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5期 第25卷 (总103期)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en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o.5,2006 Generl No.1a03 V01.25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体育课程论的学科基础 崔 伟 (河南财经学院体育部,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我国体育课程的改革需要体育课程论的指导,而建立体育课程论学科,必须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哲 学、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和社会学对建立我国体育课程论学科具有重要的影响,是其重要的学科基础。 关键词:体育课程论;学科基础;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8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920(2006)05—0071—03 我国课程理论的研究开始于2O世纪30年代。新中国成 立后,我国学习苏联的教育科学,而苏联的教育科学是把课 程论放在教学论中进行研究的,因此,我国在一个相当长的 时期没有把课程论作为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来研究。 1980年以后,课程理论的研究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并取 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1989年,随着两本比较有影响的课程 论专著的出版(陈侠著《课程论》、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 论》),我国课程论开始成为教育科学的一门独立的分支学 科,形成了独立的研究领域。 真理(但决不会穷尽它),而遵循任何其他道路前进,除了混 淆谬误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1](P143)马克思主义哲学包 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一切科学的理论 基础,当然也是研究体育课程论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 学对我们的指导在于:①科学地阐明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即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物质生活的 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 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 人们的意识。” ]㈣ ’②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将理论看作 是自然和运动着的现实的一种功能,其目的在于指导实践。 ③马克思认为,实践是联结主体和客体、思维和存在的决定 性环节,强调实践第一,揭示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人的 本质活动是实践,人是认识的主体,也是实践的主体,同时, 随着课程论的建立和研究的深入,体育课程理论的研究 也逐渐成为了体育教育理论领域的热点。如1993年吴志超 等出版的《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1996年杨文轩出版的 《体育原理导论》、2000年邹继豪等出版的《面向21世纪中国 学校体育》只是在部分章节,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体育课程理 论。但至今我国尚未形成系统的体育课程理论体系,未建立 “体育课程论”学科。正是由于我国处在不重视课程论的条 件下开展了课程改革,这种改革只能在内容和内容排列上作 修正,其改革是不彻底的,改革效果尚不明显。因此,我国体 人又是实践的客体、产物。人只有从实践出发才能科学地理 解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本质,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在改造周 围的物质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精神世界。 体育哲学是哲学分支学科,它对体育课程论具有直接的 影响。体育哲学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基本问题和矛盾关 系,揭示体育深层次本质及其辩证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科学 育课程的深入改革,需要系统体育课程理论指导,需要尽快 形成系统的体育理论体系,建立我国“体育课程论”这门 学科。 的体育观、体育认识论、体育科学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体系。 它从体育的已有认识中总结概括出新的哲学范畴,以唯物辩 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以相关学科研究成果 为理论基础。体育课程论也是如此,因此,探讨体育课程论 的学科基础,对建立具有中国体育课程论学科具有重要的意 义。体育课程论的学科基础包括: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生 理学和社会学。 一证的思想指导体育实践和体育科学研究,对各门体育学科有 具体的指导作用,当然,对体育课程论也是如此。体育哲学 对体育课程论的指导在于:①认识体育本质。体育是人们根 据自然的、社会的需要,以运动为主要手段,实现人的全面发 展的身体文化活动。C3 J(瞄 它具有双重性:即运动性(或自然 性)和教育性(或社会性)。这二者相互结合、交互作用决定 了体育的根本性质。体育本质具有层次性:初级层次强调健 身、游戏、娱乐;中级层次注重对人品格的培养和教育;高级 、哲学基础 任何一门科学的建立,都要受哲学的支配。列宁曾经说 过:“遵循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我们将愈来愈接近客观 收稿日期:2006—07—06 作者简介:崔伟(196o一),男,山东沂源人,河南财经学院体育部教授,从事体育课程理论研究。 ・ 71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层次倾向促进人的自我超越、自我创造、全面发展。②把握 体育的基本矛盾。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矛盾构成的。体 育的基本矛盾是人们对身心全面发展的生理、心理、社会需 要与人的体质状况、精神素质状况之间的矛盾。人们对身心 全面发展的生理、心理、社会需要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规定 着体育发展的方向、道路和形式。人的体质状况、精神素质 状况是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它对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整个体育 发展起着制约、影响作用。两者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运动, 构成了体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并规定体育的本质及其发展 规律。③辩证地看待身与心的关系和动与静的关系。增进 身心健康是体育的根本目的。