( ) 形容惊诧无言( ) 形容不善辞令( ) 形容随声附和( ) 三、 数字俗语:

表示实实在在,不可更改时用( ) 表示做事不考虑周到,干了再说时用( 表示一样东西两人平分时用( )表示某人干事麻利时用( ) 表示差不多时用( ) 表示某人打小算盘时用( ) 表示归根到底时用( ) 表示把握大时用( ) 表示很不容易用( ) 表示信心十足时用( ) 表示距离远时用( ) 四、 下面人名各取自什么成语?

) 杜鹏程( ) 陈残云( ) 王任重( ) 刘海粟( ) 丁慧中( ) 甘如饴( ) 焦若愚( ) 五、 成语填空:

( )服( )服 ( )德( )德 ( )讹( )讹 ( )牙( )牙 ( )老( )老 神( )( )神 精( )( )精 欺( )( )欺 将( )( )将 微( )( )微 六、 宝塔诗如何读? 开 山满 桃山杏 山好景山 来山客看山 里山僧山客山 山中山路转山崖 七、 怪体诗如何读? 龙 虎虎 望 山山山

)计( )计 痛( )( )痛 日( )( )日 (湖湖湖湖湖 海海海海 会

仙仙仙仙仙仙仙仙 万 国

州州州州州州州州州 掉 川川川川

八、 下列对联各咏的是谁?

1、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

2、豪气压群雄,能使力士脱靴,贵妃捧砚;仙才媲美,不让参军俊逸,开府清新。( )

3、玉帐深宵悲骏马,楚歌四面促红妆。( ) 4、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 九、 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 1、把在团体中起主导的人喻为( ) 2、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 ) 3、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 ) 4、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 ) 5、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 6、把混混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 )

7、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 ) 8、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 ) 9、把技艺不精、勉强凑合的人喻为( ) 十、 数字猜成语:

12345609( ) 1256789( ) 1+2+3( ) 333 555( ) 3.5( ) 5 10( ) 9寸+1寸=1尺( )

解放前,湖南湘乡有一所庙宇,庙门破败,菩萨也满身剥落,但求财抽签者仍络绎不绝,有一年正月初一,庙宇门上贴了这样一副对联:

我若有灵 也不至灰土处处堆 筋骨块块落 汝休妄想 须知道勤俭般般有 懒惰件件无

乾隆年间,京城工部失火,皇上命大司空金简召集民工重新建造,当时京城便流传一句上联:

水部火灾 金司空大兴土木

此联包含有金木水火土五行,因此很久没人对得出来。有某中书对人说:“除了我老乡纪晓岚,没人可对出此联”。于是他登门请求纪晓岚。纪想了一会,微笑着说“不是很难,只是对出来有妨先生,你看怎么办?”中书急忙说:“无妨无妨,能对出就好。”纪晓岚于是对道:

南人北相 中书君什么东西

那中书羞愧而去,一时间京城中到处传为笑话。

浏阳北乡有位老先生善做对联,有一商人,父母去世后合葬,误将父葬西边,母葬东边,违了旧时规矩,商人便在坟前立二石柱,准备写一对联以求补正,遍请乡中通文墨者,皆曰不能,最后请到这位老先生,老先生笑着说:“试试看。”随即提笔写道: 生前既不离左右 死后何必分东西

观者无不赞赏。后来,南邦寺死了个老和尚,有人又请老先生写对联,说:“南邦寺死个和尚。”老先生随手写下: 南邦寺死个和尚

来人大惊:“我讲的是句话,你怎么写上去啦?”老先生笑笑,又挥毫写道:

西竺国添一如来 来人合掌称妙。

明翰林学士解缙常用诗文对联作武器,嬉笑怒骂权臣。他身才短小,有位权臣在一次宴会当众取笑他,出一上联让他对: 二猿断木深山中 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解缙稍加思索,立即反击:

一马陷足污泥内 老畜牲怎能出蹄(题)! 在座者皆相视而笑。

昆山人归元恭,家甚贫,门户破得不能关,桌椅坏得不能用,只好用绳子勉虽捆扎住,某年除夕,作联云: 一枪戳出穷鬼去 双钩搭进富神来 横批: 结绳而治。

清朝未年,北京某街住有不少亲王及太监,此辈欺凌居民,又多秽闻丑事。刚好街口有一座土地庙,内有土地公.土地婆两端神像。一天夜里,有人于庙门两侧贴上一联云: 这一街许多笑话 我二老从不作声 见者捧腹。

官场上,一般官吏对上司均尊称为“大人”,自称“卑职”,有人将这两句口头禅缀成一联嘲讽:

大人 大人 大大人 大人一品高升 升到三十六天宫 替玉皇大帝盖瓦

卑职 卑职 卑卑职 卑职万分该死 死落十八层地狱 为阎罗老子挖煤

有一秀才,平日不是死啃书本就是呤诗不停,一日到野外漫步,

恰遇一老农挑一担竹箩去卖,秀才诗兴顿起,高声吟道: 大箩是箩 小箩也是箩 小箩装进大箩里 两箩合一箩 秀才吟罢十分得意,对着农夫吟来吟去。农夫听得厌烦,刚巧有人抬棺材走过,便也对着秀才吟道:

棺才(材)是才 秀才也是才 秀才装进棺才(材)里 两才合一才

秀才听罢大惭而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