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后的绩效分析

2022-07-01 来源:客趣旅游网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后的绩效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企业的在管理水平和交易活动上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企业并购作为一种资源和有偿的产权交易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有效整合资源、提高自身发展速度、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以后总重要的资本运作手段。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了企业并购的模式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在目前经济体质不断完善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在运转过程中的稳定性、财务风险的控制程度、资本的利用效率、技术的推进能力、以及产品的竞争力等方面都面临着更高的挑战。这种情况下,企业并购是否科学有效,能否保障企业在并购重组后真正达到经济结构的完善以及绩效的提升,从而得到投资者的青睐,这是关系到政府推动经济发展、企业管理者推动企业发展、学术界提升理论有效性的核心关键所在。从并购这种资本运作模式进入中国,发展至今,可以看出,我国的上市公司并购的数量和规模都是处在上升的状态当中。但是我国企业的并购起步较晚,又面临我国特殊的历史以及经济制度等诸多原因,导致企业的并购活动还面临很多的问题,并购后的成果也不够理想,所以,对公司并购后的绩效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首先从上市公司并购发展背景,以及公司并购的相关理论入手,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特点,深入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绩效成果,并且针对我国当前上市公司并购现状提出了系列提升上市公司并购后绩效的建议。希望能够为政府、企业以及管理者提供一定的操作建议,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高效的并购活动有一定的推进作用。

关键字:规模经济 企业并购 跨行业并购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企业大发展壮大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完成,就是内部成长和外部并购。企业并购是企业经济发展、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途径。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勒就精辟的指出:西方的巨型公司以及产业的形成都离不开企业并购。一百多年前,西方发达国家就已经有了企业并购,发展至今,企业并购重组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推动企业以及社会经济前进的重要措施。企业的并购最早开始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期,美国先后经历了5次并购改革。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以后,全球的企业并购交易额有了巨大的增长,2006年全球的并购金额达到3.6万亿美元,在2007年就达到了4.48万亿美元,是世界经济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2006年以后,全球的企业并购的数量以及并购金额的都在快速飙升中。企业的并购已经成为全球经济领域内的核心焦点。与企业自身的成长相比较下,企业并购能够更加快速、科学的促进企业的资源重整,是高效推动企业的发展的重要发展战略。

我国的第一次企业并购产生于1984年,即保定纺织机械厂与保定市锅炉分厂对保定市针织器材厂和保定市风机厂的企业并购。之后我国的有在1990年和1991年相继建立了沪深证券市场,这更加推进了我国企业并购的发展。在2005年到2009年内,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数量达到了565起,并购金额高达1171.80亿元,并且处在快速发展的状态中。

我国的企业并购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2002年至今,我国的企业并购活动数量的增长速度更是加速增长,具体情况如图1-1所示。

图1-1 全球、我国并购数量和金额

数据来源:Dealogic、Thompson Financial 中国企业并购年鉴2002-2010年

1.2、研究意义

相比较我国近十年来的并购数量以及金额的发展速度,目前的我国企业的并购绩效并没有那样理想,这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企业并购的核心目的还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推动企业的发展,根本上也就是要实现并购后的绩效提升。我国的企业并购历史经验相对不足,国内关于企业并购的相关研究也还存在众多的不完善,当前的理论主要都已西方学者的研究为基础,缺乏针对我国特色经济环境的思考研究。所以加强对企业并购后的绩效研究就显得意义重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企业并购绩效分析能够体现并购行为的成果,并且帮助企业正确把握企业并购的最终成效。尤其是对于填补我国企业并购的理论空缺,分析影响企业并购成效的关键因素,研究如何科学合理的进行企业并购,高效利用资源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本文对提高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提出了系列的建议,一定程度上能够对上市公司的并购起到帮助作用。 1.3、论文主要思路和内容

