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个一百是( ),10个一千是( )。
2. 由5个千和5个十组成的数写作( ),这个数的最高位是( )位。
3. 用0、6、1、4组成的四位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4. 与399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 5. 45是5的( )倍,24是( )的3倍。 6. 找规律,接着填。
① □■◇△ ■◇△□ ◇△□■ ( )…… ② 1、3、7、13、( )、31、( )…… 7. 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①一只鸡重1998( ),约2( )。
②小强的体重是28( ),他的数学课本重170( )。 8. 在○里填“>”“<”或“=”。
6889○6898 10000○9999 4900克○5千克 3000克○3千克
9.
二、请你选一选。(把正确的序号填到括号里)(8%) 1. 下面四个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数是( )
A、6320 B、1000 C、3009 D、5600 2. 1千克铁与1千克棉花比较,( )重。 A、铁 B、棉花 C、一样重 D、不一定 3. 下列运动是平移的是( )
4. 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相差( ) A、10 B、1 C、99 D、100 三、请你算一算。(24%)
1. 口算。
6×8= 72÷9= 20+300= 66-25+39= 26+52= 60-14= 170-90= 35÷5×4= 40÷8= 24÷6= 320+70= 30-56÷7= 56-29= 7×9= 6320-320= 52-(22+9)= 2. 竖式计算。
340+520= 760-280= 460+270= 820-570=
四、请你画一画。(8%) 1. 在下面画一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2. 在方格里画出向右平移8格后的图形。
五、请你来统计。(14%)
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情况统计表
1. 喜欢吃白菜的人数是喜欢吃茄子的4倍,喜欢吃白菜的有多少人? 2. 填一填、涂一涂,完成统计图。
3.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列式计算。 六、请你用一用。(23%)
1.
平均每只猴子能吃到几个桃子?
2.
哪一种袜子最便宜?
3. 一瓶药有42片,张英每天吃3次,每次吃2片。这瓶药够吃几天? 4. 小红买了8束鲜花,每束9朵,送给小青后还剩23朵。送给小青多少朵? 5. 粮店运进930千克大米,第一天卖了260千克,第二天卖了34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复习课六(6.1-6.4)
例1 如图,已知平面上有四个点A,B,C,D.请按下列要求作图:
(1)连结AB,作射线AD,作直线BC与射线AD交于点E;
(2)根据(1)所作图形,说出共有几条直线?几条线段?几条射线?用图中的字母表示经过点C的线段、射线和直线.
反思:画线段、射线、直线时应体现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而直线没有端点.数线段和直线时,主要看端点个数,根据相应结论可以算出.但数射线除了要看端点,还应注意方向,注意不要遗漏.
例2 (1)如图,从学校A到书店B最近的路线是①号路线,其道理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A,B是数轴上的两点,AB=2,点B表示-1,则点A表示________;
(3)在同一平面内不同的两点最多可以确定一条直线,不同的三点最多可以确定三条直线.若在同一平面内不同的n个点最多可以确定15条直线,则n的值为________.
反思:解决有关数轴上的点和线段长度这类问题时,可以先画出图形,然后借助直观图形,弄清线段长度与两端点所表示的数之间的关系,一般有以下
规律:设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x1,x2,那么AB=|x1-x2|(或AB=|x2-x1|),注意加绝对值符号;在同一平面内有n个点,且任意三点都不在同一n(n-1)
条直线上,则一共可画条直线(n≥3且为整数).
2
例3 如图,点A、B、C在数轴上,点O为原点.线段AB的长为12,BO11=AB,CA=AB. 23
(1)求线段BC的长; (2)求数轴上点C表示的数;
(3)若点D在数轴上,且使DA=AB,求点D表示的数.
3
反思:解题时要看清题意,当题目中的条件不能确切判断是哪一种位置关系时,要灵活运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对所有可能的位置关系进行考虑.
1.下列几何图形中为圆柱体的是( )
2
2.下列语句准确规范的是( ) A.直线a、b相交于一点m B.延长直线AB
C.反向延长射线AO(O是端点) D.延长线段AB到C,使BC=AB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②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③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4.如果线段AB=6,点C在直线AB上,BC=4,D是AC的中点,那么A、D两点间的距离是( )
A.只有5 B.只有2.5 C.5或2.5 D.5或1
5.如图,点M,N都在线段AB上,且点M分AB为2∶3两部分,点N分AB为3∶4两部分,若MN=2cm,则AB的长为( )
第5题图
A.60cm B.70cm C.75cm D.80cm
6.如图,为抄近路践踏草坪是一种不文明的现象,请你用数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
第6题图
7.(1)已知线段AB,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使AC=3AB,则AC与BC的长度之比为____________.
(2)已知A,B,C,D是同一条直线上从左到右的四个点,且AB∶BC∶CD=1∶2∶3,若BD=15cm,则AC=____________cm,____________是线段AD的中点.
(3)已知a>b,线段AB=a,在线段AB上截取AC=b,M是线段BC的中
点,则线段CM用a,b来表示是____________.
8.已知线段AB,延长AB到C,使BC=AB,D为AC的中点,若BD
4=6cm,求AB的长.
第8题图
9.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它们所表示的数分别是2,-4,x. (1)求线段AB的长度; (2)若AC=5,求x的值.
10.如图,已知A,B,C在同一直线上,M,N分别是AC,BC的中点. (1)若AB=20,BC=8,求MN的长; (2)若AB=a,BC=7,求MN的长; (3)若AB=a,BC=b,求MN的长; (4)从(1)(2)(3)的结果中能得到什么结论?
第10题图
11.如图,A,B,C是数轴上的三点,O是原点,BO=3,AB=2BO,5AO=3CO.
(1)写出数轴上点A,C表示的数;
(2)点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点P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Q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M为线段AP的中点,点N在线段CQ上,且CN=CQ.设运动的时间为t(t>0)秒.
3
①数轴上点M、N表示的数分别是________(用含t的式子表示); ②t为何值时,M、N两点到原点O的距离相等?
21
第11题图 参考答案
复习课六(6.1—6.4)
【例题选讲】
例1 (1)画图略 (2)1条直线,7条线段,9条射线,经过点C的线段有:线段CE,CB,BE;经过点C的射线有:射线CE,CB,EC,BC;经过点C的直线有:直线BE.
例2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由于线段AB的长度是一个正数,而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是一个数(它既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故在解题时需考虑把“数”与“形”结合起来,画出数轴.
如图,设点A表示的数为x.
∵AB=2,∴|x-(-1)|=2,即x+1=2或x+1=-2,∴x=1或x=-3; n(n-1)
(3)易知平面内不同的n个点最多可以确定条直线,从而可知
2n(n-1)
=15,则n(n-1)=30.由n为正整数,可知两个相邻的正整数的积为230,由6×5=30,可知n=6.
1
例3 (1)∵AB=12,CA=AB,∴CA=4,∴BC=AB-CA=8.
3
11
(2)∵AB=12,BO=AB,CA=AB,∴BO=AO=6,CA=4.∴CO=AO
232
-CA=2.∴数轴上点C表示的数为-2. (3)∵AB=12,DA=AB,∴DA=
3
8.∴DO=DA+AO=8+6=14或DO=DA-AO=8-6=2,∴数轴上点D表示的数为-14或2.
【课后练习】
1.C 2.D 3.C 4.D 5.B 6.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1
7.(1)3∶4 (2)9 点C (3)(a-b) 8.16cm 9.(1)AB=2-(-4)
2=6;
11
(2)2-x=5,x=-3或x-2=5,x=7. 10.(1)10 (2)a (3)a
22(4)MN=AB
2
11.(1)点A、C表示的数分别是-9,15;(2)①点M、N表示的数分别是t-9,15-4t;
②当点M在原点左侧,点N在原点右侧时,由题意可知9-t=15-4t.解这个方程,得t=2.当点M、N都在原点左侧时,由题意可知t-9=15-4t.解这个方程,2424得t=.根据题意可知,点M、N不能同时在原点右侧.所以当t=2秒或t=秒55时,M、N两点到原点O的距离相等. 第10课时 做个加法表 1.算一算。
1
2.把10块糖分给4个小朋友,要求每个小朋友分到的块数都不一样多,能做到吗? 参考答案:
1. 10 9 8 、10 9 8 、5 8 7
2. 能 1+2+3+4=10 4个小朋友分别分到1,2,3,4块糖。
Unit 1 I went to Sanya for my holidays ? 单元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听懂会说认读本单元关于形容词比较级的单词。
(2)能听、说、读、写Let’s learn中黑体部分的内容和Read and write中要求的内容。
(3)能用目标语言完成本单元的任务型活动。 (4)能学说Chant一首和Song一首。
(5)了解ei/ai/oi,p/b,t/d的发音特点,并能试着拼读简单的规则词。 知识目标
(1)能听、说、读、写单词及短语:taller stronger older younger shorter heaiver thinner longer bigger smaller句型:How tall are you ?I’m 164cm.You’re shorter than me. You’re 4cm taller than me .How heavy are you ?I’m 48 kg. I’m thinner than you , and shorter .
(2)能够听、说、读Part A、Part B部分Let’s learn、 Let’s talk中的单词和句子。
(3)了解Story time 、Good to know等部分的内容。 (4)了解字母ei/ai/oi,p/b, t/d在单词中的基本读音。 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
(1) 情感态度: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和学习信心,引导
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2) 学习策略:加强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
基础。
(3) 文化目标: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单元教学课时安排:六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 能够听、说、认读本课时的主要词组:taller stronger older younger shorter。 2、 能认读句型:How tall are you ?I’m 164cm.You’re shorter than me. You’re 4cm taller than me .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形容词比较级的构成。
2、难点是对新句型 How tall are you ?I’m 164cm.You’re shorter than me. You’re 4cm taller than me .的理解和运用。 三、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六张词卡。 2、 教师准备录音机和录音带。 3、 教师准备本单元的挂图。 四、教学过程
1、 Warm-up
(1)教师在黑板上贴上一些人物的图像,让学生分辨Who is tall /strong/old/young/short?,然后让学生回答。
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let’s learn
(1)教师指着比较高的Tom和比较矮的Wuyifan问Who is tall ?S:Tom. T:Tom is taller than Wuyifan ,用动作来示意学生,帮助学生理解。然后出示taller的单词卡片,示范读taller.
(2)教学单词taller,边说边做动作,学生跟做。开火车合拼单词,小组比赛快速熟练的拼读。帮助学生用tall+er来记忆。简单介绍形容词的比较级第一种情况是在形容词的后面直接加“er”.本课时的几个单词都属于这种变化。
(3)教师用同样的方法教学其他四个四会单词stronger older younger shorter (4)将五张单词卡放在一起请学生认读。男女比赛谁读错或不会读将扣去相应男女组的分数。
(5)教师把一高一矮的学生叫他们站起来,然后说You’re taller than your classmate! 引导学生做出相应的回答:Yes!教师问,How tall are you ?学生答I’m 160cm.学习let’s chant.(听磁带,分句练。)
(6)加强练习、巩固。 3、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做本单元A Let’s learn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抄写所学的四会词组,一个抄两行。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 能听懂、会说“How tall are you ?I’m 164cm.You’re shorter than me. You’re 4cm taller than me .并能在情景中运用。 2、 能通过询问调查完成一张timetable.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能听懂、会说“How tall are you ?I’m 164cm.You’re shorter than me. You’re 4cm taller than me .并能在情景中运用。 2、 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能通过询问调查完成一张timetable. 三、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若干张图片。 2、 教师准备录音机与磁带。 3、 教师准备该课时的教学挂图。 4、 学生准备一张调查表。 四、教学过程
1、 Warm-up
(1)学生听并跟说Let’s chant.(P2)
(2)指名读d taller stronger older younger shorter新学五个单词。 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Let’s talk
(1)How tall are you ? I’m 164cm tall.引导学生回答。然后完成Let’s start (P2) (2)做完后教师根据图片问How tall are you?请学生来回答。同样问:How heavy are you?…再请学生问,老师回答后接着说:Who is taller than you ?请比较好的学生回答此
问题。教师示范操练问句,教师问学生答,男女生互问,互答。再板书How tall are you ?I’m 164cm.You’re shorter than me. You’re 4cm taller than me .请学生做替换练习。 (3)把图片出示给学生,让他们进行强化训练。例如:Zhang Peng is stronger than Mike.同桌或小组间互相练习。
(4)学习歌曲“My pets” 3、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做本单元A Let’s talk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听A Let’s talk部分的录音读给同伴、朋友或家长听。 (3)两人小组完成Let’s play。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读懂Read and write 部分的对话,并能在情景中熟练运用。 2、能够听、说、读、写对话中两组四会句子,并完成填充的练习。
3、了解Pronunciation中字母组合ei/ai/oi的发音规则,以及p/b, t/d的发音区别,能在教师正确示范的基础上正确朗读含有这四个字母组合的单词。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 本课时需要理解认读句型:It is taller than the brown one. Its tail is 38cm long .It is shorter than me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其中两组四会句型的认读和书写,并完成填充的练习。
2、本课时的难点是Pronunciation,要求老师正确示范发音,引导学生最终能够正确朗读含有这四个字母组合的单词,并发现其发音规律。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一幅本课时的教学挂图。 2、教师准备一台录音机和相关录音带。 3、学生准备本课时的单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
1、Warm-up
(1)教生齐唱本单元C部分的歌曲“My pets”,复习巩固有关活动的单词。 (2)日常口语练习。 A: How tall are you ? B: I’m 160cm tall ?
A:Really? I’m shorter than you .
2、Preview
结合单词卡片复习所学的四会单词,可让学生进行快看快拼的比赛。 3、Presentation Read and write
(1)教师呈现本课时挂图,向学生提出问题说,这是Ben 和他的爸爸去动物园看猴子的情景。你们能观察出有多少猴子,他们哪一只最高,哪一只最矮?哪只比较年轻?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读对话,然后请学生尝试解答这些问题。
(2)跟录音读对话,注意理解和体会上下文的意思,然后完成填充的练习。 (3)教师范写四会掌握句子,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仿写句子。 Pair work
要求学生完成介绍班里同学,然后交换信息。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本部分语言进行交流。 Pronunciation
(1)本课时学习的是字母组合ai,ei,oi的发音,教师出示一些含有ai,ei,oi字母组合单词卡片,要求学生按读音将其分类,引导学生把含有字母组合ai并发音为/ei/的单词归为一类,同样教授字母组合ei,oi。然后再出示p/b/t/d的单词,先按有相同字母的分为一类,然后分读这些词,请学生回答两者有什么区别。
(2)听录音,跟读单词和绕口令。 4、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做本单元A Read and write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听Read and white、 Pronunciation部分的录音,读给朋友或家长听。
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认读本课时的主要单词:heavier thinner longer bigger smaller 2、能认读句型:How heavy are you ? 并做出相应的回答:I’m 48kg. I’m thinner than you , and shorter .
3、Let’s play.完成Let’s check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有关形容词比较级的单词。
2、难点是对新句型 How heavy are you ? 并做出相应的回答:I’m 48kg. I’m thinner than you , and shorter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五张词卡及A部分所学单词。 2、教师准备录音机和的录音带。 四、教学过程
1、Warm-up
(1)教师采用开火车的形式复习已学的单词。将单词打乱顺序贴于黑板上,请学生猜是哪个单词,猜对的同学做这个动作其他同学齐声说这个单词,you are right.
2、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let’s learn
(1)教师出示大小、重轻分明的图片,让学生分辨,问Which dog is heavy ?用中文稍做解释,引导学生回答The yellow one . 然后教师The yellow one is heavier than the brown one .范读单词heavier,学生跟读。
(2)教学单词heavier,开火车合拼单词,小组比赛快速熟练的拼读。帮助学生用heavy改“y”为“i”+er来记忆。简单介绍形容词的比较级第二种情况是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要改“y”为“i”+er。
(3)教师用同样的方法教学其他四个四会单词thinner longer bigger smaller (4)简单介绍形容词的比较级第三种情况是以重读闭音节加一个辅音字母结尾的,要双写这个辅音字母再加“er”。
(5)将五张单词卡放在一起请学生认读。男女比赛谁读错或不会读将扣去相应男女组的分数。
(6)完成Let’s play.
2、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做本单元A Let’s learn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抄写所学的四会词组,一个抄两行。
第五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听懂、会说How heavy are you ?I’m 48 kg. I’m thinner than you , and shorter . .并能在情景中运用。
2、能通过询问完成Pair work.
3、了解Good to know的单位常识,了解他们的换算关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能听懂、会说How heavy are you ?I’m 48 kg. I’m thinner than you , and shorter . 并能在情景中运用。
2、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能通过询问完成Pair work.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图片。
2、教师准备录音机与磁带。 3、教师准备该课时的教学挂图。 四、教学过程
1、Warm-up
(1)学生听并跟说Let’s chant.(P2) (2)指名读已经学习的几个单词。 2、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Let’s talk
(1)How heavy are you?引导学生回答I’m 48 kg.教师贴图片请学生将句子补充完整。 (2)练习后教师再问:How tall are you ?生答:I’m 145cm tall.(请学生根据实际答案来回答。)
(3)教师找一个比较胖的学生出来,说I’m thinner than you ,and taller .适当解释,重复两次,帮助学生理解。
(4)完成Let’s Pair work,说说要求,然后学生互相询问找出答案,然后填入P8的表格中,指名交流。
3、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做本单元B Let’s talk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听B Let’s talk部分的录音读给同伴、朋友或家长听。
第六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读懂Read and write 部分的对话,并能在情景中熟练运用。 2、能够听、说、读、写对话中四会句子。 3、了解Story time的故事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1、了解sperm whale 和 killer whale的区别。
2、本课时的难点是对长度、重量、大小的单位区分以及表达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一幅本课时的教学挂图。 2、教师准备一台录音机和相关录音带。 3、学生准备本课时的单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
1、Warm-up
单词的练习以及句型的巩固。 2、Presentation Read and write
(1)教师呈现本课时挂图,向学生提出问题说,这是两条生活在海里的动物,那么他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读对话,然后请学生尝试解答这一问题。
(2)跟录音读课文,注意理解和体会上下文的意思,然后完成填充的练习。 Story time
教师放一遍故事,请学生看着书本,然后请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教师进行解释。 3、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做本单元A Read and write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听Read and white、 Pronunciation部分的录音,读给朋友或家长听。 Unit 2 There is a park near my home.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读写单词和短语:have a cold, have a toothache, have a fever, hurt, have a headache, have a sore throat.
2.能够听说读句型:What’s the matter, Mike? I feel sick. I have a fever.并进行关键词的替换操练。
3.能够理解会并吟唱Let’s chant的歌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是掌握A-Let’s learn的四会单词和短语,并询问别人的身体状况。 2.难点是正确拼写四会单词和短语。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单词卡。 2、教师准备录音机和录音带。 3、教师准备本单元的挂图。 四、教学过程
1、 Warm-up
(1)播放录音PEP4Unit6歌曲“My father is a doctor.” (2)日常口语对话,复习职业单词。 What’s your father/mother?
