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文献调研综述及案例

2022-02-23 来源:客趣旅游网
专业班级: 序号 1 2 „ 姓名(组长注明) 小组综合自评分: 学号 自评分 胜任力模型研究

一、文献综合调研内容

1. 中文期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 序号 题名 管理胜任力特征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作者 王重鸣; 陈民科 心理科学 来源 发表 时间 2002/9 数据库 期刊 被引 1281 下载 8166 王重鸣,陈民科. 管理胜任力特征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检验[J]. 心理科学,2002,05:513-516+637 摘要:管理胜任力特征分析是人事选拔与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本研究在运用基于胜任力的职位分析并总结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 ,编制了管理综合素质评价量表 ,并运用此量表调查了220名中高层管理者 ,采用因素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企业高级管理者胜任力特征的结构。结果表明 ,管理胜任力特征结构由管理素质和管理技能等两个维度构成 ,但在维度要素及其关键度上 ,职位层次间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为管理职位的测评选拔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1 引言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 2.2 测量工具的编制与修订 2.3 统计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探索性因素分析 3.2 因素变量的基本统计结果 3.3 管理胜任力特征的验证性二阶因素分析 4 讨论 4.1 管理胜任力特征的结构 4.2 正、副职在管理胜任力特征上的差异 5 结论 5.1 管理胜任力特征由管理素质和管理技能两个维度构成 5.2 正副职层次职位在管理胜任力特征上形成差异结构 参考文献 ① 1 引言 1.1目的: 管理胜任力特征分析一直是人力资源管理与管理心理学研究与应用关注的一个焦点。可为预测工作绩效及高级管理者测评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据,增强人事选拔和配备的科学性与客观性。 1.2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1)在胜任力特征要素的确定上,比较求全,面面俱到,忽视胜任力特征要素与管理绩效的关系;(2)国内研究的方法主要依赖于观察或经验判断,缺乏系统的实证研究;(3)缺乏对不同职位类别、不同企业性质、不同职务层次的管理者的胜任力特征作出区分与比较分析。 1.3 本人的研究领域: 本研究试图运用基于胜任力的职位分析方法。通过实证评价,获得高级管理者的胜任力特征的结构,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揭示不同职位层次(简称正职与副职)在胜任力特征结构上的差异。 …… 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 0.59 0.64 诚信正直 管理素质 0.47 管理素质 0.59 责任意识 0.60 责任意识 0.21 0.54 0.54 0.65 权利取向 权利取向 胜任力特征 胜任力特征 协调监控能力 协调监控能力 0.72 0.76 0.45 0.67 战略决策能力 0.75 管理技能 管理技能 战略决策能力 0.86 0.21 激励指挥能力 激励指挥能力 0.53 0.78 开拓创新能力 正职胜任力特征的二阶因素结构模型 副职胜任力特征的二阶因素结构模型 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李明斐; 卢小君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3 期刊 535 7842 李明斐,卢小君. 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28-32. 【摘要】胜任力研究是目前心理与行为测量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从特征观与行为观两种不同的角度,对胜任力的内涵和识别方法进行了回顾,重点介绍了胜任力模型的构建方法,同时指出目前国内外研究中的不足以及改进建议,对于企业和政府机关的管理者的选拔、培养与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胜任力的研究是建立选拔和培养优秀管理者的科学体系的基础, 可以为管理者的鉴别、培训和评价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 总结他们(McClelland、Boyatzis、Spencer)的研究,胜任力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征:①与工作绩效有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预测员工未来的工作业绩;②与② 工作情景相关联,具有动态性;③能够区分优秀业绩者与普通业绩者。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知识、技能、个人特征都被认为是胜任力,只有满足这三个重要特征才能被认为是胜任力。 Spencer等人总结了20年关于胜任力研究成果,提出了包括专业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社区服务人员、管理人员和企业家在内的五个通用胜任力模型。