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梁兰笑,翟素梅,吕春霄
来源:《时代经贸·北京商业》 2018年第26期
【摘 要】特色小镇是中国产业与城镇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后产物,它的发展核心在于产业,特色小镇的产业必然依托于当地的资源禀赋。为适应全球经济的发展新态势,中国特色小镇的产业算发展之路势在必行,以应对严峻的市场考验,破解产业发展难题。
【关键词】特色小镇;产业化;发展
自2016年7月以来,“特色小镇”一词频繁亮相于国家下发的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中。它的出现,表明了国家政策的新动向。特色小镇经历了2016年的发展元年后,经过2017年的产业规划和深度摸索,在2018年迎来了一批特色小镇的落地实践。
特色小镇是中国产业与城镇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后产物,它的发展核心在于产业,特色小镇的产业必然依托于当地的资源禀赋。特色小镇作为集产业、生活、生态一体化的空间经济平台,强调的是生活空间与生态环境一体协调。特色产业是特色小镇的发展灵魂,围绕特色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聚生态圈,最终实现“以产立镇、以产带镇、以产兴镇”,中国特色小镇走产业化发展之路是大趋势。近年来,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快速提高,特色小镇一定会成为高端产业发展、高级人才聚集的一个重要空间载体,与中心城市形成协作互补的产业链关系,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投资机会。
国家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全域旅游、全国范围内开展特色小镇建设等促使旅游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不断扩大的市场和国家的政策支持的大背景之下,吸引无数的政府、开发商、产业资产进入旅游开发市场,各色特色小镇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大众市场。发展成功特色小镇不仅能带动当地经济,促进就业,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当地的一些习俗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真正能经营好并且能持续发展的却寥寥无几。面对如今中国的特色小镇发展模式及其所存在的问题,如何促进中国特色小镇产业化发展都值得我们去深思。
一、当今中国特色小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要探究中国特色小镇的发展之路,就要对中国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有一个初步的把握。2014年浙江省省长在云栖小镇首次提出“特色小镇”这一词汇;2015年特色小镇战略由浙江省率先提出;2016年《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发布,开展特色小镇培育的工作开始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的名声逐渐打响,建设特色小镇的工作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从这个时间发展历程来看,也可以看出中国特色小镇发展起步比较迟。而与中国相比之下,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在19世纪60年代左右就已经启动了小城镇的建设。从空间范围来看,特色小镇的区域分布不平衡,东部地区分布较密集,其次为西部地区,中部和东北部地区分布较为稀疏。
而从特色小镇自身的发展来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作为中国特色小镇的发展先驱,浙江省有很多创新的工作。也正是因为如此,浙江省的特色小镇成为其它特色小镇发展的蓝本,导致整体特色不明显,同质化现象突出,使得特色小镇不再“特色”。其次是国家虽然给予特色小镇一定的政策支持,但整个支持系统还不是很标准化和完善化,整体指导性不强,依据性不充分,对于特色小镇的评判也缺乏一定考核指标,同时不注重对基础设施的完善,缺乏整体规划,项目储备不足。小镇是在原有居民部落的基础上发展的,但是很多地方的特色小镇的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缺乏对项目建设的理解,不能投入小镇的建设,还不能成为特色小镇的获益者和从业者,整体化发展动力不足。在当前的制度和经济文化背景下,这些问题是特色小镇发展必然存在的。不断在实践中提升经验,在借鉴中开拓思维,才能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促进特色小镇的良性持久发展。
产业是贯穿于特色小镇发展建设的灵魂,我国创建特色小镇,必须要有特色产业。把最具发展基础、发展特色和发展优势的产业作为核心龙头产业,前有德国海德堡作为德国乃至欧洲的一大科研基地“欧洲硅谷”的成功,有法国科罗娜的葡萄酒中心的成功可借鉴。
那么,中国的特色小镇要如何才能真正实现实质意义上的产业化发展呢?
