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课后反思
本节课是一首古诗新唱的内容,歌曲挺简单,但是让孩子们有感情的唱出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用自然、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 《梅花》是北宋王安石咏梅的一首名作,写了梅花洁白幽香的特点,赞扬梅花不畏寒冷的坚强品质。全诗仅20个字,但读后令人眼前宛然有一枝傲雪白梅,幽香沁人心脾。
如何引领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唱诵好这首古诗歌,并感受梅花与众不同的美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的:
开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图片,引“梅”入境。在网上找了很多有关花的图片,让学生来说,自己的看法。大多学生从梅花的外形和颜色来说梅花。接着,我又找来书法家话的梅花让学生欣赏,我问学生,画家为什么会如此钟爱梅花?最后,我谈到岁寒三友——松竹梅,学生一下了联想到梅花、松树和竹子开在冬季。由此,我再导入新课——梅花。
情境是富有形象感,充满感情色彩的场景或氛围,我找到邓丽君名曲《梅花》,让学生闭眼倾听,当音乐一停,同学们迫不及待要求听第二遍,我索性把歌词也附在一起,当唱到“看啊遍地开了梅花,我~~”同学们不约而同地跟着音乐节怕大声吟唱起来,课堂气氛一下达到高潮,叹惊之情油然而生,我明白学生真的是读懂梅花了,那是发自孩子们内心的赞叹,那是世上最美的歌声~~在情境的催化下,我接着让孩子们再读《梅花》,枯燥的文字由此转化成丰富的形象,丰富的形象又生发出更为多彩的画面,使静态的阅读注入了动态的生成,使隐含的诗歌意境逐渐显现,逐渐展示出它的美丽与动人。
对于本课我处理得比较好的地方就是本课的练习还没有讲完就打下课铃了,我灵机一动,设计了三个问题,把练习当作可下作业,才算顺理成章的完成了任务,但对于那三道问题,虽然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很容易找到答案,但问题对他们有点难,问题分别是:
1、一首歌曲通常结束在什么音上?
2、一首歌曲,每个乐句与每个乐句的连接上,是采用平稳进行还是跳跃进行? 3、一首歌曲,我们都知道有终止,那应不应该有半终止呢?问题提出我志忑不安,问题确实有点难,但在平时的讲课中,我都讲过,不知道学生们还记不记得,第二天我还有她们班的课,我一问学生还真回答上来了,并用自己的话给我解释说明,我真是太高兴了,我的灵机动为我的教育教学积累了经验
那么,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一、音乐课程应与信息技术有效的整合
一直说学科气信息技术整合,但在我这节课上却做的不好,在以后的教学上我要加强这一点,让信惠技术为我的音乐教学服务
二、对于我这节课,教学目标太单一,缺乏学科、各个艺术门类的整 这是一节教唱课,但不应该只局限于教歌与乐理知识,应尽量的拓宽教学
目标,比如可以用舞蹈表现《梅花》这首歌曲;搜集其他描写《梅花》的文章来欣赏;搜集图片、照片大家一起讨论等。使学生有更多的表现形式来表现《梅花》
三、作业收集
对于布置的作业,要细心收集,最后有这方面的记载,为自己、学生积累经验,见证学生的成长足迹
四、课堂节奏安排不好
反思自已没完成任务的原因,课堂设计不合理,复习的时间过长,课上点名、发书由浪费了一些时问,使没完生任务的原因,以后一定要改进
五、音乐课程应与信息技术有效的整合
一直说学科与信息技术整合,但在我这节课上却做的不好,在以后的教学上我要加强这一点,让信息技术为我的音乐教学服务
对于我这节课,教学目标太单一,缺乏学科、各个艺术门类的整课后,我还回味在这美的旋律中,感觉这是这学期最成功的一堂课,内心感谢孩子们成就了这堂课,也为这学期的教学画上圆满的句号吧。
《梅花》课后效果分析
在音乐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手段,能使学生从音乐技能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更易于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更直接地参与创作音乐。从而有效地降低音乐学习难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更好地达到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音乐教学目的。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视觉与听觉的科学性组合,通过与听觉直接相关的视觉画面,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音乐联想能力。还根据计算机音乐“事件分离”的特点,即:能够轻松而准确地实现声音与乐谱、声音与图像、听觉与视觉的即时转换。帮助学生轻松完成“看到乐谱就能够听到(从内心中感觉到)”音乐,听到音乐就能够看到(从想象中看到)乐谱和形象。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切实提高教学实效,促进学生素质多方位整体发展。
