钌游向短2008年第2期对国外空间经济学集聚经济理论研究的分析——兼谈城市集聚理论的发展李胜会,冯邦彦(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广州510(诌2)摘要:从空间经济学的发展轨迹看,对集聚经济的研究始终是它的一个重要环节。集聚经济理论的发展进程,主要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是DCl分析框架;二是0rrI.分析框架。在其中的每个发展阶段,经济学家在许多方面都对其理论框架和研究内容进行了拓展与完善,这些拓展一方面更加丰富了空间经济学的理论架构;另一方面也使它增强了对实际问题的解释力,与此同时,集聚经济理论与城市经济理论呈现融合趋势。空间经济学家在考察城市集聚不经济的基础上,研究了城市空间布局的演变趋势。关键词:集聚经济;研究框架;研究拓展;空间经济学;城市经济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r72x(2008)02—0013一cr7中图分类号:FD克鲁格曼开创性地以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兹垄断竞争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为基础,借鉴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利山”型运输成本理论,认为农产品可以在任何区域间以零成本运输,而工业品的运输成本遵循“冰山”型成本理论。在DcI框架的基础上,空间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解释了集聚的地理空间分布以及集聚力与分散力的内生演化过程。用萨缪尔逊的“冰山”型运输成本(№’rmdeCo幽)理论,采用历史演进的分析方法及计算机模拟技术,把空间概念引入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提出了著名的“中心一外围”(c0陀一peripllery)模型,使空间问题进入了主流经济学研究的视野。此后,经过藤田、维纳布尔斯等学者的共同努力,建立了一个新的空间经济学研究框架。该框架创立初期的研究重点之一是解释不同层次地理空间上的经济集聚现象和集聚力的来源,它放弃了传统的基于完全竞争理论的自然禀赋的外生因素决定空间集聚的分析传统,开创了在不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从集聚力的内生演化来分析空间集聚原因的研究思路。一、空间经济学集聚经济理论研究框架(一)DCI框架从新经济地理学集聚经济的研究文献看,有关集聚经济理论的研究是从DCI框架回展开的。其关键特征有: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兹将张伯伦的垄断竞争思想和主流经济学一般均衡建模技术结合起来的垄断竞争一般均衡框架(D—s框架);效用函数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面的效用函数指消费者同时消费农产品和工业品的效用函数,为柯布一道格拉斯型效用函数,第二个层面的效用函数为消费者消费异质型工业品组合的效用函数,为CEs效用函数;萨缪尔逊的“冰收稿日期:200r7一12一04这方面的理论和模型有:凹模型(c呲蹦phery型(F0妇CapitalM0del),FE模型(胁l嗍EIl舰呻骶斌Modd),cC模型(∞鹪nuctedCapital删e1)。GS模型(G蝴汕哪删e1),LS模型(IJDcal辆1love墙Model),口VL模型Modd),F℃模V眦ical一№Modd),胁,L模型(鼬】tl∞∞V枷cal—hnka昏M浏),吼模型(‰d00∞一即.雠口鹏Ⅲ砜拒cal一岫M浏)。这些模型大致可分为三(c哦一咖p}lery一∞pital类。1.基于要素流动的理论和模型该类模型包括凹模型(b删,1991),【1】F℃模型(M盯.曲P,R赠e璐CA,1995)…砬和FE模型(F0姻lidR,0t啪iamGIP,200B)。…懿它们的主要假设有:(1)两个区域,且初始的要素禀赋、技术、开放度以及偏好等都是对称的。(2)两个部门,即存在垄断竞争的制造业部门和完全竞争的农业部门,其中制造业部门规模报酬递增,农业部门规模收益不变;农业部门提供同质产品,工业部门提供异质产品,且每两种①DCI框架是指D醋卜Sti班tz咖r10p出stic∞印出ti∞,CEsutili哆和I∞-be唱缸ⅨIe咖.作者简介:李胜会(19r78_)。男。河南新乡人,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济。冯邦彦(1炉),男,广东鹤山人,暨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与港澳经13万方数据 李胜会,冯邦彦j对国外空向经济学集聚经济理论研究的分析工业品之间都有一定可替代性;农产品在两个区域间交易不素——劳动和资本在区域之间是不能流动的;与此同时,该存在交易成本,而工业产品在区域间交易存在“冰山”型交易模型引入了资本创造和资本折旧两个变量。繁荣区域通过成本。(3)生产中使用两种要素,即农业生产用农民的劳动,更多的资本创造,增加资本存量,市场规模随之扩大;衰退区农民不具有空间的流动性且均匀地分布在两个区域,工业生域通过损耗更多的资本,减少资本存量,市场规模随之萎缩。产用工人的劳动或资本。oCc模型与凹模型的不同之处在于:由于资本的形成成本不在这些假设条件下,凹模型认为:当初始经济体在某种同,资本的价值在短期可能存在差异,引起资本积累的空间外生冲击影响下,由于本地市场放大效应的作用,产生内生差异,形成生产的转移,进而影响支出的空间分布,支出空间的非对称性,经济体内部由于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导致的聚集分布转移又影响了资本的价值,形成了需求关联的循环累积力和由于拥挤效应产生的分散力的不同,会导致经济的聚集因果关系;但是模型中没有价格指数效应,因而不存在与成与扩散,这种聚集与扩散并非缓慢进行,而是具有突发性,并本关联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CC模型中不存在重叠区和预存在“路径依赖”(区位黏性)。在集聚的过程中,由于工人预期和“非黑洞”(№一‰k}“e)条件的存在,工人会根据预期期的自我实现。