其中,企业家的胜任力模型包括:①追求成就:主动性、捕捉机遇、坚持性、信息搜寻、关注质量、守信、关注效率;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系统分析、问题解决;③个人成熟:自信、具有专长、自学;④影响力:说服、运用影响策略;⑤指导和控制能力:果断、监控;⑥体贴他人的能力:诚实、关注员工福利、关系建立、发展员工。 确定绩效有效标准 硬指标: 销售额、利润等 软指标: 上级、同行、下级、 顾客的评价等 胜任力的识别方法 选择校标样本 优秀业绩组 普通业绩组 收集资料 实地观察 行为事件访谈 主题分析 360度评价 专家系统数据库 建立胜任力模型 假设产生 主题分析 概念形成 验证胜任力模型 行为事件访谈 问卷调查 评价中心 应用胜任力模型 人员甄选、绩效评估、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职业生涯规划 Spencer的胜任力构建的流程图 理性主义方法、说明性方法 理性主义方法主要采用工作分析去研究胜任力,根据分析的侧重点不同,又分为员工导向、工作导向和复合导向三种方法。理性主义方法将胜任力视为与人的特征相关的现象,这些特征是独立于情境的,能够适应较广范围内的工作活动。但是,这种方法对胜任力的描述难以操作和使用,也很难用以描述工作中复杂的胜任力。因此有些学者,如Weber、Schutz、Sandberg等以现象学为基础,强调人的工作经验,将胜任力置于具体情境中加以识别,这种方法也称为说明性方法。该方法表明:胜任力不是独立于情境,而是依赖于情境的。具体工作中用到的胜任力是员工通过工作经验获得它们的情境性。这种方法在具体工作情境下界定和描述胜任力,有助于设计和指导培训及发展活动。 动机、个性、自我形象、价值观、社会角色、知识和技能等胜任力的构成要素共同决定了人的行为。胜任力的构成要素之间以潜在的部分(动机、个性、自我形象、价值观、社会角色)“推动”或“阻碍”表象部分(知识、技能)的方式,影响胜任力作用于行为的过程乃至结果。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将胜任力与特质和动机进行区分,将行为看作是特定情境下对知识、技能、态度、动机等的具体运用的表现形式。通过可以观察到的行为指标来反映胜任力,因此胜任力是可以通过行为表现来度量的。 胜任力模型是指达成某一绩效目标的一系列不同胜任力要素的组合,是一个胜任力结构。 人的特征角度 行为的角度 胜任力模型 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 徐建平. 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 徐建平 北京师范大学 2004/4 博士 304 11264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专业胜任力结构模型,编制教师胜任力测评工具,了解当前在岗教师胜任力水平现状。研究基于文献分析,采用BEI技术、胜任特征核检表、心理测量学等方法,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从胜任力角度,对教师胜任力模型及测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实证研究,获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一)建构教师胜任力模型。建构的教师胜任力模型包括优秀教师胜任力特征和教师共有的胜任力特征。其中,优秀教师的胜任力包括进取心、责任感、理解他人、自我控制、专业知识与技能、情绪觉察能力、挑战与支持、自信心、概念性思考、自我评估、效率感11项特征。教师共有的胜任力包括组织管理能力、正直诚实、创造性、宽容性、团队协作、反思能力、职业偏好、沟通技能、尊敬他人、分析性思维、稳定的情绪11项特征。用自评式问卷对这一模型的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恰当地概括了教师的胜任力。 (二)编制《教师胜任力测验》。该测验包括50个项目,10个分量表。各分量表名称分别为个人特质(TRI)、关注学生(FCN)、专业素养(EXP)、人际沟通(ICO)、建立关系(RB)、信息搜集(INFO)、职业偏好(PP)、尊重他人(RO)、理解他人(UO)、测谎量表(LIE)。测谎量表主要用于筛查有说谎倾向的被试。各个分量表中包括的项目数不等。得分越高,表明该教师的胜任力水平越高。对该测验的测量学属性检验结果表明,其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935,分半信度为0.903,再测信度为0.862。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测验构想效度良好。对效标样本的测试表明,实证效度也达到了规定标准。该测验工具的心理测量学基本指标表明,其性能良好,能够对业绩优秀的教师和普通教师做出区分,可以推广应用。 (三)测查教师胜任力水平及特点。应用《教师胜任力测验》,对从事教学工作的中小学教师胜任力发展水平测试,结果表明,当前在岗教师胜任力水平较好,达到该测验评定的四级水平。教龄因素是影响教师胜任力表现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教师胜任力水平在教龄因素、性别因素、学校类型因素存在着显著差异。随着执教时间的延续,胜任力水平会发展提高。不同性别、不同学校类型的教师,在测验的个别分量表中,其胜任力水平表现有显著差异。不同教育程度和讲授不同学科的教师之间胜任力水平没有差异。