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稻瘟病综合防控措施

2020-04-30 来源:客趣旅游网
农家之友 20O9年第4期(总第263期) 植物保护 稻瘟病综合防控措施 何银燕 (柳城县社冲乡农业服务中心,广西柳城5452l9)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是世界性的重要稻病,在我国 它同纹枯病、内叶枯病被列为水稻三大病害。水稻稻 瘟病是一种通过气流传播的流行病。在我国凡有水稻 栽培的地方都有发生,尤以日照少、雾露持续期长的山 区和气候较温和的沿江、以及水稻生育期处于雨季的 地区发生严重。该病对水稻生产威胁极大,流行年份, 一般减产l0%一20%,重的达40%一50%,局部田块甚至 绝收。其为害普遍,常造成惨重损失,甚至颗粒无收, 造成一些农户口粮短缺和农村社会不稳定。 1病原形态特征 Pvricularia sea(c00kPJSacc. 称灰梨孢,Pvricularia orvzae c 称稻梨孢,属半知菌亚¨真菌。有性态为 Magnap0rthegrisPa(He rt)BaⅡn【1v_ 属子囊菌亚门真 菌。自然条件下尚未发现。分生孢子梗不分枝,3—5 根丛生,从寄主表皮或气孔伸出,大小80~l60×4~6 ( m),具2—8个隔膜,基部稍膨大,淡褐色,向上色淡, 顶端曲状,上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洋梨形或棍 棒形,常有1~3个隔膜,大小14~40×6~l3( m),基 部有脚胞,萌发时两端细胞产生芽管,芽管顶端产生附 着胞,近球形,深褐色,紧贴附于寄主,产生侵入丝侵入 寄主组织内 该菌可分做7群,l28个生理小种。 2浸染循环 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 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萌发侵入寄 主向邻近细胞扩展发病,形成中心病株。病部形成的 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播种带菌种子可 引起苗瘟。适温高湿,有雨、雾、露存在条件下有利于 发病。菌丝生长温限8~37 ,最适温度26~28℃。孢 子形成温限l0~35℃,以25~28℃最适,相对湿度9O% 以上。孢子萌发需有水存在并持续6~8小时 适宜温 度才能形成附着胞并产生侵入丝,穿透稻株表皮,在细 胞问蔓延摄取养分。 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或时晴时雨,或早晚有云雾或 结露条件,病情扩展迅速。品种抗性因地区、季节、种 植年限和生理小种不同而异:籼型品种一般优于粳型 品种。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抗性表现也不同,秧苗4 @ 叶期、分蘖期和抽穗期易感病,圆秆期发病轻,同一器 官或组织在组织幼嫩期发病重 穗期以始穗时抗病性 弱。偏施过施氮肥有利发病。放7K l早或长期深灌根系 发育差,抗病力弱发病重。 3主要类型和症状 3.1苗瘟。一般发生在水稻三叶期以前,由种子带 菌引发,初期芽和芽鞘上 现水浸状斑点,迅速变为黄 褐色病斑致芽枯死。 3.2叶瘟。在3叶期以后的秧苗和成株叶片上发 生。根据病斑形状、色泽、大小的不同可以分为急性 型、慢性型、褐点型、白点型4种 3.2.1急性型 病斑呈暗绿色水浸状,多数近椭圆 形或两端稍尖,病部密生灰绿色霉层。这种病斑多发 生在流行盛期,天气阴雨高湿,氮肥施用过多时发病 重,在易感病品种上发展更快。急性型叶瘟,当天气转 晴或经药剂防治后可转变为慢性叶瘟。 3.2.2慢性型。这是[1j问最常见的症状。病斑典 型,呈梭形或菱形,两尖端有沿叶脉伸展的褐色坏死 线,病斑中央白色,边缘呈黄色晕圈,叶片背面可见灰 绿色霉层。 3.2_3褐点型。病斑多发生在抗病品种或稻株下 部老叶上,呈褐色小点或稍大褐点,局限在叶脉之间, 传播性很小。遇不良天气时会转变成慢性型叶瘟. 3.2-4白点型。当病菌侵入嫩叶后,遇干燥天气或 土壤缺水时发生。初期病斑呈白色或灰白色小点儿, 如遇阴雨天或潮湿环境,易转变为急性型叶瘟 3_3节瘟。发生在稻株茎节上,初为黑点,渐呈环 状,为黑褐色,遇潮湿天气产生灰绿霉层.