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全球视角看国际医学教育及其未来方向-2019年精选文档

2024-02-04 来源:客趣旅游网
从全球视角看国际医学教育及其未来方向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 and its Future Directions

WANG Qing

(Shanghai Medical College,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

Internalization presents a powerful challenge

and an opportunity for medical schools. This paper looks at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particularly medical

education from the global perspectives, examines the factors driving and facilitating internationalization. It argues that the future of medical education, facilitated by new learning technologies and pedagogical advances, lies in transferring to a transnational approach in which internationalization is integrated and embedded within a curriculum involving collaboration among a number of school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bstract:

Key words: medical education; internalization;

educational model

进入 21 世纪,人类迎来了一个全球化的时代。马丁路德金

在 1968 年曾经说过,“终有一天,所有生命都相互关联,都在 相互之间形成的网络中无从逃遁, 被命运的外衣紧缚在一起, 直

接影响到某个人的任何事都会间接影响所有其他的人。”现今, 化影响并在随之发生改变 [1] 。教育也不例外,全球交流及教育 的国际化已成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并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增 长,成为不可忽视的复合力量。 本文试图从全球视角分析高等教 育尤其是医学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及其驱动因素, 对未来医学教育 的模式进行剖析。 我们正生活在这样一个地球村中,

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都受国际

尽管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已逐渐为全球高等教育机构所认 同,并被多数高校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但不同群体、不同学校对 国际化内涵的诠释各不相同。 对某些学校来说, 国际化就是学生 和教师的流动及推进国际化的举动 (如在国外建立分校、 签订协 议等),而对另一些学校来说,国际化则意味着将国际先进理念 融入课程及教学中去。

传统意义上, 教育国际化一直被视为人员的流动――学生去 不同国家学习, 教师到世界各地去教书。 这种空间上的跨界流动 曾经备受推崇,并被视为国际化的标准模式。然而,这只是狭义 的国际化。谈到医学教育的国际化,欧洲医学教育协会秘书长、 英国资深医学教育专家 Harden博士认为[2],有三个变量是不得 不考虑的:学生、教师与课程,这三者之间关系的变化及其不同

组合构成了教育国际化的不同模式:

♦传统模式:本地学生+本地教师+本土课程。这一模式其实 并不包含任何国际化元素。

♦海外学生模式: 国际学生 +本地教师 +本土课程。 学生到另 一个国度学习当地教师讲授的课程。 学生选择到别国接受医学教 育,有的是看重海外高校的名望和质量, 有的是因为在本国接受 医学教育极为困难或者费用昂贵。 往往是相对贫困或发展中国家 的学生到较富裕的国家学习,希望通过接受高质量的医学教育, 为其在该国谋求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海外教师模式: 本地学生 +国际教师 +本土课程。 高校间国 际合作方式之一是选派教师去海外学习, 在进行研究的同时还需 参与教学。 这种方式长久以来被认为是给课程注入国际化元素的 有效途径。

♦分校模式: 本地学生 +国际教师 +国际课程。 知名高校在海 外设立分校或与海外高校结成姊妹学校。 分校区的课程通常与主

校区并行,并且为公平起见,课程设置完全一致,部分授课任务 了一步,但原封不动引进的国际课程并未考虑当地卫生服务的实 际需要,有可能造成教学与实际脱节。

也会由来自主校区的教师担当。 这种模式虽然比前几种模式更进

♦跨国医学教育: 国际学生 +国际教师 +国际课程。 这是医学

教育专家推崇的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国际化, 其理念和宗旨将在后 文详述。

医学教育国际化的驱动因素

促进医学教育发生变革的动力及支持国际化的因素来源不 同,也许每一条原因看上去都不那么起眼, 但综合在一起就构成 一股强大的力量,使医学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不可阻挡。

1. 卫生保健服务的全球化

全球化在影响人类行为的其他方面的同时, 也影响着卫生事

业,从而必然影响医学教育。 全球人口的频繁流动使医生面对的 患者群体具有种族文化、 社会经济背景多样化的特征, 际大背景着眼, 培

养出能应对这一局面的合格医生, 对医学教育 提出了极大的挑如何从国 战 [3,4] 。国际卫生保健人才市场的现状也引起 了广泛的关注, 发展中国家医生向外流动已造成世界上许多地区 医学人力资源严重短缺, 卫生保健人员分布不均几乎成了全球性 的问题。医疗保健从业人员的流动同时也引发了对医生资质如何 认定的担忧:来自不同国度、拥有不同文化背景、接受不同医学 教育的临床医生是否有能力在全球任何地方为患者提供优质的 医疗服务?因此, 建立国际公认的医学教育体系, 统一全球医学 人才培养标准的呼声日益高涨。

2. 来自政府的压力

由于全球意识普遍增强,政府领导对教育国际化也愈加重 视。对各国政府来说,全球化既是强有力的挑战,也是极好的机 遇。因此,几乎每个国家在高等教育方面都有三大目标:其一, 提供更多的就学机会,即招收更多的学生进入大学学习;其二,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便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其三,促进公 平,为社会、文化、种族背景上处于劣势的学生提供受教育的机 会。例如目前欧洲正在创建“欧洲高等教育区”, 在这一区域内, 学习目标、 教育过程及质量认证都由各成员国共享, 其目的是提 高欧洲高等教育体系在世界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帮助学生们克服 在不同地区工作 / 学习带来的障碍,促进其在欧洲内部的流动 [5] 。

3. 基于成果的教育及其标准

从传统教育向基于成果的教育 (Outcome-based Education) 的转变是医学教育国际化的又一催化剂。基于成果的教育 [6] 对 医学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以及毕业后培训的阐述更为清晰明了。