这节课开始前,利用微课让学生复习了解和学习旋律线的上行、下行,和波浪形三种旋律进行,效果非常好。随之就趁热打铁,通过简单的哼唱以及直观的曲谱让学生感受到了四种旋律的进行,学习了旋律的走向,掌握了歌曲创作的一些技能技巧,对学生学习音乐,运用音乐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性的作用。在音乐课上利用多媒体设备让自己的课变得更加简单、生动、直观是我们每个老师应该学习的,我们都应该很好的掌握和利用这个工具。
一节好的一节课离不开教师的艺术修养、音乐课的基本功底、文化修养、业务技巧能力以及师生的共同参与。
无论是网络多媒体还是教师本身具备的素质,都要很好的利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的进行教学活动。
测评练习:
1. 聆听歌曲的情绪,听完以后说说你对这首歌曲的初步感受? 2. 歌曲表现的内容是什么? 3. 歌曲从什么地方反复? 4. 反复后的结尾是否一样?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演唱能力和欣赏能力,分析表现音乐的能力。但是,重要的还是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热情,要让他们从心底里喜爱音乐,还要注重音乐课基本常规和欣赏音乐、演唱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持续发展的态势。
常规与能力的培养要贯穿于每节课堂教学,贯穿于整个学期。对于学唱歌谱,学生的畏难情绪特别大。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自信,我有时会在黑板上写些学生特别喜欢的歌谱,让大家哼唱然后猜是什么歌曲,当公布答案时,孩子们都很激动,巴不得马上学会。有时我也会布置学生准备一首他们自己喜欢的曲谱歌词,当然最好是老师没听过的,然后我用最短的时间演唱给学生听,我还是感到非常欣慰的。世界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还需要在音乐的教研路上继续前行。
梅花教材分析
1. 唱歌《梅花》
(1)教材分析
王安石是宋代的文学家。与一般描写梅花的诗不同,王安石的《梅花》不仅表现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坚强性格,而且表现了梅花幽香扑鼻、洁白如雪柔美的一面。其大意是:在寒冷的冬天,别的花都凋谢了,只有在院墙边上的几枝梅花冒着寒冷独自绽开。远远地看去一片雪白,难道是下起了雪?忽然闻到了淡淡的清香,原来是严寒。
歌曲为两段体,大调式。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的“墙”字很有特点,从时值上看,是一拍半,但作曲家却没有按常规用四分附点音符,而是用了切分节奏,在以3为主的一拍半中,又用了一个十六分音符的4,不仅使音乐显得有生气和活力,而且强调了第一个字的语气,使音乐的开篇有独到之处。第二乐句给人一种柔美的感觉。节奏是对第一乐句的重复,保持了旋律进行的统一。第二乐段的节奏和旋律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第一乐句出现了最高音5、同前一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把情绪推向了高潮表现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坚强性格。接着的第二乐句旋律逐渐下行,情绪逐渐平稳,结束在主音上。随后,第二乐段又反复了一遍,更加突出了梅花坚强的性格。
教师电子备课
课题 梅花 主备人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区分并唱好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反复后两知识目标 个不同的结尾,用连贯、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梅花》。 2.通过创编《春晓》,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1.学习歌谱。 重2.学生用不同的形式表现歌曲《梅花》。 点难点 教材分析: 歌曲为两段体,大调式。第一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的“墙”字,用了切分节奏,在以mi为主的一拍半中,又用了一个十六分音符的fa,强调了第一个字的语气,使音乐显得有生气。第二乐句在节奏上是第一乐句
