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卷(北京)(解析版)

2021-09-25 来源:客趣旅游网
北京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卷(03)

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

注 意 3. 调研卷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调研卷上作答无效 事 项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年级开展了以“成长的足迹”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学习活动一:走进美丽校园。下面是一位同学观察初中校园景物时写的一段随笔,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

(甲)走到了那片银杏林,我眼前忽然一亮:十几片银杏叶,就只有十几片,叶子的边缘,悄悄围上了一圈儿花边儿一样的黄色。在满树银杏叶依然是绿色的领地里,它们就那么悄悄地,(xiāng)着金边儿,好似长着金边儿的绿蝴蝶,静静依傍在众多的绿蝴蝶中,仿佛在酝(niàng)着一个梦。(乙)这十几片银杏叶,金边儿连成了一道曲线,涌动在贮蓄着绿色的海洋里,宛如十几个小小的浪花,那么小——不注意还.真看不到呢——却那么欢快地,涌动出了初秋的姿容,真是__________(花团锦簇 美不可言)。(丙)就是这么十几片,看起来那么着急,那么热情,恨不得再过几天,就要形成波涛,形成巨浪,汹涌在这秋的季节里了。

(1)根据拼音,请用楷书把填入括号处的两个汉字依次书写下面。( )(2分)

(2)在文中给加点字注音和横线处填入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zhù 花团锦簇 B.chǔ 花团锦簇

1. 本调研卷共五道大题,20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在调研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4. 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C.zhù 美不可言 D.chǔ 美不可言

(3)这位同学为自己的文字写了朗读脚本,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甲)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忽然看到十几片银杏叶刚刚变黄的惊喜。

“悄悄”“围”将叶子人格化,生动形象。所以,“亮”“边缘”“悄悄”“黄色”都要重读,要满怀激情,要大声读出这份惊喜。

B.(乙)句运用了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金边连成的曲线”的情态。它既有浪花一样的动态美,又有小孩子般的欢快,在初秋时分展现出自己独有的美丽。所以,读这句时要活泼欢快。 C.(丙)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着急”“热情”“波涛”“巨浪”等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银杏叶很快就要黄满枝头的情状。所以,这句要读得紧凑,表现出这种急切感。

2.学习活动二:游文学堂。下面是一位同学学习课文后的总结,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

①文学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殿堂,给人希望,启人心智,促人成长。《春》让我们受了自然的美好,领略了生活的色彩:《散步》让我们体味了亲情的温馨,懂得了责任的重要;《再塑生命的人》让我们见证了儿童的成长,深悟了爱的力量……②升入初中以来,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使我们遨游在文学的殿堂,乐此不疲。

(1)《春》的作者是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土_________________(1分) (2)请在画线句中找出表述有误的一句,并改正过来。

表述有误的是:________(填序号)。(1分)修改:___________(2分)

3.学习活动三:感悟纯真友爱。下面是一位同学与朋友相处的感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

友情是__①__,是共同经历的点点滴滴,在岁月里潺潺流淌;友情是__②__,是彼此心头的屡屡光亮,在成长中驱散阴云;友情是__③__,是拂过心田的丝丝畅快,在征途上平添惬意。(甲)成功时,友情是一次击掌,为你喝彩;(乙)跌倒时,友情是一次扶起,给你安慰;(丙)。友情,是我们共同度过的岁月,是地久天长里我们成长的足迹。

(1)结合语境,在语段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①一阵柔柔的轻风 ②一轮明媚的暖阳 ③一条清澈的小溪 B.①一条清澈的小溪 ②一轮明媚的暖阳 ③一阵柔柔的轻风 C.①一阵柔柔的轻风 ②一条清澈的小溪 ③一轮明媚的暖阳 D.①一条清澈的小溪 ②一阵柔柔的轻风 ③一轮明媚的暖阳

(2)请仿照语段中的(甲)(乙)两句,在(丙)处补写一句话,使内容充实,表达流畅:_________________。(2分)

(3)儒家经典《论语》中有很多关于交友的名句,你印象最深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1分) 【答案】

