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勘时间 踏勘内容: 2016.5.20 踏勘人 齐恩会 根据设计图纸,标段人工挖孔桩共有60棵,其中桥梁桩基28棵,最大桩长27.87m,最小桩长7.89m;挡墙抗滑桩22棵,桩长为16m。 冷都3#大桥两端桥台均为挖孔桩,位于两侧山头处,上部0~3m含碎石粉粘土,可塑,变形大,承载力低,下伏基岩为玄武岩,强〜中风化,岩体较破碎,承载力较高,现场施工运输较为困难;冷都中桥挖孔桩,周边场地较为平整,地表粉质粘土较为厚,应对护壁采取相应加强措施;冷都1#、2#大桥挖孔桩均位于山坡上,该处地表覆盖层较后,所出露岩石地质较为复杂。 抗滑桩位于A3-12进场便道右侧,地形较为平坦,运输较为便利,但该处覆盖层较厚,施工中易出现塌孔。 工程名称
道口保通 现场踏勘记录表
踏勘时间 踏勘内容: 2017.2.16 踏勘人 齐恩会 香丽高速第四工区主线所经过的地形环境复杂,施工与老214国道、乡村便道交叉位置较多,施工开设斜交道口较多,现有进场便道3条:A3-7、A3-8、A-12进场便道,其中A3-7、A3-12进场便道与老214国道斜交,进场便道有7条分别为: 4-2、4-3、4-4、4-5、施工便道。其中4-1进场便道与老214国道交叉,施工道路存在多处与老214国道交叉,沿线村镇多,部分机耕道被占用,施工保通存在一定的压力。现有机耕道路道路宽度在3.5m~6.5m之间。 其中最需要保通的就是与老214国道交叉的两条进场便道及A3-7进场便道及A3-12进场便道。现场国道与A3-7便道视野开阔,国道与A3-12进场便道斜交角度约为45°,且存在一定高差,视野受限,现场需适当增加减速带、警示牌、水马。 工程名称 路基边坡 现场踏勘记录表
踏勘时间 踏勘内容: 2016.3.18 踏勘人 齐恩会 香丽高速第四工区主线线路途径塘培村、基公村、肯公村、木鲁村至冷都村,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陡峭,地形复杂,路基全长4km。 标段共有5段高边坡,其中: K30+280~K30+482,共5台,最大边坡高48m,地表覆盖层较厚,部分出露灰岩,岩体较为破碎,边坡下方无村落、耕地及经济作物。设计该段边坡防护形式1-4台为锚杆框格梁,第五台为三维网植草,由于第五台边坡覆盖层较厚,建议第五台加强防护形式。 K36+760~K36+928,共6台,最大坡高为56.25m,地表覆盖层较厚,未见出露岩石,边坡上方有一条机耕道路,为当地村民上山道路,下方约200m为温蒗河,周围无村落、耕地及其他经济作物;实际地质与设计出入较大,设计防护形式1-5台为锚杆框梁,第六台为三维网植草,建议加强第六台防护形式。 K37+816.0~K38+047.0,共6台,最大坡高59m,边坡地表覆盖层较厚,周边出露岩石为灰岩、玄武岩且均风化严重,边坡下方50m处为温蒗河,周边无村落耕地及其他经济作物;该段边坡设计防护形式为锚杆框格梁。 K38+600~K38+735,共4台,最大坡高34m,地表覆盖层较薄,出露岩石为玄武岩夹板岩,风化较为严重;边坡上方为一机耕道为当地上山道路,可通车;下方有3户村舍,施工中需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造成损失;该边坡防护形式为主动防护网,建议加强支护。 K38+862~K39+078,共5台,最大坡高47m,表面覆盖层较厚,部分出露板岩,风化较严重,边坡周边无村舍及经济作物,下方有一机耕道路,施工应采取一定措施,避免造成损失;该段边坡防护形式为锚杆+锚索框格梁。