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教师出示Let’s start的教学挂图,说:Look! We have some new friends here. Who are they? What’s the matter with them?…帮助学生回答,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或教师的肢体动作来帮助学生熟悉答句中的新单词和短语。
(2)播放Let’s chant的录音,重点领读句子:I have a headache. I have the flu. (3)教师出示一支体温表,说:This is a thermometer. If I have a fever, it will tell me. Let’s see Mike. Mike doesn’t feel well. He has a fever.指着Let’s learn的图片的Mike,教学“have a fever”。让学生看图片,教授单词和短语:hurt, have a cold, have a toothache, have a headache, have a sore throat.注意headache和 toothache的共同之处,帮助学生简单了解构词法。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单词。
(4)教师让学生读单词,叫到的同学,给他图片(have a fever),问他:“What’s the matter, xxx?”引导学生说:I feel sick. I have a fever.解释sick单词。用同样的方法教授句型:What’s the matter, xxx? I .要求学生回答并做出相应的表情。可以让学生两个进行操练。
(5)“看病”游戏。
将学生分成六大组,每组选一张短语卡片。教师戴上医生的帽子提问:Cold, cold, who has a cold? 如第一组选中的是have a cold,这组学生就边做动作或表情边吟唱:Cold, cold, I have a cold.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操练,各组调换卡片继续该活动。
(6)“敲敲打打”活动。
教师将所学单词或短语写在黑板上,然后把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派一名代表站到黑板前。教师说单词或短语,请学生敲击听到的单词或短语,谁敲得既对又快得一分,最后得分高的组获胜。
3、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学生听读P14-16五遍。
(2)学生背诵和抄写单词和短语4遍。 五、板书设计:
Unit 2 What’s the matter, Mike?
have a fever hurt have a cold have a toothache have a headache have a sore throat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掌握四会句子:What’s the matter? My throat is sore. My nose hurts. 2.能够听懂Let’s try部分,并能根据录音内容正确标号。 3.能够了解音标的音和形,并读出例词,并连线。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围绕话题“看病”展开的句型What’s the matter? My throat is sore. My nose hurts. 以及Pronunciation的部分。
2.难点是掌握四会句型。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词卡。 2.教师准备录音机和录音带。 3.教师准备本单元的挂图。 四、教学过程
1、Warm-up
(1)播放Let’s chant的录音,边唱边表演。
(2)拼词比赛,复习上节课单词和短语,教师说单词,每组派一个学生到黑板上来写。看哪个组又快又对就获胜。
2、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播放Let’s try的录音,学生听音、看图、标号。然后校对答案,教师强调其中的重点句型,即Let’s talk部分将学习的主要句型。
(2)教师说:Your English is well. I feel very happy. How about you? How do you feel?教师指导学生回答。并让学生询问自己“How do you feel?”同时做出生病的表情,自然呈现句
子:I feel sick.教授单词sick.再次引导学生问:What’s the matter?教师继续表达,I have a sore throat.同桌操练。
(3)传话活动
教师将全班分成四组。游戏开始分别向队首轻轻讲两句如:How do you feel? I feel sick.各队依次往下传。队尾的学生把听到的句子大声说出来。看看哪队又快又对。
(4)播放Let’s talk的录音,提问学生:How does Amy feel? What’s the matter with her?引导学生听完录音后,回答。教师板书四会句子:What’s the matter? My throat is sore. My nose hurts.
(5)让学生读Let’s play的单词,解释新单词,如broken leg, earache, stomachache, sore nose.学生在有9个格子的纸张上写上这几个单词,然后做Bingo的游戏。
(6)教师出示Pronunciation的挂图,带领学生认读音标和例词,指导学生归纳发音规律,帮完成Read and write部分的活动。
3、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学生听读P17五遍。 (2)学生背诵和抄写句子4遍。
(3)学生课外继续做Let’s play部分的Bingo游戏。 五、板书设计:
Unit 2 What’s the matter, Mike? What’s the matter?
My throat is sore. My nose hurts.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理解并会朗读Let’s read部分的短文,并回答课后问题。 2.会唱歌曲“The way I feel”。 3.了解Good to know部分内容。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是理解并正确朗读短文。
2.难点是理解条件状语从句和时间状语从句,并简单回答。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词卡。 2.教师准备录音机和录音带。 3.教师准备本单元的挂图。 四、教学过程
1、Warm-up
(1)播放Let’s chant,师生一齐吟唱。
(2)教师出示Let’s learn的教学挂图,随意指向图中的一个人物,要求学生根据人物特征快速配音,如“I have a cold”。
2、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辨别真假”活动。
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说“I have a headache.”同时做头疼或其他动作和表情,另一组来判断,动作和句子意思一致,说:Yes.不一致说:No.
(2)教师接着说新句子:I have the flu.同时做打喷嚏,咳嗽,提示学生flu的意思。并问学生:How do you feel if you have the flu? 让学生回答各种症状,如:I have a headache.
I have a sore throat. 教师说:If you have the flu, you should go and see the doctor or take some medicine. 教授新单词medicine和短语take some medicine。
(3)指导学生阅读短文,用简单明了的图片理出文章的线索,分化篇章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引导学生边思考边阅读文章。
Sore throat see a doctor
Nose hurt have the flu take some medicine and drink hot water
Have a headache stay in bed
(4)Let’s sing.教师用简笔画画三张脸来表示happy, sad 和mad. 教师播放录音,学生静听,教师略讲歌词大意,学生跟着学唱歌。
(5)Good to know.学生看Zoom的四种表情,再请学生读句子,然后与Zip手举的四种颜色连线,并核对答案。
(6)活动名称:哑剧表演
活动目的:巩固新词组,并导入句型“What’s the matter…? / Do you have a ….” 活动准备:准备一些写有词组的小纸片。
活动过程: 把词组写入小纸片,抽到纸片的同学表演动作,其他同学运用“What’s the matter…? Do you have a ….” 提问,要求表演的同学运用“I feel sick. / I have a…”来回答。
(7)看病开处方。
一名学生扮演医生,另一名学生扮演病人,医生边询问病情边给病人开处方,增强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D: Good morning, … S: Good morning, doctor. D: What’s your name? S: My name is … D: What’s the matter? S: I feel sick. D: Do you have a headache? S: Yes.
D: Do you have a fever? S: I don’t know. I feel very cold. D: Do you have a sore throat? S: Yes. D: Come to me and say “Aha” S: Aha…
D: You have a cold. S: Oh. What should I do then? D: I’ll give you some medicine. Drink some water and stay at home for three days.
处方:
Name: Mike Age: 12 Sex: F Symptom(症状): Have a headache,Sore throat,Nose hurt Diagnosis(诊断): have a bad cold Advice (建议) :take some medicine and drink hot water stay in bed 3、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学生听读P18五遍。
(2)表演动作表情给家长看,并用英语介绍。 五、板书设计:
Unit 2 What’s the matter, Mike?
have the flu take some medicine
drink hot water stay in bed
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读写五个情绪单词:tired, angry, excited, happy, sad ,bored. 2.能够听说读句型:How does Amy feel? She’s tired.并进行关键词的替换操练。 3.能够完成Task time的任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使学生熟练掌握五个四会单词,并能替换句型“How does she/he feel? She’s/he tired.进行回答。
难点是学生熟练掌握五个四会单词。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词卡。 2.教师准备录音机和录音带。 3.教师准备本单元的挂图。 四、教学过程
1、Warm-up
(1)教师放歌曲“The way I feel”,学生跟唱。
(2)学生朗读A-Let’s read,教师提问:How do you feel if you have the flu/a toothache/a headache等,学生做简要回答。
2、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播放歌曲 ( If you are happy.)用歌曲来引出新授单词happy的教学。边唱边做 动作。教师做出“开心”的样子对学生说:You are happy. I am happy, too. Look at my face. This is a happy face. 然后在黑板上画“happy face”和“sad face”。教师指着 sad face问学生:Is it a happy face?以此教学单词sad。教师可让学生同桌之间一人
做表情,另一人画脸,再描述如:He/She is happy/sad.用简笔画的形式教授其他单 词:excited, tired, angry, bored.
(2)教师做出各种表情,请学生猜:Are you happy/tired/bored…? 然后两人一组 一个做表情另一个猜,以此复习巩固所学的形容词。
(3)教师播放B-Let’s learn的录音,学生跟读单词。然后出示教学挂图,请学生 仔细看图片。教师提问:How does Amy feel? How does John feel? 此活动也可在小 组之间进行,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活动之后,请几组学生来做回答,检测活动的 效果。
活动名称:Read a feeling book
活动目的:文字、图片、声音相结合,通过观看,加深学生对几个表情单词的理解。 活动过程:
Feelings are inside of me and my face shows how I feel. these are the ways I feel sometimes:
I look like this when I feel happy. When my birthday comes near and when I eat my favourite pizza, I feel very happy.
I look like this when I fell sad. When I’m sick in bed, and when I can’t play football because
of rain, I feel very sad.
I look like this when I feel proud, when I get a good grade in school, and when I ride the bike
without falling, I feel very proud.
I look like this when I feel scared, when the light goes suddenly, and when I read stories
about ghosts, I feel very scared.
I look like this when I feel angry, when my toy gets broken, and when someone says bad
words to me, I feel very angry.
I feel lots of feelings everyday.
(4)Pair work。教师给学生半分钟的时间看Pair work部分的图画,提示学生尽量 记住图中的人物及其表情,比一比谁能猜的又快又对。Task time,引导学生仔细看 图,猜测每幅图中发生的事,教师适当讲解故事内容,接着领读图中的提示句子。
(5)活动名称:What is missing? 活动准备: 单词卡片
活动目的: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观察力,并达到熟练记忆单词的目的.
活动过程:教师出示几张表情图片,给学生看半分钟。然后随意拿出一张,让学生判断哪一张少了,将缺失的单词报出来并做出相应的表情。
(6)活动名称:Look for your friends 活动目的:操练、认读及拼写单词。 活动准备:单词和字母卡片
活动过程:将全班分成几大组,把所需操练的单词angry, sad, bored等拆分成字母,如grany, das, robde分发给组里成员或班里的同学。当教师或指定同学读到这个单词时,手上持有这个单词的同学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按照字母顺序报出该单词,反应最快的同学为胜。
3、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学生听读P19五遍。
(2)学生背诵和抄写单词和短语4遍。 五、板书设计:
Unit 2 What’s the matter, Mike?
tired angry excited happy sad bored
第五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掌握四会句子:How are you? You look so happy. You look sad today. 2.能够听懂Let’s try和Let’s check部分,并能根据录音内容正确标号。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四会句型:How are you? You look so happy. You look sad today. 难点是学生能够陈述产生某种心情的原因。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词卡。 2.教师准备录音机和录音带。 3.教师准备本单元的挂图。 四、教学过程
1、Warm-up
(1)播放If you are happy的歌曲。 (2)日常口语对话: T: How are you today? S: I’m fine.
T: I’m glad to hear that…
如学生回答说:“I am sad/bored.”教师可说:I’m sorry to hear that. Can you tell me why? 请学生尝试阐述原因。
2、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Let’s try.教师播放录音,学生看图,静听并标号。教师略做讲解,校对答案。 (2)教师出示Let’s start部分的教学挂图,说:Look at the picture. What are they
doing? What’s the matter with them? They look so tired. I’m sure they have had a hard trip.教学新词trip。教师领读并板书,学生跟读,然后过度到学习短语:a hard trip, a big trip。
(3)教师放Let’s talk部分的录音,学生听后回答问题:How is Liu Yun? Is she happy? Is she excited? Why? 教师帮助学生回答:Yes, she’s excited. She is going on a big trip.
教师继续提问:Is Sarah happy today? How does she feel? Why? 教师帮助学生 回答:She’s sad. She failed the math test.并板书:fail the math test。准备一张很糟的 数学试卷,是学生了解语意。进一步教学其他短语a Chinese test, a English test,并 让学生了解pass the Chinese test, pass the English test, pass the math test.
(4)教师请学生扮演Sarah,师生对话如下: T: Hello! Sarah, how are you? You look sad today. Sarah: Yes, I failed the math test.
教师接着说:I’m sorry to hear that.让学生理解意思。并引申出句子:I’m glad to hear that.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5)Let’s check.让学生看Sarah的表情,并读两篇对话,选出正确的答案。
(6)活动名称:心理医生
活动目的:操练句型“How are you? You look…”.学生间自由组合编排对话.通过对话对学生展开情感教学,让学生理解健康的体魄和愉悦的心情的心情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
活动过程: A: How are you? You look bored today. B: Yes. I failed my math test.
A: I’m sorry to hear that. Believe yourself. Work hard. You can pass the text
next time.
(7)活动名称:难忘时刻
活动目的:围绕照片上的表情展开询问和讨论.操练句型 “How do you feel? How does she/he feel?How are you? You look…”
活动准备:学生自带日常生活照或家庭成员的照片。
活动过程:学生根据带又特殊表情的生活照片,同桌间相互讨论问答或者小组同学间相互询问。
A: How are you? You look so happy.
B: Yes. I am in Beijing. I visit the Great Wall. It’s very beautiful. How are you? You look
bored.
A: Yes. I stay at home. It’s rainy. I can’t play.
3、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学生听读P20五遍。 (2)学生背诵和抄写句子4遍。 五、板书设计: Unit 2
You look happy.
I’m going on a big trip. You look sad today. I’m sorry to hear
第六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认读Let’s read部分,并能回答短文后的问题。 2.能够理解story time的故事。 3.能完成Group work部分的小组活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能听说认读Let’s read部分的故事并回答问题。 难点是能充分理解并大致讲述Let’s read的故事。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词卡。 2.教师准备录音机和录音带。 3.教师准备本单元的挂图。 四、教学过程
1、Warm-up
(1)师生共唱歌曲“The way I feel”。 (2)日常对话: How are you feeling? Do you like sports/football? 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s? What class are you in? 2、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教师出示篮球,教学单词basketball及短语a basketball match,适当扩展a volleyball match, a football match。并让学生熟悉与球赛相关的动词,如:pass the ball, throw
the ball, catch the ball等。然后将学生分成两队Team A 和 Team B,进行投球比赛,呈现单词:a ball match, between, goal, win the game.其中between…and…教师站在学生中间,I am between A and B.
(2)学生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足球技术篇
Which class won the game? How many goals did they get? Who got the first goal? Who got the second goal?
(3)学生自由朗读1-2篇,然后完成短文后的问题,并与同桌互相讨论、交流。教师校对答案。
(4)Story time.教师向学生展示story time的教学挂图,指着图中的人物提问:How is Zoom? How is Zip? Why is Zip happy and Zoom unhappy? 播放录音,听录音跟读。
(5)最佳解说员 活动过程:
①全班同学跟读录音,模仿课文中的语音、语调,感受当时比赛的气氛。
②将全班分成几大组,组员轮流朗读课文,选出朗读最好的同学代表该组参加小组间比赛后班级中评出最佳解说员。
全班分成两大组——苹果队和香蕉队,部分学生到台前扮演球员,并给队员们佩带相应的队标志,其余的学生做拉拉队。为了安全起见,用橡皮球或沙包代替足球,活动场地也可转移到操场。
3、
kick-off 开球 corner ball / corner角球 handball 手球 header 头球 penalty kick 点球 own goal 乌龙球
free kick 任意球 pass 传球 short pass 短传
long pass 长传 take a pass 接球 铲球
flying header 跳起顶球 shoot 射门 dribbling 盘球,带球 kick-out 踢出界 挡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学生听读P21五遍。 (2)复习第二单元3遍。 五、板书设计:
slide tackle offside 越位 body check 阻 Unit 3 We are going to travel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Main scene Let’s start Part A Let’s learn Let’s find out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读、写短语:watched TV, washed clothes, cleaned the room, played football and visited grandparents。
2、能够听懂问句: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并能够做出正确的回答。 3、能够运用新学语言内容完成Let’s find out 中的任务。 三、教学重点
听、说、读、写短语“watched TV, washed clothes, cleaned the room, played football and visited grandparents”,听懂、会说句子: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并能够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 四、教学难点
5个词组读音和书写,掌握动词过去式及其发音。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六张词卡。 2、教师准备录音机和录音带。 3、教师准备本单元的挂图。 六、教学过程
1、 Warm-up
(1)Daily oral practice.
Good morning! Glad to meet you. How are you?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对话练习,已学知识的巩固。
(2)Hang–man game. 玩游戏,猜单词。 ( watch, wash, clean, play, visit) 2、 Preview
(1) Let’s chant (第六册书本Page 7) a. 听一遍录音 b、师生一起说唱 (2) Let’s start: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the weekend? 说说自己的周末,复习动词短语。 3、 Presentation
(1)、教师出示一个日历给大家看,圈出今天的日子是Sunday(weekend),然后问学生:What’s the date today? What day is it today? 学生回答今天的日期, Today is April the 10th. It’s Sunday.
(2)、教师说:On Sunday (weekend),I usually wash clothes, clean the room, play football, watch TV and visit grandparents.出示教师所说动作的卡片,学生跟读词组。跟着老师朗读几遍动词短语。
(3)、教师问学生: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Sundays? 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 (4)、教师再次出示日历,圈出上个星期天的日子,然后问学生:What was that day? 引导学生回答:It was last Sunday? 板书并带读单词:last。教师:It was last Sunday. It was the last weekend. 板书、解释并朗读词组:last weekend。学生跟读并掌握词组:last weekend。
(5)、引出句型: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板书句型并朗读。
(6)、呈现词组:watched TV, washed clothes, cleaned the room, played football and visited grandparents.强调这些过去式的发音。/t/, /t/, /d/, /d/, /id/。
(7)、Activity one: Bingo!
(8)、师生问答。(语言内容,媒介)
(9)、Activity two: 摘苹果游戏 (10). 教师领读 Let’s learn部分。 4、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Let’s find out.
(1)、教师通过CAI出示图片,提问: What did Zoom do last weekend? 板书并认读:do-did, water-watered. (2)、教师问几个学生:What did you do?
(3)、Do a survey。学生之间相互了解,并做好记录。 完成后上台进行解说。 (4)、填入所缺的单词。 (5)、完成活动手册的相应练习。
(6)、回家朗读课本Let’s learn部分,抄写词组。 七、板书设计:
last weekend watch-watched wash-washed clean-cleaned play-played visit-visited do-did water-watered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watched TV. 八、教后小结: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A Let’s try Let’s talk Let’s find out C Good to know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读写句型: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played football. 并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2、能够用过去式的一般疑问句形式进行简单的提问,如:Did you clean the room? Yes, I did. / No, I didn’t.
3、能够听懂并完成Let’s try部分的联系。 4、能够运用新语言完成Let’s find out 中的任务。 5、了解Good to know当中的标志的意思。 三、教学重点
能够听说读写句型: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played football. 并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 四、教学难点
学生初步了解动词过去式的一般疑问句形式。识记help的意思。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若干张图片。 2、教师准备录音机与磁带。 3、教师准备该课时的教学挂图。 4、学生准备一张调查表。 六、教学过程
1、 Warm-up
(1)、Enjoy the song: At the zoo
(2)、Daily oral practice
Good morning. Glad to meet you. How are you? What day is toda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2、Preview (1)、Activity 1 (2)、Let’s try.
T: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S: …
T: What about Chen Jie?
3、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Let’s talk
设计主情景“我是小小侦探” (1)、“谁打扫了教室”
教师用课件动画形式出现一个明亮干净的教室。 出现一个老师和一个学生John。
Look, our classroom. It’s very clean and tidy. But who cleaned it. I don’t know. I want to thank him. Can you help me to find him?
J: I can help you to find him.
John跑了出去,碰到了Sarah,John就问Sarah. J: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Sarah: Hmm! I watched TV. John跑去问了Wu Yifan. J: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W:Hmm! I played football.
板书句型: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played football. 学生朗读。
教师头带John的头饰T: Look, John come to our class. He wants to find who cleaned the classroom last weekend.