1.(1)镶酿 (2)C (3)A 2. (1)朱自清

(2)② 升入初中以来,通过对这些课文的学习,我们遨游在文学的殿堂,乐此不疲。(或“升入初中以来,对这些课文的学习,使我们遨游在文学的殿堂,乐此不疲。”)

3.(1)B (2)奋进时,友情是一句“加油”,给你鼓励。 (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分析】

1.(1)考查汉字书写。镶,形声字。从金,从襄,襄亦声。意思是把物体加在另一物体的周边。酿,形声字。从酉(yǒu),本义是用谷物包裹酒曲的办法造酒。

(2)第一空:贮,(拼音zhù),古字形像容器里装着“贝”(表示财物),有储存、收藏之义。第二空: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句中形容银杏叶的美丽,不应用“花团锦簇”,应选“美不可言”。故选C。

(3)A.【甲】句不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好似长着金边儿的绿蝴蝶”还运用了比喻;“亮”“边缘”“悄悄”“黄色”都要重读,但要读得舒缓,在轻重音的转变中体现这份惊喜。故选A。

2.(1)《春》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2)本题考查病句的识别。②句有语病,成分残缺,没有主语。修改建议:删掉“通过”或“使”。改后为:升入初中以来,通过这些课文的学习,我们遨游在文学的殿堂,乐此不疲。(或“升入初中以来,这些课文的学习,使我们遨游在文学的殿堂,乐此不疲。”)

3.(1)结合语境,选择句子,首先要注意上下文的照应,然后注意词语搭配。①处根据“在岁月里潺潺流淌”选择“一条清澈的小溪”;②处根据“光亮”“驱散阴云”等词句,选择“一轮明媚的暖阳”;③处根据“拂过”一次选择“一阵柔柔的轻风”。故选B。

(2)本题考查仿写。注意修辞方法与例句要相同,句式一致,内容相关。示例:失败时,友情是一次鼓励,给你力量。

(3)本题考查名篇积累。示例: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呼?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

(一)默写。(每小题1分,共4分。) 4.补出下列诗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

(2)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悲秋是古诗的常见主题,刘禹锡却在《秋词》中一反常态,说“自古逢秋悲寂寥,_____”,抒发了对秋的喜爱、赞美之情。

(4)陆游在《十一月一日风雨大作》中,借风雨梦境,抒发报国之志与忧国忧民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义而富且贵 风正一帆悬 我言秋日胜春朝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能力。在背诵默写诗词时不仅要注意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

一些易错字可以结合词义背诵。此题中注意“悬、朝、阑、卧”的书写。 (二)(共5分)

阅读《峨眉山月歌》,完成下面小题。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5.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本诗用了____和____两个动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秋夜行船、月映清江的美景。(2分)

6.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

5. “入” “流”

6.抒发了作者的依依惜别和对故乡(友人)的思念之情。 【分析】

5.本题考查炼字。结合“秋夜行船、月映清江的美景”可知展现这个画面的诗句是“影入平羌江水流”,这句诗的翻译是: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就是这句诗里的两个动词:入和流。“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6.本题考查诗歌主题。这首诗的第一联写景,第二联抒情。翻译。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夜

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结合背景可知,作者此时是辞别家乡,“思君”二字直接写出了对故园、故人的不舍,思念之情。 (三)(共9分)

阅读(甲)(乙)两则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以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狼》)

(二)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选自《山海经》)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止: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 ..B.前:恐前后受其敌 其一犬坐于前 ..C.以:投以骨 以刀劈狼首 ..D.其:场主积薪其中 屠乃奔倚其下 ..