现场踏勘记录表
工程名称 踏勘时间 踏勘内容: 爆破作业 2016.4.10 踏勘人 齐恩会 香丽高速公路第四标段,涉及到爆破作业的部位为小中甸隧道及五个高边坡施工: 小中甸隧道,香格里拉岸段周边:空压机房、油库距离隧道右幅右侧洞口约50m;钢拱架临时材料存放于钢筋加工厂、拌合站、距离隧道洞口300m;值班室距离10m,以及小中甸隧道班组驻地距离600m,洞口段施工时,应采取一定措施避免造成损失。 丽江岸段周边:空压机房距离隧道左幅左侧洞口约62米,钢筋加工场距离洞口1公里;拌合站距离洞口250米;班组驻地,距离隧道洞口1.3公里;油库,距离隧道洞口1.2公里,洞口段施工时,应采取一定措施避免造成损失。 桩号K30+280~K030+482段5级边坡、距老214国道为690m,边坡下方无村落、耕地及经济作物。 桩号K36+760~K36+928段分6级边坡、边坡上方有一条机耕道路,为当地村民上山道路,下方约200m为温蒗河,周围无村落、耕地及其他经济作物。 桩号K37+816.00~K38+047.00段分6级边坡、边坡下方50m处为温蒗河,周边无村落耕地及其他经济作物。 桩号K38+600~K38+735段分4级边坡、边坡上方为一机耕道为当地上山道路,可通车;下方有3户村舍,施工中需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造成损失。 桩号K38+862~K39+078段分5级边坡、边坡周边无村舍及经济作物,下方有一机耕道路,施工应采取一定措施,避免造成损失。 现场踏勘记录表
工程名称 踏勘时间 踏勘内容: 填方路基 2016.3.18 踏勘人 齐恩会 香丽高速公路第四项目部,填方路基共计5段。 K31+190~K31+610段最大填方高度14.9m,为高原盆地与斜坡结合部位,粉质粘土厚,设计该段填方利用小中甸隧道洞渣及标头边坡挖方进行填筑,其中标头边坡可沿老214国道进行运输,隧道洞渣可利用主线进行运输。 K35+440~K36+100段最大填方高度13.4m,离河道较近,地表富水,建议对该段进行换填处理;设计该段填方主要利用小中甸隧道洞渣及K36边坡进行填筑,其中K36边坡填料可利用A3-12进行运输,小中甸隧道洞渣利用A3-8及A3-12便道运输。 K36+100~K36+500段最大填方高度为14.7m,距离河道较近,地表富水,建议对该段进行换填处理;设计该段填方利用K37段边坡挖方进行填筑,现场可利用A3-12进行运输。 K37+780~K37+00段最大填方高度为9.4m,为原机耕道位置,地势较高,地基承载力较高,设计该段利用K38边坡挖方料进行填筑,现场可利用拟修建的4-5便道进行运输。 K37+160~K37+480段最大填方高度为15.5m,地势较低,距离河道较近,地表富水,建议对该段进行换填处理。设计该段利用K39段边坡挖方料进行填筑,现场可通过拟修建的4-6#、4-#施工便道及A3-12进场便道进行运输。 现场踏勘记录表
工程名称 踏勘时间 踏勘内容: 标段共有桥梁7座,其中大桥6座,中桥1座,桩基共有318棵。其中 设计采用挖孔桩的共有38棵,拟采用冲孔施工的共有280棵。 各桥梁离周边村舍较远,其中木鲁1#、2#大桥,冷都1#、2#、3#大桥为跨河道建设,应考虑泥浆池建设位置,及处理措施,避免对下游河道造成污染,根据需要及现场实际条件,应优先施工木鲁2#大桥桩基础,合理安排各个桥梁机械配置。 桥梁桩基 2015.10.12 踏勘人 齐恩会 现场踏勘记录表
