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物资源现状与可持续利⽤班级:学号:姓名⽬录
1. 海洋⽣物资源状况 (1)1.1 海洋环境与⽣物多样性 (1)1.2 世界海洋⽣物资源状况 (1)1.3 我国海洋⽣物资源状况 (2)1.3.1我国海洋⽣物资源现状及特点 (2)
1.3.2我国海洋⽣物资源与⽣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2)2 海洋⽣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发展对策分析 (3)2.1 加强依法治海,完善海洋⽣物管理法规 (3)
2.2 严格控制污染排放,治理旧的污染源,防⽌新的污染源.. 42.3 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海洋⽣物资源开发的科技含量 (4)2.4 加强渔业资源研究,制定合理捕捞量定额 (4)3 结语 (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类⾯临着⼈⼝、资源、环境三⼤问题的严峻挑战,寻找新的发展空已成为各国政府和科学家⾯临的重⼤课题。鉴于陆地资源的开发利⽤⽇趋极限及陆地⽣存环境的⽇益恶化,⼈类的⽣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们便将可持续发展的希望寄托于海洋,海洋也因此将成为⼈类赖以⽣存与发展的第⼆疆⼟。70年代以来,向海洋进军,开发利⽤海洋资源,已被列⼊许多国家的发展计划,海洋⽣物资源的开发利⽤是最主要的内容之⼀。我国⼈⼝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16亿,⼈均占有陆地⾯积仅0.008平⽅千⽶,远低于世界⼈均0.3平⽅千⽶的⽔平[1],且陆地资源⽇益匮乏,环境状况令⼈堪忧。为满⾜⼗⼏亿⼈⼝⽇益增长的对⾷物、海洋药物和其他海洋⽣物制品的需求,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运⽤海洋⽣物技术等现代⾼新技术合理开发利⽤海洋⽣物资源,是未来海洋资源开发利⽤的必由之路。1. 海洋⽣物资源状况1.1 海洋环境与⽣物多样性
阳光、⽔、空⽓、矿物等构成了地球⽣命的基础物质。⽣活在海洋这⼀⽔体环境中的海洋⽣物具有特殊的新陈代谢机制,使得海洋⽣物最终将⽇光转换为化学能量和各种特殊的细胞产物。海洋⽣态环境赋予了海洋⽣物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化学成分多样性、⾷物⽹的复杂性、整体性和脆弱性。与陆地环境相⽐,海洋⽣态环境有如下⼏个特点:(1)⽴体空间:⽔⽣环境由全球海洋构成⼀个运动的、相互连通的⽴体空间,并形成海洋——陆地——⼤⽓三位⼀体相互影响的地球⽣命系统;(2)互相制约因素:⽔⽣环境使⽣物间关系更加密切,使⼀种⽣物同周围其它⽣物间产⽣了⼀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特殊关系;(3)⾷物链和⾷物⽹关系:每种海洋⽣物都处在相互交错的⾷物链中,在捕⾷和被捕⾷中相互依存,循环往复,形成复杂的⾷物⽹;(4)其它因素:防卫、洄游、⽣殖、捕捞因素等[1]。这些因素影响着海洋⽣物的种群结构、繁衍和补充。海洋特殊的⽣态环境赋予海洋⽣物有别于陆⽣⽣物的显著特点。海洋⽣物体内形成了特殊的⽣化机制,⽣物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的⽣化体系,整个海洋⽣物圈形成了⼀个统⼀的巨⼤的共轭⽣态化学系统。1.2 世界海洋⽣物资源状况
占地球⾯积71%的海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然资源,其中地球上80%的⽣物⽣活在海洋中。海洋⽣物资源通过⽣物个体或种群的繁殖、发育、⽣长和新⽼替代不断更新,种群也不断获得补充,并通过⼀定的⾃我调节能⼒达到数量上的相对稳定。整个地球每年⽣产的⽣物总量相当于1.5×1010t有机碳,⽽海洋⽣物就占了87%。已知海洋⽣物资源蕴藏量约3.4×1010t,有约20万种海洋⽣物。⽬前,海洋每年向世界⼈类提供9.0×107t以上的渔产品——⾼质量的蛋⽩⾷品。据估算,每年仅海洋鱼类的⽣长量多达6.0×108t,在不破坏资源的前
提下每年可捕量为2.0×108~3.0×108t,是⽬前世界海洋渔获量的2~3倍[2]。可见,海洋⽣物资源开发利⽤的潜⼒⼗分巨⼤。1.3 我国海洋⽣物资源状况1.3.1我国海洋⽣物资源现状及特点