8.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9.结合语段(一)的内容分析狼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10.语段(一)中的屠户与语段(二)中的夸父,他们身上具有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我们是否需要这种精神?请结合目前的学习生活加以说明。(3分) 【答案】 7.B

8.一只狼在那里打洞,企图从通道进入以便攻击屠户的背后。 9.特点:凶残、狡诈、贪婪。

10.勇敢的拼搏精神。需要。我们在学习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要解决它们,就要有战胜它们的勇气。 【分析】

7.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A.通“只”/停止; B.前面/前面; C.把/用;

D.代词,麦场/代词,积薪; 故选B。

8.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洞,打洞。意,打算。隧,从隧道。以,来。攻,

攻击。

9.本题考查形象。

(1)结合语段(一)“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可知,狼并不因为屠户给他骨头而停止攻击屠户,看出狼的贪婪。

(2)结合语段(一)“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以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可知,两只狼配合,一只迷惑屠户,一只要从后面来攻击屠户,看出狼的凶残,狡诈。

(3)语段(一)中狼的形象:凶残,贪婪,狡诈。 10.本题考查主题。

(1)结合语段(一)“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可知,屠户最终醒悟,与狼斗争,虽然狼非常凶残,但是屠户勇敢的举起刀,和狼争斗,战胜了狼,表现出勇敢的拼搏精神。 (2)结合语段(二)“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等句子可知,夸父和太阳竞走,面对强大的太阳,依然不屈服,表现出拼搏精神。 (3)故两文都表现出拼搏精神。

(4)答题思路:结合目前自己的生活,陈述是否需要这种精神。示例:需要。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困难,要度过难关,就要拼搏,这是学习和生活前行的不可或缺的品质。 【译文】:

(一)一个屠户晚上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有剩下的骨头。途中有两只狼,紧跟着(他)走了很远。屠户害怕了,把骨头投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就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从。屠户再次扔骨头,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了下来而先前得到骨头的狼又跟过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而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齐追赶屠户。屠户十分窘迫,担心前后遭受狼的夹击。他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麦场的主人在麦场里堆积柴草,覆盖成小山一样。于是屠户跑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起刀。狼不敢上前,朝着屠户瞪眼。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跃起,用刀劈砍狼的脑袋,又砍了几刀杀死了这只狼。他正想离开,转身看柴草堆

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堆打洞,打算将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身体已经进入了大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杀死了这只狼。他才知道前面的狼是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法来诱骗敌人。狼也真狡猾啊,而一会儿两只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二)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河喝水。黄河、渭河的水不够,夸父就去北方喝大湖的水。还没赶到大湖,就半路渴死了。夸父丢弃他的手杖,他的手杖化成了桃林。 三、名著阅读(5分)

11.根据下面文段内容,回答问题。(3分)

行者笑道:“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罗刹道:“泼猴,少要饶舌!伸过头来,等我砍上几剑,若受得疼痛,就借扇子与你……”

(1)文中的“令郎”指______,嫂嫂是______的妻子。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红孩儿 牛魔王 孙悟空三借芭蕉扇 【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对名著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以考促读。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西游记》有关的文学常识。同时要考查了“令郎”这一文化常识。

(2)题干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情节概括题。通读选文,理清故事线索,抓住人物的活动,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梳理情节,以什么人做了什么事有什么结果来概括,不要遗漏主要情节,不必叙述细节,语言要简洁通顺。组织语言时,要以“孙悟空”为陈述的主体。概述出“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事件。

12.以下文字是对鲁迅《朝花夕拾》相关内容的概述,请据此填空。(2分)

这是一场让人渴盼的盛事,“我”伸长了颈子,遥望,久候,却总是匆匆一眼;这是一场让人痴念的盛事,“我”宁愿生一场重病,也想满足“扮犯人”的心愿......

这场充满地方民俗风情的“盛事”是指__________这些情景出现在鲁迅《朝花夕拾》中的《 __________ 》 【答案】迎神赛会 《五猖会》 【详解】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名著的情节和人物的理解能力。从“伸长了颈子,遥望,久候”“宁愿生一场重病,也想满足‘扮犯人’的心愿”等词语中可看出“我”对“盛事”的期盼,可以知道“盛事”就是迎神赛会,出自《朝花夕拾》的《五猖会》。 四、现代文阅读(共23分)

(一)阅读非连续文本,完成后面小题(共9分) (材料一):被遗忘的传统家书

近二十年间,电话、互联网和手机汹涌而来,几乎瞬间击垮了传统家书的千年大厦。家书,那一张张曾经温暖人们心灵的信纸,正慢慢变得模糊起来。曾有记者在500名大学生中做了一个问卷调查,以下是根据调查结果制成的图表:

