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生瑛
来源:《新课程·上旬》 2013年第2期
文/张生瑛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下的思想品德课教材以图为主,图文并茂,所含
“知”“情”“意”“行”的信息量很大。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插图的教育作用,达到明理导行的目的,使学生的表述能力、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插图;思想品德;写作能力
新课程标准下的粤教版思想品德课教材图文并茂,既贴近学生生活,又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学生易于接受。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既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达到明理导行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欣赏插图的同时,学会创造性地诠释插图,以审美的眼光审视这些插图,做出自己的评价,拓展插图中丰富的底蕴,不失为一个好的学习方法。
一、插图符合中学生的实际生活
思想品德教材的插图按照学生的思维过程、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来展示学生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比如,粤教版七年级第一课《我上中学了》,展示了陈杰与李辉的不同境遇,画面反映了学生进入中学后的不同表现以及遇到的新问题和困惑,一方面,使学生如何适应最初的中学生活;另一方面,也使与李辉有同样困惑的学生认识到进入新环境不适应是正常的现象。粤教版九年级最后一课《拥抱美好的未来》,是探究园中毕业之前的一组插图,反映了初三学生毕业之前不同学生遇到的焦虑、选择等问题及如何对待、处理。这些问题都是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在课本的一头一尾,帮助学生解决了问题。
二、生动的版式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
思想品德教材插图的内容基本上来自学生的生活,学生往往一看到插图就能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通过对比上升到情感的高度,提高认识。如,粤教版七年级《我和父母》中的插图“亲子之间”,在父母与子女的尊重、关爱、理解和冲突的对比之中,能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形成良好的亲情关系。插图以漫画的形式和夸张的神态、动作呈现,有趣而又反映学生实际,符合初中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另外,图片清晰、逼真,采用彩色印刷,提高了教材的观赏性,对学生的学习情趣也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三、巧妙利用插图营造和谐的氛围
插图给教材添加了新的教学元素,作为教师,应很好地利用课文插图导入新课,以直观鲜明、真实感用活教材。思想品德课本的每一课几乎都有开篇图,它形象地给学生创设研讨问题的情境,以画面为载体向学生传输知识信息,点明该课研究的主题,颇有创意,在一定程度上给课堂教学增添了几分色彩,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开篇图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学生的兴趣迁移到知识的理解掌握上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运用插图,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中学生由于知识面和阅历的增加,语言应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写作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和发展。但是,他们的语言能力还是有一定限度的,口头表达有时缺乏逻辑或过于
简单。特别是新课改后,对学生的理解、分析、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都有提高,如,遇到小论文写作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时,教师可充分利用插图这一直观手段。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引导学《与人为善》一课时,充分利用插图《一只手套》这组漫画,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中的人物、场景,并且细致捕捉人物的神情、动作、姿态之后,锻炼学生用口头语言表达图画的内容,在学生看、说的基础上,并让学生在课后根据漫画内容写一篇《“一只手套”的启示》的小论文。这样,既让学生加深了对图意、知识点的理解,实现了课标,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当然,这种语言能力的培养并非通过几次简单的练习就能完成,而是要在教师锲而不舍的培养和训练下得以逐步提高的。从简单地说一两句话,到说几句意思连贯的话,到说一段意思连贯的话,再到重点部分说得具体、说得详细等,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使之达到表述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
叶圣陶说:“图画不是文字的说明,却可拓宽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美感。”巧用思想品德课教材中的插图,为课堂教学服务,可使教科书具有跃出的生命,插图作为思想品德教科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好比一束鲜花,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利用好插图,使这束“花儿”鲜红盛放,让春色满课堂。
参考文献:
吴琴娟.活用课本插图 点亮语文课堂.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03).
(作者单位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梁开初级中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