T: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S1: I …
T: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S2: I …
T: Did you help the teacher clean the classroom? 引导学生回答。 板书help,并朗读。 (2)、Activity 2
(3)、Activity 3 Make the chant. (4)、“找到了”
通过课件展示John和Zoom的对话。 J: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Z: I played football at school.
J: Did you help the teacher clean the classroom? Z: Yes, I did.
J: Oh, Zoom. You are great!
(5)、听录音,跟读书本对话。 (6)、学生一起朗读对话。 4、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对话操练:Let’s find out. p28
(2)、完成活动手册相应练习 (3)、Good to know 七、板书设计: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played football. help
八、教后小结: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Part A Let’s read. Let’s play. Part C Pronunciation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听、说、认读Let’s read部分的内容,并完成相应活动。
2、能够了解双元音音标/ /、/ /、/ /的音与形,能够读出例词并选择音标与单词和配图正确连线。 三、教学重点
1)理解短文内容,学会描述自己或询问他人的周末生活。 2)was, busy, It was …’s birthday. 四、教学难点
1)理解短文内容,学会描述自己或询问他人的周末生活。 2)was, busy, It was …’s birthday.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一幅本课时的教学挂图。 2、教师准备一台录音机和相关录音带。 3、学生准备本课时的单词卡片。 六、教学过程
1、Warm-up
(1)Let’s sing: The days of the week. (2)Ask and answer: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I ( did) …last weekend/ yesterday.
2、Preview
结合单词卡片复习所学的四会单词,可让学生进行快看快拼的比赛。 3、Presentation (1)Let’s learn.
从上面的问答中,老师总结并板书呈现:busy, … was busy last weekend. ①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提出更细节性的问题:
T: What did you do last Saturday morning/ last Sunday evening…? A: I (did)…last Saturday morning/ last Sunday evening… T 根据学生A的回答,再向其他学生提问:
T: What did A do last Saturday morning/ last Sunday evening…?
引导学生将第一人称改为相应的第三人称进行回答,并将学生的回答(选择一个)以短语形式填入课前准备好的表格中。见附录。
②完成表格后,T 再次重复: A was busy last weekend.
③ 根据板书及表格,引导其他学生以: ××× was busy last weekend.
为开头转述其他同学上周周末的活动。 (2)Presentation of the sentences
① T: A was busy last weekend. B was busy last weekend. And Wu Yifan was busy last weekend, too.(可用课件展示)
② Now, let’s listen to the short passage and answer some questions.( T 可根据段落内容顺序设计问题)
A:What did Wu Yifan do Saturday morning?
B: Whom did he visit? Why? C: What did they do together? D: What did they do in the evening?
E: What did Wu Yifan do Sunday morning? With whom? F: What did Wu Yifan do in the afternoon?
③ 听完两遍录音,学生可以同桌讨论并回答问题。如果有不同答案,大家一起讨论,寻求最佳答案。
④ 听音跟读,再齐读。
⑤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中“Finish the sentences”. 再进行组内讨论并校对答案。 1) Let’s play
T: Look at the calendar. Today is ( date ). Yesterday was (date).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A: I (did) yesterday. 2) Activity 1 :滚雪球 Pronunciation
(1)听音模仿. 教师要以夸张的口型带学生跟读。
(2)认读双元音音标。/ / , / /, / /.说明音标与字母的区别和联系。 (3) 拼读单词。老师请学生自己拼读并读给大家听。 (4) 读单词,连线。
(5) Activity 2: Play basketball 4、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用词组或短句来描述自己爸爸或妈妈上周末的活动情况。
(2)完成活动手册相关内容。 七、板书设计:
Busy
… was busy last weekend. 八、教后小结:
第四课时
一、教学内容:Part B Let’s learn Let’s play. Part C Task time Let’s check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掌握四会词组:went to a park, went swimming, read a book, went fishing, went hiking.
2、学会用句型What did you/ (name) do last weekend/ yesterday? I(name) (did) last weekend/ yesterday. Did you….? Yes, I did. 来进行问答并完成Task time的表格。 三、教学重点
掌握四会词组,并用所学词组和句型进行调查 四、教学难点
掌握四会词组,并用所学词组和句型进行调查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五张词卡及A部分所学单词。 2、教师准备录音机和的录音带。 六、教学过程
1、Warm-up 1) Free-talk:
T: What day is today? A: Today is…
T: What day was yesterday? (强调 yesterday) B: Yesterday/ It was… T: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C: I (did)…yesterday. ( 用前几课时已经学的词组)
2) Chain-drill:
C: I (did)…yesterday.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D: I (did)…yesterday.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E, F…( ask the teacher) T: I went to a park yesterday. 2、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let’s learn
(1)继续Chain-drill,由T 引出并出示新授词组:went hiking.
(2)学生已经了解了go 的过去式后, T 边用I went ( 这个动词用动作表示)yesterday.表达自己昨天去做什么了,边做动作.让学生帮老师说出: went swimming, went fishing.
(3)Ask and answer: A: T ask and Ss answer. B: S1 ask and S2 answer.
C: S3 ask and T answer.
由此,T 引出新授词组: read a book. (4)自编chant. Chant together.
(5)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peat.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of: went, read. (6) Reading in 2 parts: T say the phrase loudly, Ss say it lowly; T say the phrase lowly, Ss say it loudly.
Practice:
通过各种游戏,操练所学词组 Activity 1 找搭档 Activity 2 我是侦察兵
Activity 3 记忆大挑战 3、Task-time 1) Pair work
A: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 Did you …? B: I (did)…/ Yes, I did.
2) 在问答过程中完成书中所示的表格. 3) 邀请几组同学到前面汇报调查结果 4、Let’s check
1) Ask Ss to describe each picture with the sentence structures of: I (did) yesterday/ last weekend. 2) Listen and circle. 3) Check the answers.
5、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完成活动手册相应内容。
(2)课后继续交流同桌的周末或前天的活动信息. 七、板书设计:
went to a park—go to a park went hiking—go hiking went swimming—go swimming went fishing—go fishing read a book--read a book 八、教后小结:
第五课时
一、教学内容:Let’s chant Main scene Let’s try Let’s find out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理解并询问他人在过去时间里干了什么事情。
2、掌握句型:Did you read books? Yes, I did./ No ,I didn’t. 三、教学重点
To master the following sentence structures: Did you read books? Yes, I did./ No ,I didn’t. 四、教学难点:
To master the following sentence structures: Did you read books? Yes, I did./ No ,I didn’t.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图片。
2、教师准备录音机与磁带。 3、教师准备该课时的教学挂图。 六、教学过程
1、Warm-up (1) Hang-man game
( went to a park, went swimming ,went fishing, went hiking, read books) (2) 游戏Bingo
(3) Let’s try听对话,选择图片 2、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A.chant
(1)教师用课件呈现chant
(在课件上出现几幅图片NIGHT PARK JUNE等,然后在YES的地方出现一个人) (2)学生二人小组说唱书本上的chant (3)学生用手头的卡片自编一个chant B.Let’s talk (1) Listen and do (2) Look and answer (3)Listen and read C.practice
Activity 1.Let’s find out Activity 2 The story of Zoom Activity 3 Guessing
4、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 听录音,做活动手册。 2. 根据情景编对话。 七、板书设计:
Did you read books? Yes, I did.\\ No, I didn’t. 八、教后小结:
第六课时
一、教学内容:Let’s read Let’s sing story time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综合运用动词的过去时。 2. 阅读理解故事 三、教学重点
1 动词过去时的读音及不规则动词的变化 2 阅读部分的理解和有限度地再现 四、教学难点
1 动词过去时的读音及不规则动词的变化 2 阅读部分的理解和有限度地再现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一幅本课时的教学挂图。 2、教师准备一台录音机和相关录音带。 3、学生准备本课时的单词卡片。 六、教学过程
1、Warm-up
Sing the song: at the zoo 2、Presentation
A: Activity 1 Memory testing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went shopping.
I went shopping and visited grandparents
I went shopping and visited grandparents………
B: Activity 2 比一比,谁说得最快。(见表格1)
请两个学生上来,背向黑板,教师说出表格中任意一个词组,学生就说出与之对应的词组,败者换其他人,再与胜者比赛,看看全班谁说得最快。
C: Text A. 看图跟读课文。B. 教师提示总结: was / walked / studied / read /went /saw / jumped / swam / returned D: Activity 3 无字的故事书 E: Exercises
(1)Finish the sentences (2)Number the sentences 3、Comprehensive activity story time
1. Two students a group and discuss the story. 2. Ask the questions:
(1)What did Zoom do on Saturday? (2) What did Zoom do on Sunday? 3. Listen and read the story 4、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Mini role-play
Prepare and act out their stories in roles. 七、板书设计: 八、教后小结
Unit 4 General Revision 1
第一课时
Teaching Aims:
1.能够听、说、读、写以下动词短语:learned Chinese, sang and danced, took pictures, climbed a mountain, ate good food. 2. 能够询问别人在假期里所做的事情并做答。 Teaching Importance and Difficulties:
1.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掌握五个动词短语的过去式形式。
2.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以下六个单词的拼读和拼写:took, learned, sang, danced, ate, climbed。教师要多示范,通过有针对性的反复操练知道学生熟练掌握。 Teaching Medias:
Teacher:本课时的动词短语卡片;一架照相机、食物、一首歌曲,一张照片;本课时的单词卡片。 Teaching Procedures: Ⅰ.Warm-up
1.教师放五年级下册的歌谣“Let’s go on a field trip…” 学生边唱歌边跟教师作相应的动作。
2.教师放Let’s chant的录音,学生跟着录音说。 Ⅱ.Preview
1.“猜一猜”游戏:教师呈现学生小时候的照片问:Who’s he/she? 引导学生回答。然后教师拿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让学生猜。学生猜出后,教师指着照片
说:Yes, it’s me. I was … years old then. 教师依次拿出几张风景照,问:Guess. What place is it? 引导学生回答。 2.Let’s start
教师展示本部分的挂图问:Do you like holidays? What do you usually do on your holiday? Do you go on trip? What do you usually do during your trips? 引导学生根据提示图回答。 Ⅲ.Presentation and Practise Let’s learn
1.教师问一名学生:What’s your hobby? 引导学生回答。教师指着自己说:
I like taking pictures. I have many beautiful pictures. 然后拿出一张风景照说:Look at this picture. I took the picture last week. 教师板书took pictures和take pictures,请学生认真观察并说出两个短语的不同之处,然后指导学生拼写。
2. 教师拿出一张自己爬山的照片,说:I went to Xinjiang/…last year. Guess.
What did I do there? 请学生猜。如果有学生猜到climb a mountain,教师就向学生展示照片:Yes, that’s right. I climbed a mountain. 教师板书climbed a mountain,带读,引导学生对东词原形和过去式形式进行比较。教师继续问:Have you ever been to any famous mountains? Where have you been? 引导学生说:I climbed
Hua/Yandang/…Mountain.教师可继续提问:When did you climb Yandang Mountain? I climbed Yandang Mountain in spring/April 8th. 3.教师再次展示爬山的照片,说:I climbed Huang Mountain. Then I was
hungry. I went to a restaurant. Guess. What did I do there? 如果学生猜到吃东西,教师就拿出一张美食的照片说:Yes, I ate. I ate good food. 板书ate good food和eat good food,带领学生比较不同之处。教师带读,注意强调ate的发音。
4.教师依次出示爬山和美食的照片说:I climbed a mountain. I ate good food,
too. What else did I do there? Guess.
5.教师放课前准备的歌曲录音,放完一遍后,问学生:Do you like it? Would
you like to sing along? 教师和学生一起跟着录音哼唱歌曲。教师问学生:What did we do just now? 引导学生回答:We sang a song. 教师板书sang和sing,带领学生进行比较。教师带读单词。教师边做动作边说:People in Xinjiang like singing. They like dancing, too. 教师板书sang and danced,带读。
6.教师出示本部分的教学挂图,介绍说:Mike and John went to Xinjiang
together. Mike likes taking pictures. He took many pictures. What else did he do? 手指Mike学中文的图说:He learned Chinese. 板书 learned Chinese,带读。教师再问学生:What did John do? 引导学生回答:He climbed a mountain. He ate good food. He sang and danced. 7.教师放A Let’s learn部分的录音,学生跟读。 8.教师带领学生说唱下面歌谣: What did you do on your holiday? What did you do on your holiday? I took, took pictures.
What did you do on your holiday? I climbed, climbed a mountain. What did you do on your holiday? I learned, learned Chinese. What did you do on your holiday? I sang, sang and danced.
9.快速抢答:全班学生分成四大组。请一名学生上来抽取两张卡片并依次做
相应的动作,四个组的学生根据表演者的动作猜:He ate good food/ … and climbed a mountain/… 哪个小组手先猜出正确答案就得一分,最后总分最高的小组获胜。
10学生两人一组,轮流抽取学生卡片编对话。 Let’s play
学生两人一组,每人在长纸条上写过去式时的句子,然后把句子在单词间空隙处剪开。学生交换剪下来的单词,看谁能最先把同伴的两个句子排列好。 Good to know
1.教师介绍普通相机一些基本零部件的名称和简单的摄影常识。 2.教师一边介绍摄影的基本步骤一边用相机给学生照一张照片。 Ⅳ.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Activity Book
2.学生课后进一步熟悉照相的基本步骤,教师鼓励有条件的学生拍下几张照片,下节课进行班级交流。
第二课时
Teaching Aims:
1. 能够听、说、读、写句型: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 I went to Xinjiang.
2. 能够听懂Let’s try部分的录音并完成练习。
3. 能够理解、说唱歌谣“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 4. 会使用英汉字典查新词。 Teaching Importance and Difficulties:
1.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句型: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 I went to Xinjiang.
2. 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在实际情景中正确运用所学对话。 Teaching Medias:
Teacher:录音机及磁带;Let’s learn部分的单词卡片;调查表格;几张地名卡片;几张照片;英汉字典。 Teaching Procedures: Ⅰ.Warm-up
1. 教师与学生的日常会话。
2. 复习上一课时新课呈现部分所学的歌谣。 Ⅱ.Preview
1. 教师放A Let’s learn 部分的录音,学生跟读并拼读动词短语。 2.“打擂台”游戏
请五名学生到教室前面,教师任意抽取一张短语卡片,让五名学生根据卡片上的内容造句,如:I learned Chinese at school. 不能正确造句的学生即被淘汰出局。
然后教师出示另一张卡片,留在台上的学生继续比赛。能最后留在台上的学生成为擂主。
Ⅲ.Presentation and Practise Let’s try
1. 学生听Let’s try部分的录音,完成练习。
2. 教师提问:What do people in Xinjiang like doing? 引导学生回答:They like singing and dancing.. Let’s talk
1. 教师出示一张新疆的风景照说:Look at this picture. This is a picture of Xinjiang. I went to Xinjiang two years ago. 教师再拿出一张公园的照片,说:This is a park. I went to the park last weekend. 教师板书:I went to…指导学生拼写单词went。
2. 教师出示一张中国地图说:This is a map of China. I went to a city last year. It’s in Guangdong province. It’s a new city. Guess. Where did I go? 引导学生用句型Did you go to ,,,? 猜一猜,然后教师说:Yes, I went to…
3. 教师邀请一名学生到讲台前面来描述自己曾经去过的一个地方,教师问: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 引导这名学生回答。再请几名学生轮流上台,台下的学生其问: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 教师指导讲台上的学生回答。
4. 教师在请一名学生上台,随意抽取一张地名卡片举起来,不要让台上的学生看到卡片的内容。台下的学生一起问: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 台上的学生用I went to… 回答。猜对地名后,这名学生指定另外一名学生上台继续游戏。教师再拿出上一课时的单词卡片,在学生猜出地点名称后,任意抽取一张动词短语过去式的卡片,带领台下学生问:What did you do there? 请台上的学生回答。教师注意强调there的发音。 5. 听录音,跟读Let’s talk部分的内容。
6. 学生操练对话,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本部分插图的提示进行替换
练习。
7. 教师出示能拼成重点句型的单词卡片,要求学生在最快的时间
内组合成句。
Let’s chant
1. 教师问: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 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引导学生回答:I went to … Yes, I had a lot of fun. 2. 教师放歌谣录音,全班跟唱。
3. 学生男女生各一组,一组唱问句,一组唱答句,看那组唱得好。 Pronunciation
1. 教师出示英汉字典,问:What’s this? It’s a dictionary. Yes. It’s an English dictionary. Words in a dictionary are in alphabetical order. 教师用中文介绍查英汉字典的方法。
2.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练习,然后让学生在词典理查一查练习中的单词,看谁查得最快。 Ⅳ.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 Activity Book
2. 学生课后询问同学或老师曾经去过的地方,完成调查表。
第三课时
Teaching Aims:
1. 能够听懂、会读Let’s read中信的内容并独立完成信后的书写练习。
2. 能够完成Let’s find out部分的练习。 3. 能够听懂、会唱歌曲“A trip to China”。 Teaching Importance and Difficulties:
1.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能读懂Let’s read部分的一封信。 2. 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能正确认读下列句子:Every day I had fun with my cousins. On Monday we went to a restaurant. Tomorrow I’ll be back home. Teaching Medias:
Teacher:录音机和录音带;A Let’s learn部分的动词短语卡片。 Teaching Procedures: Ⅰ.Warm-up
教师放前一课时学过的歌谣,学生边作动作边说。 Ⅱ.Preview
1. 日常口语练习。 T:What day is it today? S:It’s …
T: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S:I am going to … T:Have a good time! S:Thank you.
T:I will … this weekend.
2. 教师让学生用句型I am going to … this weekend. 或者I will … this weekend.造句。 Ⅲ.Presentation and Practise Let’s read
1. 教师问:What did you do last Saturday? 学生回答:I … 教师指导学生用单词last组词,如:last week, last month, last year等。 2. 教师请学生说说下列词组的反义词:next week---last week, last Monday---next Monday, last month---next month, next holiday---last holiday, next trip---last trip.
3. 教师描述自己一个星期内的活动:On Monday I played football. On Tuesday I played ping-pong. On Wednesday I … 然后教师问学生:What did I do on Monday/ Tuesday/… 让学生凭记忆回答。最后教师说:I did a lot of things last week. Everyday I had fun. 板书had 和have,指导学生拼写这两个词。
4. 教师放Let’s read部分的录音,学生跟读。
① John had fun with his parents. ② On Monday, he went to a cinema.
③ He went to a park on Tuesday. ④ He went swimming on Wednesday. 5.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短文后面的练习。 Let’s find out
1. 教师说:I went to … last month. I went there by… I climbed a mountain there. When was your last trip? 引导学生回答:My last trip was to … I went there by… I sang and danced there.
2. 学生两人一组调查对方最近一次旅行的相关情况并在课本的表格里做记录。教师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
3. 教师请几名学生做汇报:… went to .. in .. He.. 师生共同评选出最佳“小记者”奖。 Let’s sing
1. 教师放歌曲“A trip to China”的录音,第一遍学生先仔细听,教师简单讲解歌词,注意以下单词和短语得读音:came back, Urumqi, old jade ring, a green silk tile, a colourful cap. 2. 学生跟录音学唱歌曲。
3. 教师介绍我们部分省市的标志性商品。 Ⅳ.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 Activity Book
2. 学生听Let’s sing歌曲,唱给家长或同伴听。 3. 学生搜集我国不同地区的风景名胜等相关知识。 第四课时
Teaching Aims:
1. 能够听、说、读、写动词词组:bought presents, rowed a boat, saw elephants, went akiing, went ice-skating.