(材料二):家书何以“抵万金”

电话、微信、QQ的确方便快捷,但似乎少了一点情感表达上的温度。亲笔书写家信恰巧可以弥补这一点。当书信连接着母子、兄弟、夫妻,它便成为一个盛放思念和牵挂的容器,写信人用一字一句将其装满,

当它呈现在收信人眼前时,依然热气腾腾。

——《北京青年报》2014年1月17日

在中国文化中,家书还兼具着家教的功能。长辈通过一封封家书,把人生体验、道德修养传授给自己的后代。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留下了2000余封家书,在这些书信里,他与孩子们讨论国家大事、人生哲学,表达父子间情感,督促子孙用功读书……梁家9个子女后来个个成才,有3个是国家级院士。无论是感人至深的《傅雷家书》,还是饱含真知良言的《曾国藩家书》都为后人所传诵。

——中科院教授李蓝

家书有收藏价值,从不同年代的家书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民俗风情。同时,家书也是种礼仪文化,中国人的书信格式严谨,体现着中国特有的礼仪文明。

——天津理工大学教授李正中

中国传统书信是文化和艺术的综合体现,比如说,其中的书法既体现了人的个性特点,又能让读信者

有“见字如面”的感觉,仿佛写信人就在自己面前,这种情感上的交流是西方拼音文字很难表现的。

——傅雷之子,《傅雷家书》的选编者傅敏

(材料三):传统家书将何去何从

承载着数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传统家书并不会消亡,但目前的现实的确让人感到遗憾。很多年轻人连给自己长辈写家书和写求职信之间的区别都搞不清楚,让人觉得滋味复杂。

——“抢救民间家书”活动组委会秘书长张海鹰

科技在给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得精神和情感趋向“快餐化”。然而,人们会因书信对情感有着长期保留、定格的魅力,而适时选择理性回归。

——华南理工教授桂萍

虽然书信越来越少了,但是亲情和友情并没有由此而变淡。通讯更便捷了,联系也更加频繁,我觉得感情仍然跟原来一样。书信的退出,应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山东大学生蔡锐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材料原意的一项是( )(3分) ...

A.(材料一)显示大学生主要通过电话与家人联系,其次是微信,而写家书的人很少。 B.家书,是一张张温暖人心灵的信纸,相较而言西方拼音文字没有汉字有表现力。 C.从调查数据看,传统家书最明显的不足是不够快捷方便。主要是书写慢,邮寄麻烦。 D.阅读家书,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民俗风情。只有多写多看家书才能成才。 14.阅读(材料二),分点概括传统家书所具有的优点。(3分)

15.有人认为传统家书会逐渐消失,有人认为不会消失。你的观点呢?请结合(材料三)简要阐述。(3分) 【答案】 13.D

14.①家书,是盛放思念和牵挂的容器;②家书兼具家教的功能;③家书具有收藏价值;④家书也是种礼仪文化;⑤中国传统书信是文化和艺术的综合体现。

15.示例一:我认为家书会逐渐消失。随着科技的发展,通讯更便捷;精神和情感趋向快餐化。示例二:我认为家书不会消失。中国传统家书承载着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书信对情感有着长期保留、定格的魅力。 【分析】

1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D.“只有多写多看家书才能成才”这句原文并没有提及。故选D。

14.本题主要考查筛选概括能力。根据材料二中“当书信连接着母子、兄弟、夫妻,它便成为一个盛放思念和牵挂的容器,写信人用一字一句将其装满”、“在中国文化中,家书还兼具着家教的功能”、“家书有收藏价值,从不同年代的家书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民俗风情”、“家书也是种礼仪文化,中国

人的书信格式严谨,体现着中国特有的礼仪文明”、“中国传统书信是文化和艺术的综合体现”即可分别概括出答案。

15.本题考查思维认识能力。如果认为书信会消失,根据材料三“科技在给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得精神和情感趋向‘快餐化’”、“通讯更便捷了,联系也更加频繁,我觉得感情仍然跟原来一样。书信的退出,应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作答。如果认为书信不会消失,根据材料三“承载着数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传统家书并不会消亡”、“人们会因书信对情感有着长期保留、定格的魅力,而适时选择理性回归”作答。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共14分)

你是世间最暖的书

包利民

①那时爷爷有满肚子的故事。我也曾一度以为爷爷一定看过许多许多书,要不怎么一开口都是那些让我们流连的传说掌故?