企业并购是当今社会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高效整合资源的重要途径。企业并购后的绩效水平直接体现着并购活动的成败。任何经济活动的研究都脱离不了特定的发展背景、社会环境、以及相关的理论体系,所以,本文首先做了详细的背景介绍,以及企业并购相关理论概述,以便于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国公司的企业并购的时代背景、客观条件、社会环境和理论体系。上市公司的企业并购是我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非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相比较,上市公司的企业并购有其自身的特点,所以,在背景理论之后,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企业并购的特性做了详细的剖析介绍,以便于更加准确的把握我国上市公司的企业并购现状。并且针对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跨行业并购的现实情况,着重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行业内并购与跨行业并购的对比,从规模性、成效性以及时代性上做了详细分析。企业并购的绩效如何如何是并购活动是否成功的根本指标,所以本文在随后的内容中对我国上市公司企业并购的绩效做了整体的分析。最后,针对本文所分析出的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现状提出了对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有效措施。之所以要选择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是因为上市公司是我国企业并购军队中的主流,其次也因为上市公司的信息提供全面、及时、准确、正轨,便于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本文的希望能够为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提升以及并购活动的评价提出新的思路,也希望能够同时为即将上市的企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第二章:企业并购概述 1.1、企业并购的含义 企业并购(简称M&A)是只企业的兼并活动和收购活动的统称。产权是企业并购的对象。通常,企业并购的是指就是在合法的前提和流程下,两家或者多家企业进行的企业产权的让渡行为,企业并购是一种特殊的交易活动。企业并购需要满足特定的企业制度和财产权利条件。在企业并购的活动当中,整体的权利或者部分的权利通过让渡原先的拥有权来获得相应

的收益。而交易的另一方则通过付出相应的代价来换取该项权利的拥有。

兼并(英文Merger)是指两家或者超过两家的企业,遵循双方自愿的前提下,企业所有者根据双方制定的合同关系,通过法律规定的程序从两家公司合并为一家公司的行为。兼并主要有吸收兼并和新建兼并两种方式。吸收兼并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公司通过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重组,在重组之后只保留原先一个企业的法人地位。新建兼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公司重新组成一家新的公司。原先公司的法人地位全部取消。收购(Acquisition)是指一家公司将其他公司全部或者部分的资产或者股权,从而拥有一定的控制权或者经营管理权的一种行为。由于兼并和收购的概念在实际的并购活动中很难做出明确的区分,所以通常统称为并购。

1.2、相关概念的界定

在我国经济理论体系内有很多概念都与并购不容易区分。清楚区分这些相关概念的含义对于深入研究企业并购绩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1、资产重组和企业重组

资产重组和企业重组是证券领域内的重要概念,从范围上看,资产重组是高于资产并购的,因为他是上市公司重大经营或是非正常性变动的总称。资产重组是公司资源层面的变动,它具体是指不同企业或者统一企业内的资源,为了更加充分发挥出资源的价值而进行的系列调整,对企业内部的资本、产权、资金等重要资源进行重新组合。 相比较资源重组而言企业重组的范围更加广泛。企业重组涵盖了企业的所有权、资产、负债、人力资源以及客户资源的重新配置。产权关系的变更是企业重组的最高形式,企业重组包含资产重组。 1.2.2、并购

并购在我国的证券领域一直是一个范围界定模糊的概念,它的概念与很多类似理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混用,企业并购包含了兼并、收购、托管、股权转让、资产置换、借壳、买壳等行为。为了便于区分,我们可以根据并购的范围而把并购分为最狭义、狭义与广义并购。其中,最狭义的并购主要指《公司法》当中的吸收合并活动;其次,下一的并购是指除了《公司法》定义之外的加上通过购买部分的股权和资产从而取得经营管理权的活动;最后,广义并购是指除前两者范围之外的企业的形式上的以及实质上的转移活动。

类似相关持股与控股模式的转变以及子公司与分公司的转变等这些知识组织形式上的转变。通过上述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广义的并购的概念等同于我们平时所说的企业重组的概念,狭义的并购则重点突出企业并购过程中的产权关系的变更,这也是企业重组的最高形式。

1.2.3、什么事上市公司并购绩效

当今社会,企业并购已经成为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措施,随着企业并购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并购绩效的概念应运而生。并购绩效是指企业在采取并购活动后在自身产生实现的经济效果。企业并购绩效主要包含并购的业绩和并购的效率两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分析其对股东的财务的是带来了增加还是减少来检测企业并购的业绩;而企业并购的效率就是分析企业并购的影响因素对并购绩效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并购绩效的研究能够有效帮助决策者的作出更加准确的决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是上市公司并购活动成效的最终体现。上市公司企业并购是为企业带来了收益还是为企业带来的损失,我们可以从一下角度来分析并购后的绩效。首先是从企业的变化来看。具体分析上市公司的并购前后的对公司自身各方面带来的影响。比如,财务管理水平、业务水平以及盈利水平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其次是研究上市公司的并购行为对证券市场所造成的影响。最后是宏观角度上分析上市公司并购行为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行业的提升方面的影响。 第三章: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领域的主要特征