身,是指相对于人的精神的感 性肉体,即人的物质性躯体。心,则是指相对于人的躯体而 言的精神、意志、观念、感情。身心关系在体育中表现为生理 与心理的关系。人的生理是心理活动的基础,说明了心对 身、心理对生理的依赖,体现了物质决定精神的哲学原理。 人的心理状态对生理的结构、机能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如“喜 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惊伤胆”就是心对身、 心理对生理具有能动作用的实践证明。一切体育活动都是 动和静的对立统一。从体育实践上说,动是一种机械位置移 动,表示体育实践的进行过程,体现了运动的连续性。静是 一种位置稳定状态表示机械运动的中止,则活动暂时停顿或 休息,体现了运动的间断性。从文化上说,动是指物质性活 动,静是指精神性活动。在体育中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 对性是处于不断的矛盾变化之中,动静适度和科学地处理动 静关系,对提高锻炼效果有直接意义。 二、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尤其它的分支学科——体育心理学和教育心理 学对体育课程论有较大的影响,是体育课程论的基础学科。 ①体育学习的动机。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 因或内部动因。它能引起并维持人的活动,将该活动导向一 定的目标,以满足个体的念头、愿望或理想。动机的基本作 用有三个:即始发作用、指向作用或选择作用以及强化作 用。l4 J(眦 动机和需要是紧密联系的,动机是需要的具体表 现,或者说是需要的动态表现。引起动机条件是内部需要和 外部环境。体育课程的设置,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 如何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动机是非常重要的问题。②体育 运动中的认知问题。体育学习是一个完整的认知过程。和 从事任何其他活动一样,从事体育活动也必然有许多认识活 动参与。较低级的认识活动包括感觉和知觉,较高级的认识 活动就是思维。记忆是所有认识活动的基础,注意是所有认 识活动伴随的特征。体育活动中的认识活动是在肌肉运动 中完成的,它与其他活动中的认识活动有明显的区别。学生 在体育课程的学习中,需要更多地依靠运动感觉来感知、理 解和记忆,需要更多地依靠形象思维和操作思维来快速分析 和决策。③运动技能形成和迁移理论。在体育课程中学生 学习相关的运动技能是基本任务之一。运动技能是指在学 习活动、体育活动和生产活动中的各种行为操作,主要是借 助神经系统和骨骼系统实现。运动技能的学习过程分为动 作的认知阶段、联系阶段和完善阶段三个互有区别又紧密联 ・72・ 系的阶段,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和动作特征。运动技能 必须通过练习才能获得。在练习中应注意建立明确的练习 目的和要求,正确地选用部分练习法和完整练习法,尽量采 用分布练习的时间安排,并让练习者及时了解练习结果。已 经形成的技能新技能的形成会产生影响,称为技能的迁移。 迁移分正迁移和负迁移。在练习中注意利用迁移规律,会受 到事半功倍的练习效果。 三、生理学基础 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中机能变化规律的 一门学科。论述了人体在体育活动中和运动训练影响下结 构和机能的变化,以及形成和发展运动技能的生理学规律, 探讨人体运动能力发展和完善的生理学机制。运动生理学 对体育课程论的影响较大。人体和各种生物体以及一切机 体都要进行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具有基本的生理特征:①新 陈代谢的。它是指物质和能量交换中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 分为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包括同化和异化两个对立过程。 当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受到破坏时会导致代谢的失调而出现 疾病。体育锻炼能加速新陈代谢的过程,从而增强体质。 ②应激性。它是指机体或组织具有在刺激的作用下发生反应 的能力或特征。机体或组织受到刺激发生何种反应,取决于 它们的结构和机能特点,对刺激的最基本的反应则是物质代 谢的改变。③兴奋性。它是指活组织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 的一种可传播的、伴有电活动变化的能力和特征。神经和肌 肉是具有兴奋性的组织,其他组织只具有应激性,不具有兴 奋性。可兴奋组织受到刺激兴奋时可由静止状态变为活动, 也可由活动状态变为静止。④适应性。它是指机体或活组 织具有因反复多次或持续接受同一刺激而出现反应程度逐 渐下降或消失的一种能力或特征。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给 机体的内环境带来很大的变化,长期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将 引起机体形态、结构和机能的方面产生适应性变化。体质的 增长本质上是机体对科学锻炼的积极适应。机体的基本生 理特征,反映了机体与周围环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的统一体。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影响着机体内部,而机体内的 变化总是以环境的变化为转移的。同时,机体本身更有其完 整性,它的所有部分也都是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的。环境的变化首先影响到机体的一部分,而机体的反应则 是整体性的,各个部分总是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地活动。这 些理论,包括人体生长发育规律、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 化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和超量恢 复的原理等对体育课程开发、体育课程内容选择、体育课程 实施等理论具有较大影响。 四、教育学基础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学校体 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的核心。教育学 理论对体育课程论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因此,研究体育课 程论必须把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①关于教育目的。教育 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 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人的规格和质量要求,是整个教育 工作的核心。教育目的指导着教育活动的开展,支配着教育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制约着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 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确定等。在我国,教育目的在教育方 种种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体育的发展,影 响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发展,必然影响体育进一步 的发展。②体育与文化。