②最喜欢夏日的夜晚,家人都坐在院里的老榆树下,微凉的风从每一片叶子上滑落,爷爷的烟袋便点燃了满天的星光。通常是我们一群小孩子在叽叽喳喳一番之后,爷爷也已满足地吸了一袋烟,把烟袋锅在鞋底上轻轻地磕,然后再塞满烟丝。这个时候,我们就全安静下来,知道爷爷又要开始讲故事了。

③暖暖的夜,亮亮的星,还有围绕着爷爷的我们,苍老的声音带着奇异的力量,回荡在院落里,回荡在我们心间。于是,那么多古老的故事,在我们心里生了根。我们沉浸其中,或惊讶,或迷茫,或惊恐,似乎每一种感受,都让我们眷恋,一如眷恋着那个温暖的身影。

④多年以后,每次回望,心中都会有着一幅遥远的画面:低矮的草房,茂盛的榆树,满天星星,树下长长胡子的老人,几个神情专注的孩子。那样的情景就镌在心上,任岁月也湮没不了。

⑤在白天,疯玩够了的我们,也会跑到田地里去,提着水罐,等待爷爷休息。太阳明晃晃地在头顶,爷爷终于从田间走出来,坐在地头的树荫下,衔着烟袋,不停地用草帽扇着风。我们聚拢过来,将凉凉的井水递上,然后等着爷爷讲故事。爷爷看着无边的田地,便能讲出一个神奇的传说。他心里的故事,就像这些大地上的庄稼,不知生长了多少。

⑥上学以后,我们才知道,爷爷其实是不识字的,那时每条麻袋上他写上的名字,也都是照着练了无数遍才练会的。我们终于问起,他的故事都是从哪里来的,他告诉我们,也都是听别人讲过的,听他的爸

爸他的爷爷讲的。原来,那许多故事,都是这样一辈辈流传下来的,就像那些庄稼,一茬茬地生长,从不断绝。

⑦后来喜欢上了看书,有时会在书中与爷爷讲过的故事相遇。虽然爷爷讲的并没有书中的具体,可是,总是觉得书中的故事少了一种味道。似乎少了那种氛围,少了那声音里的温度。当年,那些围着爷爷听故事的兄弟姐妹,最后都喜欢上了读书,我知道,那是爷爷的影响。

⑧渐渐长大的我们,有时也会相约着跑去爷爷那里,听他讲故事。爷爷的故事也有重复的,可是我们依然听得那么投入,如旧的星光月色,如故的人儿,我们倾听着的,其实是一种怀念,是一种流逝时光深处的温暖。爷爷讲完,便会让我们也讲,于是,我们便讲着各自听到的新奇故事,在明灭不定的火光中,爷爷的神情就如我们当年一般专注。

⑨十六岁那年,爷爷去世。而彼时,我们已搬进城里两年了,爷爷依然留在乡下。有多长时间没有过那样的夜晚了,有多长时间没有再听过爷爷讲的故事了。而如今,爷爷坟上的草已经黄绿了二十四次,每次回去,都要在坟前待上一会儿,一如当年坐在爷爷身旁,被他的故事萦绕。

⑩这许多年,读过太多的书,包括当年从爷爷那里听来的各种评书野史,每一相逢,无不重叠着过去的种种。其实,爷爷才是我一生中读到的最早的书,也是最温暖的书。他给了我想象的空间,给了我无尽的希望,为我开启了一扇美好的门,从而才能让我在以后的岁月里,与书相伴,梦想生生不息。

⑪去年驾车回乡下,傍晚,云霞满天,驶过一个村子,看到在一个院子里,一棵树下,一个老人正在给几个孩子讲故事。那一瞬间,在夕阳里,在车窗后,我的眼睛竟不能自持地湿润了。 16.通读全文,梳理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4分)