Cc模型的新特征:由于人均资本增长主要来自资本积任意选择区位(即存在对称均衡和核心—边缘结构的重叠累,那么当交易成本足够低时,促进区域扩大生产的力量同区)。工人在选择区位时,是以追求“聚集租金”的最小化为时促进了资本的积累,进而影响到经济区位;当资本不具有主要目标的。但是随着贸易自由度或者经济开放度的提高流动性时,经济区位至少在中期会影响区域经济增长;在稳以及交易成本的不断降低,最终的稳定均衡为核心一边缘结定的核心一边缘结构中,区际人均收入差异永久存在;暗含构,也就是经济的集聚。因此,其核心结论就是在“市场接近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政策措施。效应”、“生活成本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三种机制作用下,cs模型与LS模型的一个显著改进就是将经济的内生聚集力和分散力的变化导致地区企业数量占总体企业数量增长引入模型中。在Gs模型中,资本的生产遵循罗默份额的变化,以及最终经济的聚集和扩散。(ROIr料P,1990)“学习曲线”,知识资本或人力资本具有规模对称阳模型的假设条件与凹模型相比,除了流动要素收益递增的特征。新资本的形成成本随着总资本的存量的不同外,还有一个不同处就是规模收益递增部门的生产技术增加而下降,随着资本的增加,溢出效应加强,人们更容易创不同。工业部门的成本函数是非齐次的,即固定成本和可变造新的知识和技术,因而不存在规模收益递减对经济增长的成本的两种要素的密集程度不同。对称Fc模型的核心结论影响。Ls模型中考虑了空间距离对知识传播的影响,距离越是通过本地市场的放大效应展示了促进经济集聚的集聚力,近,溢出效应越大。同时,可操作性大大增强,可以求出工业分布的显性解。但Gs模型具有cc模型的所有特征,并且由于引入了内生是却丧失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即不存在循环因果关系,不增长理论,使GS模型还有一个新的特征,即长期中经济的内显示内生的非对称性,不能导致突发性集聚,不存在区位的生持续增长。璐模型具有GS模型和Cc模型的多数特征,黏性,不存在对聚集租金的追求,没有自我实现预期和叠加但是也有不同。在Ls模型中,不仅存在需求关联的循环累区的存在。对称FE模型的假设条件与凹模型相比在于要素条件积因果关系,同时也存在成本关联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但的不同,它的两种生产要素分别是人力资本和工人。由于是其形成机制是由于知识溢出效应随距离衰减,在越接近知FE模型和口模型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FE模型具有凹模识源的地方,溢出效应越强,资本的创造成本越低,进而导致型的所有特征,其核心结论与凹模型是一致的。但是由于资本积累和支出转移效应,形成成本关联的循环累积因果关其流动要素只占总成本的一部分,导致其生产转移和支出转系。移的联系(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相对减弱,致使集聚力有所减坞模型中还有许多新的更丰富的内涵:(1)由于存在溢弱。但是对称FE模型有一个显著的优点就是其解析性要好出效应难易程度的不同,那么降低溢出成本是实现经济一体于CP模型。化的重要手段;(2)由于资本的规模收益不再递减,经济的内2.基于资本创造的理论和模型生增长又吸引了更多的资源,成为经济的集聚力;(3)知识溢该类模型有CC模型(Bald试nR,1999),[1]1篮Gs模型出是一种分散力,当不存在地区问知识溢出的障碍时,如果(MaItinP,otta“a啪,1999),…46LS模型(BaldwiIl贸易自由度足够的低,对称均衡是稳定的,随着溢出系数的R,PMaItin,Gotca“a∞,2001)。【lJl61其主要的假设与第一类模型基本相同,增大,维持对称均衡的自由度的范围越大,这些可以说明,知在此不赘述。下面主要阐述其具体不同之处及特征。识溢出可以促进经济分散;(4)经济一体化既可以是聚集力,cc模型中一个关键的假设条件是生产中使用的两种要又可以是分散力,如果只有贸易一体化,那么其结果是导致核心一边缘结构稳定,因此是聚集力,如果是在贸易一体化②三个模型的不同之处就在于cP模型假设工业劳动力可以在两个的同时加上知识溢出效应,那么其结果就会避免经济极端聚区域流动,Fc模型假设工业劳动力不能流动,但是工业生产的资集,导致经济分散,因此是分散力;(5)对称均衡的经济增长本可以流动,FE模型假谩工业生产投入的人力资本或企业家是可率要小于核心一边缘结构均衡的经济增长率,因此,聚集可以流动。以提高经济的增长速度。14万 方数据3.基于中间产品联系的理论和模型该类模型有帆模型(1(ru毋咖,№mb】器,1995;Fuj池,Knl殍mn,1999),[1]1∞FCvL模型(Roben—Nicoud眦模型(otI妇GF,力D02),【1J1蛇IP,20吃)。…研这三个模型都是在要素流动模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引入了中间产品,工业部门的企业都把其他部门的产品作为中间投入品。一凹、,L模型承继了凹模型的多数前提条件,不同之处在于:(1)要素禀赋不同,在口叽模型中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即劳动;(2)工业部门的生产技术不同,成本函数是同位函数,在成本函数中包含劳动和中间投入品两个变量;(3)要素的流动性不同,要素在区域内可以自由流动,但是在区域间不能流动。四vL模型具有CP模型的所有特征,其本身的新特征是:(1)在对称均衡条件下,在。非黑洞”条件得到满足时,贸易自由度对企业数量或产品种类的净效应为正;(2)在“非黑洞”条件得到满足时,cPvL模型中对称均衡时的企业数量或产品种类小于cP模型中的企业数量或产品种类。11E:、,L模型在FE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垂直联系,并且其制造业部门的生产技术不具有同位性。另外,固定投入与可变投入的要素构成不同,固定投入包括劳动和不同制造业部门的产品的投入组合,可变投入只有劳动。肌模型具有皿叽模型的所有特征,虽然也不能给出产业空间分布的显性解,但是企业的经营收入可以表示为产业空间分布的显函数形式,解析性要大于后者。E℃、,L模型在Fc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垂直联系。