本研究的结论对教师选聘、安置和绩效评估,教师胜任力标准及资格标准制定,以及相关的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实证研究的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研究背景与文献综述 1.1 胜任力研究的现状 1.1.1胜任力定义与类型 1.1.2胜任力模型 1.1.3胜任力建模方法 1.1.4胜任力评估方式与测评工具 1.1.5管理领域有关胜任力的研究 1.2关于教师胜任力的研究 1.2.1能力本位教师教育和以人为本教师教育 1.2.2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教师胜任力模型 1.2.3国内外教师胜任力的相关研究 1.2.4教师特质的测评工具研究 1.3对相关文献的评论 第二部分研究问题与意义 2.1问题的提出 2.2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第三部分总体研究设计概念界定 第五部分教师胜任力模型验证与测验编制研究问题与目的 5.1研究方法和步骤 5.1.1被试 5.1.2工具 5.1.3步骤 5.1.4资料的统计与处理 5.2结果分析 5.2.1《行为自评问卷》结果分析 5.2.2《教师胜任力测验》结果分析 5.3讨论与小结 第六部分在岗教师胜任力水平及特点研究研究目的 6.1研究对象与方法 6.1.1被试 6.1.2测量工具 6.1.3步骤 6.1.4统计处理 6.2研究结果 6.2.1教师胜任力总体发展水平 6.2.2不同性别、学校类别、教龄的教师胜任力水平 6.2.3不同绩效的教师胜任力水平比较 3.1研究目标 3.2研究假设 3.3研究过程 3.4取样策略 3.5研究方法 3.5.1行为事件访谈法 3.5.2基本胜任力词典 第四部分教师胜任力模型建构 4.1研究目的 4.2研究方法和步骤 4.2.1被试 4.2.2工具与材料 4.2.3方法 4.2.4步骤 4.3结果与分析 4.3.1长度(字数)分析 4.3.2胜任特征频次分析 4.3.3胜任特征评价法的信度分析 4.3.4差异检验 4.3.5教师胜任特征核检表频次统计结果 4.4教师胜任力模型体系 4.5讨论与小结 6.2.4不同学科、不同文化程度教师胜任力水平 6.3结论 第七部分总体讨论关于教师胜任力模型结构及其建构方法 7.1关于教师胜任力模型的验证方法 7.2胜任力测验中的社会赞许效应 第八部分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教师个案访谈协议 2.教师个案访谈纲要 3.教师胜任力编码词典示例一 4.教师胜任力编码词典示例二 5.访谈录音文本片段示例 6.胜任特征核检表 7.研究与研究程序 8. 《教师胜任力测验》项目区分度分析结果 9.验证性因素分析因素载荷表 10. 验证性因素分析参数估计路径图示 11.行为自评问卷 致谢 胜任力模型也是驱动组织变革的有力工具。目前,提出的胜任力理论模型主要有冰山模型(Iceberg competency model)和洋葱模型两种。 胜任力的冰山模型,主张有五种类型的胜任力动机(motives)、特质(motives)、自我概念特征(self-concept characteristics)、知识(knowledge)和技能(skills)。按照这个模型,“知识和技能”似处于水面以上看得见的冰山,最容易改变,“动机和特质”潜藏于水面以下,不易触及,也最难改变或发展,“自我概念”特征界于二者之间。Maurer有关KSAO维度多元性的研究,为冰山模型提供了依据,进一步支持了这个模型。彭剑峰的洋葱模型,是从另一个角度对冰山模型的解释。它在描述胜任特征时由外层及内层,由表层向里层,层层深入,,最表层的是基本的技巧和知识,里层核心内容即个体潜在的特征。 ③ 技巧 自我概念 看得见 技巧 知识 特质 动机 态度 自我概念 看不见 特征 动机 表面: 相当容易发展 知识 价值观 核心的人格: 相当不容易发展 胜任力理论模型图 (资料来源:Competence at Work: 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M]. Hoboken: Wiley,1993) 中小学教师《胜任特征核检表》频次统计表 总体 胜任力特征 责任心 专业知识 组织管理能力 正直诚实 创造性 宽容性 自信 团队协作 上进心 频次 211 175 147 137 127 120 120 115 114 百分比 83.4 69.2 58.1 54.2 50.2 47.4 47.4 45.5 45.1 胜任力特征 责任心 组织管理能力 专业知识 创造性 反思能力 上进心 上进心 自信 宽容性 小学 频次 111 90 88 74 70 65 65 62 62 百分比 84.7 68.7 67.2 56.5 53.4 51.1 49.6 47.3 47.3 胜任力特征 责任心 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 宽容性 团队协作 自信 组织管理能力 创造性 分析性思维 中学 频次 100 87 87 65 59 58 57 57 55 百分比 82.0 71.3 71.3 53.3 48.4 47.5 46.7 46.7 45.1 排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3 14 15 稳定的情绪 反思能力 沟通技能 尊重他人 理解能力 108 101 96 94 94 42.7 41.1 37.9 37.2 37.2 稳定的情绪 计划性 沟通技能 理解能力 热情 59 58 51 51 50 45.0 44.3 38.9 38.9 38.2 尊重他人 热情 上进心 稳定的情绪 沟通技能 52 51 49 49 45 42.6 41.8 40.2 40.2 36.9 教师胜任力模型 胜任特征 优秀教师胜任特征 提升的动力倡导责任感理解他人 自我控制专业知识与技能情绪察觉能力 挑战与支持自信心概念性思考 自我评估效率感 教师共有的胜任特征 组织管理能力正直诚实创造性 宽容性团队协作反思能力 热情沟通技能尊重他人 分析性思维稳定的情绪 教师胜任力特征群 特征群 服务特征 自我意象 成就特征 认知特征 管理特征 个人特质 胜任特征 沟通技能、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宽容性、热情 自我控制、自我评估、反思能力 提升的动力、效率感、挑战与支持 概念性思考、分析性思考、专业知识与技能 情绪觉察能力、团队协作、组织管理能力 自信心、灵活性、倡导责任感、正直诚实、创造性、稳定的情绪 以下文献调研部分只需检索及选择合适的文献资源(线索),有兴趣的同学自己阅读全文。 2.图书