时间 事件 我的情感 (1)______ (2)______ 眷恋 白天地头 听爷爷讲神奇传说 期待 渐渐长大 (3)______ 投入 十六岁后 无法再听爷爷讲故事 (4)_____ 17.赏析第③⑤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暖暖的夜,亮亮的星,还有围绕着爷爷的我们,苍老的声音带着奇异的力量,回荡在院落里,回荡在我们心间。(从描写方法角度分析)

(2)他心里的故事,就像这些大地上的庄稼,不知生长了多少。(从修辞手法角度分析)

18.第⑥段中有一句“那时每条麻袋上他写上的名字,也都是照着练了无数遍才练会的”,想象爷爷在麻袋上写字时的神情、动作会是怎样。(字数不超过50字)(3分)

19.小语很喜欢这篇文章,她打算将它收录进校刊。但是在放置栏目时有点犯难:究竟放入哪一个栏目最适合?请给小语一个建议,并结合文章内容和阅读体验说明理由。(3分) A.纵论天下 B.幸福年轮 【答案】

16.夏日夜晚 听爷爷讲古老的故事 听爷爷讲故事,我们讲各自听到的新奇故事 怀念 17.(1)环境描写(景物描写),描写了听爷爷讲故事时的情境,渲染了一种温馨美好的氛围,表达了我对那段美好时光的怀念。

(2)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爷爷心中的故事之多,无穷无尽。 18.示例:爷爷拿着笔,站在麻袋前,神情专注,一笔一划的写着他的名字。

19.B 文章描写爷爷在夏日的夜晚常常给“我们”讲故事,让“我们”都爱上了阅读。表达了“我”对与

爷爷相处的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对爷爷的赞美和对亲情的留恋。所以与“幸福年轮”更合适。 【分析】

1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的梳理概括。首先通读全文,划分结构层次,梳理情节。而情感变化是随情节推进而变化的。根据题目中已给出的提示,对应原文内容,找到或总结出每一个情节中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关键词语即可。从第2段“最喜欢夏日的夜晚”“我们就全安静下来,知道爷爷又要开始讲故事了”,第3段“都让我们眷恋,一如眷恋着那个温暖的身影”可概括出“夏日的夜晚,我们听爷爷讲古老的故事,让我们眷恋”;第5段“在白天,疯玩够了的我们,也会跑到田地里去”“然后等着爷爷讲故事”可概括出:白天地头,听爷爷讲神奇传说,满怀期待;第8段“渐渐长大的我们,有时也会相约着跑去爷爷那里,听他讲故事”“我们便讲着各自听到的新奇故事,在明灭不定的火光中,爷爷的神情就如我们当年一般专注”可概括出:渐渐长大,我们听爷爷讲故事,也讲我们的故事,神情专注;第9段“十六岁那年,爷爷去世。而彼时,我们已搬进城里两年了,爷爷依然留在乡下。有多长时间没有过那样的夜晚了,有多长时间没有再听过爷爷讲的故事了”可概括出:十六岁以后,无法再听爷爷讲故事,怀念那段美好时光。

17.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赏析。我们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词语)+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了的内容+表达的情感。

(1)从描写方法角度赏析。“暖暖的夜,亮亮的星”可知是景物描写,“暖暖”一词写出了“我们”听爷爷讲故事时温馨美好的情境,“回荡在院落里,回荡在我们心间”表达了“我们”对那段美好时光及爷爷的怀念之情。

(2)从修辞方法角度赏析。“他心里的故事,就像这些大地上的庄稼”可知是比喻的修辞,将爷爷心里的故事比作大地上的庄稼,“不知生长了多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爷爷心中的故事之多,无穷无尽。 18.本题考查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解答此题,结合前文内容“我也曾一度以为爷爷一定看过许多许多书,要不怎么一开口都是那些让我们流连的传说掌故”和“那时每条麻袋上他写上的名字,也都是照着练了无数遍才练会的”揣摩爷爷当时的神态和动作,可知爷爷当时练字时的专注,学会写字时的满足等。示例:爷爷站在麻袋前,右手拿着笔,写了一笔又停下来了,陷入沉思,拿笔比划了一下,又不敢下笔了。 19.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读全文可知,本文描写爷爷在夏日的夜晚常常给“我们”讲故事,让“我们”都爱上了阅读。那是“我”最幸福最快乐的一段时光。表达了“我”对与爷爷相处的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对爷爷的赞美和对亲情的留恋。“幸福年轮”的意思是一年一年的幸福的时光,所以与“幸福