假设有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和资本,并且可变成本是包括劳动和中间投入品的组合,而固定成本仅有资本组成。经过改进后,该模型大大丰富了F℃模型的特征,代价就是解析性下降,政策分析十分复杂。4.简要评析从DcI框架下九个模型的发展演变看,空间经济学早期的理论和模型都是在凹模型的基础上不断改进的结果。从模型蕴涵的结论看,除F℃模型外其他八个模型的结论和内涵都是十分丰富的,几乎都涵盖了本地市场放大效应,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内生的非对称性,突变式集聚,区位黏性,驼峰型聚集租金,重叠区和自我预期的实现@。而FC模型只有本地市场的放大效应。从解析性分析,F℃模型和cc模型的解析性最强,可以求出产业空间分布的显性解;而凹模型、凹、7L模型、f℃、亿模型的解析性最差,完全依靠数字模拟;其他模型的解析性处于两者之间。从政策含义看,由于资本创造模型富有许多新的特征,因此,政策含义也最强;其次是中间投入品模型、口模型和FE模型,也具有广泛的政策含义。从现实世界实际情况分析,中间投入品模型的应用更广泛;其次是知识溢出模型。(二)伽’框架④③基于资本创造的模型(cc,Cs。LS)没有该项结论。万 方数据铅涝向趣2008年第2期由于DcI框架的三大缺陷:(1)严重依赖特定的效用函数形式、运输成本等缺乏现实基础;(2)忽视预期的作用;(3)许多模型主要依靠数值模拟的方法得到模拟解。为解决这些问题,奥塔维亚诺、塔布奇和蒂斯(0t哪ir啪,TabIJcIli,1拙雠,2002)建立了另外一个垄断竞争分析框架,用带二次效用的准线性效用函数(Qu鸹i—hn哪LhiKtyWitlIQu础a出sIlb—utili-t)r)和线性运输成本(Lin叫7r珀ngp瞰C0sts)代替了DcI框架中的双效用函数和“冰山”运输成本。…102也被称为线性模型。o在0Tr模型中,成功引入预竞争效应(Pb一洲印etitiveEf_胁),使厂商的最优定价不得不考虑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同时,也可以分析厂商的空间定价与集聚的关系,从而对厂商的选址造成影响。再则,0Tr模型中的准线性特征,使相对市场规模仅依赖于每个区域消费者的数量,而与收入效应无关。1.线性FC模型线性F℃模型保留了原F℃模型的基本假设。由于带二次效用的准效用函数的应用,使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具有新的特征。首先,消费者的效用反映出凸效用特征;其次,反映了消费者对多样化工业品的偏好;最后,消费者对工业品需求的替代弹性是变化的。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线性Fc模型的结论表现为本地市场的放大效应,具有驼峰状聚集租金,能够反映经济的贫富程度如何影响资本流向与交易成本的关系。2.线性FE模型线性FE模型中保留了原FE模型的基本假设,同时,资本具有人力资本的含义。人力资本与所有者不可分离,因此资本的空间转移必然伴随着所有者的空间转移,导致市场规模变化,从而生产的分布与支出的分布建立了相互作用关系。线性FE模型具有FE模型的多数特征,由于工业品问替代弹性的不同将会影响经济的空间分布,企业的加成定价策略受竞争性企业的影响,直接影响企业的区位选择,从而对经济空间分布造成影响。如果考虑拥挤效应的影响,那么随着区际间运输成本从高到低的变化,生产的空间分布显示出扩散一集聚一扩散的独特特征。3.其他发展a.I’r框架创立以来,西方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Beh掰玛(2004)研究发现,如果企业的区际分布为非对称时,较大区域的企业更容易将产品出口到边际收益较高的边缘地区而获得利益。但是较小区域的企业却不易将产品出口到边际收益较低的核心地区而获得利益,其结果就是在运输成本足够高时,自给自足是一个内生的均衡。【2JBehr嘲(2005a,2005b)又考察了可贸易部门对本地市场规模的影响(也称为本地市场效应,H伽∞Ⅱ—妇砥ect),发现它们对本地市场效应的影响是相反的。0I-I’框架还被应用在区际人口分布、区际贸易以及福利④01-r框架指由0t哪i脚,1机cIli和Tlli∽(2002)所提出的研究框架。⑤参见安虎森(2005),P∞l一243。15李胜会,冯邦彦:对国外空间经济学集聚经济理论研究的分析的分析(Beh舢K,Caigne,‰,m雠,2003)。腻嗍K和Mul8taY(2005)综合考虑预竞争效应和收入效应,运用可加的准可分函数,建立了一个垄断竞争一般均衡模型,该模型利润最大化定价满足以下特性:一是生产边际成本递增;二是竞争性企业数量递减;三是消费者支出递增。模型表明预竞争效应对DcI模型中的国际贸易、经济发展与增长有显著影响。12J94.简要评析0Tr框架及模型是对DCI模型的重大发展。(1)0IT模型具备完全的可解性,消除了数字模拟的复杂性和片面性;(2)模型中效用函数的变更,满足了消费者对产品多样化需求的现实,也满足了消费品替代弹性可变的实际情况;(3)由于预期行为的引入,使得历史因素只在运输成本足够大或足够小的时候有效,当运输成本处于中间状态时,区域初始禀赋差别不大,促使形成中心区域的动因是工人的预期而非历史因素;(4)0I.I'框架代表了空间经济学其中的发展方向之一。二、空间经济学集聚经济理论的研究拓展及完善空间经济学对集聚经济研究取得的成绩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是,它也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正如许多人批评的那样,其假设条件与现实情况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空间经济学家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进行了许多发展,使其越来越符合现实情况,越来越增强对现实的解释力。主要的拓展与改善方面有以下几点。1.对工人异质性的思考显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lli空间经济学的绝大多数模型都假设工人具有同质性,这T和‰J—F(2002)及M1翻taY(2003)在模型中介绍了本地居住工人的异质性偏好,从而改变了模型中分散力的来源。