图书(参考文献的格式——作者.书名[M].版本(第版).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序号 ① 题名 作者 出版社 出版地 出版时间 版次 胜任力模型应用实务——企业人力资源体系构建技术、范例及工具 张登印、李颖、张宁 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北京 2014-10 1 张登印等.任力模型应用实务——企业人力资源体系构建技术、范例及工具[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 Assessing Teacher Competency: Five Standards-Based Steps to Valid 2007, Wilkerson Judy R. etc. Corwin Ohio 1 edition April ② Measurement Using the CAATS Model Wilkerson J.R. etc. Assessing Teacher Competency: Five Standards-Based Steps to Valid Measurement Using the CAATS Model[M]. Ohio: Corwin,2007 Spencer Lyle M., Spencer March Competence at Work: 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 Wiley Hoboken 1 Signe M. 22, 1993 ③ Competence at Work: 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M]. Hoboken: Wiley,1993 3.利用中文或英文的专利及标准数据库(CNKI、万方、http://www.uspto.gov、http://www.iso.org检索工具免费),检出相关的中英文切题专利及标准题录,每个同学选择记录题录或文摘格式,至少各1篇,并写出参考文献的格式;

3.1专利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保护,“胜任力”非产品,但评价胜任力需要一定的方法,因而用“胜任力”作检索词。 专利(参考文献的格式——专利申请者. 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出版日期) 序专利名称 发明人 来源数据库 申请人 申请日 公开日 号 一种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才测评系统及方法 范志峰;艾顺刚 中国专利 镇江睿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12-05-31 2013-12-18 ① 范志峰,艾顺刚. 一种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才测评系统及方法[P]. 江苏:CN103455861A,2013-12-18. Method and system for education compliance and ② competency management Dion; Kenneth W. United States Patent Dion; Kenneth W. June 22, 2007 August 6, 2013 Dion; Kenneth W. Method and system for education compliance and competency management[P].Austin:8,503,924,August 6, 2013 3.2标准是从事生产、设计、管理、产品检验、商品流通、科学研究的共同依据,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某种法律效力,有一定的约束力,按规定程序制订,经公认权威机构(主管机关)批准的一整套在特定范围(领域)内必须执行的规格、规则、技术要求等规范性文献。“胜任力”虽非产品,但属于绩效管理的范畴,也需要规范化,“胜任力”无相关中国标准,有“绩效管理”方面的中国标准。

标准(参考文献的格式——标准号. 标准名称[S])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号 更新日期 来源 ① 管理体系绩效改进持续改进的程序和方法指南 GB/T 27908-2011, 管理体系绩效改进 持续改进的程序和方法指南[S]. GB/T 27908-2011 2012-04-05 (中国)国家标准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learn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 Information model for competency -- Part 1: Competency ISO/IEC 20006-1:2014 2014-07-03 ISO/IEC(国际标准/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 ② general framework and information model ISO/IEC 20006-1:2014,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learn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 Information model for competency -- Part 1: Competency general framework and information model[S]. 4.利用法律法规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北大法宝或百度法律法规),检出并摘录相关条规1—2篇,记录目录或文摘格式;

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创业能力测评工作的通知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创业能力测评工作的通知津人社办发[2010]第73号 2010年10月23日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高校及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天津市2009-2012年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规划刚要》和市政府与国家人力社保部签署的在我市共建以创业带动就业试验区备忘录的相关要求,通过引进国际、国内的先进技术,进一步扩展我市创业服务的功能,增加创业服务的手段,提高创业培训的成功率。经市领导同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教委将联合在全市组织实施“创业能力测评”项目,为做好相关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加强领导,... 库别名称:地方法规规章