2. 能听、说、认读句子:What did you do on your holiday? I bought presents.
3. 能够听懂、说唱歌谣“Today I went to school”。 4. 能够完成Task time中的任务。 Teaching Importance and Difficulties:
1.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四会掌握五个动词词组的一般过去式形式。 2. 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掌握四会单词bought, rowed和saw的读音和拼写。 Teaching Medias:
Teacher:录音机和录音带;动词短语卡片,动物单词卡片和文具卡片;几张不同类型的贺卡;议长哈尔滨的雪景照片。 Teaching Procedures: Ⅰ.Warm-up
1. 教师放歌曲“A trip to China”的录音,师生齐唱。 2. 教师放歌谣“Today I went to school”的录音,师生齐唱。 Ⅱ.Preview
1. 教师出示A Let’s learn部分的短语卡片,同桌以“开火车”的形式拼读动词短语。
2. 教师放Let’s read部分的录音,学生跟读。
3. 日常口语会话。 Ⅲ.Presentation and Practise Let’s learn
1. 教师出示哈尔滨雪景照片问:Guess. Where did I go last winter? 学生猜:You went to Harbin. 教师继续说:Yes, that’s right. I like snow. I can ski. 教师板书ski,然后出示went skiing的卡片,问:What did I do in Harbin? 引导学生回答:You went skiing.教师板书:went skiing带读单词skiing,学生拼读。
2. 教师出示went ice-skating的教师卡片问:What did … do on her/his holiday? Did she /he go skiing? 引导学生回答:No, she/He went ice-skating.教师板书:went ice-skating,学生拼读。
3. 教师问:When do we go ice-skating? Can we skate in the summer?引导学生作答。教师继续说:No, we can’t. We can row a boat in the summer. 教师出示rowed a boat的卡片问:What did … do on this/her holiday? 引导学生回答:He/She rowed a boat. 教师板书:rowed a boat,指导学生拼写。
4. 教师出示礼物盒问:What’s this? 引导学生回答:It’s a present.教师板书present,带读。教师继续说:I bought it yesterday.在present前写bought,领读。请学生比较动词原形和它的过去式,教师指导书写。 5. 教师依次出示几张文具的卡片,提问:What did you buy in the bookstore? 引导学生用I bought …回答。
6. 教师出示saw elephants的短语卡片说:…went to a zoo yesterday. What did…see? 引导学生回答:He/She saw elephants. 教师板书saw elephants, 需强调单词elephants的拼写和单词saw的读音。教师依次出示动物的卡片,提问:What did you see at the zoo?引导学生根据卡片的提示问题回答。
7. 教师放let’s learn部分的录音,学生跟读。 Let’s play
1. 教师让学生把九个动词短语分别填入任一个空格内,每个空格填写一个短语。
2. 教师按任意顺序读短语,学生在教师念到的短语上划叉,如果划叉的短语连成了一条直线,学生就大声喊Bingo!即获胜。 Task time
1. 教师介绍贺卡的相关知识;贺卡有很多种类,朋友身体不适合可以送安慰卡;朋友心情不畅送幽默卡;失败送鼓励卡;成功有庆贺卡;出行的有平安卡。贺卡除了有纸制的,也有电子和卡。为了节约用纸,现在更提倡使用电子贺卡。
2.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本部分贺卡的内容,请学生说一说Mike在旅行过程中都做了什么事情。
3. 教师布置一个情景:如果式你出行在外,想向父母和朋友报平安,并简单介绍旅游的情况,该如何设计一张贺卡。 Ⅳ.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 Activity book。
第五课时
Teaching Aims:
1. 能够听、说、读、写句型:How did you go there? I went by train. 2. 能够完成Let’s find out中的调查活动。
3. 能够完成Let’s try部分的录音,完成听音,圈图的练习。 4. 了解Story time中的故事。 Teaching Importance and Difficulties:
1.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四会掌握句型:How did you go there? I went by train.
2. 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在实际情景中正确运用并能书写所学对话。 Teaching Medias:
Teacher:录音机和录音带;本单元的动词短语卡片和教学挂图;若干纸片;各种交通工具的单词卡片和城市名称的卡片;调查表。 Teaching Procedures: Ⅰ.Warm-up
1. 教师放41页歌谣的录音,学生听录音齐唱。
2. 教师出示B Let’s部分的短语卡片,提问学生:What did you do on your holiday?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回答,操练该句型。 3. 教师放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录音,学生听录音说唱歌谣。 Ⅱ.Preview
1. 教师将全班分成A、B两组,先由A组学生提问,B组学生回答。A组的学生可以提与本课的中心话题有关的问题,如:How do you go to the
zoo? 也可以提其他问题,如:Where did you go last year? 如果B组学生回答正确则可以加一分,然后由B组学生提问,A组回答。得分高的小组为胜者。
2. 学生展示自己的贺卡。 Ⅲ.Presentation and Practise Main Scence
教师引导学生看主情景图,扮演Zhang Peng和John表演对话。 Let’s try
学生听录音,完成练习。 Let’s talk
1. 教师问: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Harbin in the winter? 学生回答:It’s cold and snowy. 教师继续问:How can you go to Harbin? 引导学生回答:I can go there by plane or by train. 教师说:That’s right. Sarah went to Harbin on her holiday. How did she go there? Let’s listen. 2. 教师放本部分的录音,引导学生回答:She went there by train. 教师板书:How did you go there? I went by train. 教师再放一遍录音,学生听录音跟读。
3. 请一名学生说一个曾去过的城市,教师放在黑板上。然后教师引导其他学生一起提问:How did you go to …? 帮助该学生回答:I went by … 教师再提问其他学生,依照这种方式带领学生用主句型进行问答。
4. 教师任意抽一张城市名称的卡片,问: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 全体学生根据卡片内容一起回答:I went to … 教师继续问:How
did you go there? 学生继续问答:I went by… 教师再换其他卡片,继续练习。
5. 学生两人一组做替换练习,教师鼓励学生尽可能地丰富对话内容。 6. 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四组,各组分别写地点、时间、交通工具、动词短语的过去实形式。写好后,请一名学生分从四个组的纸条里抽取一张,用动作表演纸条上的内容,其他学生根据其表演猜测四张纸条上的内容。表演的学生一边做动作一边问: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 其他学生猜:I went to … 如果有人回答正确,表演的学生就依次提问:How did you go there? What did you do there? 其他学生继续猜。 Let’s find out
教师请一名学生说出曾经去过的地方和所乘坐的交通工具,然后示范填写表格。学生两人一组进行调查。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可请几名学生汇报调查表格。 Story time
教师向学生展示Story time部分的挂图,指着图中的人物问:How did Zoom go to the moon? What did Zoom see? Did Zoom take any pictures? 然后教师放该部分的录音,学生看图,听录音。教师再放一遍录音,学生听完后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跟录音朗读故事,再分角色朗读。 Ⅳ.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 Activity book
2. 完成Let’s find out部分的调查任务。
第六课时
Teaching Aims:
1. 能够读懂Let’s read部分的短文并完成文后的练习。
2. 能够听、说、认读句子:It was a long holiday. We left Beijing on February 1st and got to Harbin on the 2nd. For the last day of the holiday, we relaxed and prepared to go back to work or school. 3. 能够完成Let’s find out部分的练习。 4. 能够完成Let’s check部分的练习。 Teaching Importance and Difficulties:
1.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听、说、认读句子:It was a long holiday. We left Beijing on February 1st and got to Harbin on the 2nd. For the last day of the holiday, we relaxed and prepared to go back to work or school. 2. 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认读以下单词和短语:relaxed, prepared to …, go back, for the last day of the holiday. Teaching Medias:
Teacher:录音机和录音带;本课时的单词卡片和教学挂图。 Teaching Procedures: Ⅰ.Warm-up
1. 教师放Let’s sing部分的歌曲录音,学生一起跟唱。
2. 教师放Let’s chant部分的歌谣“Where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学生有节奏地说唱。 Ⅱ.Preview
1. 学生听录音跟读B Let’s talk部分的对话。 2. “拼句子”游戏
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教师报一个四会句子,如:How did you go there? 各组第一名学生起立拼读句子的第一个单词,第二名学生拼读第二个单词,以次类推,拼得又快又正确的小组得一分。
3. 教师出示A、B部分Let’s learn的短语卡片和地名卡片,学生就卡片内容进行问答练习。 Ⅲ.Presentation and Practise Let’s read
1. 教师接上一个话题问学生:When did you go to Beijing? I went there on October 2nd. 教师接着学生的问答说:That means you left Ningbo/… on October 2nd .When did you get to Beijing? 引导学生回答:I got there on October 3rd. 教师板书left和got,告诉学生left是leave的过去式,got是get的过去式。教师问:When did you come back? 引导学生回答:I came back on October 6th. 教师说:It was a long holiday. 并板书:It was a long holiday. 带读该句子。
2. 教师询问学生的作息时间表:Where were you at 7 o’clock yesterday? 引导学生回答:I was at home.教师可询问学生一天的行程安排,从而引出relaxed,对话设计如下: T:Where were you from 12:15 to 12:45? S:I was on the playground. T:What did you do? S:I played ping-pong. T:You relaxed.
3. 教师呈现以下问题,学生集体读一遍,然后阅读Let’s read部分。 ① When did they leave Beijing? ② When did they get to Harbin? ③ When did they do on February 2nd? ④ When did they do on February 3rd? ⑤ When did they do on February 4th? ⑥ When did they do on February 5th?
4. 学生回答以上六个问题。教师放Let’s read部分的录音,学生跟读,并提出不理解的句子,教师解惑答疑。 5.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补充句子的练习。 Let’s find out
1. 教师请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教师提问:How did people travel years ago? 请学生试着问答。如果学生答不出,教师可继续问:Did they travel by plane? 引导学生回答。然后教师继续问类似的问题,带领学生找出古代不存在的交通工具。
2. 学生四人一小组做该游戏。 Let’s check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Let’s check部分的练习。 Ⅳ.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 Activity book
2. 学生课下查阅交通工具发展史的相关资料。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 能够读懂Read and say的小短文,并能完成相应的练习。 2. 运用be going to句型复习旅行用语。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课时的重难点是让学生将第四单元的中心语言与be going to句型融为一体,在具体 情景中能自然运用。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中国地图和各地风景图片(包括Stone Forest和folk dance图片)。 2.教师准备一个旅行包。 3. 教师准备音乐、课文磁带。 4. 教师准备单词卡片。 四、教学步骤和建议
1.热身(Warm-up)
(1)播放Unit 4“A Trip to China”歌曲,学生跟唱。
(2)运用课件或地图呈现祖国各地风景,让学生初步感知地名。
(3)学生根据实际经历自由问答:Where did you go/visit on your holiday? I went / visited to …on my holiday.
(请访问过同一地名的同学组合成family,坐到相邻的位置。) 2. 预习(Preview)
Different Response:教师交给同学一种物品(如:book)并提问: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学生可回答:I’m going to read books.
I’m going to do my homework. I’m going to study English.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回答越丰富越好。 3. 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1) 接预习活动,教师呈现一个旅行包,提问:What am I going to do?
引导学生回答:You’re going to take a trip. 教师继续提问:Where am I going to visit?
播放音乐“月光下的凤凰竹”,并配合介绍:It’s usually warm and sunny. It’s known as Spring city.引导学生猜出:You’re going to visit Kunming.
(2) 出示图片:Stone Forest和folk dance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昆明的民族风情,同时教学Stone Forest和folk dance。可结合图片、音乐、录像等学习:folk music/clothes/dance
(3) 简单介绍课文背景后,出示where , what, when, how四个疑问词并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边听边记录主要信息。
(4) 限时阅读:给学生一定的时间限制,让他们通读课文,完成Fill in Mike’s trip schedule。
(5) 学生仿照“Fill in Mike’s trip schedule”表格进行问答练习。 (6) 教师借助图片等提供情景:It’s the good season for trip. Where are you going ?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请学生以Group work的形式和“家庭成员”讨论,拟定家庭旅行计划。
(7) 出示Plan your holiday and make a dialogue表格,挑选几组在班级交流,完成表格。
4. 巩固和扩展(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一气呵成。教师将句子拆分,呈现单词卡:am, going, visit , I, to, Stone
Forest,让首先说出单词的学生持卡并上来组成句子顺序:I am going to visit Stone Forest。 (2)完成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3)小组合作自编对话。教师用简笔画或图片呈现以下几组图片,让学生4
人一组自编对话表演,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挥。
图片如:
(4)旅游咨询日。将全班分成两组:Group A(旅行社代表)和Group B
(旅客),Group A成员分工合作,选择若干城市,进行设摊介绍;Group B成员到各自意向前往的城市咨询,最后评选出最受欢迎的城市和旅行社。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通过活动read and answer 综合运用旅行词汇和句子。 2.了解机场的设施及登机基本顺序。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综合运用有关旅行的句子是本课重点;让学生学会捕捉听力材料里的关键信息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机票(可以仿制)和候机大厅图片。 2.教师准备中国地图。 3. 教师准备机场录象。
1. 教师准备本课时的单词图片或卡片。 四、教学步骤和建议
1.热身(Warm-up)
(1)教师提供城市的相关信息,学生抢答城市名称。 如:Great Wall ---Beijing Ocean Park--- Hong Kong Spring city--- Kunming East phearl--- Shanghai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将各城市名称贴到教室的四周。
(2)小组竞赛。每组请一位同学代表,教师说一个城市名称,学生就跑向
该城市,并说:I’m going to visit ….比一比谁的反应快。 2.预习(Preview)
日常口语练习,内容可参考前一页的表格(设计旅行计划)。 如:Where are you going on your holiday?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ere?
Who are you going with? When are you going ?
How are you going to get there? 3. 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1) 从上一环节学生的回答中(I’m going to … by plane.),教师
自然引出:Why are you going to … by plane?引导学生回答…is far from here. 然后教师继续引导How far is … from…? 2 hours? 3 hours? 最后引出句型It’s …hours by plane. 教师板书该句带读。
(2) 出示中国地图,用其他城市替换操练:How far is … from …?
It’s … hours by plane.接着用其他交通工具替换操练How far is … from…? It’s … hours by train / bus / van / bike。
(3) 教师出示机票,介绍:Mike is going to visit Kunming with his
family by plane. Look !They’re the tickets of the plane. 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first?呈现候机大厅的图片(包括Good to know部分的设施和标志),师生一起介绍认读Airport的标志及乘机的基本手续和顺序。
(4) 教师出示打乱顺序的乘机手续词卡:board, security, check in
(have boarding pass),请学生排一排顺序,演一演。在学生表演的同时,播放Listen and write的机场广播,让学生找到正确的登机口。其余学生完成听音填空练习。
(5)教师介绍课文情景:Now Mike and Kathy is at the gate 24.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提供部分单词:far,three hours, weather, spring city, sunny, different places, buy folk clothes, suitcase请学生小组合作,编出一段对话。
(6)播放课文录音,学生跟读。
(7)以分组竞赛的形式完成Answer the question的抢答,教师可补充相关问
题。
如:Why is it usually sunny and warm in Kunming? 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 in Kunming? 4.巩固和扩展(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 配音。在静音状态下,循环播放登机录象,请学生采用集体讨论、自由
组合、分工合作等形式完成配音任务。
(2)大联想。教师提供三个城市图片(如:Beijing, Kunming, Harbin),
并将学生分成三大组,各组分别选择一个城市展开联想,然后在规定时间内,在图片下写出有关单词。 (3)完成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4)Tourism Ads show.分组进行比赛,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制作旅游广告,
画出广告画,附上让人喜欢的理由。然后在同学中宣传,有意前往的同学可以签名预约:I’m going to visit….比比哪组宣传效果最好。 (5)切面包。让学生用小刀将面包状卡片上单词间没有间隙的句子进行识别 后,根据单词切开。如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 用一般过去式连贯表达一段发生过的事。
2. 理解Read and answer内容,并能完成相关练习。 3.学唱歌曲“I went on a holiday”。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用一般过去式连贯叙述一段事是本课时的难点,要求老师在正确示范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进一步熟悉掌握。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本课时所用的磁带、VCD。 2.教师准备小玩具一个。 3.学生制作棋子一副。 四、教学步骤和建议
1.热身(Warm-up)
(1) 播放歌曲I went on a holiday,学生跟唱。
(2) Throwing game:同学间互相抛接一个小玩具,得玩具者必须说出一个
和trip相关的单词或短语,前后不能重复。 2. 预习(Preview) 日常口语练习。
内容可参考:Where did you go on the holiday? How far is … from …?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 What did you do there?
Do you like taking a trip/ hearing good news? 3. 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1) 教师:I have 2 pieces of news for you. One is good, the other one is bad. Which one do you want to listen first? 在黑板的两侧分别板书:Bad news 和Good news。接着介绍:The bad news is I was false
in the examination last year. The good one is I worked hard than before then I passed the examination this year.
(2) 请学生讲几条bad news,鼓励全班大胆设想,把bad news变成good news。
如:S1: It’s rainy today, but I have no umbrella.
S2: I have a umbrella, I can go home with you. S3: Your dad will give you a lift.
S4: You can enjoy the beautiful city in the rain.
教师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达,并对学生进行适时的辨证主义教育。
(3) 从学生讲述bad news引入Mike lost the suitcase这则故事。播放课文录音,学生静听两遍后,合上书本,完成Read and tick or cross练习。
(4) 学生阅读课文,教师指导。
(5) 请学生根据各自阅读情况,从课文中摘抄一些单词,每次请一位同学板书,其余学生根据这些单词抢答说一些简单的语句(可以是原文,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的话)。可以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
(6) Group work:小组讨论完成书本的Good news and bad news game.
(7) 播放歌曲I went on a holiday录音或VCD,学生跟唱。 4.巩固和扩展(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 兔子耳朵。教师匀速朗读一段课文,其中会有词漏读或加词,让学生找
出错处并记录,比一比谁的耳朵最尖。如果学生的听力不错,教师可适当加快语速。
(2) Ladders and slides.以下棋的形式进行句子表达练习。棋子的每一格都
有一个单词,学生走到一个就要讲一句包含上面单词的话,最先到达终点者获胜。
(3) 辩论赛。教师提供一个Topic,如:The tourism is good/ bad for our dairy
life。将全班分成两组,抽签决定各自的主题,进行一定时间的准备讨论,然后以辩论赛的形式各自陈述自己的理由,理由充分又正确者为胜。 (4)完成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 用一般过去式连贯表达一段发生过的事。
2. 理解Read and answer内容,并能完成相关练习。 3.学唱歌曲“I went on a holiday”。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用一般过去式连贯叙述一段事是本课时的难点,要求老师在正确示范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进一步熟悉掌握。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本课时所用的磁带、VCD。 2.教师准备小玩具一个。 3.学生制作棋子一副。
四、教学步骤和建议
1.热身(Warm-up)
(1) 播放歌曲I went on a holiday,学生跟唱。
(2) Throwing game:同学间互相抛接一个小玩具,得玩具者必须说出一个
和trip相关的单词或短语,前后不能重复。 2. 预习(Preview) 日常口语练习。
内容可参考:Where did you go on the holiday? How far is … from …?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 What did you do there?
