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社团社会化发展的必要性及对策探讨
作者:邓红蕾 林惠平 吴松 来源:《科教导刊》2012年第34期
摘要 高校学生社团的社会化趋势更加明朗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社会化发展的需求,也加快了学生、学校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融合。本文着重从高校学生社团社会化发展的必要性及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校社团 社会化 大学生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1 高校学生社团社会化的含义
(1)“社会化”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一是,强调社会对个体,也即高校学生团体的教化过程,这是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二是,从个体视角来看,社会化就要求高校个体与社会其他成员互动,逐渐适应社会发展过程。
(2)高校学生社团社会化的含义。所谓高校“学生社团社会化”就是社团在走进社会、融入社会、与社会相互作用中,社团和社团成员参与社会实践,遵守社会规范,适应社会发展,社团组织的功能与运作不断发展,社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社会文化得以传承和创新的过程。
2 高校学生社团社会化的必要性 2.1 以高校学生社团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社会、家庭和学生广泛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虽然国家对于大学生就业给予了比较多的相关政策。但是,总体来讲,我们还是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大学生自身的建设上。从大学生自己出发,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社团等去寻找突破口,因为高校学生社团能够让大学生在还未正式走入社会之前,就可以通过社团活动有针对性的锻炼他们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社团成为了学生与社会接轨的一个桥梁,但是,就目前的高校社团对于服务大学生就业这方面的情况来说,社团活动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形式以及社团活动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来看,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所起到的作用都显得微乎其微,所以,在这一层面上来讲,失去了对大学生的一个吸引力。
要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社团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作用。高校学生社团给予了大学生们这样一个平台:大学生们可以通过社团来展现自己的创造能力,创新潜力。例如有的高校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CAD协会、工业设计学会、动漫学会等等,可以使学生把专业理论与实践有机得结合起来,增进自己对知识的运用和创新能力,增强对社会的认识。同时,还能在各种竞赛中获奖,这样就可以更好地让大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用人单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衡量指标。高校社团能够为同学们提供足够的锻炼岗位,全面促进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因为活动的每个策划和执行,都会让会员参与进来出谋划策,所以,每个人都得到了锻炼。这样的学生在出社会后,能够极快地适应社会,工作上手也快,当然就更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2.2 高校社团社会化可以获得经费支持,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活动的规模和质量,需要经费的支持。当学生社团活动受到阻碍时,大部分的原因就在于“经费困难”。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一是社团内部成员的会费,当然,这只能是很小的一个部分;二是企业、单位的赞助;三是学校每年对社团活动给予的一定经费支持。从高校社团活动的资金来源分析,要保证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关键是获得来自于商家给予资金方面的直接支持。
学校应该鼓励社团利用社会渠道筹集经费。当然,学生社团在争取经费之前,必须做好前期的调查工作和宣传工作,而且是有针对性的去寻找赞助,要本着双赢的意愿去寻求,但不能过度的商业化。另外,社团在签署与企业的合作意向时,要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身权益,确保活动的顺利开展。社团内部也需要健全经费管理制度,定期公开经费的收支情况,接受组织和成员的监督,提高社团公信度。
2.3 高校学生社团社会化可以引入管理的新思路
高校学生社团是一个根据个人性格、爱好、兴趣等自愿参与的组织。而且是一个跨年级、跨班级、跨专业的特殊群体。其成员以大一新生居多,由于社团本身就具有流动性较强的特点,尽管每年的社团都在招新,其稳定性还是较低。这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社团内部的管理缺乏规范性、制度性,干部的管理素质欠缺,社团的管理人员缺乏系统、专业的培训。或许在社团成立之初,制定了相关的社团章程,但是在活动的执行过程中,又出现了分工不明确、活动无计划无法开展等情况,自己制定的管理制定在工作中没有起到指导作用。对于社团的会员,他们进入社团和退出社团都很自由,社团内部的规章制度应该加强建设,同时还需要加强他们在经费的管理与使用、干部的选拔与培养以及考核方面制定适合自己社团发展需要的章程。这样才能做到各种工作都有章可循,避免随意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另一方面,很多高校的领导对于社团发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明确社团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起到的作用,学生社团也缺乏专业的指导老师对社团的建设和发展给予帮助,所以,社团的管理机制不健全。因此,为了使高校社团能够可持续发展,必须引入社会中的种种可借鉴性的管理措施,加强对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引导社团朝着健康、内涵式发展。 2.4 高校学生社团促进了大学生社会化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大学生在学校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还需要通过参加社团活动的实践来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不断完善自己。社团是大学生进行锻炼的舞台,现在高校社团活动的内容和范围都不断地从校内延伸到了校外,而且实现了社团由服务学生发展到服务社会发展的转变。高校学生社团以其独特的方式和种类多样的活动形式,吸引大学生广泛参加社团活动,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归属和加速社会化进程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1)对道德社会化的影响,指人通过社会互动学习道德伦理,内化道德价值,培养道德情操的过程;(2)对政治社会的影响,且认为,参加社团的学生比不参加社团的学生其爱国主义情感更深;(3)对角色社会化的影响;(4)对个性社会化的影响,包括自我认知、人际交往和知识技能三个方面。