我国海域辽阔,陆架宽⼴,海岸线长达1.8×104km,⽣态环境复杂多样,海洋资源丰富,已有记录的海洋⽣物达20278种,⾪属44门,其中鱼类3032种,螺贝类1923种,蟹类734种,虾类546种,藻类790种,主要经济种类达到200多种[1]。另有海洋渔场总⾯积281万平⽅公⾥,沿海潮间带滩涂⾯积2875万亩,可进⾏⼈⼯养殖的⾯积200多万亩。2002年,我国海洋捕捞产量达到1.4×107t(含远洋捕捞),养殖产量达到1.2×107t[3],且还在逐年增长(表1),海洋渔业经济取得了巨⼤发展。海洋⽣物资源已⽤作优质⾷品、药物、⽣物制品和其他精深加⼯品的原材料。需指出的是,我国海洋药⽤⽣物资源相当丰富,但现已开发利⽤的极少,⽆论是⽣物的种类或是数量,都有很⼤的利⽤潜⼒。表1 中国各海区历年海洋捕捞产量(单位:t)年份渤海黄海黄渤海总产东海南海全国海洋捕捞总产
1980 294314 515069 809383 1415260 552174 2812689 1985 375313 619040 994353 1689799 776955 3485166 1990515725 1085841 1601566 2072847 1614666 5508862 1995 954020 1706250 2660270 4378364 2377367 10268373 19981618361 3425452 5043813 5538147 3437447 14966765 1999 1624517 3477667 5102184 5455929 3459653 149762232000 1462776 3453202 4915978 5505651 3512801 14774524 2001 1374114 3215401 4589515 5397899 358017614406144 2002 1329807 3154883 4484690 5144434 3587517 14334934 2003 1314064 3000281 4314345 49805833703562 14323121 2004 1251716 3171236 4422952 4967374 3604032 14510858 2005 1233328 3204389 444377174870790 3767253 14532984 1.3.2我国海洋⽣物资源与⽣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间推移,各种由于⼈类盲⽬开发海洋⽣物资源造成的不良影响逐渐暴露:过度捕捞和滥⽤资源导致近海⽣态系统的基础⽣产⼒下降;海洋捕捞长期失控,甚⾄⼤量捕杀产卵群体和幼体,破坏了种群补充和资源再⽣,特别是包括鲐鱼,梭鱼,鲈鱼等传统经济鱼类受到严重破坏,导致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环境污染和过度的捕捞导致了⽣物资源的衰退和崩溃,许多种类已濒临灭绝。同时⽣活⽣产污⽔⼤量排向海洋造成海洋有机污染,富营养化程度加重,造成我国今年海洋⾚潮频发,近⼗年来,我国近岸海域,特别是河⼝和海湾的⾚潮发⽣频率、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呈上升趋势(图1);养殖海区⽔质恶化,养殖病害问题⽇趋严重;不合理的围海、砍伐、挖礁,致使⼀些独特的海洋⽣态系,
如珊瑚礁、红树林等海洋典型⽣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这些状况已造成海洋⽣物多样性减少,⽣物群落结构发⽣改变,⽣态平衡失调,严重影响了我国海洋⽣物资源的开发和利⽤。如何保护海洋⽣物资源和⽣态环境,科学、合理、持续地开发利⽤海洋⽣物资源,是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个重要战略问题。
图1 1980—2006年中国海域⾚潮发⽣频率2 海洋⽣物资源可持续开发利⽤发展对策分析
经济迅速发展,⼈⼝急剧膨胀,但海洋开发技术却远远落后于⽣产需要,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问题⽇益突出,借鉴⼈类陆地开发的经验与教训,以及由于⼈类过度开发造成⼤量⽣物濒临灭亡的现实状况,我们对海洋⽣物资源的保护必须要趁早,尽最⼤可能防患于未然,摆脱“开发——破坏——贫困——恶性开发”的恶性循环。对于海洋⽣物资源的开发利⽤持可持续发展观念,合理有效的开发,从⽽加以利⽤。2.1 加强依法治海,完善海洋⽣物管理法规
