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雨霖铃文字版教案

2022-01-09 来源:客趣旅游网


导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现实生活中总是充满了离别的痛苦。在诗词中,离别更是一个历写不衰的主题。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孟郊的《游子吟》等等。透过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感觉到朋友分别时的悲楚,母亲呆望游子归家的泪眼愁眉,我们深刻的体悟到“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至理。在众多离别之中,情人的生死离别总是最能动人心弦的。今天我们再次轻轻叩开古典诗词的门扉,感受离别诗的千种风情,一起学习柳永的《雨霖铃》。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雨霖铃”这一词牌的由来,相传唐玄宗因安史之乱逃往蜀地,途中发生兵变,杀死了杨国忠,逼死了杨贵妃,当时阴雨连日,栈道中闻铃声,无比凄切,唐玄宗故作《雨霖铃》曲以寄托对佳人的思念。宋人依旧声添词,“雨霖铃”遂成词牌。

在赏析全词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词人柳永和这首《雨霖铃》的创作背景。

(一)接下来请跟随老师一同走进《雨霖铃》,感受词人的离愁别绪。(范读)

方法指导:1、寒蝉凄切——要拖音(“切”字为韵脚,韵脚一般要读的鲜明;尾音读长更能读出词的凄切情感。)

2、竟无语凝噎——要稍重、稍停,并读出哽咽之声、冷瑟之感(人物情感的高潮)

3、念去去——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何处”要读出疑问语气,杨柳岸晓风残月应一景一顿,声断气不断。

5、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6、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要稍重、稍停,拖音。(领起字)

自由读,找同学读,分上下阕,再齐读。

(二)整体感知 1、 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阙,每阙各写了什么情景?

上阙

主要写践行时难舍难分的惜别场景,抒发离愁别绪。景物描写,字字写景而字字含情,准确地将恋人分别时凄凉的心情反映出来,为全词定下凄凉伤感的调子。

下阙

写离别的情形。都门帐饮暗寓仕途失意,且又跟恋人分手,泪眼相望无语,不知从何说起,写尽了离别情态,想到此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聚,不觉间感到别后的日子无限凄楚。

2、问 从全词内容来看,作者写词在哪个时刻?

答 离别时,“念”就是“想”,所以下阕别后孤寂凄清的情景是作者的想象,也可以说是作者的虚写,而且从词的结构上看,又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3、问 词中哪句话集中表现了作者和恋人离别的心情?

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自古以来多情者都会因离别伤心,自古二字本就扩大了离别的范围,营造伤痛心情,但“更能敢看冷落清秋节”则强调自己比常人、古人承受的痛苦更多,作者把古人离别之悲融化创造翻出了新意。这是点明伤离别这一主旨的句子。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俄国作家别林斯基也曾说“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大凡一首好诗或好词,都是诗中有画,具有自己独特的意境、风格。” 而出现在作品中带有主观感情的物象我们称之为意象。

4、问 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写景(选择哪些意象)来准确传情的?

答 寒蝉 长亭 骤雨 兰舟 烟波 雾霭 杨柳 晓风 残月

蝉 蝉是“寒”的,点出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秋雨过后,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骆宾王在《咏蝉》中写道“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蝉高唱,渲染自己在雨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另外,元 卢挚《沉醉东风》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

唐 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也都选择蝉作为意象来表达情感。

长亭 古代大道上每五里设一短亭,十里设一长亭。后被当作别离地点的通称。成为表现离愁别绪的常用意象之一。 我们最为熟悉的是李叔同的那首《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王褒 《送别裴仪同》 河桥望行旅,长亭送故人。李白《菩萨蛮》

长亭更短亭,何处是归程? 都借助长亭来渲染离别之情。

季节在凄冷的秋天,地点在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骤雨过后阴冷的黄昏,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开篇就渲染了悲苦的离别气氛。

、词的写作技巧

1、虚实结合

词中写景有不少是虚景,是作者的艺术想象或设想,但情感却是实情,因为是由离别引起的,在词人由实入虚,在读者确是因虚见实。词人运用了生动的艺术联想,既有依情揣测的瞻望,又有意在不言中的回顾,充分写出清秋离别的复杂内心。这都属于艺术上虚实相生的妙用。

2、情景结合

词中,无论是虚写、实写,总不能离开写景、写情。景是“清秋节”,情是“伤离别”,以清秋萧飒之景,写凄恻之情,即景抒情,融情入景,达到情景交融的化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