从原来的由于市场因素工人迁移导致的分散力,变为现在的由于非市场因素工人偏好不同而迁移所导致的分散力,并且在模型中出现了不同于CP模型的局部均衡。[3J【4J对工人同质性修正的另一个贡献是由M面T和TuIriIliA(20Q5)提出的,他们在CP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人本身技能的异质性。在他们的模型中,无论是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产品都是异质性的,生产高质量的产品需要高技能的工人。出售给不同地区消费者的产品,消费者必须承担“冰山”运输成本和信息成本。在这种条件下,模型表明由于金钱外部性的存在,会产生一种促使工人总是按照他们的技能在空间排序的机制,特别是在所有的稳定均衡中,工人总是按照他们的技能在区域间流动,高技能的工人选择在总技能和总收入较高的地区,而低技能的工人则在另一相对地区。【5J2.对空间异质性的思考在多数的模型中,都假设空间是同质性的,结果是集聚的区位只与历史和累积的前后向联系有关,而忽视了空间区位上本来的比较优势对集聚区位的影响。空间经济学家也较早地认识到了其缺陷,f'ujhM和M面(1996)考察了天然港口对产业集聚的决定性作用;【6J之后,Mat8岬唧K和Tab16万 方数据}幽lliT(1998)发展了一个带有不同的非贸易产品的两区域空间经济学模型,从而考察了经济集聚与区域比较优势间的互相影响;L70脚T,IsomI和‰Ili(2004,2006)在0Tr框架上对空间同质性进行了修正,认为在预竞争效应的影响下。由于接近众多竞争者,中心区域可能处于劣势。【8]对该问题的另一个修正主要是从空间“经济距离”(如关税、运输成本等)展开,f’uj妇M和M丽(20a15b)从运输成本角度对经济集聚的空间模式进行了探讨,他们首先探讨了运输成本对经济集聚的集聚力和分散力的作用机制,然后又研究了不同类产品在逐渐降低运输成本情况下所导致的经济集聚和分散模式的转变。[9]Suedek吼J(2006)在克鲁格曼CP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住宅产品部门,这意味着生活在核心区的居民的生活成本要明显高于边缘地区⑥,如果在名义收入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核心区居民的实际收入降低,导致人们向核心区聚集的愿望降低,进而影响经济的集聚。【10J3.对企业全球化发展的思考传统的空间经济学模型都假设企业在空间上以单一体形式存在,即任何一个企业仅在一个地区进行生产。但事实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把生产扩展到不同国家,企业本身也开始分割,出现了母公司与子公司并存的情况。空间经济学家对这种现象也进行了研究,FujitaM和,IK雠(2005)建立了一个两国垄断竞争一般均衡模型,其中每个企业都由两部分构成,即总部(H朗揶laner)和制造工厂(M鲫缸turirIgPlam)。总部运用高技能的劳动力,制造工厂运用总部提供的服务和低技能的劳动力,总部和制造工厂可以分散在不同国家,结果表明在通讯成本不断降低的情况下,最终可能导致制造工厂在边缘地区的重新布局。[11]之后,FuiitaM和G0k鲫(2005)进一步拓展了该模型,即每种产品可以在多个制造工厂生产,而这些制造工厂分散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模型表明,随着通讯成本的降低,低贸易成本的产品倾向于集中在低工资地区或国家生产,而高贸易成本产品的生产倾向于分散在接近市场的地区生产。[12]Bal摘nRE和Tosllihiro0kubo(2005)提出异质性企业的Melitz—styk垄断竞争模型(2003)和空间经济学的FC模型,创建了一个具有“空间选择效应”(selecti叽E珏缸)和“空间排序效应”(涮Tlg础fect)的模型。发现空间经济学家对企业单一性的假设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没有为之带来益处。他们的结论表明,大区域的重新定位对那些最具生产效率的企业具有最强的吸引力。选择效应表明标准的经验研究过高地估计了集聚经济效应,排序效应意味着区域政策应该引导那些高生产率的企业向核心地区移动,而低生产率的企业向边缘地区移动。【13J4.对知识联系效应的考虑空间经济学的多数模型在考虑前后向联系时主要考虑⑥cP模型及多数的空间经济学模型都是假设核心区的生活成本要小于边缘地区,其主要原因一是核心区由于竞争效应致使生活成本降低,二是棱心区节省了运输成本。了经济的前后向联系,而没有考虑知识的前后向联系或由知识而导致的集聚力。但是,由于存在知识溢出效应和知识生产效应,其对经济的地理集聚和分散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新经济地理学并未忽视该问题,在GS模型和LS模型中,已经关注到知识溢出导致资本创造成本降低效应。对知识联系效应的研究是从两个方面展开的,一方面是垂直差异化知识的动态分析;另一方面是水平差异化知识的动态分析。针对第一个问题研究的是贼y(2003),他研究了知识溢出的存在如何导致技术集聚问题。在他的模型中,人们之间的知识异质性表现为垂直差异,创造新思想的知识外生给定,知识集聚表现为知识的革新和共享为基础的特定模式,其结论是集聚的规模和技能工人的水平长期正相关。[14]针对第二类问题的研究是Berli枷等(2006),建立了一个一般均衡模型考察知识交换的模式以及与集聚的互动,强调了知识的水平异质性对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的重要性。他们首先考察了人口规模不变情况下,集聚如何影响知识交换模式的内生互动;又考察了知识交换模式和经济集聚的内生互动,发现在存在人口移动条件下,较高的技术水平将提高生产率并促进进一步集聚。【15]BerliarItM和Fuj妇(2005)建立了组群内知识创造和转移的微观模型。他们发现知识创造的均衡发展向生产率最高的国家或地区趋同,这些地区人们分割成许多最优规模的组群,相互交流仅在组群内发生。【16JDI瑚r吐0ft和PIl辨(加01)的模型将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引入到集聚经济模型中,模型解释了现实世界中多样化城市和专业化城市并存的特征,不仅发展了传统的城市体系理论,而且解释了产业的空间集聚和多样化有利于新知识的创造和促进创新。