发文文号:津人社办发[2010]第73号 颁布部门: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效力级别: \"\" 时效性:现行有效

颁布日期: 2010年10月23日 实施日期: 2010年10月23日

内容分类:劳动工会:职工管理与培训

5.使用英文(文摘、期刊、学位论文)数据库(WOK—web of knowledge、EI—engineering village、Elsevier等),检出英文切题题录(批量),选择记录文摘格式至少1篇,并写出参考文献的格式,将篇名及文摘的第一句话翻译成中文; 序号 数据库 Research on Chinese University Teacher's Competency 文摘 作者:Ma, WJ (Ma Wenjing)[ 1 ] ; Lin, FX (Lin Fengxun)[ 1 ] ; Lin, JC (Lin Jinchao) 编者:Kim, Y PROCEEDINGS OF THE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 HUMANITIES, AND MANAGEMENT 丛书: Advances in Intelligent Systems Research 卷: 43 页: 821-826 出版年: 2013 会议名称 ① WOK 会议: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 Humanities, and Management (ASSHM) 会议地点: Guangzhou, PEOPLES R CHINA 会议日期: DEC 14-15, 2013 会议赞助商:IntAssoc Cyber SciEngn 摘要:26 teachers in university were selected based on their performance criteria and interviewed by using Behavioral Event-interview method, half of which were high-performance group and the others were ordinary-performance group. All interviews were transcribed into text content and encoded according to Dictionary of Competence Encoding. The conclusions are: (1) the competency model of teacher in university was consisted of the excellent teacher's competency model and the prerequisite teacher's competency model, (2) the excellent teacher's competency model includes twenty characters, (3) the prerequisite teacher's competency model was consisted of twenty characters. 关键词 作者关键词:competency; teacher; behavior event-interview 作者信息 地址: [ 1 ] Univ Jinan, SchEduc&Psychol, Jinan 250022, Peoples R China 出版商:ATLANTIS PRESS, 29 AVENUE LAVMIERE, PARIS, 75019, FRANCE Ma, WJ ect.Research on Chinese University Teacher's Competency[C]. PROCEEDINGS OF THE 201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 HUMANITIES, AND MANAGEMENT, Guangzhou, Kim, Y ,2013 会议论文集的参考文献格式——[顺序号]作者。文章名称,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Application of a blended e-learning method in designing a training program for developing professional competences of university teachers: e-CBT model Wen, Ling-Yu1 Email author bumelody@cc.ncue.edu.tw; Hsu, Shun-Fa2 Email author alphaI68@dragon.ccut.edu.tw; Chen, Shiu-Yu3 Email author joyce@mail.nkhc.edu.tw; Wu, Jun-Yen4 Email author junyenwu@tit.edu.tw Source: ICENT 2010 -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and Network Technology, p 66-70, 2010, ICENT 2010 -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and Network Technology; ISBN-13: 9781424476619; DOI: 10.1109/ICENT.2010.5532128; Article number: 5532128; Conference: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and Network Technology, ICENT 2010, June 25, 2010 - June 27, 2010; Sponsor: Int. Assoc. Comput. Sci. Inf. Technol. (IACSIT);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 Publisher: IEEE Computer Society Author affiliations:1 Department of Business Education, National Changhua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Changhua, Taiwan 2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hung C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hua, Taiwan 3 Department of Food and Beverage Management, National Kaohsiung Hospitality College, Kaohsiung, Taiwan 4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Transworld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unlin, Taiwan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number of universities in Taiwan has grown significantly, as well as the number of teachers. The conditions for employing university teachers are based on their professional academic and practical background. Therefore, the affirmation of a university teacher's professional and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should be supported by his relevant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publications.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working guidelines and relative measurement tools regard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teaching competenc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s giving impetus to the promotion of instructional quality. Schools in Taiwan are starting to work on promoting teachers' professional and teaching competencies. However, most ② EI teachers in universities are undertaking in-service training or studying.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teachers' professional teaching competencies and training is still insufficient in terms of systematic training programs and curriculum design. Therefore, this study utilizes a CBT (Competency-Based Training) model, which is broadly used by professionals of educational curriculum design, integrates it with the popular e-learn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order to form an e-CBT Model, and then develops indicators of professional teaching competence in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a structure for training programs. For future studies, it is suggested that researchers can, in accordance with this systematic model, develop e-learning teaching materials. Thus, universities can apply this model to assist teachers' in-service training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can expect to increase the overall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the school. © 2010 IEEE.(25 refs) 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Volume 159, 23 December 2014, Pages 437–441 5th World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Counseling and Guidance, WCPCG-2014, 1-3 May 2014, Dubrovnik, Croatia Responsibilities and Competences of a University Teacher IlonaSemradovaa, SarkaHubackovab, , , Abstract:Activities of university teachers are characterised with professional competences in the fields of their specialisation and research, in the areas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 All these competences reflect not only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ly acquired knowledge, but also the skills, personality features, willingness and desire to pursue constant self-education and to contribute to training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Requirements for university teachers are related to living in the varied world and to the changes occurring in tertiary education.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motifs is the us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Teachers are responsible for what they can influence through their activities in relation to students, to themselves, as well as to a particular community. The article does not only present the theoretical bases connected with the hermeneutic aspects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but also includes the results of partial empirical research which focused on studentś notion of the responsibilities, competences and features which are required from university teachers. It turns out that students consider specialist competence of teachers in the disciplines they teach as essential and that they take it for granted. However, they also evaluate the teacherś personal dispositions, features, approaches and skills which include communication, team work, creativity, critical thinking, problem solving and developing studentś independence, etc. Last but not least, they appreciate the teacherś ability to carry out reflection, self-reflection, fair assessment, their ability to take a detached view and to be helpful, which enhance positive motivation in students. ③ Elsevier