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课程的目的 一针中得到了具体的体现,即: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 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②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 是继承人类的文化遗产,一是要发展人类的文明。文化 (广义)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体 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理想中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 体、个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首先,是 人的体力与智力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和运用,这是人的全 面发展的核心。其次,人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情操的发展。同 时,人的全面发展也包括了每个人富有个性特点的发展。马 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发展离不开 具体的历史条件,离不开具体的生活条件,也离不开所处的 育文化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指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 度、精神文化的总和。[ ](嘟’文化孕育了体育,体育又丰富了 文化的内容,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体育课程要达到继 承和发展体育文化,就必须依据体育社会学的理论,开发体 育课程。③体育与人的社会化。人的社会化是指作为自然 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人的社会化 的实质,是人类长期积累的文化成果的继承和发展。体育是 人类文化的结晶,与人的社会化有着密切的联系。体育这种 文化对社会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促进人的社会化。人的社 群体。马克思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 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 一方法。③关于德、智、体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是由德、 会化是体育社会化的前提,所谓的体育社会化就是社会化的 人参与体育运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P ’体育社会化的功能 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学习与掌握体育的技能、体育的 价值规范和体育行为方式;二是学习与掌握适应社会生活的 技能、社会价值规范和社会行为方式。这些也正是体育课程 的任务。 智、体诸方面的发展所构成的,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 的教育也包含了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全 面发展的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这些组成部分既是相互 独立,各有特殊任务,又是辩证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 渗透,以其整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 的。其中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方向和动力,智育是全面发 展教育的核心,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础。它们相辅相 成,缺一不可。 五、社会学基础 综上所述,我国体育课程的改革需要体育课程理论的指 导。体育课程论的建立,将会对我国体育课程的改革,乃至 体育教育的改革产生深刻的影响。而建立体育课程论学科。 必须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哲学、教育学、 体育社会学和教育社会学为我们进行体育课程论研究 提供了社会学参考。体育社会学是研究一定的社会经济形 态下,体育与社会、文化、人互相作用的机制及体育过程中人 心理学、生理学和社会学对建立我国体育课程论学科具有重 要的影响,是其重要的学科基础。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陈荫生,陈安槐.体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的行为关系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内容包括:体育制度、体育 文化、体育行为、体育组织、体育活动中的人际关系、体育与 社会变化和体育社会问题及其控制。_3](瞰’教育社会学是以 社会学原理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社会生活的 各个方面同教育的关系,如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和变化与 [4] 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课程的关系,家庭教育与学生成绩的关系,教学内容、方法与 社会条件的关系,学校结构、地域、种族、性别、家庭出身与学 习的关系等。这些理论对我们研究体育课程论富有启迪意 义。①体育与社会。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经被人们普 遍关注,并广泛渗透到人类生活之中,与其他社会现象构成 [5]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l99唔. [6]毛秀珠.体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闵虹l The Scientiic Basifs of the Theory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CUI Wei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ltenan Institute ofFinance and&o加删 . Abstract:The reforms in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China is directed by curriculum theoryAs a seperate discipline, .the construc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heory is based on some other disiciplines such a8 phylosophy,education, pschology,physiology and sociology,which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building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Key words:theory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scientific basis;Ief0l肿s in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 73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