3.1、受政府政策的影响

我国的企业并购政策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政府推动发起的。尤其是受我国政府直接管理的国有企业,难免不受政府的宏观调控相关政策的影响。除国有企业外,政府重点开发的经济地区的企业的并购活动往往也很大程度的受到政府政策的影响。例如,上海、深圳等政府重点发展的经济地区都是上市公司并购的主要发生地区,从1999年至今的全国最大的20起并购事件中,发生的上海的就占到了八起。 3.2、以短期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

发生在我国的上市公司并购事件大部分的都是出于对短期经济利益的追求而进行的。从长远发展战略考虑的并不多。这些出于对短期经济利益以及非经济需求为目的企业当中,有的是为了获得国家或者地方的信贷以及税收的优待;有的是企业是为了调整资产结构,调整利润扭亏,防止企业,避免不能够满足上市公司的一些必要的而标准而被终止上市的情况;也有的公司是为了能够通过一些投机机构的上市股票炒作行为而从中获得收益;更有的的企业进行并购是为了达到上市条件,买壳上市,也就相当于间接的上市融资行为。 3.3、企业并购程序简单

我国的企业并购起步较晚,在短时间内的发展必定面临很多的待完善部分。我国的企业并购的法律体系以及并购流程还存在很多的缺陷,加上我国企业并购大部分都是以短期利润为目的,这就造成我国企业并购的并购程序相对简单。我国的企业并购环节当中缺乏对企业的财务、法律等领域的审计,而单纯的关注金额的交流,忽视了对企业发展前景和企业风险的合理预估。除了企业并购的程序过于粗糙外,对于企业并购所需要支付代价的方面也比较单一。我国的企业并购通常都是采用现金支付的方式,股票支付的方式非常少见。 3.4、行业内并购比重大约跨行业并购

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存在数量方面的行业性差异非常明显。因为市场环境、业务体系、以及管理体制上面都存在很大的相似度,所以同行业之间的并购行为普遍发生,而跨行业的公司并购行为相对较少,但是随着企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的兴盛,跨行业并购模式的并购事件在近几年正在逐渐增多。总体来讲,行业内的并购明显大于跨行业的并购。 3.5、不同的行业内的并购规模存在差异性

我国的上市公司并购实践在规模上具有明显的行业差异性。我国的大型企业并够事件大都是发生在基础产业当中。相对中小型企业并购案例发生的行业比较杂乱;服务行业内的企业并购事件正在逐渐增多;从我国的企业并购数据来看,过去的我国企业的大型并购多数都发生在基础行业。数据显示,从1999年至今的20起大型并购重组案例当中,发生在高铁、能源、运输等基础行业的就高达15起。大部分国外企业并购我国企业的并购事件普遍发生在汽车、电子、化工等信息技术相对要求高的行业领域内,单在2001年发生的4起跨国并购事件中,属于上述领域的达到了3起。而在轻工业、服装行业、视频加工行业的则是主要集中发生追逐短期利益的小型并购事件。通过二十一世纪的企业并购事件的发展趋势可以分析出银行、保险、电信、物流将是接下来的发生企业并购的热门领域。 第四章:跨行业并购与行业内并购的主要差别 4.1、何为跨行业并购

跨行业并购,顾名思义就是指不同行业的企业之间的并购行为,与行业内并购最大的区别就是生并购的两家或者多家企业身处不同的行业领域内。现在我国的企业重组活动可谓是风起云涌,企业的洗牌力度也越来越大,已经出现了跨行业企业重组的现象。随着经济的提升以及企业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原有的同行业内、同地区的资源整合已经很难满足发展的要求,企业资源重组的目光已经拓展到了跨地区、跨行业层面之上。相信随着企业重组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国内高校的进行资源整合、经济调整的时期马上到来。 4.2、跨行业并购与行业内并购发生时间不同