二、综述

阅读大量文献后,“胜任力模型研究”范围太广,本人难以控制,缩小课题范围“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中国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综述”相关的文献调研方法如前,此略。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中国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综述

黄梅(广东工业大学图书馆信息检索教研室)

[摘要]:研究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有利于提高教师管理的实效性,本文基于CNKI,检索式为:(主题=高校OR主题=大学)AND 教师AND 胜任力AND模型,检索结果为177条,对其进行内容分析,在梳理胜任力理论模型与构建流程、教师胜任力模型:教师胜任力模型、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的基础上,试图综合出高校胜任力模型,为进一步研究高校教师信息素质胜任力模型打下基础。

关键词: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大数据内容分析综述

1. 引言

管理胜任力特征及模型构建,一直是人力资源管理与管理心理学研究与应用关注的一个焦点。可为预测工作绩效及高级管理者测评模型的建立提供依据,增强人事选拔和配,备的科学性与客观性。[1]胜任力的研究对于高校管理人员和高校教师都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高校教师了解并熟悉高校教师的胜任力模型,有助于对自身进行客观地分析评价,并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调整,有针对性地进行自身能力建设,从而达到有效自我提升的目的。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有利于提高教师管理的实效性,尤其是对于高校教师招聘选拔和绩效评定这两大核心环节具有直接指导作用,高校的人事部门可建立基于胜任力的和选拔体系和评价体系,从而减少教师管理工作的盲目和失误。[2]针对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2]- [4]、层次分析法[5]- [6]、实证研究[7]- [8]确定高校教师的胜任力特征,从而构建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对模型的有效度进行了检验;且具体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9]- [10]、高校就业教师[11]- [12]、辅导员[13]等具体岗位,以及胜任力模型应用于招聘[14]- [15]、绩效评价[16]- [20]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信息素质是高校教师提升之本,目前国内论文尚无专门涉及,本文基于总结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的基础上,试图综合出高校胜任力模型,为进一步研究高校教师信息素质胜任力模型打下基础。

2.基于大数据的文献内容分析方法

利用CNKI数据库,检索式为:(主题=高校OR主题=大学)AND 教师AND 胜任力AND模型,检索时间为2015/5/8,检索结果为177条。为了更好的分析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的具体研究情况,可利用CNKI数据库检索结果中提供的,基于词频统计40个关键词如表1所示:

表1 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的高频词统计 (90)胜任力 (66)胜任力模型 (52)高校教师 (15)教师胜任力 (10)教师 (10)高校 (8)人力资源管理 (7)模型 (7)评价 (7)胜任特征 (6)高校教师胜任力 (6)民办高校 (6)招聘 (5)行为事件访谈 (5)测评 (5)胜任特征模型 (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4)层次分析法 (4)高校就业指导教师 (3)绩效评价 (3)研究 (3)因子分析 (3)素质模型 (3)培训 (3)研究型大学 (3)模型构建 (3)指标体系 (3)绩效 (2)卓越工程师培养 (2)师资 (2)工作科学化 (2)工作绩效 (2)辅导员 (2)人力资源 (2)特岗教师 (2)实证研究 (2)对策 (2)战略 (2)胜任力词典 (2)教师胜任力评价 通过对关键词的分析,国内学者主要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层次分析法、实证研究确定高校教师的胜任力特征,从而构建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对模型的有效度进行了检验;并具体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高校就业教师、辅导员等具体岗位,以及胜任力模型应用于招聘、绩效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3.胜任力理论模型与构建流程 3.1 胜任力理论模型