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虽然可以受到来自己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但是,大学生由于离家较远,更多的时间还是呆在校园里,故而,学校对学生的社会影响是最大的。因此,高校学生社团又为大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寻找志同道合的同伴知己,寻找互相讨论,互相鼓励,互相支持的一个团体,大家可以一起共同探讨那些游离于自己思想里的矛盾和困惑。 3 高校学生社团社会化发展的思考和对策
(1)防止高校学生社团过度社会化。高校学生社团社会化发展,可以让社团能够直接获得商家的资金支持,得到更多支持社团活动的经费来源。但是,必须防止因为资金的问题而受控于商家,而导致社团所组织的活动太商业化。因此,高校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学校对社团的管理和引导,尤其是场地和经费的支持,如果学校能够通过合理的方式,把学生社团纳入整个学校的发展规划中,建立一个专门管理社团工作的部门,来解决社团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多划拨一些财政来支持活动,实现资源的协调,这样学生社团就有了稳定的组织依靠,社团活动就能如其开展,大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提高,不会再担心有创意用不了的情况发生。
(2)建立完善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制度。为了激励社团成员的积极性,我们可以引入企业管理当中使用的员工机制来对我们的社团进行管理。这样,我们就可以运用工作激励,把社团的社员放在他们适合的位置,并根据一定的时间轮换社员的工作,以增加他们的新奇感,培养他们对社团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增加他们对社团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另外,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起来,对社团活动策划、执行等达到预期目的的社员给予晋级、物品的奖励等,并对在社团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学分奖励等方式提高学生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对其进行宣传表扬,让其形象能产生持续、强化的作用。把学生社团的负责人纳入到学生管理干部体系,在年度评选优秀干部和综合测评中适当加分,对他们的工作给予肯定,以此调动社团干部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推动社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团队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大部分的高校社团指导老师,都是校团委的相关老师以及部分辅导员充当社团的兼职指导老师,由于辅导员老师另外有其他的学生工作要做,能投入社团指导的精力有限。因此,我们可以针对社团的宗旨和特性,在社会其他组织和相关部门外聘一些有专业特性的人员担任社团的指导老师,这样,可以把社会管理中的很多理念和方法运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到学习社团中,培养社员的实践能力。同时,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模式,实现社团社员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不断完善社团章程和机构设置,逐步实现社团的稳步发展。
(3)提升高校学生社团的知名度和层次。现在各大高校都越来越注重把高校社团与社会相结合,通过一些“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模式,来提升社团的知名度。“走出去”是让更多的大学生社团有意识的参与社会活动,为群众服务,改变了90后大学生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引进来”则是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支持,利用他们在社会的各种资源来积极寻求商业支持。例如,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就经常与学校的社团建立合作关系。 为了提升高校学生社团的知名度,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的网络媒体,将社团推向社会,可以制作介绍自己活动的网页,以诚实信用、发展社团作为宗旨,关注每一社团的发展,每一个社团的进入,提升每个社团的形象,促进每个社员的就业作为理念,多多宣传自己社团的活动风采和给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既可以让社会知道了解社团,也可以通过网络与外界保持进一步的联系。同时,社团的网页也本着切实为会员提供理论支持,更好为其他高校社团拓宽信息来源、畅通信息交流以及进行对外宣传报道的理念,发挥网络媒体在社团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纽带宣传作用。
注:湖北中医药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 蔡路.高校学生社团社会化发展的认识与思考.当代经济,2011.4.
[3] 胡元林,王涛.高校学生社团社会化功能透析[J].教育与职业,2005(6):32. [4] 李凤兰.高校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的实证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5] 霍宏.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作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1).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4-10-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