病节处凹陷、 干缩、遇风易倒伏折断,影响穗部养分的供应,使稻穗 千粒重降低,影响产量 3-4穗瘟。在抽穗后至灌浆期染病。穗颈、穗轴和 枝梗上均可发生:病斑初期呈水渍状褐色小点,逐渐 扩展,颜色变深黑绿色,引起穗颈节腐烂造成白穗或枝 梗发病。轻者会使粒重降低,秕粒增加,碎米增多,重 者造成整穗或整个枝梗枯死,严重影响产量 3.5谷粒瘟。发生在谷粒和护颖上。病斑为灰白 色椭圆形或褐色斑点,常产生灰绿色霉层,造成谷粒不 饱满。护颖上的孢子就是第二二年苗瘟病的主要侵染来 源。 田前期一般在移栽后15 20天,是长叶、长根、出分蘖 的时期,基肥要足,追肥要速,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插 秧后灌护苗水(浅灌)促进早分蘖,分蘖盛期前及时开 沟排水,促使稻株老健,本田中期指有效分蘖末期至测 秆拔节期,苗情差的可适当补施速效性追肥,促使稻株 生长平衡。在分孽盛期前,及时搁田或烤田,可以增强 抗病能力,控制叶瘟的发生和发展,从而减少药剂防治 的面积。沙田轻搁,泥田重搁,瘦田轻搁,肥田重搁,尤 4发病条件 4.1品种抗性不同品种间的抗性有明显差异,当前 生产上所用抗病品种多属垂直抗性品种,其抗性因生 理小种组成只能保持一定时期抗性,一旦劣势小种变 为优势小种,某些品种则丧失抗病性,而使病害发生。 4.2菌源数量如病种子多.又未进行浸种消毒,尤 其是分蘖盛期叶色浓绿的田块要重搁,本田后期主要 其病稻草、病秕谷未进行销毁或处理不彻底,越冬菌源 多,发病常重。 4-3气象条件如分蘖期阴雨连绵、雨日和雨次多, 形成高湿、低温、寡照(日照时数少)的环境,可以降低 水稻抗病性,从而有利于叶瘟发生;抽穗期前后仍为连 雨天气,降雨日多,降雨次数多,形成高湿、低温、寡照 条件,不利干水稻生育,但对病菌孢子的产生、孢子萌 发侵入有利,其中,高湿有利病菌孢子萌发与侵入;而 低温寡照条件使穗颈瘟、节瘟、谷粒瘟发生常重。 4.4稻田管理如施用氮肥过多、过晚;经常冷水灌、 深水灌等,会降低水稻抗病力,均可加重病情。 总之,稻瘟病的发生与流行系j二述四种因素综合 作用的结果。 5防控措施 5.1因地制宜选用2~3个适合当地抗病品种,应 以选择应用抗病品种为主,要合理品种布局,防止大面 积单一品种种植。同时注意品种合理配搭与适期更 替;加强对病菌小种及品种抗性变化动态监测。 5.2加强栽培管理,提高稻株抗病力。秧苗期间, 播种适量,培育粗壮老健无病或病轻秧苗是防治苗叶 瘟的关键,特别是双季晚稻秧苗的培育要以前期嫩、中 期控,后期促为宜。秧田期间,肥力高的田块可不施基 肥,肥力差的可用少量有机肥作基肥。3—4叶期通过搁 田,控苗炼苗,防止徒长,加重发病。插秧前5—7天分别 施用速效肥(起身肥),以利移栽后加速返青成活:本 是抽穗、扬花、灌浆、成熟不再长根长叶阶段。抽穗期 灌脚板水,满足花期需要,灌浆期湿润灌溉.有利于后 期青秆黄熟,减轻发病病害常发地区和易发病田块应 不施或慎施穗肥.以免加重发病,造成减产。 5_3无病田留种,处理病稻草,消灭菌源。按水稻 需肥规律,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后期做到干湿交替,促 进稻叶老熟,增强抗病力。 5.4种子处理。用56℃温汤浸种5分钟。用l0% 401抗菌剂lOo0倍液或8O%4O2抗菌剂2()o0倍液、7O% 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浸种2 天。也可用l%石灰水浸种.10~15℃浸6天,20 25 浸l~2天,石灰水层高出稻种15cm,静置,捞出后清水 冲洗3—4次。用2%福尔马林浸种2O 3O分钟,然后 用薄膜覆盖闷种3小时。 5.5药剂防治。抓住关键时期,适时用药。早抓 叶瘟,狠治穗瘟。发病初期喷洒2O%三环唑(克瘟唑)可 湿性粉剂100O倍液或用40%稻瘟灵(富:匕一号)乳油 l0o0倍液、50%多菌灵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l0()0倍液、5O%稻瘟肽可湿性粉剂l0()0倍液、4O%克瘟 散乳剂lOo0倍液、5O%异稻瘟净乳剂500~800倍液、 5%菌毒清水剂5o0倍液。上述药剂也可添加40mg,kg 春雷霉素或加展着剂效果更好。叶温要连防2—3次, 穗瘟要着重在抽穗期进行保护,特别是在孕穗期(破肚 期)和齐穗期是防治适期。 {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