【17JVa孵A和Sc}mⅡ‘HJ(2004)把知识的溢出、集聚和宏观经济增长结合起来考察,并提供了经验的研究方法,认为技术的变化和空间经济结构都是影响宏观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培J不得不承认,空间经济学在研究集聚问题时,对知识联系效应的考察是非常欠缺的。克鲁格曼解释说是为了应用现代经济理论和工具来构建稳固的微观基础,但是并不意味着新经济地理的应用范围狭小。藤田和森智也认为,发展知识联系效应的微观基础极具挑战性,知识联系效应本质上是动态的,且要区分知识创新和知识转移、知识学习的不同,全面处理这个问题需要构建一个动态的框架。因此,空间经济学在该方面的发展方向是明确的,即建立一个融合经济联系效应和知识联系效应,且具有微观基础的动态一般均衡分析框架,刻画知识外溢和集聚之间的内生互动关系。5.集聚经济的动态化研究第一代空间经济学模型本质上是一种静态模型,即一旦经济达到均衡状态时,在没有外生参数变化的情况下,均衡状态将不会改变,忽视了集聚内部可能存在的创新作用对经济活动和福利水平地理分布的影响。但是由于空间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共有的垄断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分析框架,使得这两种理论的融合及经济增长和集聚的动态化研究成为可能。这方面的贡献有№和0t嘶riaIl0(1999,2001),Baid-万 方数据锯靖向超2008年第2期wiII(2001)及Y鲫姗ot0K(2003)等。【2】12在他们的模型中,都遵循劳动力在区际或国际不能流动的基本假设,这显然也不能解释问题的全部。因此,有学者开始尝试放松劳动力区际不能流动的假设,并取得了一些合理的结论。如BaidwinRE和酬idR(2000),FujhM和111i雠J—F(2003)等。[2]12在F、J!ih和1城畿的模型中,他们利用差异化产品,综合克鲁格曼式的凹模型和格罗斯曼一赫尔普曼一罗默式的内生增长模型,建立了一个两区域的内生增长模型。通过加入R&D部门将凹模型放在了一个动态的分析框架。其中R&D部门使地区之间的交界处形成一股强烈的吸引力,进一步促进了集聚中心的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结论还证实了经济增长和产业集聚是伴随而生的,由集聚产生的外部性增长可能达到帕累托最优。其福利含义就是经济集聚带来了更高的经济增长,使每个人的生活得到改善。但是,也扩大了中心区和外围区的人们之间的生活差距,原因在于技能工人由于集聚带来的经济快速增长而得到了额外的个人收入。6.小结空间经济学有关集聚经济理论的完善是从不同层面展开的。首先,是从异质性参数的考察开始的。这类模型多数在早期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初始假设条件,使模型更具现实性。如对工人同质性的修正,肯定了工人间技能不同或偏好不同的影响;对空间同质性的修正,肯定了初始地理条件不同导致的比较优势不同;对企业同质性的修正,肯定了现代企业跨区域或跨国家发展的现实。空间经济学模型拓展的另一主线是改变前期理论和模型仅考虑经济联系效应导致的缺陷,开始考察知识或技术联系效应,并尝试建立既包含经济联系效应,又包含知识或技术联系效应的一般均衡分析框架,虽然该方面的研究仍然十分欠缺,但是表明了其研究方法的创新。空间经济学集聚经济理论研究的另外一个重点是开始对集聚经济的动态化考察,这一方向与知识联系效应的集聚经济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内容要更丰富,表明了开始研究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动态相互关系。三、空间经济学集聚经济与城市经济理论的融合新经济地理学与城市经济理论的融合是从重新解释并模型化杜能(1826)思想开始的(杜能的思想是在预先假设城市存在的情况下,考察了运输成本和土地租金对经济的区位的影响)。他们将新经济地理的分析框架和杜能的思想结合起来建立了城市经济的微观分析框架。对城市集聚经济和城市规模及布局的关系的分析主要从两个角度入手。1.不考虑城市土地紧缺和交通拥挤效应代表性的研究有Fuj妇M和Kn·固嘲n(1995),他们考察了一个狭长的、延伸至很远甚至可以忽略边界的经济体,他们预见到,如果工业品的差异化程度很高,同时工人的总数不是很多,那么向心力就会超过分散的农民所带来的离心力,这使得所有工业品的生产都集中在一个单独的城市中(即单中心);如果工业品的替代性很强,以及人口足够多,那么单个经济生产者就有动力到离城市很远的地方设厂,此时,单17李胜会,冯邦彦:对国外空间经济学集聚经济理论研究的分析中心结构将无法维持下去。并将出现新的城市。L19】在讨论单中心城市均衡的稳定性时,引入了市场潜力函数,如果市场潜力函数曲线的斜率为正,单中心结构决不会达到均衡,因为随着离城市越来越远,市场潜力函数值上升,企业会迁出城市。如果市场潜力函数曲线的斜率为负,市场潜力函数值下降,此时,如果不满足非黑洞条件,单中心结构处于均衡状态;如果满足非黑洞条件,且人口的规模足够小,单中心结构依然是均衡的;如果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就会向远离城市的地区扩散,单中心结构不是均衡状态。F.ujhM和M0fi(199r7)在单中心城市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整合杜能和勒施的理论,利用向心力(来自前后向关联效应)和离心力(来自土地的不可流动性)的合力作用,描述了单中心城市向多城市状态的演进。…啪FujitaM.K玎l舯曲和M0ri(1999)通过分析拥有几个不同制造业部门的经济体(运输成本或替代参数不同)由于产业的规模经济和运输费用的不同,生产“高等级产品”的企业会倾向于集聚在一个城市或地区,多城市模型最终演化为克里斯泰勒式的城市等级体系。[垮J2132.考虑土地租金和城市内部拥挤效应代表性的研究有TabuclliT(1998),他综合了№一HeIld啪加理论∞和l(nJ舯叽的凹模型,考虑了城市内部由于交通拥挤和住宅导致的土地租金升高和以及城市之间运输成本变化对分散力的综合影响,在两城市系统一般均衡框架下,讨论了产品多样化情况下城市集聚经济和由于拥挤效应导致的城市集聚不经济情况。他们的主要结论表明在地区间运输成本足够低时,分散力就会产生,城市的分散布局是稳定的均衡。