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在“做科学”中培养科学情感和态度。
2.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能力目标
1.学会制作地球仪,培养学生的动手、想象、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查找、分析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
2.通过制作地球仪初步了解地球的知识。
教学重点:
通过制作地球仪,观察体验地球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
观察和发现地球仪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视频:地球各种自然现象
谈话:关于地球,你想了解哪些事情?
讲述: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我们的地球
二.明确提出探究问题
1.讲述:刚才同学们明确提出了很多关于地球的问题,那现在我们就来了解地球是什么样的?
2.学生猜测地球的模样。
3.讲述:古代人对地球是怎样认识的呢?
(CAI: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
4.讨论: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如何发挥作用的?
5.教师小结:科学技术对人类认识地球的作用
三.制作地球仪,发现地球的基本特点。
1.谈话:要更清楚直观的了解地球的知识,你觉得有哪些方法?
2.观察地球仪,说出自身的发现。(经线、纬线、赤道、地轴)
3.学生制作地球仪
4.比较自制地球模型与地球仪。
5.自评,说出要做什么改善。
四.拓展:收集关于地球的资料
1.谈话:你还有哪些途径获得地球的知识?
2.把收集到地球资料整理制作成卡片。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2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设想出多种使运动着的物体停下来的方法。
2.能设计实验证明自身的设想是否正确。
3.能实事求是地描述实验中产生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与其他同学交流想法。
2.能从不同角度看待摩擦力对人类的影响。
科学知识目标:
1.能用实验说明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由运动变为静止。
2.能意识到阻碍物体运动的力为阻力。
STSE目标:
能举出3个以上的例子说明人们在生活生产中是如何增大或减小摩擦的。
教学重点:
活动1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设计、掌握让运动的小球、风车、自行车停下来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摩擦力的产生和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小球、风车、自行车、钢尺、摩擦力利与弊的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1
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
1.你能用哪些方法让运动的小球、风车、自行车停下来?把想到的方法记录下来。
2.实验设想(室内外结合)。
3.交流讨论:为什么这些方法都可以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认识阻力和摩擦力。
二.活动2
感受摩擦力
1.找一找生活中的摩擦力,然后体验感受大小和方向。小组可以设计体验方案,教师提供实验材料。
2.交流体验结果。
三.拓展活动摩擦力的利弊
1.结合课件认识摩擦力的利弊两面。
2.联系生活体会摩擦力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用自身学到的科学知识去指导生活。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设想出多种使物体运动起来的方案及改变物体运动方向的方法。
2.能用实验验证自身的设想。
3.能正确描述实验中产生的现象,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动脑筋想出使物体运动起来的多种方法。
2.能与其他小组交流假设和实验方法,并找出的办法。
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由静止转为运动。
2.能辨别出物体的运动主要是由哪种力(如风力、水力、重力、弹力等)作用的结果。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
能联系生活实际,举出更多的力使物体运动发生改变的例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各种小球、气筒、扇子、细线、挡板、磁铁、大头针、图片等
重点:
引导学生设计更多种使小球动起来的方案。
难点:
找出物体的运动是由哪种力作用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活动1
让小球动起来
1.小组智慧,想让小球动起来的方法,比一比哪个组方法多且独特
2.明确提出观察要求,小组按照设计的方案动手试。
3.小组活动、汇报交流。
4.在以上基础上,明确提出问题:再试一试,怎样使小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通过交流,体验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做法中用到的力有弹力、风力、冲击力、浮力等。
二.活动2
是什么力使物体开始运动的?
1.结合图,观察思考:是什么物体?分别是在什么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的?物体的运动需要的力与什么关于?
2.交流,认识到:帆船是在风力的作用下运动的;箭是在弹力的作用下运动的,弹弓也是,靠弹力把子弹射出去的;碾子是在牲畜力的作用下转动的;水轮是在水的冲击力作用下转起来的;......
三阅读科学在线
1.外力可以使物体运动起来,想物体运动起来是什么样的?(示范:平着把书推出、转动小水轮、拉二胡。)
2.阅读:物体运动的基本方式有三种:即平动、转动、振动。理解机械运动的三种方式。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搜集事例,说明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能通过弹棋子游戏发现力的三个要素。
科学知识:
1.知道力的普遍存在以及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知道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到乐趣。
教学准备:
吸铁石、模板、回形针、棋子等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力在哪里?请用动作表示出来。
力在手上、腿上……力在身体里。
2.演示:双手同时压粉笔盒,粉笔盒(物体)怎样了?
要求:用简单的图形来描述现象。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观察
1.拓展描述:离开我们的身体,往别处想,哪里还有力?