我国政府⾃80年代以来就逐渐制定了许多有关保护海洋⽣物的法规,主要有《海洋环境保护法》、《渔业法》、《⽔⽣野⽣动物保护法》、《海洋⾃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等。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渔业法已实施多年,对保护海洋⽣物资源起了很⼤的作⽤,但总的来说,我国涉海⽴法仍存在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海洋环境保护法》只是单纯地规定了防⽌⼏⼤类海
洋污染,⽽对如何防⽌其他破坏海洋⽣态环境特别是⾮污染性⼈为活动(如旅游业、房地产业)对海洋⾃然资源和⽣态的破坏没有规定[4]。当前,⼀⽅⾯要进⼀步修订完善现⾏的法规,另⼀⽅⾯还要制定海洋管理的其他法规,使海洋管理的⼯作都有法可依。同时,要加强执法⼒度,从法律上防⽌少数⼈为获得⽬前的利益⽽⼤肆破坏、污染海洋环境和⽣物资源,损害⼤多数⼈的长远利益,使⼤部分⼈能将环境保护的好处表现在经济利益上,增加其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从⽽保证海洋⽣物资源的可持续利⽤。
2.2 严格控制污染排放,治理旧的污染源,防⽌新的污染源
近年来随着⼈们环保意识的提⾼,⼈们对陆地上的江河污染已有⾜够的重视,但对海洋污染⼈们仍未有⾜够的重视,各种⼯业污⽔、⽣活污⽔、船舶污⽔直排⼈海仍未控制,除了污染超标排放仍然存在外,污染排海总量急需制订。因此,实⾏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是排放浓度和排放总量两项标准共同控制的根本途径。同时实⾏排污许可证公平有偿转让,⽤经济⽅式体现环境价值,⽤市场⼿段迫使各企业将环境污染作为⽣产成本之⼀,重视解决污染问题,同时采⽤先进技术治理各种污染物。2.3 依靠科技进步,加强海洋⽣物资源开发的科技含量
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和环境污染,许多经济价值较⾼的⽔产资源(如鱼、虾、蟹、贝、藻)正⾯临过度采捕的威胁,传统渔场的渔业资源在减少,传统渔业效益下降,为此可发展新渔场,发展远洋渔业和发掘新的种群。对于珍稀物种则⽤海洋⽣物遗传⼯程技术增加其数量,保证它的稳定发展。2.4 加强渔业资源研究,制定合理捕捞量定额
我国应效仿欧美等国,每年根据对我国海洋资源专属区200哩以内海洋渔类种群增长能⼒和各物种间保持⽣态平衡制订可捕捞的各种渔类资源定额,⾸先从捕捞量上控制捕捞强度,制⽌过度损耗渔业资源,在此基础上依照“⾃然资源、有偿使⽤”的原则竞拍捕捞许可证,同时兼顾各渔业企业、个⼈利益,给予对弱势渔业⽣产者⽣活扶助性质的最低捕捞许可证,并允许公开转让,辅以严厉的法律监督,防⽌⽆证偷捕⾏为。由于渔业资源增加的年份增加捕捞定额,反之减少,⽽捕捞定额的增减会导致许可证拍卖价的升降,如此使全体渔业⽣产者将海洋渔业资源的增加和减少与⾃⼰的利益的增加或减少挂钩,有利于其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然后部分弱势渔业⽣产者可以通过出售许可证维护⽣活,⽽另⼀部分优势渔业⽣产者通过购⼊许可证增加单产、提⾼效益,同时将过剩的渔船协助转⾏进⾏观光渔业等,⽅能扭转⽬前⽆限制的造船下海,过量捕捞的现象。3 结语
对海洋⽣物的⽣命活动规律以及海洋环境与⽣物的关系的认识,有助于掌握并控制海洋⽣物的⽣长、发育、繁殖和疾病等⽣命现象,改善和调整环境与⽣物的关系,以及达到⽣物与环境的协调统⼀,为持续开发利⽤海洋⽣物资源提供依据。合理开发海洋⽣物资源,才能实现海洋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达到⼈与⾃然的和谐,环境与社会的和谐,并留给后代⼀个良好的海洋环境。参考⽂献
[1]傅秀梅,王长云,王亚楠,⿅守本,管华诗.海洋⽣物资源与可持续利⽤对策研究.中国⽣物⼯程杂志,2006,26(7):105-111
[2]王芳.中国海洋资源态势与问题分析.国⼟资源,2003(8):27-29
[3]刘瑞⽟.关于我国海洋⽣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科技导报,2004(11):28-31[4]林炜,陈洪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我国海洋⽣物资源的开发利⽤.⽣物学通报,2002,37(9):20-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