年轮”更合适。 五、写作(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碎碎的光阴,浓浓的情意。只要心中有爱,就会感到温暖!老师一个期待的眼神,同学一个会心的微笑,妈妈一声无意的叮咛,或者陌生人一声善意的提醒……都会给我们带来些许的慰藉与感动。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感触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不要套作,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答案】例文

那件事感动了我

天,下着大雪,刺骨的北风无情地刮着,冷风吹在我那被冻得通红的小脸蛋上,感到很疼。我吃力地背着沉重的书包,无助地走在雪地里。走了很长一段时间,我才挣扎着来到了和妈妈说好接我的地方。我站在台阶上,向妈妈要来的方向望着,我是多么希望妈妈出现在我视线中啊!但等了很长时间,妈妈还是没来。正在这时,一个人来了。

“嘿!”她友好地拍了一下我的书包,“噢,原来是你,吓我一跳。”“嘻,我刚下二课,你呢?怎么还不回家啊?”“唉!”我叹了一口气说:“妈妈还没来接我。”“走,我陪你去小卖部给你妈打个电话!”我说:“我没带钱啊!”她微微一笑:“我有呢。”之后,我就被她拉进了小卖部。

进了小卖部的门,我不好意思地说:“借你的钱,你妈不会说你吧?”她一眨眼,说:“不会的!”说完,她递给我五角钱。我给妈妈打了电话,从通话中得知妈妈还在开会,我还要再等一会儿。她知道了,说:“那我陪你再等一会儿吧!”我当然希望她能陪我了,但嘴上却说:“那不就太麻烦你了吗?”她爽快地说:“没事的。”

我和她上了台阶,我感激地望着她,心里说不出的感动。此时,她也感到很很冷,时不时地用嘴里的呵气来暖暖手,一会儿又跺跺脚,拉拉帽边。雪花,这冬天的使者,挂在了我们的头发上、眉毛上、睫毛上。我说:“天这么冷,你还陪我,谢谢了!”她笑笑说:“嗨,我们俩之间,应该的嘛!”听了这话,我开

心的笑了,她看到我笑,也快乐的笑了。这寒冷的冬天似乎也被我们爽朗的笑声所感染了,好像不在那么冷了。

风,还在刮着

过了好大一会儿,妈妈的身影进入了我的视线,我想妈妈招了招手,等妈妈来了以后我向妈妈介绍了她和她陪我的事,妈妈听后,立即向她表示感谢。我真的感激她,感激她在寒冷的冬季和我一起等妈妈;我真的感激她,她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友情;我真的感激她,是她让我体会到了友情能使滴水成冰的世界变得不再那么寒冷!她是谁呢?她就是我的同学。

感动就在身边,只要你认真观察,用心体会,你就会发现感动无处不在!! 【详解】

这是一篇给材料的作文,文章的立意要根据材料来确立。材料中的“只要心中有爱,就会感到温暖!”是条件关系,也就是说,要想感到温暖,它的条件是“心中有爱”。“心中有爱”了,那么“老师一个期待的眼神,同学一个会心的微笑,妈妈一声无意的叮咛,或者陌生人一声善意的提醒……”都能给我们慰藉和感动。“给我们带来些许的慰藉与感动”是文章的中心所在。能给自己带来感动或慰藉的,可以是人,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事。但从材料中的“同学一个会心的微笑,妈妈一声无意的叮咛,或者陌生人一声善意的提醒”所列举的对象来看,文章应以写人记事为主。所写的人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父母、老师、同学、陌生人;可以是历史的英雄人物,如屈原、岳飞、文天祥、陆游、辛弃疾等。选择符合题意的素材叙写自己的情感体验或人生感悟,表达积极健康的思想作文。体裁选择上,较适合写记叙类的文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