国际医学教育学会(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Medical

Education, IIME )提出的“全球最低基本要求”界定了临床医 生的最基本能力 [7] ,不管你是在何处接受教育或实习,都应达 到这些标准才算合格的人才。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 (World

Federation for Medical Education, WFME) [8] 国际化也在医学教育 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它建立、 发表并推广了关于基本医 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及继续医学教育等一系列标准。 在欧洲, 质量保证体系及标准在质量比对、 资格认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用,欧洲学分转换系统的采用促进了更大范围内的学分认可。

4.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

毫无疑问,信息技术使世界变小,克服了时空障碍,将全球

各区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网络环境、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 等对医学教育产生的影响是无可比拟的 [9] ,从最初的作为传播 信息的媒介,到使用全球网络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虚拟平台, 互联网对改善国际交流的贡献有目共睹, 尤其是在教育和培训领 域,打破了教育者与单一教育机构间的封闭关系,在学习者、教 师和教育机构之间建立了不受空间约束的学习环境和伙伴关系, 促进了新的教育理念的传播,也推动了医学教育改革。

5. 通用医学教育语汇的形成 6. 交流渠道改善

各级各类国际医学教育会议和医学教育期刊为全球医学教 育新理念、新成果的分享与交流提供了国际平台。 1985 年在渥 太华召开了关于临床能力

评价的国际会议, 收效超过预期, 此后 渥太华系列医学教育国际会议陆续召开,至 2006 年在纽约举行 的第 12届会议吸引了来自 55个国家的约 1000 名代表。由 AMEE 举办的国际年会目前也吸引了来自 80 余个国家的约 2000名代 表。亚太地区医学教育会议也有不少 [11] ,为来自不同医学院校 的学者提供了相互交流、 切磋探讨的机会。 读者面较广的国际医 学教育期刊有 Academic Medicine, Advances in Health Science Education, Medical Education, Medical Teacher, 及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Medicine 等,以 Medical Teacher 为例,其 读者群来自 86个国家和地区, 过去两年中约 34个国家的学者在 其上发表了文章。

7. 师资培训要求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医学教育工作者除了具备应有的科研 能力与临床技能外, 还需接受系统的教育理论培训, 强化医学教 学相关技能, 开办提高相应技能的培训班已成为各医学院校医学 教育室的重要功能之一

[12] 。参加培训班的人员常常来自不同国 度,他们之间关于在世界不同地区从事医学教育实践的经验和体 会的交流已成为其学习过程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8. 竞争性与商品化

在国际化进程中, 高教机构之间的竞争及寻求新的市场、 额 外收入来源的驱动力不可忽视。 事实上在许多国家, 教育已成为 极其重要的创汇产业,在 GDP中占有相当的份额。

跨国医学教育及其发展趋势

现今医学教育专家们一致认同的“跨国医学教育 (Trans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 ”的模式可归纳为“国际 学生+国际教师 +国际课程”,其内涵已远远超越了空间的概念, 即不仅涉及教师与学生的空间流动, 更包含以国际或全球眼光来 看待医学和医学教育, 提供跨国的多校合作的整合型课程, 这是 以新的教育技术、 教学手段的快速发展和应用为前提保障的。 在 这个三维模式中,学生、教师和课程都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学生:国际学生的流动已不仅是单向的、 由相对贫穷国家 到富裕国家, 目前越来越多发达国家的学生到海外学习, 主要是 希望了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教育方法、医疗环境

等方面的情况。 对未来的临床医生来说, 这些经历可使其能够更 深层次地理解文化信仰、 种族背景不同所造成的健康理念上的种 种差异,具备更好的职业素养来消除误解、化解冲突,为来自全 球不同地区的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欧盟已拟定政策鼓 励医学生在欧洲各国流动, 获得欧盟任一医学院颁发的医学学位 者可在英国行医。美国、加拿大、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医学 院校的“高年级学生海外项目”也是为促进国际化而设, 在学期 间学生可有 1至 6个月不等的自选时段到自己感兴趣的国外医学 院进行短期学习。 这类选修课程往往是作为医学院课程的正式组 成部分,很受学生欢迎,也有其教育价值。

远在 ♦教师:信息与交流技术的发展使虚拟教师成为可能,

海外的教师成为“多校兼课的电子教师”, 通过教科书、 互联网 或其他信息资源, 在虚拟教室中提供非同步的小班教学或“一对

”教学,使用BBS进行讨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不再受时

间和空间的约束。在这方面, Harden 博士所在的英国邓迪大学 国际虚拟医学院( International Virtual Medical School, IVIMEDS)已积累了相当的经验[13]。

♦课程:“跨国医学教育”的核心就在于其课程设置理念的

更新,在这种模式里,医学是以全球为背景的,全球所面临的普 遍问题被整合到课程之中, 而不是作为附加内容在传统课程中以 支离破碎的形式进行讲授 [2] 。在这个大前提下,各校可根据本 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适当调整, 以满足本地卫生服 务的需求。

总的来说,密切整合、跨越国界、虚拟课堂、基于全球公认 的教育目标、强调计划性和整体性、有统一的评价标准等是“跨 国医学教育”的主要特色,也是未来医学教育的发展方向。

结语

随着国际化在医学教育领域占据更中心、 对各医学院校培养方案的影响作用将会更加显著。

更重要的地位,它

对高教机构来

说,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从跨国教育中受益, 并且同时保留自己 的民族特色。“跨国医学教育”这一理想模式不仅提供了全球 性、多元化的视角,也鼓励深层次地理解相关医学主题,但在现 实情况下其实施还面临许多

困难, 与之相匹配的联合学位的授予 虽然呼声很高,但实际操作上也障碍重重。要达到理想的境界尚 需循序渐进,需要进一步统一认识、开拓思路,以全球性的眼光 去看待医学教育,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