跨行业并购与行业内并购所发生的行业周期有明显的差异性。行业生命周期是指从行业的出现到行业的发展、兴旺、衰退直至推出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系列发展过程。通常行业的发展分为开发、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我们立足于这个理论体系来分析处在不动阶段的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综合实力而主要倾向的并购模式。处于开发和成长阶段的的中小型企业面对资金缺乏的客观调价下为了实现投资的目的,很容易会选择向成熟行业的资金雄厚的大企业出卖自身而作为一种投资。而随着行业的逐渐发展成熟,行业内的竞争日益激烈化,为了实现产业更加高效的资源整合,降低成本的发展就会选择横向并购。在行业的成熟期过后,面临衰退时期的时候,企业的横向并购就相对风险过高,需要慎重选择。通常这个时候的企业会选择纵向并购来满足自身的减少成本、提高效率,稳定企业发展的资源整合模式。身处上述行业阶段的企业大部分会采取行业内并购。而在企业面临自身行业的衰退,并且试图摆脱单个行业的限制性,拓宽自身的经营领域,多元化发展,则会向一个有前途的新行业拓展发展道路,这个时候就会出现跨行业并购。我国的跨行业并购主要在近几年才开始出现。 4.3、行业内并购与跨行业并购的优劣对比

与行业内并购相比较,跨行业并购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他资源的高校利用上。首先,跨行业并购在生产组合上更具有高效性。跨行业并购能够实现统一产品体制下的多样化产品生产,产品的经营具有多元性,能够提高资产和设备的利用率。其次,跨行业并购能够实现原材料的高效利用,从而降低企业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三,研究开发的组合效应。研究开发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跨领域的技术层面,也就是说也就开发生产的技术应用超出了原有产品的经营范围,而企业通过跨行业并购就能够更加高效的应用研究技术。

但是与行业内并购相比,跨行业并购的风险更高。跨行业并购的时候需要慎重考虑,如果盲目的进行,很容易造成较高的风险。首先是战略选则的高风险性。企业从旧有的行业拓展进一个相对陌生的新领域的时候,在技术、业务、管理、市场等方面的陌生都将加大经营风险。其次,企业在跨行业并购过程中将会从旧有业务中分配出相当一部分资金而用来推动新领域的发展,同时新领域处在起步阶段,盈利能力相对较低,同时旧有领域的稳定性还要面临这一个挑战,这就造成企业的整体风险大幅度提升。而这些增加风险的因素在行业内并购活动当中相对容易控制的多。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跨行业并购与行业内并购相比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它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性很容易造成整个并购活动的失败。跨行业并购属于高峰性、高收益的资源整合类型,企业在选择该项并购方式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分析。 第四章: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前后的绩效变动研究

近段时间,我国上市公司的企业并购活动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处在上升趋势。企业并购主要是为了通过对企业的业务、市场进行扩张,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资源的利用率、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其并购行为最终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呢?是否为股东带来了切实的利益呢。下面我们就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数据的分析中寻找答案。 4.1、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短期绩效分析

首先我们通过事件研究法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短期绩效。图4-1是清科研究中心对在2012年3月对我国2005年-2009年间发生的415起并购案件的数据分析,途中主要展示了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整体的平均超额收益率AAR和累计平均日超额收益CAR的变动情况。图片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的平均超额收益率整体是变动幅度在正负0.5%左右,在并购行为发生前后的连续61交易日中,24天的平均超额收益率大于0,剩余的37天都是小于0的,并且在并购决定公布的前7天,该项数据都为正值,并且在7天内呈现出了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在公布并购事件的当天达到了最高值。在并购信息公布后的5天内AAR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总体分析并购事件前后的平均超额收益率显示,公布并购前30个交易日

的平均超额收益率的平均值为-0.0087%,公布并购信息后的30个交易日的平均超额收益平均值为-0.07%,宣告并购信息后的AAR均值降低了0.0613%。

图4-1 上市公司并购整体AAR和CAR走势

数据来源:清科院中心 2010.03

通过图片当中的累计平均日超额收益率数据信息,我们发现,大部分的CAR值都为负值。但在并购信息公布的前七个工作日和后2两个工作日当中CAR呈现走高状态。这就说明在该段时间内,上市公司的CAR明显上升,并且在公布并购信息的前后几天高出0值。

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并购整体的平均超额收益率AAR和累计平均日超额收益CAR的变动情况的详细分析,我们发现,并购公司的平均超额收益率在并购信息公布后三天内获得了超额收益率,而在数据统计的其他工作日内没能获得超额收益。在累计平均日超额收益方面显示,上市公司并购后并没有获得明显的累计超额收益。 4.2、上市公司并购长期绩效分析