2.给力起名称。
人的力称为人力、机器的力称为机械力、风的力称为风力……
过渡:力在哪里?——到处都有力。
(让学生立足现实感受,以利于进一步认识、发目前关力的科学规律。)
三.发现、认识
1.小实验:会“跳舞”的回形针。
用吸铁石、模板、回形针演示实验。
区别:与我们前面说的力有什么区别?——借助外力。
2.关于力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到底什么是力?)
3.引导学生对力的概念的描述。
一种物体对另一种物体产生了作用,就叫力。
(让学生在观察现象中分析与发现科学规律,并引导他们描述自身的感受以形成对力的概念认识。)
4.如果让你将这些力分类,你可以怎么分?请说出你分类的理由。
四.探究
1.活动:移动一个大箱子可以用什么力?(推、拉……)
过渡:想一想,是否我们自然界中的力都可以有推和拉这两种力呢?
2.游戏:弹棋子
要求:弹棋子的方法。(教师演示)
记分方法。(板书说明)
分组,各人弹三次。
思考:当你弹棋子的时候,你还发现什么关于力的知识?
学生进行游戏。
发现:力有什么特点?(打棋子的不同点,棋子弹的方向不同。力可以在物体间传递。力有大有小。力有方向……)
五.反馈
1.关于力你知道了什么知识?
2.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关于力的问题?
(让学生形成概括性的思维,通过对新问题的明确提出以发现学生思维发展的脉络,
以便于拓展性的学习。)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能说出推和拉的动作要领与方法。
二.技能目标:能做好单人、双人以及多人的推拉游戏活动,了解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情感目标:能认真参与,吃苦耐劳,发挥小组合作精神,锻炼身体并注意安全。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组织,以实践活动得出结论。
教学准备:
一.场地:学校操场(草地)。
二.设备器材:墙、大树、篮球架、游戏器材(纸币、圆圈等)
教学时间:
一.本课1课时完成。
二.教学内容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推拉伸展。
第二部分:双人、多人推拉游戏,小组套圈比赛游戏。
活动过程:
一.预备运动
为头、颈、手臂、肩膀、腰部……等伸展性暖身运动,为后面剧烈运动做好准备,以便拉伤。
二.推拉伸展
1.双手互拉:双手互扣,可向左、右、上、下、两侧等方向用力拉。
2.比手划脚:利用手来做猜拳的游戏活动。
跪撑手猜拳、俯撑手猜拳。
3.双脚屈伸:双脚左右侧拉及前后分腿等。
利用脚来做猜拳的游戏活动。
站立脚猜拳、坐姿脚猜拳、躺撑脚猜拳、仰撑脚猜拳、俯撑脚猜拳。
4.用力推墙:利用单手、双手或脚用力推(墙、大树、篮球架等均可)。
三.双人推拉游戏:推拉动作以定式用力的方式进行,避免用力碰撞。
1.用背互推:两人一组(体型相近为宜)用背互推,可用站立或蹲式、坐式等不同方式进行。
2.用手互推:两人一组(体型相近为宜),用单手或双手互推,可用弓箭式、骑马式等配合手部的互推动作。
3.双手拔河:两人一组,双手彼此互扣做拔河状,用力后拉,松手或被拉距离愈长者为负,对方为胜,可增多不同组別胜者与负者彼此挑战的机会,以增多课堂气氛的有趣性。
4.搬运:背扛、背負走、同心协力。
5.手推车:
6.鼓励学生自创其他双人的推拉游戏:教师从旁协助或指导,并适时让学生发表或表演、示范等。
四.多人推拉游戏
1.用力拉动。(本游戏可一人拉二个人也可反过来变成二个人拉一个人)。
2.团体拔河:本游戏为双人拔河的延伸,人数约四.五人,双方应注意安全,避免松手后跌倒,教师指导时应特别强调合作精神及安全原则的重要性。
3.投圈得分:在远近距离不同的地方分别放有不同分值的纸币,各人五个圈,看谁套的分数最多。
指导要点:
注意事项:
一.教学时宜有充分的活动空间,才能充分伸展肢体。
二.推拉游戏时,应特别注意课前的场地安全检查。教学活动应兼顾安全为原则。
三.团体拔河,以双方人数各3——5人最能引起学生高昂兴趣又较安全。
四.投圈游戏时教师可提醒学生体会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教学评量:
一.指导学生自我评量。
二.具体评量标准参考:
1.推拉游戏中,尽全力而有明显用力且流汗者为3分,其次为2分,再其次为1分。
2.学会互推和互拉的方法,10种以上者为3分,6~9种为2分,5种以下者为1分。
3.投圈游戏中,以圈投中的纸币的分值之和计算。
4.在游戏中能尽全力,肯合作者为3分,其次为2分,再其次为1分。
三.评出优秀活动小组
把个人得分与小组集体得分总和作为活动小组总分,评出优秀小组并给予奖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