二、中国特色小镇未来发展
(一)首先要顺应特色小镇未来产业选择的趋势
1、打造旅游升级版。目前各地政策因地制宜,对特色小镇的环境发展提出一定要求,以3A旅游景区及以上建设发展为标准,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要同时兼顾,中国的特色小镇普遍定位于宜居宜业宜游小镇,在一定程度上会潜移默化地改善旅游业水准。
2、引领共享经济变革。共享经济发展成为一种商业模式,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标志着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三条道路,特色小镇凭借自身发展的包容性,通过践行共享经济实现引领性。
3、提供多元共存的文化体验。特色小镇与传统意义上小镇不同,在于可提供更为多元共存的文化体验。过去,小镇几乎与一元化、封闭划等号,小镇青年纷纷逃离,而特色小镇,天生自带特色体验光环体质,将展现比大城市更为开放、包容的特质,成为体验经济的肥田沃土。
4、小镇生活节奏轻松缓慢,缓解大城市生活压力。城市生活显得无比压抑,让人们时刻处于忙碌、焦虑、紧张的状态之中,若以特色小镇闲适而精致的生活方式来予以对冲,则可实现特色小镇的缓解大城市通病的作用。
总之,特色小镇在做产业选择时,不仅要因地制宜,发挥自身已有产业优势,必须同时综合考虑不同方面的要素,以避免同质化发展。
(二)进行细分精准化的产业定位
1、相应国家政策,顺应国家大势。2016年7月, 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在产业形态方面,明确提出, 产业定位精准, 特色鲜明,战略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现代农业等发展良好、前景可观。产业向做特、做精、做强发展,新兴产业成长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效果明显,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兴手段,推动产业链向研发、营销延伸。
2、深入挖掘优势产业。依托小镇自然历史资源、产业基础和开发资源等基础发展条件。挖掘小镇自身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历史文化传统、新兴产业等产业基础。
3、采取差异策略和借鉴策略,填补空白。针对自身产业和资源条件不太鲜明的小镇,首先要做到知己知彼,对本省市乃至全国范围特色小镇主题的进行梳理,省市内以差异化竞争为主,做别人不敢做的,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以借鉴为主。
4、以高端产业小镇为发展目标。特色小镇应以产业小镇为主流目标,在高等教育、科研、金融、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都要有所布局。
目前特色小镇建设的关注点都集中于旅游产业,而对其他产业的关注则明显不足。旅游产业中比如婚纱摄影、健康养生、会议培训、手工艺品生产和体验服务类产业,都是旅游业的衍生或配套服务,都是一些“富民产业”,旅游服务类的核心竞争是消费,带动了游客的消费但却留不住游客;产业发展的核心的生产,只有尽可能地吸引有“才”的人来创业就业,长期定居才能实现特色小镇的产业聚集区的配套设施,实现特色小镇的高端产业化发展。
5、对特色小镇建设要承接大城市的功能转移和功能分工。特色小镇有了功能,才有产业集聚和人气。由政府引导推动功能分工建设,平衡区域间发展,缓解城市功能过度集中的问题。
将特色小镇打造成市中心功能疏解的重要承载地,有利于疏解市中心过于集中的卫生、教育、文化、商业等功能,实现中心城区城市功能的下移。特色小镇应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融合发展方式,才能够有足够的吸引力集聚大量高端人才和高端产业,产业、文化和旅游正好能够为特色小镇实现这一目标。为适应全球经济的发展新态势,中国特色小镇的产业算发展之路势在必行,以应对严峻的市场考验,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加快旅游、文化、教育、科技等多产业的整合,做强做精终端产品,实现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让特色小镇获得跨越性发展和实质性提升,推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广西大学商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0)
参考文献:
[1]冉笑涵,李祁,杨蕾.特色小镇发展影响因素分析——以古北水镇与乌镇为例[J].时代经贸,2018(7).
[2]陶雯,赵中星,李家勋. 新的发展理念下特色小镇建设浅析[J].时代经贸,2017(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