工程名称 踏勘时间 踏勘内容: 挡墙 2015.10.12 踏勘人 齐恩会 标段设计护脚墙、路肩墙、路中墙共计3.7万方。其中K35+440~K36+500,K37+170~K37+480段护脚墙,墙高4m,离温蒗河较近,地表富水,设计为浆砌片石结构,其抗冲刷能力较差,长期浸泡将导致其结构强度降低,建议调整为片石结构,K36+500~K37+050段护脚墙,墙高2~3m,由于离河道较远,约200m,且填方高度较低,建议取消该段护脚墙。由于毗邻A3-12进场便道,交通便利,现场施工可根据设计位置,采取分断施工方式。 工程名称 临建工程 现场踏勘记录表
踏勘时间 踏勘内容: 2015.10.12 踏勘人 齐恩会 根据建设需要,标段需要建设项目经理部、施工队伍营地、加工厂、拌合站和预制场。 项目经理部及施工队伍营地建设位于214国道旁边,便于办公和施工队伍进入施工现场进行作业,临建工程均征用当地村庄耕地,需要对场地进行平整,一些地方地下水较丰富,预计建设时需要进行换填处理,不然建设以后会影响使用。施工临建如施工队营地和加工厂、拌合站、预制场均选址在主线施工附近,方便后期施工时工人上班以及一些材料的供应,拌合站在隧道附近,方便拌合喷浆料,大大提高作业效率,预制场也建设选址在桥梁附近,方便预制后就近进行T梁吊装作业。 我部临建选址均结合交通便利和施工方便,为后期的施工作业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工程名称
PHC管桩工程 现场踏勘记录表
踏勘时间 踏勘内容: 2015.12.19 踏勘人 齐恩会 按照设计图纸,K31+190_K31+610为PHC管桩工程 该段为缓坡高原盆地地貌,位于高原盆地与斜坡结合部位,呈条带状,为第四系冲洪积堆积体,主要物质组成为粉质粘土、淤泥质土,厚15-30m。下伏圆砾土,路线以填方路堤形式通过,最大填筑高度约15m,在填方路堤荷载作用下易发生路堤剪滑破坏及过大沉降。 施工前应先平整场地,遇有田埂时先将其削成斜面。开挖纵、横向排水沟,将农田水疏干,经检验合格后,铺填60㎝的级配碎石垫层,垫层铺设宽度应超过路基底宽不小于50㎝。级配碎石采用弱风化砂岩加工而成,含泥量不大于5%,并去除杂质和植物。粒径不大于5㎝,通过16㎜筛孔的质量不得低于85%,通过0.3㎜筛孔的百分率不得高于20%。 预应力砼管桩采用预应力PHC桩,外径为40㎝,壁厚不小于7㎝,管桩离心砼强度为C70,装顶托板采用C25钢筋砼。 由于施工现场距离民房较近,宜采用静压法施工 工程名称
小中甸隧道 现场踏勘记录表
踏勘时间 踏勘内容: 2015.10.25 踏勘人 齐恩会 根据设计图纸,标段隧道左右总长度5070m,隧道左线起讫里程K31+820--K34+340,长2520m;右线起讫里程K31+820--K34+370,长2550m。。 小中甸隧道位于肯公村和木鲁村之间,位穿越山体,小中甸隧道进口段岩体破碎,整体围岩强度及稳定性极差。测区位于云贵高原中部,属于构造侵蚀、溶蚀中山地貌,峰顶多呈浑圆形,地形波状起伏,山谷相间,谷地较平坦,多呈“U”型,河流中等切割,呈树枝状,海拔在 1800m 至 3500m之间。路线地势总体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峦纵横,地形险峻,大雪山并列耸立于金沙江两岸,东南部有哈巴雪山、玉龙雪山 ,西部为怒山山脉,北部为梅里雪山。 隧道处于高原构造高中山区,进口地形陡峻,自然坡度15~25°,坡面植被较发育,大多基岩出露:洞身段穿越木鲁村与基公村之间山脊,地质作用以构造剥蚀、溶蚀为主。该段地下水丰富,对隧道影响较大,施工前应做好截排水工作。综上所述,小中甸隧道施工是整个标段施工的重点、难点,关键的项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