啪JA】on∞一villa(2002)通过考虑技术外部性和金钱外部性的影响,将新古典的城市分析方法和新经济地理研究方法综合起来建立一个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他们认为中心城市分散力的来源主要是拥脐成本、住宅价格的攀升,致使小城市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最终结果是不同规模大小城市的并存成为一种均衡形式,这正符合典型的大都市区城市布局的特征。№Y和‰J—F(2005)进一步考察了商品的运输成本和工人的交易成本的相互影响及对经济活动布局的影响。他们发现,低的交易成本有助于经济的集聚;而商品的低运输成本导致经济活动的分散,因为它减轻了工人生活成本负担,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的全球化,商品海运成本的降低促成的不是一个极化的世界,而是一个更加分散的空间经济形式。【21]3.简要评析空间经济学集聚经济理论与城市经济理论融合的脉络是清晰的,即首先在重新解释杜能模型的基础上,探讨了单中心城市体的稳定状态;接着整合了新经济地理与“勒施景观”理论,通过考察城市向心力和离心力的综合作用,分析了⑦mo咖一Hef‰城市系统理论只关注城市内部运输成本和住宅效应,而不考虑城市之间运输成本;KnI鲥∞理论与之相反。Help.咖(1995)也曾经在一个简化的城市模型中考虑了住宅效应,但是忽略了农业部门。18万 方数据由单中心城市向多城市布局的演变,并进一步研究了多中心城市体系结构向城市层级结构的演变。空间经济学学者对城市经济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是与H朗d嘶伽“城市系统”模型的结合。他们不仅考虑城市间的运输成本问题,而且开始考虑城市内部的土地成本和拥挤成本,考察城市集聚的不经济问题及城市分散布局的稳定状态,并展望了经济全球化情况下城市空间分布结果。.、!四、总结性评论空间经济学创立以来,受到了国内外经济学和地理学界许多学者的激烈批评,其中不乏许多中肯的建议,也几乎将它的优点和缺陷挖掘殆尽。从理论上看,空间经济学通过引入不完全竞争和收益递增理论以及对空间因素的巧妙运用,搭建了经济地理学、新增长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多学科综合研究平台,增强了对复杂区域问题的解释力。它对集聚经济的研究,不注重对集聚现象的描述,而在于探讨其内在机理;它突破了传统理论用马歇尔“外部经济”笼统解释集聚现象的方法,在新的假设条件下,尝试剖析“外部经济”这一“黑箱”。从报酬递增和运输成本的变化解释集聚经济的原因。新经济地理学在研究集聚经济的集聚力和分散力时,着重强调其内生性,但是并未忽视对外生因素的考察,因此,可以说是对内生因素和外生因素的综合考察。从研究方法上看,它致力于一般均衡的微观分析框架,为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使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再添活力;同时,为企业的区位选择提供了微观理论基础。它的模型分析方法,虽然受到了多方批评,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其将空间因素纳入主流经济学分析框架的尝试,可以说是极具突破性的,因为为主流经济学带来了新的研究要素,使主流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对区域问题的研究。’空间经济学的应用性是经济学和地理学界学者猛烈批判的重点之一,不过近年来,空间经济学家正在不断放松假设条件和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并进行了大量的经验验证,从国家内部、国家之间及国际区域之间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了许多有益的结论,同时,也富含许多政策含义,尤其是对经济地理与公共政策做了大量研究。空间经济学从创立到现在的十多年问,仍然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从空间经济学家对早期模型的不断拓展与完善及分析框架的变革中可以看到这一点。从其发展历史和变革性的突破看,它为我们开辟了视野,增添了研究方向。由于本文致力于梳理空间经济学框架下集聚经济理论的研究进展及主要内容,因此本文基本不涉及应用研究和政策研究方面的探讨,对有关应用研究与政策研究的整理是我们进一步的工作。参考文献:[1]BaldwinRE,‰MR,№响P,0ttavja∞GⅢ,Rob耐一Nica叫dF.Eco∞micge嚼印IIyalIdpllbnc础c)r[M].Prir脱m∞[2]Fuj蛔M,脚M谢.Fmnd∞0fN嗍蜘cGe础UIli哪时n嘲,2(103.[P].观Di删帆paper,2005,(27):8.‘[3]T出IlcIli∞删c护09呷hy[J].J0umal0f酬叩mem2002,(69):155—177.Y.nⅨhlctT,11lis∞J—F.TIlste}x疵∞蚪it)r,hbormob也ty舢ldE‘Ⅻ∞lIli伪,opmeI吐[J].胁I旧黜Ec僦j;0l岍lal,2005,(4):73一105.【13]B出wiIlE,T0蜘okub0.Het既I咿r煳牖nn璐,A羽锄·锄‰aIldEc枷Ge叼田phy:SpadalSel幽and她RWitll锯埽向题2008年第2期M出一lⅡlitM出一衄№:妇hI删0frr隗vel—hI【枷伽lal[J].G王ad岫teIn鲥t眦0f[14]K蒯y[4]MumtaDi曲曲u血m0fDiv∞ity,T鹊teJetero铲rIeity,盯ldG即伊印‰Ec埘脚icA西v试∞:Market%.N伽一瑚rl【eth1.0fUIbarL嘲,2003,(111):192—213.Lc.Excha增吨删Id嘲[J].J训0fStudi嘲,2005.Ec∞∞1ic[15]&《liamM,R∞dR,WaIlgP.Kr期^dedge、andE】【妇l铲,MatchiIlg,teIa商。璐[J].bmlal144.Ec∞蚴缸,2003,(53):126一Aggl0嘁删im[J].