据统计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在并购后的第一年内平均利润出现上升趋势。与并购前一年比较下平均净利润的增长达到48.4%,企业执行并购后的两年中的年均增长率能够达到21.8%;在并购后的两年内企业的平均利润出现了显著的提升,具体涨幅为第二年达到138.7%,第三年达到33.7%。同等时间段内的平均资产收益率也同样出现不同程度的提升。并且预计,在并购后的更长时间范围内,公司的盈利能力将会有不同程度的持续增长。可见,从长期来看,我国上市公司在并购后的绩效具有显著的提高。 4.3、不同行业公司并购后绩效的差异性

经过分析显示,各个行业的企业发生并购重组后主营业务都发生了普遍的增长,但是,不同行业的企业并购后绩效也存在显著差异。首先是服装、汽车、互联网、清洁技术、电信、物流、建筑、交通灯行业的企业并购后的平均利润年增长率超过了20%。尤其是纺织服装、企业以及互联网等行业的并购后年均利润增长达到了60%以上,营业的年均增长液超过了20%,企业并购的目标得到了很好的实现。但是相比较这些获得并购“大丰收”的行业来讲,某些行业的并购绩效不容乐观,类似能源、矿产、机械之脏等林谷的并购行为并没有为企业带来显著的收益提升,更有一些企业的平均利润出现了缩水现象。

其中原因分析下来我们发现,在企业并购后获得良好收益的行业主要是与国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近几年来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在不断提升,所以这些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在进行了资源整合重组后很容易与市场要求快速对接,从而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就取得较高的回报。而类似矿产、能源的行业其企业规模普遍较大,相对应的在实施企业并购后的重组整合的困难相对偏高,而且该类行业的经营周期普遍很长,所以很难在并购后的短期内取得

很好的收益。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我国的上市公司的并购后的短期绩效不容乐观,长期绩效相对良好,而且并购绩效的收益水平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但是长远来讲,我国的上市公司的并购对于企业的发展、行业的优化整合和提升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都具有现出的意义。 第五章:完善企业并购体系,提高上市公司并购绩效 5.1、企业并购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 企业并购行为离不开法律的规范。西方国家已经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企业并购相关法律体系,从社会法、经济法、行政法以及民商法都法律体系当中都对企业并购行为做了详细的规范。但是由于我国的企业并购起步较晚,发展历程较短,我国的企业并购相关法律体系建设相对不够完善,目前仅仅在证券法、公司法以及上市公司收购管理等系列法规中对企业收购做了一定的规范,但是远远不及西方的法律制度健全,在面临很多实际的纠纷的时候也会出现管辖不清的现象。我国的上市公司并购案件大部分是追求短期的利润,在并购过程当中对财务的关注大于战略发展的关注。经过接近20年的发展,我国的上市公司并购行为已经出现了跨行业并购等新型的发展模式,并购的方式呈现多样化发展。随着并购的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加大以及并购方式的不断多样化,随之产生的支付方式以及流程规范也将更加丰富化,面对企业并购的快速发展,并购环境、规模、方式的不断更新,与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相配套的法律规范一定要及时跟进,从而能够为我国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提供完善公平的保障。 5.2、做好企业重组策划方案

影响公司并购后绩效的因素很多,我们可以从这项相关因素下手,调整好并购重组的方案从而改善并购后的绩效水平。在上市公司并购活动中,被收购公司的股本结构、并购的方式、所在行业的周期、市场变动以及经济环境都是影响并购后绩效的重要因素。所以收购方在并购之前要做好充分的调查分析,慎重分析并购目标和并购方式的选择,深入分析市场现状,预先做好最优的并购方案。我们可以借鉴西方企业并购的宝贵经验,西方的并购行为都是在专业的并购服务机构策划,借助这些经验丰富、专业程度高的优秀团队的策划能够有效的提高并购的成功率。一项策划完善的并购项目能够大幅度提升并购后的绩效。但是目前我国的公司并购活动缺乏专业的服务团队来协助策划,所以这就为公司的并购策划加大了难度。我们应该积极赶超国外的先进水平,努力提升我国的并购重组涉及方案的水平,最大程度的保障企业并购的成功率。 5.3、提升中介机构的服务职能