“胜任力”这个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McClelland)于1973年正式提出。他认为,胜任力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

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

目前,胜任力理论模型主要是Spencer的冰山模型(Iceberg competency model)和洋葱模型。胜任力的冰山模型,主张有五种类型的胜任力动机(motives)与特质(motives)、自我概念特征(self-concept characteristics)、知识(knowledge)和技能(skills)。按照这个模型,“知识和技能”似处于水面以上看得见的冰山,最容易改变,“动机和特质”潜藏于水面以下,不易触及,也最难改变或发展,“自我概念”特征界于二者之间,如图1所示。[21]

美国学者R. 博亚特兹(Richard·Boyatzis)对麦克利兰的素质理论进行了深入和广泛的研究,提出了“素质洋葱模型”,展示了素质构成的核心要素,并说明了各构成要素可被观察和衡量的特点。所谓素质洋葱模型,是把胜任素质由内到外概括为层层包裹的结构,最核心的是动机,然后向外依次展开为个性、自我形象与价值观、社会角色、态度、知识、技能。越向外层,越易于培养和评价;越向内层,越难以评价和习得。[22]

技巧

自我概念

看得见 技巧

特质 知识

动机 态度 自我概念 核心的人格: 价值观 看不见 特征 相当不容易发展 表面: 动机 知识 相当容易发展

图1胜任力理论模型 (资料来源:Competence at Work: 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M]. Hoboken: Wiley,1993)

3.2 胜任力构建流程[23]

Spencer等人总结了20年关于胜任力研究成果,提出了包括专业技术人员、销售人员、社区服务人员、管理人员和企业家在内的五个通用胜任力模型。其中,企业家的胜任力模型包括:①追求成就:主动性、捕捉机遇、坚持性、信息搜寻、关注质量、守信、关注效率;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系统分析、问题解决;③个人成熟:自信、具有专长、自学;④影响力:说服、运用影响策略;⑤指导和控制能力:果断、监控;⑥体贴他人的能力:诚实、关注员工福利、关系建立、发展员工。其胜任力构建的流程为:建立绩效有效标准、选择校标样本、收集资料、建立胜任力模型、验证胜任了模型、应用胜任力模型六个步骤,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确定绩效有效标准 硬指标: 销售额、利润等 软指标: 上级、同行、下级、顾客的评价等 选择校标样本 优秀业绩组 普通业绩组 收集资料 实地观察 行为事件访谈 主题分析 360度评价 专家系统数据库 建立胜任力模型 假设产生 主题分析 概念形成 验证胜任力模型 行为事件访谈 问卷调查 评价中心 应用胜任力模型 人员甄选、绩效评估、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职业生涯规划 图2 Spencer的胜任力构建的流程图

4.教师胜任力模型 4.1 教师胜任力模型

徐建平[24]的胜任力模型包括:表2中小学教师《胜任特征核检表》频次统计表、表3教师胜任力模型、表3教师胜任力模型

中小学教师《胜任特征核检表》频次统计表

排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3 总体 胜任力特征 责任心 专业知识 组织管理能力 正直诚实 创造性 宽容性 自信 团队协作 上进心 稳定的情绪 反思能力 沟通技能 频次 211 175 147 137 127 120 120 115 114 108 101 96 百分比 83.4 69.2 58.1 54.2 50.2 47.4 47.4 45.5 45.1 42.7 41.1 37.9 胜任力特征 责任心 组织管理能力 专业知识 创造性 反思能力 上进心 上进心 自信 宽容性 稳定的情绪 计划性 沟通技能 小学 频次 111 90 88 74 70 65 65 62 62 59 58 51 百分比 84.7 68.7 67.2 56.5 53.4 51.1 49.6 47.3 47.3 45.0 44.3 38.9 胜任力特征 责任心 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 宽容性 团队协作 自信 组织管理能力 创造性 分析性思维 尊重他人 热情 上进心 中学 频次 100 87 87 65 59 58 57 57 55 52 51 49 百分比 82.0 71.3 71.3 53.3 48.4 47.5 46.7 46.7 45.1 42.6 41.8 40.2 14 15 尊重他人 理解能力 94 94 37.2 37.2 理解能力 热情 51 50 38.9 38.2 稳定的情绪 沟通技能 49 45 40.2 36.9

表3教师胜任力模型 胜任特征 优秀教师胜任特征 提升的动力倡导责任感理解他人 自我控制专业知识与技能情绪察觉能力 挑战与支持自信心概念性思考 自我评估效率感 教师共有的胜任特征 组织管理能力正直诚实创造性 宽容性团队协作反思能力 热情沟通技能尊重他人 分析性思维稳定的情绪