的重复,保持了旋律进行的统一。第二乐段的节奏和旋律同前一乐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一乐句把情绪推向了高潮,表现了梅花的坚强性格。第二乐句旋律逐渐下行,结束在主音上。第二乐段又反复了一遍,更加突出了梅花的坚强性格。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梨花又开放》引出课题 2.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也与花有关,这种花生长在寒冷的冬天,许多花都凋落了只有它不畏严寒独自开放。你们猜到了吗? 生:梅花 师:回答得真好,你们是怎么猜到的?生:只有梅花具有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精神。 3.让我们带这种精神去聆听歌曲,先感受一下歌曲节奏。 4.热身活动《梅花的节奏型》切分节奏 二、《梅花》歌曲学习 1.初次聆听歌曲《梅花》范唱。 教师提出聆听要求:注意聆听歌曲的情绪,听完以后说说你对这首歌曲的初步感受。(学生谈听后的感受。) 2.教师再一次有感情地范唱歌曲。 教学要求:在听范唱之前,老师提出问题: (1)歌曲表现的内容是什么? (2)歌曲从什么地方反复?请举手表示。反复后的结尾是否一样?(同时找出反复几号) 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听歌曲录音范唱,并在反复处举手表示。 听完范唱以后,学生回答以上问题。歌曲表现的内容是: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反复后的结尾不一样。 师:这位同学咬字清晰,语速恰到好处很不错。在寒冷的冬天,别的花都凋谢了,只有在院墙边上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绽开,远远望去就像是一片白雪,忽然闻到淡淡的清香,原来是严寒中开放的白色的梅花。 3.学习歌曲: (1)节奏互动(梅花开放的节奏)让孩子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其中。 在学习歌谱前,先复习切分节奏,学生一起拍击X X X 。 再学习 切分节奏,和老师一起拍击。 (2)找出歌曲中出现的重点节奏(切分节奏) ① 指导学生唱准歌曲中出现的 并加以指导。 ② 要唱准反复后的两个不同的结尾,不要混淆。 (3)学生分组演唱,针对出现的问题老师及时纠正。 4.学唱歌曲。 (1)聆听《梅花》范唱,小声哼唱歌曲。
(2)教师演唱歌曲,学生模仿教师的口形,随《梅花》伴奏张口,无声地学唱歌词。 (3)学生演唱歌曲,教师随《梅花》伴奏张口无声地唱歌词。 (4)学生运用正确的气息和清晰的吐字演唱歌曲《梅花》。 (5)教师在学生学唱过程中,要注意随时纠正学生演唱中的不足。 教学要求:在学生学唱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气息和清晰的吐字唱好歌曲,并随时纠正学生演唱中的不足。 5.歌曲处理。 演唱歌曲时,力度要随旋律线的起伏而变化。歌曲中第一乐句的“墙”字,虽然作者把它放到了强拍上,强调了这个字的语气,但我们在演唱时不要唱得过强。反复后的结尾要唱得渐慢渐弱,好像梅花的香味永远都飘散不掉。 6. 设计演唱形式。 (1)分组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 (2)分组展示,师生共同评价。 教学要求:学生分组设计不同的演唱形式,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 8. 听伴奏演唱歌曲《梅花》伴奏。 三、集体创编《春晓》 1.聆听音乐《春晓》。 2.全体同学一起视唱曲谱。 3.以小组为单位,将课本中的几个片段旋律排序连成歌曲《春晓》。 4.随小组进行展示。(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评价。) 5.试着让学生即兴创编歌曲《春晓》。 教学要求:小组创编组织有序、要求清楚;教师在小组创编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的创造。 五、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梅花》这首歌曲,我们从中了解到梅花高洁、端庄、典雅的形象和它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高尚品性。希望同学们能像梅花那样,立志奋发,做一个坚强的人。 教学反思:
校长寄语:自主、合作、探究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课标分析
知识目标:A.指导学生区分并唱好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和反复后两个不同的结尾,用连贯、柔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梅花》。B.通过创编《春晓》,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
能力目标:整体感知歌曲,能按照要求演唱本首作品的知识要点,逐步提高学生唱谱以及识谱能力的能力。B.揣摩歌词,体会歌词中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演唱感染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曲调来创编歌曲。3、情慼、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本课中了解到梅花的高洁、端庄、典雅的形象和它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高尚品性。使同学像梅花一样做一个坚强的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