Do you like taking a trip/ hearing good news? 3. 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1) 教师:I have 2 pieces of news for you. One is good, the other one is bad. Which one do you want to listen first? 在黑板的两侧分别板书:Bad news 和Good news。接着介绍:The bad news is I was false in the examination last year. The good one is I worked hard than before then I passed the examination this year.
(2) 请学生讲几条bad news,鼓励全班大胆设想,把bad news变成good news。
如:S1: It’s rainy today, but I have no umbrella.
S2: I have a umbrella, I can go home with you.
S3: Your dad will give you a lift.
S4: You can enjoy the beautiful city in the rain.
教师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表达,并对学生进行适时的辨证主义教育。
(3) 从学生讲述bad news引入Mike lost the suitcase这则故事。播放课文录音,学生静听两遍后,合上书本,完成Read and tick or cross练习。
(4) 学生阅读课文,教师指导。
(5) 请学生根据各自阅读情况,从课文中摘抄一些单词,每次请一位同学板书,其余学生根据这些单词抢答说一些简单的语句(可以是原文,也可以是学生自己的话)。可以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
(6) Group work:小组讨论完成书本的Good news and bad news game.
(7) 播放歌曲I went on a holiday录音或VCD,学生跟唱。 4.巩固和扩展(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 兔子耳朵。教师匀速朗读一段课文,其中会有词漏读或加词,让学生
找出错处并记录,比一比谁的耳朵最尖。如果学生的听力不错,教师可适当加快语速。
(2) Ladders and slides.以下棋的形式进行句子表达练习。棋子的每一格都
有一个单词,学生走到一个就要讲一句包含上面单词的话,最先到达终点者获胜。
(3) 辩论赛。教师提供一个Topic,如:The tourism is good/ bad for our
dairy life。将全班分成两组,抽签决定各自的主题,进行一定时间的准
备讨论,然后以辩论赛的形式各自陈述自己的理由,理由充分又正确者为胜。
(4)完成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第四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综合运用所学句型描述自己的旅行经历。 2.能听懂,说唱Let’s chant。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运用所学语言叙述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是本课时的重难点,要求教师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建构语言体系。 三、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本课时的动词卡片和旅行活动照片或图片。 2. 教师准备地名卡片若干。 3. 教师准备录音机和相关录音带。 四、教学步骤和建议 1. 热身(Warm-up)
(1)播放歌曲I went on a holiday ,学生跟唱。
(2)Golden eyes:出示5~6张活动短语(如:went to a nature park, saw flowers,
ate fresh fish, bought folk clothes, stayed at the village),让学生看几秒后拿走,说出看到的短语,说得又多又快的为胜。 2. 预习(Preview)
单词大搜索。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给出几个topic(如nature park, city, countryside),让每组选择一个topic,在规定时间内写出相关的词语。 3. 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1) 教师出示一个动词卡片(如:take),提问:What did you do on your holiday?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集体回答:I took pictures on my holiday.最后出示动词write,引导学生回答:I wrote the post card.
(2) 教师展示几幅卡通人物(或学生)旅行活动的照片、图片等,提问:What
did …do on his holiday? 学生回答后教师由此创设情景:… enjoy his holiday. He wants to write a postcard to his friend. Help him, please. 鼓励学生以Group work的形式讨论。教师概括中心语言,板书。如:We stayed at…. We bought…. We went to…. We ate….
(3) Pair work. 同桌分别选择一份不完整的postcard(或者是Mike的或者是
Kathy的),限时完成。
(4) Information Gap. 前后桌同学(必须是持不同的postcard)之间,互相询
问,完成各自没完成的那份postcard。如:Mike: What did you eat on Monday, Kathy?
Kathy: Where did you go ?
教师注重巡视指导,避免学生简单复制。
(5) 教师自言自语:I went on a trip. 引导学生自主询问,看哪一组的问题最多,
最有创意。学生的问题如:Where did you go? What did you do ? Do you like the city? Who did you go with?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here?教师有意识地渗透Let’s chant的内容。
(6) 播放Let’s chant录音,学生说唱。 4. 巩固和扩展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 加句子练习。教师提问:What did you do on your
holiday?
S1: I took pictures on my holiday.
S2: I took pictures and read magazines on my
holiday.
…
(2) 做活动手册的配套练习。
(3) 教师准备若干张地名单词,如:nature park, village,
airport, city等。将学生分组,第一组的学生抽取一张单词,其余组的同学就相继提问,如:Is there a lake/ forest/park? Are there many people/ tall buildings?第一组的同学只能回答Yes或 No。最快猜出地名的小组获胜。 (4) 故事大王。教师提供若干词语和一个主题(topic),
让学生根据所给主题将词语组织成故事,鼓励学生合作完成。如词语:postcard, flower, grapes, sun, policeman, bank, hotel, hot;主题为:A story of the trip。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词语和主题也可由学生设定。
第五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 能听懂会说本课对话,并能在情景中进行运用。 2. 能口头、笔头叙述迷路的经历。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课教学重点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获取对话中的关键信息,培养学生再现情景,体验语言运用的能力。 三、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课文插图和Mike and Kathy回宾馆的路线图。 2.教师准备一个大旅行箱。 3.学生准备上学路线图。 四、教学步骤和建议 1. 热身(Warm-up)
(1) 播放Let’s chant,学生跟说。
(2) 快速反映。教师或学生指令,全体学生做出相应动作。
如:Turn left/ right. Go straight on.
Put your book near/ in front of/ behind the desk.
2. 预习(Preview)
教师出示一个big empty suitcase, 创设情景:I’m going to take a trip on my holiday. What do I need to prepare? 师生一起完成物品的装箱。如:sunglass, umbrella, clothes, guidebook, map. 3. 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1) 学生提到map,教师就提问:Why do I need a map?提示学生:When
we visit a new city. We may get lost. So the map is useful. 教师继续提问:Mike and Sarah got lost today. They had no maps. What could they do?引导学生回答Go to the Police Station and ask for help.
(2) 教师板书the Police Station,带读几次后,提出任务:Now here’s the
Police Station. You’re policemen and policewomen. How to help the visitors?
(3) 出示课文插图和Mike and Kathy回宾馆的路线图,鼓励学生分组讨论,
表演。
(4) Pair work. 把课文中的句子打乱顺序,请学生重编对话,选几组在班
上说一说。 (5) 听课文录音跟读。
(6) 教师提供词条Holiday Hotel, cinema, post office,让学生在黑板上摆出
正确位置,其余学生则完成书本上的Draw the route to the Holiday Hotel.
(7) 教师提出任务:Mike和Kathy回到宾馆后会怎么跟父母说呢?请学生
发挥想象力,完成说话练习。然后要求学生打开书,完成complete Mike’s travel diary.
4. 巩固和扩展(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 做本单元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 张贴几幅学生的上学路线图,请学生描述,其余学
生则迅速找出相应的图片。
(3) 看图找出不同点。教师出示两幅貌似相同的城市地
图,请学生两人一组,讨论两幅画之间存在的不同点,简练地用英语表达。先准备几分钟,再向大家演示:如:The bank is near the hospital in Picture 1, in Picture 2, it’s near the post office.
(4) 故事接龙。教师或学生说一个句子,大家就接着往
下编。鼓励全体学生发挥想象,参与说故事的过程,要求故事离奇,有新意。故事开头句子如:Today I got lost./ This summer holiday, my family had a trip.
第六课时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1. 通过回忆Mike的旅行活动进一步掌握动词的过去式。 2. 结合购物活动复习旅游用品词汇。 3. 能够听懂,理解Story time中的故事。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课时需要重点掌握动词的过去分词及旅游用品词汇,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情景正确理解、运用。 三、课前准备
1. 教师准备Let’s find out图和4个人物图片和词卡。 2. 教师准备录音机和相关录音带。 3. 教师准备词卡(打乱字母次序的单词)。 4. 学生准备单词卡片若干。 四、教学步骤和建议 1. 热身(Warm-up)
(1)播放Let’s chant,学生跟说。
(2)师生按chant节奏问答:What did you do /see/ buy on your holday? 2. 预习(Preview)
游戏:兵来将挡。教师(或学生)说一个动词或短语,其余学生则迅速说出它的过去式。如:T: buy S1:bought
S1: go S2: went
S2: see flowers S3: saw flowers
3. 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1) 出示Let’s find out图,提问:What did Mike do?
给学生一段时间记忆后,拿下图,让学生回答。
(2) 学生打开书完成练习,然后以pair work形式进行
问答练习。
(3) 教师介绍:Mike bought presents in Kunming. Can
you guess , what did he buy?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复习有关单词。 (4) Unscrambling letters. 教师制作一些卡片,每张写
一个打乱字母次序的单词,如csptoadr---postcard。学生分组竞赛,最快说出单词的同学为本组赢得一分。
(5) 完成Listen and write练习。播放录音,让学生听
录音,看图和音标,写出单词。
(6) Group work. 教师提供若干城市名称,提问:
You’re going to visit…. What are you going to buy?
4.巩固和扩展(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 做本单元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 翻卡片说单词。学生两人一组,把单词卡片反面朝上放在桌子上,然后同
时翻开两张单词卡(如:going, holiday),就马上组织成一句话(如:Where
are you going on the holiday?/ I’m going to Kunming this holiday.),说得快又正确者为胜。
(1) 教师播放C部分Story time的录音或VCD,帮助学生理解故
事内容。学生再听一遍录音,跟读故事里的句子,教师指导学生发音。 (2) Bright eyes. 在黑板上张贴Let’s find out的8幅图片,Mike,
Zhang Peng, Sarah, Kathy等4个人物图片分别放在8幅图片上,如:Mike ---take pictures---buy presents。学生仔细观察后,请学生闭上眼睛,教师就趁学生闭眼之际交换人物位置(如把Mike放到eat noodles),然后请学生张开眼睛回答:What did Mike do just now ? 引导学生回答: Mike took pictures and bought presents.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Main scene Let’s start A let’s learn Let’s play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认读本课时的主要词组:taller stronger older younger shorter。 2、能认读句型:How tall are you ?I’m 164cm.You’re shorter than me. You’re 4cm taller than me . 三、教学重点
重点掌握形容词比较级的构成。 四、教学重点
难点是对新句型 How tall are you ?I’m 164cm.You’re shorter than me. You’re 4cm taller than me .的理解和运用。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六张词卡。 2、教师准备录音机和录音带。 3、教师准备本单元的挂图。 六、教学过程 1、Warm-up
(1)教师在黑板上贴上一些人物的图像,让学生分辨Who is tall /strong/old/young/short?,然后让学生回答。 2、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let’s learn
(1)教师指着比较高的Tom和比较矮的Wuyifan问Who is tall ?S:Tom.
T:Tom is taller than Wuyifan ,用动作来示意学生,帮助学生理解。然后出示taller的单词卡片,示范读taller.
(2)教学单词taller,边说边做动作,学生跟做。开火车合拼单词,小组比赛快速熟练的拼读。帮助学生用tall+er来记忆。简单介绍形容词的比较级第一种情况是在形容词的后面直接加“er”.本课时的几个单词都属于这种变化。 (3)教师用同样的方法教学其他四个四会单词stronger older younger shorter
(4)将五张单词卡放在一起请学生认读。男女比赛谁读错或不会读将扣去相应男女组的分数。
(1) 教师把一高一矮的学生叫他们站起来,然后说You’re taller than
your classmate! 引导学生做出相应的回答:Yes!教师问,How tall are you ?学生答I’m 160cm.学习let’s chant.(听磁带,分句练。)
(2) 加强练习、巩固。 3、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做本单元A Let’s learn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抄写所学的四会词组,一个抄两行。 七、板书设计: 八、教后小结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let’s chant A Let’s try Let’s talk Group work C Task time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听懂、会说“How tall are you ?I’m 164cm.You’re shorter than me. You’re 4cm taller than me .并能在情景中运用。 2、能通过询问调查完成一张timetable. 三、教学重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能听懂、会说“How tall are you ?I’m 164cm.You’re shorter than me. You’re 4cm taller than me .并能在情景中运用。 四、教学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能通过询问调查完成一张timetable.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若干张图片。 2、教师准备录音机与磁带。 3、教师准备该课时的教学挂图。
4、学生准备一张调查表。 六、教学过程 1、Warm-up
(1)学生听并跟说Let’s chant.(P2)
(2)指名读d taller stronger older younger shorter新学五个单词。 2、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Let’s talk
(1)How tall are you ? I’m 164cm tall.引导学生回答。然后完成Let’s start (P2)
1、(2)做完后教师根据图片问How tall are you?请学生来回答。同样问:How heavy are you?…再请学生问,老师回答后接着说:Who is taller than you ?请比较好的学生回答此问题。教师示范操练问句,教师问学生答,男女生互问,互答。再板书How tall are you ?I’m 164cm.You’re shorter than me. You’re 4cm taller than me .请学生做替换练习。
(4)把图片出示给学生,让他们进行强化训练。例如:Zhang Peng is stronger than Mike.同桌或小组间互相练习。 (5)学习歌曲“My pets” 3、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做本单元A Let’s talk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听A Let’s talk部分的录音读给同伴、朋友或家长听。 (3)两人小组完成Let’s play。 七、板书设计:
八、教后小结: 第三课时
一、教学内容:A Let’s read Pair work C pronunciation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读懂Read and write 部分的对话,并能在情景中熟练运用。 2、能够听、说、读、写对话中两组四会句子,并完成填充的练习。
3、了解Pronunciation中字母组合ei/ai/oi的发音规则,以及p/b, t/d的发音区别,能在教师正确示范的基础上正确朗读含有这四个字母组合的单词。 三、教学重点
本课时需要理解认读句型:It is taller than the brown one. Its tail is 38cm long .It is shorter than me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其中两组四会句型的认读和书写,并完成填充的练习。 四、教学难点
本课时的难点是Pronunciation,要求老师正确示范发音,引导学生最终能够正确朗读含有这四个字母组合的单词,并发现其发音规律。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一幅本课时的教学挂图。 2、教师准备一台录音机和相关录音带。 3、学生准备本课时的单词卡片。 六、教学过程 1、Warm-up
(1)教生齐唱本单元C部分的歌曲“My pets”,复习巩固有关活动的单词。
(2)日常口语练习。 A: How tall are you ? B: I’m 160cm tall ?
A:Really? I’m shorter than you . 2、Preview
结合单词卡片复习所学的四会单词,可让学生进行快看快拼的比赛。 3、Presentation Read and write
(1)教师呈现本课时挂图,向学生提出问题说,这是Ben 和他的爸爸去动物园
看猴子的情景。你们能观察出有多少猴子,他们哪一只最高,哪一只最矮?哪只比较年轻?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读对话,然后请学生尝试解答这些问题。
(2)跟录音读对话,注意理解和体会上下文的意思,然后完成填充的练习。 (3)教师范写四会掌握句子,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仿写句子。 Pair work
要求学生完成介绍班里同学,然后交换信息。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本部分语言进行交流。 Pronunciation
(1)本课时学习的是字母组合ai,ei,oi的发音,教师出示一些含有ai,ei,oi字母组合单词卡片,要求学生按读音将其分类,引导学生把含有字母组合ai并发音为/ei/的单词归为一类,同样教授字母组合ei,oi。然后再出示p/b/t/d的单词,先按有相同字母的分为一类,然后分读这些词,请学生回答两者有什么区别。
(2)听录音,跟读单词和绕口令。 4、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做本单元A Read and write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听Read and white、 Pronunciation部分的录音,读给朋友或家长听。 七、板书设计: 八、教后小结: 第四课时
一、教学内容:B Let’s learn Let’s play C story time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认读本课时的主要单词:heavier thinner longer bigger smaller
2、能认读句型:How heavy are you ? 并做出相应的回答:I’m 48kg. I’m thinner than you , and shorter . 3、Let’s play.完成Let’s check 三、教学重点
重点掌握有关形容词比较级的单词。 四、教学难点
难点是对新句型 How heavy are you ? 并做出相应的回答:I’m 48kg. I’m thinner than you , and shorter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本课时所需的五张词卡及A部分所学单词。 2、教师准备录音机和的录音带。
六、教学过程 1、Warm-up
教师采用开火车的形式复习已学的单词。将单词打乱顺序贴于黑板上,请学生猜是哪个单词,猜对的同学做这个动作其他同学齐声说这个单词,you are right.
1、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let’s learn
(1)教师出示大小、重轻分明的图片,让学生分辨,问Which dog is heavy ?用中文稍做解释,引导学生回答The yellow one . 然后教师The yellow one is heavier than the brown one .范读单词heavier,学生跟读。
(2)教学单词heavier,开火车合拼单词,小组比赛快速熟练的拼读。帮助学生用heavy改“y”为“i”+er来记忆。简单介绍形容词的比较级第二种情况是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要改“y”为“i”+er。
(3)教师用同样的方法教学其他四个四会单词thinner longer bigger smaller
(4)简单介绍形容词的比较级第三种情况是以重读闭音节加一个辅音字母结尾的,要双写这个辅音字母再加“er”。
(5)将五张单词卡放在一起请学生认读。男女比赛谁读错或不会读将扣去相应男女组的分数。
(1) 完成Let’s play. 2、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做本单元A Let’s learn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抄写所学的四会词组,一个抄两行。 七、板书设计: 八、教后小结:
第五课时
一、教学内容:B Let’s try Let’s talk Pair work C Let’s sing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听懂、会说How heavy are you ?I’m 48 kg. I’m thinner than you , and
shorter . .并能在情景中运用。 2、能通过询问完成Pair work.
3、了解Good to know的单位常识,了解他们的换算关系。 三、教学重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能听懂、会说How heavy are you ?I’m 48 kg. I’m thinner than you , and shorter . 并能在情景中运用。 四、教学难点:
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能通过询问完成Pair work.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图片。 2、教师准备录音机与磁带。 3、教师准备该课时的教学挂图。 六、教学过程 1、Warm-up
(1)学生听并跟说Let’s chant.(P2) (2)指名读已经学习的几个单词。 2、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Let’s talk
(1)How heavy are you?引导学生回答I’m 48 kg.教师贴图片请学生将句子补充完整。
(2)练习后教师再问:How tall are you ?生答:I’m 145cm tall.(请学生根据实际答案来回答。)
(3)教师找一个比较胖的学生出来,说I’m thinner than you ,and taller .适当解释,重复两次,帮助学生理解。
(4)完成Let’s Pair work,说说要求,然后学生互相询问找出答案,然后填入P8的表格中,指名交流。 3、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做本单元B Let’s talk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听B Let’s talk部分的录音读给同伴、朋友或家长听。 七、板书设计: 八、教后小结: 第六课时
一、教学内容:B Let’s read Match and say C Let’s check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读懂Read and write 部分的对话,并能在情景中熟练运用。 2、能够听、说、读、写对话中四会句子。
3、了解Story time的故事内容。 三、教学重点
了解sperm whale 和 killer whale的区别。 四、教学难点
本课时的难点是对长度、重量、大小的单位区分以及表达 五、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一幅本课时的教学挂图。 2、教师准备一台录音机和相关录音带。 3、学生准备本课时的单词卡片。 六、教学过程 1、Warm-up
单词的练习以及句型的巩固。 2、Presentation Read and write
(1)教师呈现本课时挂图,向学生提出问题说,这是两条生活在海里的动物,那么他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快速读对话,然后请学生尝试解答这一问题。
(2)跟录音读课文,注意理解和体会上下文的意思,然后完成填充的练习。 Story time
教师放一遍故事,请学生看着书本,然后请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教师进行解释。 3、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做本单元A Read and write部分的活动手册配套练习。
(2)听Read and white、 Pronunciation部分的录音,读给朋友或家长听。 七、板书设计: 八、教后小结
章末整合提升
1.(2017·全国卷Ⅰ)(1)氧气分子在0 ℃和100 ℃温度下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
B.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 C.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100 ℃时的情形 D.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
E.与0 ℃时相比,100 ℃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 m/s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大
(2)如图,容积均为V的气缸A、B下端有细管(容积可忽略)连通,阀门K2位于细管的中部,A、B的顶部各有一阀门K1、K3;B中有一可自由滑动的活塞(质量、体积均可忽略).初始时,三个阀门均打开,活塞在B的底部;关闭K2、K3,通过K1给气缸充气,使A中气体的压强达到大气压p0的3倍后关闭K1.已知室温为27 ℃,气缸导热.
