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课后反思
甘州中学 宋婷婷
北师大版二年级《风》一课,是第四单元“自然现象”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这首儿歌清新优美,形象地表现了关于“风”的知识,大自然的一切,我们不仅要用眼睛去观察,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灵去感受。谁就能找到风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闭上眼睛感受一下。并且借助儿童熟悉的身边事物为载体,将无形的风描绘得具体可及,仿佛触手可感,仿佛触目可视;诗歌结构简单,形式与内容都达到一种完整、和谐,既利于儿童吟诵,又是极好的仿写材料。于是本课的教学在学习读懂课文后,我安排了背诵和口头仿写环节。教学后,我觉得口头仿写环节完成较好,学生得到了提升。和以往的教学过程相比,我从导入就开始做了调整:
导入环节就让学生打开记忆闸门,展开想象,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候能够感受到有风。学生说出“树叶晃动”“枝条摆动”“红旗飘扬”“刮沙尘暴”“眯眼”“裙子吹起”“头发摆动”“雪花斜飘”“冬天像小刀刮脸一样疼”„„学生说出很多感受到风的现象。把自己的特长在课堂上利用起来,不能只用说的,而是舞动动作来表示。把语文课舞动起来。让孩子通过动作更好的感受《风》这一课。把不容易表现出来。直接用动作告诉我。于是我接着说:“叶圣陶爷爷把看到的这些能感受到风的现象写成一首小诗,你们想读一读、背一背吗?”于是孩子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
在学习课文中,我引导学生郎读背诵课文。结合板书对“震动”用舞蹈动作来表示。增加课堂气氛通过动作孩子们能更好的理解这个
重点词,再用替换的方式扩大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用不同的舞蹈动作来表示轻柔 抚摸等表示风的词语。结合舞动动作加上音乐大多数孩子都可以背诵下来。但少数学生前后节容易背混。于是我让他们结合板书,再一次加上联想(作者来到小河边,先看到岸边树叶颤动;接下来看到前面河水起波纹;再看到河岸边花儿点头。而且这一拟人写法更加有趣,好像在和小朋友做游戏一样。)这样,全体同学都能将课文背下来了。
学习课文,我再提示孩子们口头编创一首小诗。“你也想像叶圣陶爷爷一样来写写关于风的小诗吗?”学生开始自己创作诗歌。开始我对学生的要求不高,让他们能说几节说几节,在学生积极热情的发言中,我们口头完成了小诗的续写。班上有些能力很好的孩子,不但能完成口头小诗还能加上舞蹈的动作,感觉自己就像是在诗歌表演一样。
接下来在我高兴地布置仿写“风”的作业后,我发现有的学生在诗中写出了感受到有风的现象,但语句不够简练。回想课上,如果在后面仿写练习时,我能将学生所说提炼成词语写到黑板上,或者和孩子们一起写一写《风》小诗,我和孩子们共同感受一下语言魅力。再领他们读读那些词语,我想仿写效果会更好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