如JrrIal《UrbaIIEc∞瞰lic8,2006,[5]M陌T,-I嫡IliA.Sl【il:Is,趣洱鲫姗五∞,aIld[6]FujitaM,Mod[J].Eu删Ec疵Re、,iew,2005,(49):201—225..T.n七Role0fPbr嵋ilItheMal【iIlg0fSe伊忙nt面明MajorDe—【16]Bt舳M,n6妇M.1(1帕wled萨G瑚商m鹊a岫HilbertCube[J].Di鲫醚油P和II蜥tmeE(斌溅,2006,(14)hlr小鲥∞,and吐七L垃Cycle0f,(60):69—95.S(I岫地DImce∞0fDevelopiIlgCitie8:汕一删伽蝴‰衄dHub一蕊山].J伽ITlal0fve】bp嘣斌Ec∞0IIli∞,1996,(49):93一120.[17]D啊麓I血mG,l、J弘D.N加旧eryCiti荡:UrbEmDiv嘲ity,Ph-oe够[7]Mat鼠肿K,T址【a‰iT.self—d商她Rel删C毗虻e她-Pro抽ts【J].灿粥啦锄Ec伊[8]姆T,I娜I,‰lli,duoT.bcali咖lDi螂hl吐习伊0f妇、Hub[J].A咖180f0f妇[J].Review0fEc舢∞曲sttldi鹅,1998,(65):211—234.[18]№A,Sc姒HJ.1<I聊,ledgeSp№,舢妙嘲幽andstudi∞,2004,(38):977[19]Fuj妇M,PK玎瑁曲m,A989.啪商c胁eW,2001,(91):443—474.M鲫啪测『娜武㈧:An酬calAp删[J].&酬Regi0越Scier髓,2006,12(40):819—848.Ec∞0lIlicJolmlal,2005,[9]Fuji协M,T0瑚yaMOIi.Transport晚ve]|0pfr研吐andtI圮Eyol砸∞Ec础Geog呐[J].P0咖g嘲e0f[10]融蛐J.蚓删洳and嘲0flalJ咖llal(4):129—156.嘶铭,R硒啷“hl士erIlali0|lal’Ihde[M].C蛐:M11r胁.19919.JV锄bl档.7Il砖%觚alE【期瑚猡:costs0fH衄[J].tIleE一[20]’I幽曲iT.u曲咖A蚓鲫啪6锄aIlddisI煳ion:aAlor啪andKnl臼咖n[J].Jo岫1al(44):333—35.[21]Al伽∞一Cm缸.UIbaII0fsynt蜮s0f[11]Fuji诅M,仉雠卜F.a0删∞arxl岫Evolu妇0fSll—y锄n:‰G幽and‰‰[J].蛔枷0Ilal∞疵‰,20晒,(47):8“一836.[12]FujhM,G0k越lRegioIlaIScience,2006,(46):529—543.U妇IEc棚哪五璐,19粥,A罢畦舳em廿∞:l(r啪崦Spmove玛andA咖ls0fnoductDiversity[J].’Ihemgio腿lScier啪,2002,T.oII她Evolu临0f惋Spa甜Ecoll聊呵(36):551—573.’Ik豫豳lchnI啪clf舢画咖嘲Ec疵呦∞Forei弘洲耻∞咖妇reseaIchtllepIⅨ弹褐of一alsouIbl嘶agdoⅡ砣rationⅨ删1砌csBaIlg—y跚USheng—m,FENG(叫kge《Ec加olIlic8,Ji衄UIliVers妨,G1姗g小ou址神僦t:vi删缸粕t}leevolutionp‘m即tallthetilm.Ont}IeollleristllepID秽of硼蜘ratione(捌谢c,tllellestage-仪删1讲mstsInadetlle0f0fspatialec删璐,tlle联嘲lrchare510632,CKm)ona耐on圮mti∞econon丐i8锄irnportantc锄·momain0rT角mle'眦威.hle舵h矗孤∞wo出hlner-∞tlleot}lerⅧ.dIll锄cetiI鹏,t}Ie弛is蹰II髓ge慨ndagd删i∞ec删cIIlany概lopmentsmld舰I耐ies,枷che面cha币lar诽ionIeali够econ疵pl抡n舢∞I啪.Andt}Ie黜tos嗡-oneistlleDCIm姗跫wo矗-Ⅱ1etIletlleo巧megl伽删眦i伽击secono蚵es,孤dIes朗rchKeyme础ti∞tre!ndtlleor)r舭dtlleu妇eo删ctll∞ry.Schok璐study(责任编辑:孙小勇)attheag—0fulb锄spatialstnIctuIe.wold8:a耐伽r嘲龇ione(删1饼Ilic;resea托h缸m村叭·矗;res朗rchpID罢黟8;印砒ialecor悯llic;uIb舳ecor啪ic19万方数据 对国外空间经济学集聚经济理论研究的分析——兼谈城市集聚理论的发展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李胜会, 冯邦彦, LI Sheng-hui, FENG Bang-yan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广州,510632经济问题
ON ECONOMIC PROBLEMS2008,342(2)2次
1.Fujita M;P Krugman;A J Venables The Spatial Economy:Cities,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19992.Varga A;Schalk H J Knowledge Spillovers,Agglomeration and Macroeconomic Growth:An EmpiricalApproach 2004(38)
3.DCI框架是指Dixit-Stiglitz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CES utility和Iceberg trade costs4.Alonso-Cillar Urban Agglomeration:Knowledge Spillovers and Product Diversity 2002(36)5.Tabuchi T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dispersion:a synthesis of Alonso and Krugman 1998(44)6.Fujita M;Tomoya Mori Frontiers of New Economic Geography 2005
7.Fujita M;Tomoya Mori Transport Development and the Evolution of Economic Geography 2005(04)8.Ago T;Isono I;Tabuchi;duo T Locational Disadvantage of the Hub 2006(40)9.Matsuyama K;Takahashi T Self-defeating Regional Concentration 1998(65)