①打开K2,求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和压强; ②接着打开K3,求稳定时活塞的位置;
③再缓慢加热气缸内气体使其温度升高20 ℃,求此时活塞下方气体的压
强.
(1)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对气体分子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曲线的理解.
解析:根据气体分子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曲线的意义可知,题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选项A正确;题图中虚线占百分比较大的分子速率较小,所以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选项B正确;题图中实线占百分比较大的分子速率较大,分子平均动能较大,根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可知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100 ℃时的情形,选项C正确;根据分子速率分布图可知,题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不能得出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选项D错误;由分子速率分布图可知,与0 ℃时相比,100 ℃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0~400 m/s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小,选项E错误.
(2)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玻意耳定律、查理定律及其相关的知识点. 解析:①设打开K2后,稳定时活塞上方气体的压强为p1,体积为V1.依题意,被活塞分开的两部分气体都经历等温过程.由玻意耳定律得
p0V=p1V1,①
(3p0)V=p1(2V-V1),② 联立①②式得
V
V1=,③
2p1=2p0.④
②打开K3后,由④式知,活塞必定上升.设在活塞下方气体与A中气体的体积之和为V2(V2≤2V)时,活塞下气体压强为p2.由玻意耳定律得
(3p0)V=p2V2,⑤ 由⑤式得 3V
p2=p0, ⑥
V2
3
由⑥式知,打开K3后活塞上升直到B的顶部为止;此时p2为p2′=p0.
2③设加热后活塞下方气体的压强为p3,气体温度从T1=300 K升高到T2=320 K的等容过程中,由查理定律得
p2′p3
=,⑦ T1T2
将有关数据代入⑦式得 p3=1.6p0.
V
答案:(1)ABC (2)① 2p0 ②上升直到B的顶部
2③1.6p0
2.(2017·全国卷Ⅱ)(1)如图,用隔板将一绝热气缸分成两部分,隔板左侧充有理想气体,隔板右侧与绝热活塞之间是真空.现将隔板抽开,气体会自发扩散至整个气缸.待气体达到稳定后,缓慢推压活塞,将气体压回到原来的体积.假设整个系统不漏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气体自发扩散前后内能相同 B.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增大 C.在自发扩散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 D.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E.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
(2)一热气球体积为V,内部充有温度为Ta的热空气,气球外冷空气的温度为Tb.已知空气在1个大气压、温度为T0时的密度为ρ0,该气球内、外的气压始终都为1个大气压,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①求该热气球所受浮力的大小; ②求该热气球内空气所受的重力;
③设充气前热气球的质量为m0,求充气后它还能托起的最大质量. (1)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气体内能、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热力学第一定律.
解析:抽开隔板,气体自发扩散过程中,气体对外界不做功,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因此气体的内能不变,A项正确,C项错误;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正功,D项正确;由于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交换,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增大,因此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B项正确,E项错误.
(2)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气体实验定律及力的平衡.
解析:①设1个大气压下质量为m的空气在温度为T0时的体积为V0,密度
为
m
ρ0=
V0
,①
在温度为T时的体积为VT,密度为
m
ρT=
VT
,②
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V0VT
=,③ T0T
联立①②③式得 T0
ρT=ρ0,④
T气球所受的浮力为 F=ρTbgV,⑤ 联立④⑤式得 ρ0gVT0F=.⑥
Tb
②气球内热空气所受的重力为 G=ρTaVg,⑦ 联立④⑦式得 ρ0gVT0G=.⑧
Ta
③设该气球还能托起的最大质量为m,由力的平衡条件得mg=F-G-m0g,⑨
联立⑥⑧⑨式得 11
m=ρ0VT0--m0.
TbTa
ρ0gVT0ρ0gVT0
答案:(1)ABD (2)① ② TbTa11
③ρ0VT0--m0
TbTa
3.(2017·全国卷Ⅲ)(1)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出发,经过等容过程ab到达状态b,再经过等温过程bc到达状态c,最后经等压过程ca回到状态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在过程ab中气体的内能增加 B.在过程ca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C.在过程ab中气体对外界做功 D.在过程bc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E.在过程ca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2)一种测量稀薄气体压强的仪器如图甲所示,玻璃泡M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连通两竖直玻璃细管K1和K2.K1长为l,顶端封闭,K2上端与待测气体连通;M下端经橡皮软管与充有水银的容器R连通.开始测量时,M与K2相通;逐渐提升R,直到K2中水银面与K1顶端等高,此时水银已进入K1,且K1中水银面比
顶端低h,如图乙所示.设测量过程中温度、与K2相通的待测气体的压强均保持不变.已知K1和K2的内径均为d,M的容积为V0,水银的密度为ρ,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①待测气体的压强;
②该仪器能够测量的最大压强.
(1)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气体的内能、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热力学第一定律、等容变化、等压变化、等温变化.
解析:ab过程,气体压强增大,体积不变,则温度升高,内能增加,A项正确;ab过程发生等容变化,气体对外界不做功,C项错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仅由温度决定,bc过程发生等温变化,内能不变,bc过程,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从外界吸热,D项正确;ca过程发生等压变化,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B项正确;ca过程,气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向外界放热,E项错误.
(2)命题意图:本题结合受力平衡考查玻意耳定律.
解析:①水银面上升至M的下端使玻璃泡中气体恰好被封住,设此时被封闭的气体的体积为V,压强等于待测气体的压强p.提升R,直到K2中水银面与
K1顶端等高时,K1中水银面比顶端低h;设此时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1,体积为V1,则
V=V1
0+4
πd2l,①
V=1
14πd2h,②
由力学平衡条件得 p1=p+ρgh,③
整个过程为等温过程,由玻意耳定律得 pV=p1V1,④ 联立①②③④式得
p=ρπgh2d2
4V.⑤
0+πd2(l-h)②由题意知 h≤l,⑥ 联立⑤⑥式有 πρgl2d2p≤4V,⑦
0
该仪器能够测量的最大压强为 p=πρgl2d2
max4V. 0
答案:(1)ABD (2)①ρπgh2d2
4Vd2(l-h) 0+π
πρgl2d2
②4V 0
第二节 人口迁移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人口迁移自古就有,但原因各不相同,且环境与人口迁移之间会相互影响。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中小学复习资料]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 C.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
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移动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 000千米以上 2.下面有关人口迁移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迁出地区有积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消极影响 B.对迁出地区有消极影响,对迁入地区有积极影响 C.对迁出地和迁入地,只有积极影响,没有消极影响
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既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也给城市带来了巨大压力 解析:第1题,人口的空间移动,除人口迁移外,还包括人口流动,A项错误;赴美留学属人口迁移,而旅游则属于人口流动;人口迁移没有具体的距离划分。第2题,人口迁移对迂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各有利弊,要全面分析,故D项正确。 [中小学复习资料] 答案:1.B 2.D
读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回答3~4题。
年龄段(岁) 男性人口(万人) 女性人口(万人) 0~14 15~29 30~44 45~59 ≥60 5.04 3.84 25.14 37.10 14.68 11.63 4.94 4.01 1.76 1.78 3.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
①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②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③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④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
①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的局面 ②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③增加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 ④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中小学复习资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第3题,由表中材料分析可知:该市迁入人口女性多于男性,该市原有的人口年龄构成与迁入人口的年龄构成相比,老年人口比重高,青壮年人口比重低,所以①④两种说法是错误的。第4题,从题中提供的选项看,迁入人口对城市的影响有:迁入人口会加剧当地就业紧张的局面,但迁入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他们的迁入使该市劳动力增加,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而迁入人口中老人、小孩占一定比例,会增加被抚养的人口;大量的外来人口必然会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答案:3.B 4.C [中小学复习资料]
读人口迁移率随年龄变化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中丙所代表的人群正确的是( ) A.劳动力 B.总迁移 [中小学复习资料] C.少年儿童
D.老年人 [中小学复习资料]
6.乙和丁群体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中小学复习资料] A.自然因素 C.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D.社会文化因素
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甲曲线的迁移率最大,应为总迁移量;乙曲线表示的年龄段主要为少年儿童;丙曲线表示的主要为劳动力人口;丁为老年人口。第6题,由上题分析可知,乙和丁分别表示少年儿童和老年人迁移率,则迁移的主要因素是随父母或子女的迁移而迁移,所以是家庭因素,属于社会文化方面,故D项正确。 答案:5.A 6.D
读中国、美国(本土)两国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7~8题。
[中小学复习资料]
7.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 ) [中小学复习资料]
①受东北部工业区的吸引产生的 ②因南北战争引起的 ③因气候等环境因素引起的 ④受新兴产业的吸引产生的 A.①② C.①④
B.③④ D.②③
8.与我国20世纪50~80年代中期相比,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 )
①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②主要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③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 ④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中小学复习资料]
解析:第7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人口主要是从东北部向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地带”迁移,因而与东北部工业区的吸引无关;美国南北战争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与战后人口迁移无关。第8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
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流向东部地区的规模比流向西部地区的规模要大得多,民工流动的人数也远比20世纪50~80年代中期多。 答案:7.B 8.C
读现代化不同阶段的人口迁移模式图,回答9~10题。
9.目前我国国内人口迁移所属的模式是( ) [中小学复习资料] A.① C.③
B.② D.④
10.影响我国现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C.社会经济
B.国家政策
D.气候 [中小学复习资料]
解析:第9题,目前我国国内人口迁移模式主要是由乡村到城市,即对应图中的曲线①。第10题,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许多,但目前影响我国现阶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 [中小学复习资料] 答案:9.A 10.C
读1980~2005年我国人口迁出、迁入重心演化轨迹图,回答11~12题。
11.由图可知( ) [中小学复习资料] A.迁出重心的位移变化比迁入重心明显 B.迁入重心的位移变化主要表现在东西方向 C.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一直迁往东南方向 D.两重心位移在南北方向上始终保持同向变化
12.2000~2005年我国人口迁入重心的移动,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京津冀都市圈的崛起 [中小学复习资料] B.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 C.长三角经济快速发展 D.东北传统工业区振兴
解析:第11题,据图可知,不论是南北方向还是东西方向,迁出重心的位移变化不如迁入重心明显;迁入重心的位移变化主要表现在南北方向;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整体上有向东南迁移的趋势,但并非一直迁往东南方向;分析两轨迹图可知,不同时间段内两重心位移在南北方向上始终保持同向变化。第12题,
2000~2005年我国人口迁入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结合经纬度判断C项正确。 [中小学复习资料]
答案:11.D 12.C [中小学复习资料] 二、非选择题
13.根据表中数据和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回答下列各题。 2010年北京市和河南省人口变动
北京市 河南省 自然增长率/% -0.015 0.564 总增长率/% 5.292 0.562
(1)北京市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小学复习资料]
(2)河南省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人口数量的变化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京市的人口总量变化趋势为________,影响人口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表明,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
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从表中信息可知北京人口的增长主要是人口的迁入,这和北京发达的经济密切相关,也是经济发展对人口迁移影响的具体体现;这种影响在中国总体的人口从农村迁入城市中也得到了具体体现,并且总体上人口还是增加的。 答案:(1)高 外来人口增加 (2)低 人口迁出 (3)增加 经济因素
(4)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和集中 [中小学复习资料]
14.读关于中国人口的相关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中小学复习资料] 材料一 我国人口及其自然增长率变化趋势图。 [中小学复习资料]
材料二 国家统计局报告称,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为2.45亿,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 [中小学复习资料] (1)材料一反映我国人口变化有何特点?说明变化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题,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但是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口总量仍在逐年增长。第(2)题,受经济、就业等条件的影响,我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迁移。 [中小学复习资料] 答案:(1)总人口数逐年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总人口数逐年增加,其原
因是中国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自然增长率降低是由于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有效控制了人口的过快增长。
(2)我国农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条件、生活水平、就业机会优于人口流出地区。 [中小学复习资料]
1.看图列式。
第6课时 跳绳
+ = - = + = - = 2.填一填。
5+ =8 +8=8 7+1= 8- =6 -4=4 8-1= 3.算一算。
5+4= 3+5= 2+7= 0+9= 9-3= 9-4= 参考答案:
1. 3+5=8或5+3=8 8-3=5或8-5=3 6+1=7或1+6=7 7-1=6或7-6=1 2. 3 0 8 2 2 8 7 2 3. 9 8 9 9 9 6 5 9
6+ =8 5+ =7 8+1= 9-0=
复习课六(6.1-6.4)
例1 如图,已知平面上有四个点A,B,C,D.请按下列要求作图:
(1)连结AB,作射线AD,作直线BC与射线AD交于点E;
(2)根据(1)所作图形,说出共有几条直线?几条线段?几条射线?用图中的字母表示经过点C的线段、射线和直线.
反思:画线段、射线、直线时应体现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而直线没有端点.数线段和直线时,主要看端点个数,根据相应结论可以算出.但数射线除了要看端点,还应注意方向,注意不要遗漏.
例2 (1)如图,从学校A到书店B最近的路线是①号路线,其道理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A,B是数轴上的两点,AB=2,点B表示-1,则点A表示________;
(3)在同一平面内不同的两点最多可以确定一条直线,不同的三点最多可以确定三条直线.若在同一平面内不同的n个点最多可以确定15条直线,则n的值为________.
反思:解决有关数轴上的点和线段长度这类问题时,可以先画出图形,然
后借助直观图形,弄清线段长度与两端点所表示的数之间的关系,一般有以下规律:设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x1,x2,那么AB=|x1-x2|(或AB=|x2-x1|),注意加绝对值符号;在同一平面内有n个点,且任意三点都不在同一n(n-1)
条直线上,则一共可画条直线(n≥3且为整数).
2
例3 如图,点A、B、C在数轴上,点O为原点.线段AB的长为12,BO11=AB,CA=AB. 23
(1)求线段BC的长; (2)求数轴上点C表示的数;
(3)若点D在数轴上,且使DA=AB,求点D表示的数.
3
反思:解题时要看清题意,当题目中的条件不能确切判断是哪一种位置关系时,要灵活运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对所有可能的位置关系进行考虑.
1.下列几何图形中为圆柱体的是( )
2
2.下列语句准确规范的是( ) A.直线a、b相交于一点m B.延长直线AB
C.反向延长射线AO(O是端点) D.延长线段AB到C,使BC=AB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②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4.如果线段AB=6,点C在直线AB上,BC=4,D是AC的中点,那么A、D两点间的距离是( )
A.只有5 B.只有2.5 C.5或2.5 D.5或1
5.如图,点M,N都在线段AB上,且点M分AB为2∶3两部分,点N分AB为3∶4两部分,若MN=2cm,则AB的长为( )
第5题图
A.60cm B.70cm C.75cm D.80cm
7.如图,为抄近路践踏草坪是一种不文明的现象,请你用数学知识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
第6题图
7.(1)已知线段AB,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使AC=3AB,则AC与BC的长度之比为____________.
(2)已知A,B,C,D是同一条直线上从左到右的四个点,且AB∶BC∶CD
=1∶2∶3,若BD=15cm,则AC=____________cm,____________是线段AD的中点.
(3)已知a>b,线段AB=a,在线段AB上截取AC=b,M是线段BC的中点,则线段CM用a,b来表示是____________.
8.已知线段AB,延长AB到C,使BC=AB,D为AC的中点,若BD
4=6cm,求AB的长.
第8题图
9.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它们所表示的数分别是2,-4,x. (1)求线段AB的长度; (2)若AC=5,求x的值.
10.如图,已知A,B,C在同一直线上,M,N分别是AC,BC的中点. (1)若AB=20,BC=8,求MN的长; (2)若AB=a,BC=7,求MN的长; (3)若AB=a,BC=b,求MN的长; (4)从(1)(2)(3)的结果中能得到什么结论?
第10题图
11.如图,A,B,C是数轴上的三点,O是原点,BO=3,AB=2BO,5AO=3CO.
(1)写出数轴上点A,C表示的数;
(2)点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点P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
1
轴向右匀速运动,点Q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M为线段AP的中点,点N在线段CQ上,且CN=CQ.设运动的时间为t(t>0)秒.
3
①数轴上点M、N表示的数分别是________(用含t的式子表示); ②t为何值时,M、N两点到原点O的距离相等?
第11题图 参考答案
复习课六(6.1—6.4)
【例题选讲】
例1 (1)画图略 (2)1条直线,7条线段,9条射线,经过点C的线段有:线段CE,CB,BE;经过点C的射线有:射线CE,CB,EC,BC;经过点C的直线有:直线BE.
例2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由于线段AB的长度是一个正数,而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是一个数(它既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故在解题时需考虑把“数”与“形”结合起来,画出数轴.
如图,设点A表示的数为x.
∵AB=2,∴|x-(-1)|=2,即x+1=2或x+1=-2,∴x=1或x=-3; n(n-1)
(3)易知平面内不同的n个点最多可以确定条直线,从而可知
2n(n-1)
=15,则n(n-1)=30.由n为正整数,可知两个相邻的正整数的积为2
2
30,由6×5=30,可知n=6.
1
例3 (1)∵AB=12,CA=AB,∴CA=4,∴BC=AB-CA=8.
3
11
(2)∵AB=12,BO=AB,CA=AB,∴BO=AO=6,CA=4.∴CO=AO
232
-CA=2.∴数轴上点C表示的数为-2. (3)∵AB=12,DA=AB,∴DA=
38.∴DO=DA+AO=8+6=14或DO=DA-AO=8-6=2,∴数轴上点D表示的数为-14或2.
【课后练习】
1.C 2.D 3.C 4.D 5.B 6.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1
7.(1)3∶4 (2)9 点C (3)(a-b) 8.16cm 9.(1)AB=2-(-4)
2=6;
11
(2)2-x=5,x=-3或x-2=5,x=7. 10.(1)10 (2)a (3)a
22(4)MN=AB
2
11.(1)点A、C表示的数分别是-9,15;(2)①点M、N表示的数分别是t-9,15-4t;
②当点M在原点左侧,点N在原点右侧时,由题意可知9-t=15-4t.解这个方程,得t=2.当点M、N都在原点左侧时,由题意可知t-9=15-4t.解这个24
方程,得t=.根据题意可知,点M、N不能同时在原点右侧.所以当t=2秒
524
或t=秒时,M、N两点到原点O的距离相等.
5
1
Unit 2 This is my sister 第四课时 Section B (2a-2c) A 基础起航 Ⅰ.把下列名字写在相应的方框内。
Jenny Adam Sandy Alan Sally Eric Ben Elsa Lucy Bruce Calvin Jane Frank Henry Susie Wendy Jeff Cindy Leo Thomas Male(男士) Female(女士)
Adam Alan Eric Ben Bruce Calvin Frank Henry Leo Thomas Jenny Sandy Sally Elsa Lucy Jane Susie Wendy Cindy Ⅱ.根据句意和首字母提示填写单词。 1.In the next__ picture are my teachers.