表4教师胜任力特征群

特征群 服务特征 自我意象 成就特征 认知特征 管理特征 个人特质 4.2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 4.2.1汤舒俊模型特征[25]

因子名称 人格魅力 高校教师胜任力特征因素分析的因子结构表 因子的具体组成 “为人师表”、“求实创新”、“对高教事业的热爱”、“奉献精神”、“善于学习”、“进取意识”和“开放性”,这些项目主特征值 3.538 解释方差变异量(%) 16.09% 胜任特征 沟通技能、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宽容性、热情 自我控制、自我评估、反思能力 提升的动力、效率感、挑战与支持 概念性思考、分析性思考、专业知识与技能 情绪觉察能力、团队协作、组织管理能力 自信心、灵活性、倡导责任感、正直诚实、创造性、稳定的情绪 要是反映高校教师的人性之光和内在涵养,因此将其命名为“人格魅力”。 学生导向 教学水平 科研能力 “关爱学生”、“对学生负责”、“全面培养学生”、“及时解决学生困难”、“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建设性地指导学生”,这些项目主要是反映高校教师的育人工作与师生互动,因此将其命名为“学生导向”。 “丰富的教学经验”、“优秀的教学策略”、“良好的教学组织能力”、“专业基础扎实”和“高学历”,这些项目主要是反映高校教师有效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因此将其命名为“教学水平”。 “良好的学术声誉”、“广泛的学术人脉”、“掌握学科前沿动态”和“良好的科学与人文素质”,这些项目主要是反映高校教师的学术水平与科研潜能,因此将其命名为“科研能力”。 3.011 2.433 1.657 13.69% 11.06% 7.54% 因子的关系

人格魅力是根本,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是两大支柱,学生导向是终级结果体现。它体现出一名绩效优秀的高校教师的胜任力结构,同时此研究所得出的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也体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强调高校教师人格的魅力。第二,以育人为结果导向。第三,强调教学责任。第四,关注高深学问,关注知识创新。 4.2.2周榕模型特征[26]

远程教学胜任力集合与示例 责任感、行业认知、信息素养、问题解决、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创造性思维、自我效能、自我提升、媒体表达、教学评价 主讲教师 辅导教师 讲授技能、学科素养、课程设计 监控与支持、咨询与建议 通用胜任力 岗位序列胜任力 胜任力词典示例 胜任特征名称 定义 自我提升(Self Improvement, SI) 能够将工作经验整合到自身知识体系中,并依据自身特点形成自我提高策略 相关特征 4.2.3 „„ 5.兼容并包的模型

6. 总结 „„ 参考文献

[1]王重鸣,陈民科. 管理胜任力特征分析:结构方程模型检验[J]. 心理科学,2002,05:513-516+637 [2] 汤舒俊,刘亚,郭永玉. 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06:78-81. [3]周榕. 高校教师远程教学胜任力模型构建的实证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12,11:86-92.

[4]张卓,高金金,陈毅文. 远程教育教师胜任力模型的构建和检验[J]. 人类工效学,2014,01:47-50.

[5]戴成秋,冯君莹. 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计算机专业教师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软件导刊,2014,10:159-161. [6]黄庆双. 基于Moodle平台的师范生教育实习胜任力测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7]高永惠,黄文龙,刘洁. 高校教师人才胜任力品质因子模型实证研究[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79-83. [8]奚昕. 应用型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实证研究[J]. 滁州学院学报,2014,01:84-88. [9]陈鸿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

[10]陈鸿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胜任力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11,02:57-59.

[11]张立波,沈健.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发展模式研究[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04:3-8. [12]沈健,徐英哲. 高校就业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J]. 学理论,2014,09:252-253.

[13]张光权. 理工类高校辅导员胜任力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9. [14]张媛媛. 基于胜任力的高校教师招聘研究[D].青岛大学,2014.

[15]张世免.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校教师招聘体系探析[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13-16. [16]张常维. 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与绩效关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

[17]李晶. 高等院校金融学科专业教师胜任特征与绩效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 [19]宋倩. 高校教师胜任力模型及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 [20]胡杨成,葛红. 高校教师胜任力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J]. 老区建设,2014,22:41-43. [21]徐建平. 教师胜任力模型与测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

[22]杜晓蓉. 基于“素质洋葱模型”的高职院校辅导员胜任力培养[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05:228+232 [23]李明斐,卢小君. 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构建方法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1:28-32. [24]同[21] [25]同[2] [26]同[3]

三、写出对本门课程学习的真实体会、要求及建议(不需多,如有建设性可加10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