10.Fujita M;Mori T The Role of Ports in the Making of Major Cities:Self-agglomeration and Hub-effect 1996(49)
11.Mori T;Turrini A Skills,Agglomeration,and Segmentation 2005(49)
12.Murata Y Product Diversity,Taste Jeterogeneity,and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EconomicActivities:Market vs.Non-market Interactions 2003(53)
13.Tabuchi T;Thisse J-F Taste heterogeneity,labor mobility and economic geography[外文期刊] 2002(69)14.Alonso-Henderson城市系统理论只关注城市内部运输成本和住宅效应,而不考虑城市之间运输成本;Krugman理论与之相反.Helpman(1995)也曾经在一个简化的城市模型中考虑了住宅效应,但是忽略了农业部门
15.CP模型及多数的空间经济学模型都是假设核心区的生活成本要小于边缘地区,其主要原因一是核心区由于竞争效应致使生活成本降低,二是核心区节省了运输成本16.参见安虎森(2005),P241-243
17.OTT框架指由Ottavinao,Tabuchi和Thisse(2002)所提出的研究框架18.基于资本创造的模型(CC,GS,LS)没有该项结论
19.三个模型的不同之处就在于CP模型假设工业劳动力可以在两个区域流动,FC模型假设工业劳动力不能流动,但是工业生产的资本可以流动,FE模型假设工业生产投入的人力资本或企业家是可以流动
20.Duranton G;Puga D Nursery Cities:Urban Diversity,Process Innovation,and the Life Cycle ofProducts[外文期刊] 2001(91)
21.Berliant M;Fujita M Knowledge Creation as a Square Dance on the Hilbert Cube 2005(14)22.Berliant M;Reed R;Wang P Knowledge Exchange,Matching,and Agglomeration[外文期刊] 2006(60)23.Keely L C Exchanging good Ideas 2003(111)
24.Baldwin R E;Toshihiro Okubo Heterogeneous Firms,Agglomeration and Economic Geography:SpatialSelection and Sorting 2005
25.Fujita M;Gokan T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Spatial Economy With Multi-unit Multi-plant Firms:theImpact of IT Development 2005(04)
26.Fujita M;Thisse J-F Globaliz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Supply Chain:Who Gains and Who Loses2005(47)
27.Suedekum J Agglomeration and Regional Costs of Living[外文期刊] 2006(46)
28.Baldwin RE;Forslid R;Martin P;Ottaviano GIP,Robert-Nicooud F Economic geography and public policy 2003
1. 刘朝明 新空间经济学:21世纪经济学研究的主题[期刊论文]-中国软科学2002(3)
2. 安虎森.蒋涛.An Husen.Jiang Tao 块状世界的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点评[期刊论文]-南开经济研究2006(5)3. 赵惜红 集聚经济的动力源及其科学发展[期刊论文]-学术交流2008(7)
4. 李高产.LI Gao-chan 城市集聚经济微观基础理论综述[期刊论文]-城市问题2008(5)
5. 王忠文 试析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与空间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期刊论文]-环渤海经济瞭望2009(4)
6. 鲍伶俐.BAO Ling-li 空间经济学聚集机制的现实主义分析[期刊论文]-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8(2)
7. 张翎.窦静雅 空间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期刊论文]-工业技术经济2007,26(7)8. 陈祖华 试论经济空间研究的层次性——以空间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为例[期刊论文]-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31(1)
1.赵仁康.许正宁 城市空间结构重组的产业动力机制[期刊论文]-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0(4)2.宋江飞.张道中 基于空间经济学的贸易自由化效应下空间集聚与扩散理论分析[期刊论文]-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 2008(10)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jwt200802004.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