2.Look! There are two nice photos of__ my classroom. 3.—Tom, here__ are your keys. —Thank you.
4.—What can you see?
—I can see four pictures__ of Taylor Swift on the wall. 5.Tom's uncle has a son. He is Tom's cousin__. 6.—Who are the girls__ in the photo? —They are my daughters.
7.I have a dog__. Its name is Coco.
Jeff
Ⅲ.翻译下列词组。
1.这里有 __Here_is/are...__ 2.一张……照片 __a_photo_of...__ 3.这两个女孩 __these_two_girls__ 4.在第一张照片里 __in_the_first_picture__ 5.家谱 __a_family_tree__
6.我爸爸妈妈的房间 __my_parents'_room__ 7.姓 __family_name/last_name__ 8.那些狗 __those_dogs__ Ⅳ.单项选择。
( D )1.Here ________ two pens for you and your sister. A.is B.am C.be D.are
( B )2.These are two ________ of my family. A.picture B.photos C.photo D.book
( A )3.—________ your grandparents? —Yes, they are. A.Are these B.Is he C.Is this D.Is that
( A )4.________ your grandfather and grandmother in the next photo? A.Are B.Is
C.Have D.Can
( C )5.________ fathers both work at school. A.Sonia and Alice's B.Sonia's and Alice C.Sonia's and Alice's D.Sonia and Alice
( C )6.Thanks ________ the photo ________your family. A.of; for B.of; in C.for; of D.for; in
( A )7.This is Rose and this is Linda.________ my ________. A.They're; friends B.They're; friend C.She's; friend D.She's; friends
( D )8.There ________ some books for you, Tom. A.be B.am C.is D.are
( D )9.—Is that your father? —________.It's my uncle. A.Yes, that is B.No, he isn't C.Yes, it is
D.No, it isn't
B 语法扬帆 Ⅴ.用括号中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She is a girl. __Her__ (she) name is Li Fang. 2.What's__your__ (you) ID number? 3.Is __his__ (he) English name Ted?
4.My __father's__ (father) brother is my uncle. 5.__These__ (this) are my English books. 6.His sister __is__ (be) nice.
7.__Is__ (be) she your cousin's mother? 8.__That__ (those) is my grandmother. 9.She has many beautiful __photos__ (photo). 10.__Tom's__ (Tom) answer is good. Ⅵ.句型转换。
1.They are my_good_friends.(对画线部分提问) __Who_are_they?__
2.These are Josh and William. (改为一般疑问句) __Are_these_Josh_and_William?__ 3.Is he your father?(作肯定回答) Yes, he is.
4.This is an English story.(改为复数句) __These_are_English_stories.__
5.It's her family photo.(改为同义句) It's the __photo__ __of__ her family. C 提升冲浪
Ⅶ.用所给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或根据上下文填写合适的单词。(每空一词) Hi, I'm Tony. This is a photo of my 1.__family__ (family). The man in the photo is 2.__my__ (I) father. 3.__His__ (he)name is Bill. The woman is my mother. 4.__Her__ name is Gina. My parents have two 5.__sons__ (son) and a daughter. The boys 6.__are__ (be) Jim and me. Jim is 15, and I'm 13. 7.__The__ girl is my sister, Ann. 8.__She__ (she) is 7.I love my family. I love my 9.__parents__(parent), my brother 10.__and__ my sister. Ⅷ.完形填空。
Hello!I'm Emma Brown.Look at this __1__!
The two boys are my __2__, Peter and Bob.Peter is my uncle's __3__. He is 8. Bob is his last son and he is __4__.Who is that girl?She is my good __5__,Ivy. Ivy is 12. She and I are in a __6__, No.5 Middle School.Look!__7__is that?It's Ivy's __8__.It's a nice watch, but Ivy __9__ it. If(如果)you have found it,please call her __10__ 657-4391. ( B )1.A.map ( D )2.A.sisters
B.photo
C.name list D.ID card
D.cousins D.sister
B.parents C.uncles
( B )3.A.daughter B.son ( A )4.A.7
B.9
C.brother
C.11 D.13
D.friend
( D )5.A.aunt B.daughter C.mother
( B )6.A.family B.school C.number ( B )7.A.Who
B.What
D.bus
D.What color D.notebook
C.How
( A )8.A.watch B.book ( B )9.A.meet ( C )10.A.in Ⅸ.任务型阅读。
C.pencil C.spell C.at
B.lost B.to
D.found
D.for
你知道什么是家谱吗?读下面这段文章,然后填写下面的家谱。 Kate White has a large family. There are nine people in her family. Her grandfather's name is James White. He is a doctor. Her grandmother's name is Alice White. She is a housewife. They have a son and a daughter. Kate's father's name is Thomas White and he is a policeman. Her mother's name is Jenny White and she is a nurse. Kate is 13 and she is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She has a little brother, Jimmy. Jimmy is only three. Casey is her aunt and Charles is her husband(丈夫). They are both teachers. They have a little baby. His name is Tommy. Kate loves her family very much.
读后词汇拓展 猜出画线单词的中文意思及词性,并收入自己的小词典。 1.large __adj.大的__
2.housewife __n.家庭妇女__
课时分层作业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练] [中小学复习资料]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中小学复习资料]
①信息网络技术是现代服务业的支撑 ②现代服务业都属于生产性服务业 ③地区开放程度对服务业没有影响 ④现代物流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A.①② C.①④
B.③④ D.②③
C [现代服务业中的法律服务业属于生活性服务业;市场对服务业区位的影响很大,而地区开放程度与市场容量密切相关,因此②③说法错误。]
网上购物,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货比三家,并且网购具有“商品种类齐全、价格实惠、送货上门”等优势。结合某商品网购物流示意图,回答2~3题。
2.①②③网购流程环节排序正确的是( ) [中小学复习资料]
A.订单分发、物流配送、采购 B.订单分发、采购、物流配送 C.物流配送、订单分发、采购 D.物流配送、采购、订单分发
3.与传统商业流通相比,网购的优点不包括( )
A.效率高 C.风险小
B.成本低 D.结算简便
2.B 3.C [第2题,订单经过审核后,要分发到相关部门,①对应订单分发。货物采购后入库,②箭头指向入库,应是采购。送货由物流部门负责,③对应物流配送,B正确。第3题,与传统商业流通相比,网购足不出户,效率高,结算简便,流通环节少,成本低。但是网购与当面挑选货物、当面付款相比,风险大,所以优点不包括C。]
下图为我国长江沿岸某城市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 [中小学复习资料]
4.该城市准备规划建设一个高新科技工业园,该园应该布局在( ) A.① C.③
B.② D.④
5.为了治理区域④对城市的空气污染,下列措施相对较为合理的是( ) A.将化肥厂全部永久关停 B.将印染厂迁往区域⑥ C.将石油化工厂迁往区域⑤ D.修建西南—东北走向的绿化带
4.B 5.D [第4题,②靠近大学城,且位于城市的边缘,地价较低。第5
题,图示印染厂和石化工厂都是水污染型工厂,故布局在河流的下游,较为合理,且题目要求是针对④区域的大气污染,故选D项,建设工业区和住宅区之间的绿化带,可减少对城市的大气污染。]
6.读某城市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小学复习资料]
(1)商业网点A的布局符合________最优原则,这里发展商业的两大优势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图中商业中心B的布局符合________最优原则,这里发展商业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小学复习资料]
(3)C商业点分布是否合理?为什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商业网点A位于城市的外环线附近,这里交通便利,此外,这里位于城市边缘,地租较低,也是商业发展的一大优势。商业中心B位于城区中心,这里人口密集,市场较大,符合市场最优原则。C商业点的布局既不符合市场最优原则,也不符合交通最优原则,因为这里市场狭小,交通不便。
【答案】 (1)交通 交通便利 地租较低
(2)市场 人口密集,市场广大,且市场对外的辐射能力强
(3)不合理。这既不符合市场最优原则,也不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中小学复习资料]
[冲A挑战练]
生产性服务业,指为生产、商务活动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服务的行业。生产性服务业在市中心的集聚,形成集聚效应,但过度集聚也会产生一些城市问题。下图示意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的三大因素。读图,回答7~9题。
7.以下行业中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是( ) A.餐饮业
B.旅游业
C.家电生产 D.软件开发 [中小学复习资料]
8.市中心大量的民用住宅转租成办公场所,是( ) A.区位条件引起的扩散 B.经济导向引起的集聚
C.政府规划引起的集聚 [中小学复习资料]
D.政府规划引起的扩散
9.针对市中心生产性服务业过度集聚的现象,政府可以引导( ) A.市区的金融机构迁至郊区 B.市中心发展现代物流业 C.技术服务业迁至高校园区
D.减少市中心的办公用地 [中小学复习资料]
7.D 8.B 9.C [第7题,读材料分析可知,生产性服务业指为生产、商务活动提供服务的行业,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服务。餐饮业、旅游业、家电生产都是为消费者个人提供服务的,所以不属于生产性服务业;软件开发是为电子产业的发展提供服务的,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第8题,市中心交通便利,人口流动量大,信息和金融服务业发达,因此商业活动愿意付出更多的地租,从而形成商业活动的集中区域。因此市中心大量的民用住宅转租成办公场所,主要是经济导向引起的集聚造成的。第9题,针对市中心生产性服务业过度集聚现象可以适当地进行分散,高校园区附近科技发达,因此,将技术服务业迁至于此,可以就近为高科技产业进行服务;市区的商业活动较多,对金融服务业的需求较大,不宜把金融机构迁至郊区;现代物流业分布在市中心,会导致市中心的交通压力加大;通过减少市中心的办公用地来分散生产性服务业是不恰当的方式。]
10.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布局简图,其中A、B、C为城市中的三地,有人据图作了如下判断和规划,你认为正确与否,并阐明理由。 [中小学复习资料]
(1)该城市的最大商业中心位于A地。
(2)该市规划建设一个专业化大型商品交易市场,有人认为最佳位置应该在
C处。
【解析】 第(1)题,A地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通达度好,人口流动性大,适宜布局商业中心。第(2)题,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占地面积大,应布局在城郊且交通便利的地方。
【答案】 (1)正确,市中心交通通达度好,人口集中。 [中小学复习资料]
(2)不正确,C处无交通干线,通达性差。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炸食物时烧开的油溅到身上往往比烧开的水溅到身上对身体伤害得更严重,其主要原因( )
A. 油的热量比水的热量多 B. 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C. 油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大 D. 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得多
2.人在中暑时会出现体温上升、眩晕、头痛等症状,对患者进行急救时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往身上擦酒精,原因是( ) A. 酒精有麻醉作用,会缓解患者头痛的症状 B. 酒精可以消毒
C. 酒精蒸发可以吸热,从而使患者体温下降 D. 酒精有气味,患者闻到酒精的气味后不再眩晕
3.如图示,烧瓶中的水正在沸腾,若往烧瓶中打气,会看到水停止沸腾,这是由于( )
A. 气压升高,水沸点升高 B. 气压降低,水温升高
C. 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 D. 气压升高,水的沸点降低
4.对锅加热,锅内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许多“白气”.这是因为( ) A. 沸腾时水不蒸发
B. 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温度高于10O℃ C. 停火后水开始大量蒸发
D. 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大量水蒸气液化为小的水珠,形成“白气”
5.冰熔化为水的温度-时间图像,符合实际的是( )
A.
B.
C.
D.
6.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为37.5℃,若没有甩就直接去测量乙和丙的体温,已知他们的实际体温分别为36.9℃和38.7℃,那么两次测量的结果分别为( ) A. 36.9℃和38.7℃ B. 36.9℃和37.5℃ C. 37.5℃和37.5℃ D. 37.5℃和38.7℃
7.五一节时,为了避免游客排队时被阳光晒得过热,动物园内加装了一大批喷雾设施,为游客喷雾降温.喷雾降温设施喷洒的水雾,即使在水温与气温相近的情况下,也有比较明显的降温效果,主要原因是( ) A. 水的密度大 B. 水的比热容大 C. 水汽化时要吸热 D. 水雾透光性差
8.下列现象的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放热的是( )
A.
B.
C.
D.
9.冬天房顶上的积雪没有熔化,但会逐渐减少,是因为积雪发生了( ) A. 蒸发现象 B. 升华现象 C. 凝华现象 D. 凝固现象
10.在大街上我们偶尔能见到用一些废旧的铝制品浇铸铝锅的情形.将废旧铝制品放在炉里加热熔化,然后将铝液浇灌到模具里.模具里铝由液态至刚好完全变为固态的过程中( ) A. 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B. 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C. 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下降 D. 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
1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过程的是( ) A. 太阳将积雪晒化
B. 点燃的蜡烛不停地流着蜡烛油 C. 钢块投入炼钢炉后变成了钢水 D. 食盐投入水中,过一会儿就看不见了
12.白炽灯发光时,灯丝的温度可达2000℃,以下适合做灯丝材料的是( )A. 铜 B. 铁 C. 钨 D. 铝
13.海波的熔点是48℃,则48℃的海波( ) A. 一定是固态 B. 一定是液态
C. 一定是固液共存状态 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14.北方建筑工人在较冷的季节和泥时,常用盐水代替清水,因为盐水具有( A. 较好的流动性 B. 较好的挥发性 C. 较低的凝固点
)
D. 较高的熔点
15.小李把同样的水饺放在水中煮和放在油中炸,经过一段时间取出水饺,发现在油炸的水饺发黄变焦了,而在水中煮的水饺没有发黄变焦,这说明( ) A. 水是无色的,油是黄的 B. 油的传热性能比水强 C. 油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D. 油没有沸点,水有沸点
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 16.(多选)下列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 初春,湖面上的薄冰层开始融化 B. 盛夏,打开冰箱门形成的“白气” C. 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 隆冬,教室的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
17.(多选)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看到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白气”,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周围也有“白气”,如图所示.下面对这两种“白气”的解释正确的有( )
A. 两种白气都属液化现象
B. 两种白气都是原来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C. 壶嘴冒出的白气是壶里冒出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D. 雪糕周围的白气是雪糕升华形成的
18.(多选)下表为几种物质的熔点,根据表中数据可判断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几种物质的熔点/℃(在标准大气压下)
A. 灯丝用钨做成是因为它的熔点高 B. 不同物质的熔点一般不同 C. 表内物质应该都是晶体
D. 北方气温有时低于零下50℃,因此北方多用酒精温度计
19.(多选)天津地区一年四季分明,严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冰花主要是水凝固形成的 B. 冰花主要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 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内侧 D. 冰花出现在窗玻璃外侧
20.(多选)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济南近年来冬天最冷时的气温可达-20℃ B. 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 C. 洗澡时淋浴水温为70℃ D. 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
三、填空题
21.北京元月份的平均气温为“-4.7℃”,读作 ______ 或 ______
22.在探究“水凝固”的实验时, 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将盛有5℃水的试管固定 在盛有食盐水的烧杯中, 等待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有少量的冰出现而食盐水没有凝固,用温度计测得此时食盐水温度为-5℃,此实验可以说明食盐水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要 (选填“高”或“低”).
23.夏天,当我们从游泳池上来后,风一吹感到很凉爽,这是因为空气的流动加快了身上的水的________,而水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要从人体吸收________,使人体的皮肤温度________,所以感到凉爽.
24.冬天,小明发现河水结冰了,但室外咸菜缸中的盐水却没有结冰,这是因为盐水比水的凝固点 ______ (“高”、“低”).
25.如图所示是一些小冰块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共持续_______min;该物质的熔点为 _______℃.
四、实验题
26.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
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像如图甲所示.
(1)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 ______ 分钟开始凝固,凝固过程用了 ______ 分钟.
(2)从图像中得到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将 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凝固点为 ______ ℃.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 ______ 了(选填“高”或“低”).
(4)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 ______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五、简答题
27.夏天,南方一些偏远地区为了保鲜食物,通常在盆里装一些常温的水,盆底放一个略高于水面的支架,支架上放一只装有食物的篮子,再把用多层纱布制成的口袋套在篮子上,使袋口浸入水中,则多层纱布中就会有水,如图所示.请分析该装置保鲜食物的原因.
六、计算题
28.有一只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测冰水混合物时水银柱长度为24mm,测沸水时水银柱长度为88mm,测热水时水银柱长度为46mm,求热水温度的实际值为多少? 七、作图题
29.某地区某时刻气温达到零下12℃,请在图中标注出液柱上升到的位置.
八、阅读理解题(共1小题,每小题分,共0分) 3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很多物理现象跟气压的大小(通常说气压的高低)有关系,对人类的生活、健康有重要影响.
实验:(如图a)烧瓶中的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就停止沸腾;待水的温度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b),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说明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换用其它液体,在各种气压下实验,表明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增高.
(1)研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的步骤:A提出假设;B分析归纳;C得出结论;D提出问题;E实验研究;F理论推导;G经验总结等.你认为编者对“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的研究”依次采取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把图b的装置改成图c的装置,注射器改为加热,待水沸腾后,才与胶管连接,并继续加热,目的是想通过实验验证“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升高”.你猜想小明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看到的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在相同条件下,油沸腾时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所以沸腾的油溅到身上比沸水溅到身上时烫伤的更严重. 2.【答案】C
【解析】往身上擦酒精后,酒精蒸发并从人体吸收热量,从而降低体温. 3.【答案】A
【解析】往烧瓶中打气时,烧瓶内的水面上方的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水停止沸腾. 4.【答案】D
【解析】“白气”不是气,它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水蒸气液化的条件是降低温度,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很多“白气”,说明此时水面上的温度降低了.
A、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在沸腾的过程中,也伴随着蒸发,故A错; B、沸腾时水的温度是100℃,产生的水蒸气的温度也是100℃,所以此时大量的水蒸气在水面处不能液化,也就看不到大量的“白气”;
C、停火后水蒸发的速度其实还没有沸腾时的快,再者,“白气”属于液化,而蒸发属于汽化,停火后出现大量的“白气”并不是水蒸发形成的,故C错; D、停火后出现大量的“白气”,是由于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热的水蒸气遇冷从而发生液化形成大量的小水珠,形成“白气”,故D正确.