在西方完善的资本领域内,都有专门的投资银行、律师事务所以及管理咨询公司等中介结构为公司并购提供专业服务。但是我国的上市并购活动中普遍是没有中介机构介入的,整个并购活动的发起、方案策划、资金筹集、谈判收购都是企业自身完成的。在并购过程中往往会面临筹集资金困难、缺乏经验等困难,这写专业水平要求高的工作就需要借助中介机构的帮助顺利完成了。中介机构能够凭借自身的专业水准、丰富的经验以及敏感的视角为并购活动提供宝贵的服务,同时中介机构还能够增加并购活动的供公平性和合法性。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所面临的高风险的现状,我们应该大力推动中介机构的快速发展,从而通过中介机构的优质服务为企业并购提供准确的并购方案,再次希望政府加强对中介机构的重视,尽快将我国的中介机构发展起来,从而为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提供保障。 5. 4、重视并购后的整合

企业并购后的绩效与并购重组后的全方位整合密不可分。我们一定要重视并购公司于目标公司在经营理念、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管理制度、人员技术等方面的融合。这是并购活动的关键环节,如果并购重组活动的这个环节没有做好,那将会直接降低企业并购后的绩效。组织机构的正常运转需要协调一致的文化引导和制度管理,公司文化、企业制度等系列因素完全不相同的两个或者多个单位在并购融合后很容易出现不协调甚至会发生冲突。这都将会

妨碍整个组织的发展。两外,企业的生产流程、人事结构都会发生重大的变动,在初期阶段一定要加强对生产流程的整合和人员情绪的稳定。在知识技术方面的整合也是决定企业整合效果的关键点,在并购以后一定要加强技术知识的交流学习,统一相关的管理原则,使双方尽快的形成融合。

5.5、引进媒体监督,改变信息的不对称

上市公司的并购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盈利,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但是在现实环境中很多利用公司上市,炒作融资的事件也是很常见的。所以加大上市公司重组信息的监管对保障投资者利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颁布的《证券法》当中对上市公司信息公布的准确性和透明性做了法律的规范。但是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公布和传播还存在严重的不对称。因为《证券法》中规定我国的上市公司的重大信息仅能够在制定的平台上公布,所以很多非指定平台的信息公布不受控制,会出现信息公布提前或者信息公假难辨的情况。可见,规定上市公司信息通过指定平台公布存在不科学性,它剥夺了其他媒体的报道权利,也消弱了媒体的监督力量,即减少了信息公布的公开性、透明性也加大了信息发布和传播的不对称性。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扭转信息公布的不对称程度,为投资者提供多方位的信息。

第六章、总结和启示

本文在对上市公司企业并购的背景和理论界定的前提下,通过对我国近十年来企业并购的绩效数据做了统计分析,分别从短期绩效水平和绩效水平这两个角度做了研究。并且结合了对比分析,通过对行业内并购和跨行业并购以及国内外并购绩效等数据进行了对照,从而更加清晰的阐述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后绩效的整体水平。总体来看,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短期效果不明显,长期效果良好。而行业内并购时间的成功率明显高于高风险的跨行业并购。最后,本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的现状提出了提升并购绩效的有效解决措施,相信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并购事业的继续发展,我国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一定会取得更丰厚的提升。

参考文献: [1]Amram M,Kulatilaka N.Real options:Managing Strategic Investment in an Uncertain world[J].BostonMassachusett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9(05):215-242. [2]Agrawal,A.J.Jaffe:and G.Mandelker.The post-Merger performance of Acquiring Firms:ARe-examination of an Anomaly[J],Jonrmal of Finance,September 1992:1605-1621. [3]AgrawalAnu P,Jeffrey F Jaffe and Gershon N.Mandelker,The Post-Merger Performance of AequiringFirms:A Re-examination of an Anomaly[J],Journal of Finance,47,September 1992. [4]Betton,S.,Eekbo,B.E.,and Thorburn K.Corporate Takeovers.Tuck School of Business WorkingPape[D].2008.(21):3-40.

[4]安德鲁·坎贝尔、凯瑟琳·卢克斯,战略协同[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5]陈善朴,企业并购绩效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01). [6]陈健、席酉民、郭菊蛾,中国上市公司横向关联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管理,2005(14):28-33.

[7]陈兆谦、徐金发,并购中价值创造的三个基本问题[J],经济管理,2001(18).

[8]陈信元、陈冬华,换股合并增加股东财富了吗——一项案例研究[J],中国会计与财务研

究,2000(02). [9]陈昆玉、王跃堂,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