5.【答案】D
【解析】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水的比热容大于冰的比热容.A.是晶体的凝固图像,所以A不符合题意;B.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所以B不符合题意;
CD.是晶体的熔化图像,但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冰熔化成水之后,相同时间内吸收相等的热量时,水温升高较慢;所以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6.【答案】D
【解析】由于缩口结构,使体温计的示数只能上升,不能下降.若没有把体温计液柱甩回玻璃泡,就用示数为37.5 ℃的体温计,直接测量体温为36.9℃的体温,液柱不会上升也不会下降,体温计的显示的示数仍是37.5 ℃;测量38.7 ℃的体温时,体温计内的液柱会上升,所以显示的结果是38.7℃. 7.【答案】C
【解析】喷出的雾会迅速汽化,发生的是汽化现象,在汽化过程中会吸收热量,使周围的温度迅速降低,所以具有比较明显的降温效果. 8.【答案】B
【解析】A.人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是身体表面的水蒸发,属于汽化,需要吸收热量,故A不符合题意;
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气”是热的水蒸气在空气中形成的小液滴,属于液化,需要放出热量,故B符合题意;
C.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是由固体直接变成了水蒸气,属于升华,需要吸收热量,故C不符合题意;
D.夏天晾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是液态的水蒸发变成了水蒸气,属于汽化,需要吸收热量,故D不符合题意. 9.【答案】B
【解析】固态积雪不经过熔化过程,直接变为气态,这是升华现象 10.【答案】B
【解析】铝液浇灌到模具里,在模具里逐渐凝固,由于铝是晶体,因此凝固过程不断放热,但温度保持凝固点不变. 11.【答案】D
【解析】熔化是指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选项D,食盐投入水中,属于食盐在水中“溶化”的过程,不属于物理里面的“熔化”. 12.【答案】C
【解析】由熔点表知,钨的熔点为3410℃,高于2000℃,因此用钨作灯丝的材料,而铁、钢、金的熔点远低于2000℃,灯泡还没有达到正常发光的温度时,铁、铜、铝就会熔化,因此不能用铁、铜、铝作灯丝. 13.【答案】D
【解析】海波是晶体,在熔点48℃时,海波有三种存在的可能:(1)海波温度达到熔点,但不能够继续吸热,呈现固态;(2)海波处于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海波处于固液共存状态,(3)海波温度处于凝固点但没有继续放热时或刚好完全熔化结束时,处于液态. 14.【答案】C
【解析】建筑工人在秋冬季节和泥时,常用食盐水代替自来水,相当于掺杂质,泥的凝固点降低,不易凝固,有利于施工;
15.【答案】C
【解析】不同液体的沸点是不同的,油的沸点高,水的沸点低,温度高的液体能把食物烤焦、烤糊,温度低的液体不会烤焦. 16.【答案】CD
【解析】A、初春,湖面上的薄冰层开始融化,冰由固态变成了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盛夏,打开冰箱门形成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了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是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C符合题意;
D、隆冬,教室的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 17.【答案】AC
【解析】“白气”是液态,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形成的.从壶嘴冒出的“白气”是由壶嘴冒出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形成的;而雪糕周围的“白气”则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雪糕,在雪糕周围液化形成的. 18.【答案】ABCD
【解析】A、钨的熔点是3410℃,灯丝发光时的温度大约是2000℃低于钨的熔点,不容易熔化.A选项正确;
B、从表中的熔点数值可知,不同物质的熔点一般不同.B选项正确; C、表内物质都是晶体,原因是都有固定的熔点.C选项正确;
D、判断用什么材料,关键是要看在实际应用测量时,温度计里面的液体会不会汽化或凝固,通过对比表格里面的两种材料,可以看出,若用水银,则会在-50℃以前就会凝固,而酒精就完全符合实际要求.D选项正确. 19.【答案】BC
【解析】:“冰花”出现在冬天的早晨,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窗玻璃,在窗玻璃内侧凝华成的小冰晶. 20.【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温度的估测,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值,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应用日常知识积累解答此题.
A、最近几年济南冬季气温最低大约在-10℃.不符合实际;
B、水的凝固点在0℃左右,冰箱内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应该高于0℃,在4℃左右.不符合实际;
C、人的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不可能达到70℃.不符合实际;
D、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符合实际. 21.【答案】零下4.7摄氏度;负4.7摄氏度 【解析】-4.7℃读作零下4.7摄氏度或负4.7摄氏度 22.【答案】低
【解析】试管中有少量的冰出现而食盐水没有凝固,此时食盐水的温度为-5℃,说明在-5℃时食盐水仍是液态还未凝固,而水的凝固点为0℃,可知食盐水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要低.
23.【答案】汽化;汽化;热量;降低.
【解析】夏天,当我们从游泳池上来后,风一吹感到很凉爽,这是因为空气的流动加快了身上的水的汽化(蒸发),而水汽化时要从人体吸收热量,使人体的皮肤温度降低,所以感到凉爽. 24.【答案】低
【解析】同样温度下,水结冰而盐水没有结冰,说明盐水的凝固点比水要低一些. 25.【答案】10;0.
【解析】从图像上看,冰从5min开始熔化到15min结束,熔化过程用了10min 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冰的熔点为0℃.
26.【答案】(1)10;10;(2)不变;(3)-2;低;(4)变多
【解析】(1)晶体的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在图像中与横轴平行的一段是温度保持不变的,所以盐水从第10分钟开始凝固,到第20分钟凝固完成,凝固过程用了10分钟;
(2)液态晶体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凝固时放热,温度是不变的;
(3)从图像可知:温度保持不变的温度是-2℃,故该盐水的凝固点是-2℃;又知:水的凝固点是0℃,所以与水相比,盐水的凝固点变低了;
(3)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而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2℃,所以冰水混合物会向盐冰水混合物放热,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达到凝固结冰的条件,故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
27.【答案】纱布口袋中含的水与封闭的空气温度相同,这些水由于蒸发,温度降低;口袋中水的温度低于封闭空气的温度,封闭空气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封闭空气的温度低于食物的温度,食物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解析】纱布口袋中含的水与封闭的空气温度相同,这些水由于蒸发,温度降低;口袋中水的温度低于封闭空气的温度,封闭空气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封闭空气的温度低于食物的温度,食物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28.【答案】解:水银柱24mm时的温度是0℃,88mm时的温度是100℃.所以1mm水银柱表示的温度=
热水中水银柱的长度
=46mm-24mm=22mm,液体的温度=22mm×时的温度是34.4℃.
℃/mm=34.4℃.答:热水此
【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一个标准气压下沸水温度是100℃.此温度计上用64mm(88mm-24mm)表示0℃~100℃,即1mm表示
℃,再根据
温度计在热水中的实际长度22mm(46mm-24mm)得出液体的温度.
29.【答案】
【解析】首先看清温度计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温度值确定液柱上表面的位置,此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由于温度值是-12℃,则液柱上表面对应的刻度应是10刻度下面两格处.
30.【答案】水重新沸腾;液体表面的气压降低,液体沸点降低;(1)DEBC;(2)向内压向活塞;水停止沸腾.
【解析】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过一会儿,将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b所示,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这是从瓶内向外抽气,气压减小,沸
点降低,所以看到水又重新沸腾.(1)该实验先根据生活现象提出问题,然后进行实验研究,实验时先加热液体,使液体沸腾后,停止加热,从液面上抽气,观察现象,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得出液体的沸点和气压的关系,实验采用的步骤是:提出问题→实验研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因此顺序是DEBC. (2)要验证“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升高”,必须增大烧瓶内的气压,因此小明需要向内压活塞,这样烧瓶内的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此时水的温度低于水的沸点,会看到水停止沸腾.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和电压关系
一、学习目标:
1. 掌握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2. 掌握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
掌握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规律。 三、考点分析: 知识细目 考核目标与要求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理解 实验题 计算题 选择题 2-8填空题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 理解 实验题 计算题 分 分 2-8分值
电流
电压
知识点一: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例1:小珊按图示电路进行探究实验,她将电流表先后串联在A、B、C处,闭合开关后,电流表的读数( )
A. A处最大 C. C处最大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分析电路、判断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2)解题思路: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的关系进行判断。
解答过程:
本题电路为串联电路。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故选D。
解题后的思考:本题着重考查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记清规律即可轻松解决此题。
例2:如图所示电路中,三个灯泡的规格完全相同,开关闭合时三个相同的电流表A1、A2、A3的示数依次为、
、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B. B处最大 D. 三处一样大
A.
<
<
B.
>
>
C. == D. >>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分析电路、判断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2)解题思路: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根据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的关系进行判断。
解答过程:
1、本题电路为并联电路。
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图中所示,A1测的是干路电流,应该等于三个灯泡的电流之和,而A2测的是L2、L3两个灯泡的电流之和,A3测的是灯泡L3的电流,故=
+
,而
>
,故选B。
解题后的思考:本题着重考查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记清规律,认真分析,即可轻松解决此题。
例3: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I1、I2,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为I1'、I2',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I1=I2,I1'=I2'=0 C. I1B. I1>I2,I1'>I2'=0
D. I1=I2,I1'>I2'=0
1)题意分析:分析电路、判断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及电路短路时电流的大小。
2)解题思路: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的关系进行判断;电路短路时电流为0。
解答过程:
1、S断开时电路为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故I1=I2。 2、当S闭合后,灯L2短路,电流表A2的示数为0,故I1'>I2'=0。 解题后的思考:本题着重考查的是电路分析、判断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及电路短路时电流的大小,是一道简单的综合题。熟记规律,细心分析,即可轻松解决此题。同学们会出错,多是因为当S闭合后,忽略了电路短路这一现象。 例4:如图所示,电流表则电流表:
、
、
的示数分别是
、
、
,
A. A的示数是100mA C. A'的示数是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分析电路、判断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2)解题思路: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根据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的关系进行判断。
解答过程:
B. A的示数是
D. A'的示数是
1、本题电路为并联电路,电流表A1测量的是灯L1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的是灯L2的电流,电流表A3测量的是灯L3的电流,电流表A测量的是灯L2和灯L3的总电流,电流表A'测量的是灯L1和灯L2的总电流。
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故电流表A的示数应为电流表、
的示数之和,应为120mA,电流表A'的示数应为电流表
、
的示
数之和,应为80mA。选C。
解题后的思考:本题着重考查电路分析、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记清规律,认真分析,即可轻松解决此题。同学们会出错,多是因为对三盏灯的连接方式分析错误,或是对电流表测量的是哪部分电流分析错误。
例5:如图所示的导线,A处导线的直径大于B处导线的直径,那么通过A处和B处的电流强度的关系是I1______I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判断电流的大小。
2)解题思路:通过一条导线的电流处处相等,与导线的粗细无关。 解答过程:通过一条导线的电流处处相等,与导线的粗细无关。故填“等于” 解题后的思考:本题主要考查通过一条导线的电流处处相等,与导线的粗细无关。概念清楚即可轻松作答。同学们会出错多是因为受导线粗细条件的干扰。 例6:如图所示,在甲图中,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1的示数为0.6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4A,则灯L1中通过的电流为 A,灯L2中通过的电流为
A;在乙图中,当开关S闭合时,通过灯L1、L2、L3的电流分别是0.25 A、0.4 A、0.5 A,则电流表A的示数为 A。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分析电路、判断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2)解题思路: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根据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的关系进行判断。
解答过程:
1、本题甲图电路为并联电路,电流表A1测量的是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量的是灯L2的电流。依题意,灯L1中通过的电流为0.2A,灯L2中通过的电流为0.4A。
2、本题乙图电路为并联电路,电流表A测量的是灯L2和灯L3的总电流。依题意,电流表A的示数为0.9A。
解题后的思考:本题着重考查电路分析、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记清规律,认真分析,即可轻松解决此题。同学们会出错,多是因为对电路的连接方式分析错误,或是对电流表测量的是哪部分电流分析错误。
例7:下图中,丙图是在使用甲、乙两图测量通过A、C两点的电流时,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中虚线所示)情况,当图甲、乙中的开关闭合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甲图中,通过A点的电流最大 B. 在甲图中,通过C点的电流最大
C. 根据丙图可知,通过乙图中B点的电流一定是0.2A D. 根据丙图可知,通过乙图中B点的电流可能是1A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分析电路、电流表的使用及判断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2)解题思路: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判断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熟悉电流表的使用。
解答过程:
1、甲图电路是串联电路,通过图中A、B、C三点的电流一样大,故A、B选项错误。
2、乙图电路是并联电路,图中A、B两点是支路,C是干路,故C点处电流应比A点处电流大。
3、电流表没有说明量程的选择。若电流表选用0.6A的量程,C点电流应为0.5A,A点电流应为0.3A,则B点电流应为0.2A,若电流表选用3A的量程,C点电流应为2.5A,A点电流应为1.5A,则B点电流应为1A。故C、D选项均有可能,但不是一定,选D。
解题后的思考:本题着重考查电路分析、电流表的使用及判断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略加综合。记清规律,认真分析,即可轻松解决此题。同学们会出错,多是因为对电路的连接方式分析错误,或是对电流表测量的是哪部分电流分析错误,亦或是在电流表的使用上出现疏忽,没有注意量程的选取问题。
小结:要解决好这类问题,首先要熟悉电路的连接方式,这是处理电学问题的基础,电路分析出现错误,题目就无法做对了。其次要熟悉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这也是今后解电学问题的基本规律之一。再有就是要注意对前后所学知识的连接,不要学了后面忘前面。 知识点二: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
例1:小明同学将滑动变阻器R1和定值电阻R2串联在电源电压为6V的电源两端,如图所示,小明多次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R1两端的电压U1,记录电压表V2的读数U2,得到表中所示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U2和U1的关系是 。
U1/V U2/V 5 1 4.5 1.5 4 2 3.5 2.5 3 3 2.5 3.5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分析电路、判断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
2)解题思路: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根据串联电路中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之和的关系进行判断。
解答过程:
1、本题中的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V1测量的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的是电阻R2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1、V2的示数总和就是电路的总电压,也就是电源电压。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电压表V1、V2的示数总和(6V)是一个常数,它等于电源电压,即等于电路的总电压。
故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U2和U1的关系是随着U1的减小U2增大,但U2和U1的和不变,且总等于电源电压(即电路总电压)。
解题后的思考:本题着重考查电路分析、判断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及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题时,学生找到规律并不困难,但要把结论用文字写出来,就会觉得有些难度,不知如何写。其实同学们在做这样的题时只要把自己得出的结论用文字表述出来即可,也就是说你怎么想的就怎么写。 例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S1闭合,S2、S3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 V,当S1、S3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求:
(1)电源电压是多少?
(2)当S1、S3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分析电路、判断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
2)解题思路: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根据串联电路中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之和的关系进行判断。
解答过程:本题需要根据题目要求逐步画出等效电路图,并分析作答。 1、根据题目要求,当S1闭合,S2、S3断开时,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测量的是灯L1的电压。
2、当S1、S3断开,S2闭合时,电路仍为串联电路,但此时电压表测量的是灯L2的电压。
3、由上述分析可知,开关的闭合与断开的变化,并没有影响电路的连接方式,而是改变了电压表测量的对象,所以根据题中已知条件,电源电压应为9V。 4、当S1、S3闭合,S2断开时,灯L2被短路,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电源电压是不会随着电路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仍为9V。
解题后的思考:本题着重考查电路分析及判断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题目较前面的例题有些改变,电路中有多个开关,断开或闭合开关会引起电路连接方式上的改变。解决此类电学题时,最重要的就是对每次开关断开或闭合后的电路连接方式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画出等效电路图。
例3:如图所示,已知电流表A1的示数是1.8A,A2的示数是0.8A,流过电阻R1的电流为0.5A,设流过电阻R1、R2和R3的电流分别用Il、I2和I3来表示:
(1)请画出去表后的等效电路图。
(2)根据电流表的示数及该电路的特点,计算出流过电阻R2和R3的电流I2和I3分别为多大?电流表A3的示数是多大?
思路分析:
1)题意分析:分析电路、判断并联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及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
2)解题思路:熟悉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根据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并且与总电压相等,及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的关系进行判断。
解答过程:本题需要根据题目要求画出等效电路图,并分析作答。 1、在讲解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时,我们曾提到过,在电路中,对电压表作断路处理,对电流表作短路处理(即当导线处理),根据题目要求,整理电路如图甲所示。
甲
2、从整理后的电路图可以看出,是前面我们讲过并联的电路,三个电阻为并联关系,故,去表后的等效电路图如图乙所示。
乙
3、依题意可知,电流表A1测量的是电阻R2、R3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的是电阻R1、R2的电流,电流表A3测量的是干路电流,电压表测量的是电阻R3的电压。
4、根据已知条件可计算出:流过电阻R2和R3的电流I2和I3分别为0.3A和1.5A;电流表A3的示数是2.3A。
解题后的思考:本题着重考查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电路连接及判断并联电路中电压、电流的关系。题目比前面的例题略难,带有综合性,在今后的学习中,电学题多是这样的综合题,对电路中电表的使用的考查是必然的。解决此类电学题,最重要的是正确判断电路连接方式并画出等效电路图及明确电表是测量哪部分电路的电流或电压用的。
小结:要解决好这类问题,首先要熟悉电路的连接方式,这是处理电学题的基础,电路分析出现错误,题目就做不对了。其次要熟悉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这也是今后解答电学题的基本规律之一。再有就是要注意对前后知识的连接,不要学了后面忘前面。最后就是题目中经常会出现电路中有多个开关,通过开关的通断控制电路的变化;电路中有电表等条件,通过这些条件为电路分析制造一些难度,这些都是电学题中常见的。
1、熟悉电路的连接方式,画对电路图。 2、熟悉电表的使用,会灵活应用于电学题中。 3、熟练掌握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一、预习新知
我们前面已经学习过电压、电流和电阻的概念,这三个物理量之间存在着什么规律呢? 二、预习点拨
探究与反思
探究任务一: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它的电流会不会改变?怎样改变?
【反思】(1)探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的关系时,要求什么保持不变?
(2)实验结果表明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是什么关系?
探究任务二:电阻反映的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改变导体的电阻,通过它的电流会不会改变?怎样改变?
【反思】(1)探究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要求什么保持不变? (2)实验结果表明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是什么关系?
(答题时间:45分钟)
1. 对如图所示的电路分析正确的是 ( )
A. 通过A点的电流比通过B点的电流大 B. 通过B点的电流比通过C点的电流大
C. 通过C点的电流等于通过A、B两点的电流之和 D. 通过A、B、C三点的电流一样大
2.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个相同的灯泡连接在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两灯都亮,则电流表A1和电流表A2的读数I1、I2的关系是 ( )
A. I1=I2
B. I1>I2 C. I1 3.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是6V,电压表V1的示数是2.4V,则电压表V2的示数是( ) A. 6V B. 3.6V C. 2.4V D. 0V *4.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4.5V;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则L1和L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 3V和4.5V B. 1.5V和4.5V C. 3V和1.5V D. 1.5V和3V **5.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压表V1的示数为6V,电压表V2的示数为3.4V. 那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可知电源电压为6V B. 可知L1两端电压为2.6V C. 将电压表V2换成电流表,则L1亮,L2不亮 D. 将电压表V2换成电流表,则L1与L2并联,电流表测的是干路上的电流 6. 小丽同学进行探究实验的电路如图甲所示,她用电流表分别在A、B、C三处测得电流的数值如下表所示。请你帮她完成如下几项工作: 测量处 电流0.5 (安) 0.2 0.3 A B C 甲 乙 (1)比较上表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 是: 。 (2)小丽把电流表接入A点,当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7. 如图所示电路,灯L1、L2是 联的,当S闭合后,电流表A1的示数为0.2A,A2的示数为A1示数的3倍,则A3的示数为 A。 *8. 如图所示电路,A1的示数为1A,A2的示数为1.2A,A3的示数为1.8A,则通过L1的电流为 A。 A,通过L2的电流为 A,通过L3的电流为 *9. 如图所示,灯泡L1、L2、L3串联在10V的电路中,已知电压表V1的读数是7V,电压表V2的读数是8V,则灯泡L1、、L2、L3两端的电压依次是 V、 V、 V。 1. D 2. C 3. B 4. C 5. C 分析:将电压表V2换成电流表,灯L2被短路。 6.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电流表两极接反了。 7. 并 0.8 8. 0.8,0.4,0.6 9. 2,5,3 分析:图中所接为电压表,电路为串联电路,电压表V1的读数7V是灯L1和L2的电压之和,电压表V2的读数8V是L2和L3的电压之和,两数相加得15V,多算了一次灯L2的电压,因此灯L2的电压为5V,由此可算出灯L1和灯L3的电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