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黄子珊
来源:《文物世界》 2013年第4期
黄子珊
铜鼓是我国古代南方民族具有悠久历史的重要文物,是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青铜艺术瑰宝,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它古朴庄重、工艺精美、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一枝瑰丽的奇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藏的铜鼓有1500多面,是当今世界上保存铜鼓最多的国家。铜鼓大体上分为八种型制:北流型、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灵山型、西盟型、麻江型、遵义型。北流型铜鼓是以广西北流境内出土的铜鼓为代表器型而得。被誉为“世界铜鼓王”的北流型铜鼓就出土于广西北流(是世界上迄今所见最大的一面铜鼓),故广西北流也有“世界铜鼓王之乡”的美称。北流型铜鼓在国内及东南亚地区出土150多面,而在广西北流境内发现出土的就有50面。本文就广西北流境内出土的北流型铜鼓的特征、族属、年代以及纹饰等进一步论述,不足之处请大家斧正。
一、 出土统计
广西北流境内出土北流型铜鼓共50面,其年代上限在公元前1世纪的西汉或更早,下限可能到公元8世纪的唐代。其中:现藏广西北流市博物馆33面(一级1面、二级11面、三级13面、一般8面);现藏广西民族博物馆的北流型铜鼓9面(一级1面、三级6面、一般2面);另有8面去向不明。
二、 北流铜鼓特征
要从大的方面来把北流型铜鼓与其他类型铜鼓区别开来的话,可以归纳出如下9个基本特征。
1. 形体硕大肥重;
2. 鼓面庞大,伸出鼓颈之外,边缘有垂檐;
3. 胸壁斜直外凸,最大径偏下,胸腰际收缩,曲度不大,以一道凹槽做为胸腰分界,鼓腰成反弧形,腰足间以一道凸棱分界;
4. 鼓足外侈,与面径大小相当;
5. 鼓耳结实,多为圆茎环耳;
6. 铜鼓所饰青蛙小而朴实;
7. 太阳纹圆凸如饼,以八芒居多;
8. 装饰纹样以云雷纹居多;
9. 鼓面大于鼓身,鼓面边缘都伸出鼓胸之外。
北流型铜鼓以高大著称,原存广西北流县六靖乡水埇(冲)庵的大铜鼓面径达165厘米,残高67.5厘米,足径144厘米,重达300多公斤,就是前面提到的世界“铜鼓之王”(图一,现藏广西民族博物馆)。
三、 北流型铜鼓的主要纹饰
北流型铜鼓的纹饰主要有蛙纹和云雷纹(图二)。蛙纹多环饰于鼓面,常见单体立蛙,亦有上下累蹲蛙。青蛙作为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图腾形象之一,与数千年来漫长的农耕社会深切相关,因为,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古代,祈求风调雨顺以及人口更多的繁衍,无疑是先民虔诚以盼的首要事情。出于对青蛙具有唤雨神通和强大生育能力的原始认知,古代先民很自然地把青蛙神化并将其作为图腾膜拜,这或许是传说中的女娲氏将蛙图腾作为部族标志的原因所在。云雷纹包括云纹和雷纹,前者是指一种自中心逐渐向外展开的单线旋出图案,后者是指几层菱形相套叠的回形图案,云纹和雷纹有时很难严格区分,因而常被合称为云雷纹。我国古代,云雷纹象征着圣人的“恩泽”。在商周青铜器上,云雷纹只作为衬托主纹的地纹出现,很少单独施用。而北流型铜鼓上的云雷纹则是主导纹饰,它们密布于鼓面中心太阳纹的周围,象征着云雷与太阳光体共存于天际,应是南方民族对云雷崇拜的反映。
四、 北流型铜鼓的族属
据考证,北流型铜鼓与灵山型铜鼓上的连钱纹、席纹、水波纹等与黎族妇女纹面的小花纹形状相近,说明了黎族先民俚人是北流型和灵山型铜鼓的主人。
当然俚人也受到汉文化的强烈影响,鼓上大量铸印钱纹就是证明。
两晋至隋是俚人铸造铜鼓的鼎盛时期。到了唐代,在岭南设五管经略使,“穿山为城,威服俚僚”(《太平寰宇记·岭南道》)进行直接统治。而容管治所正设在北流型铜鼓分布地的中心。之后铜鼓逐渐失去了原来做为部落首领的权威地位,而走向衰落。
综上所述,铸造和使用北流型与灵山型铜鼓的民族,应为乌浒人,以及其后裔俚人(俚僚、夷僚),后来他们发展成为岭南壮族和海南岛上的黎族。
五、 北流型铜鼓的铸造遗址
1. 《旧唐书·地理志》载:唐铜陵县,汉属合浦郡,“界内有铜山”。唐平萧梁之后,于武德四年(621年)在今广西北流、容县一带置铜州,就是因为州境出铜的缘故。铜州故城,在“今县治东二里金龟山下。”民国二十四年修纂的《北流县志》称:“铜石山,县东二十里,层峦耸秀,石皆紫色,南面整齐无边,亭亭如伞,又名朗伞石。……唐初建铜州,是从此山名
之,洵县城下游之砥柱也。”现北流县城东北13公里的铜石岭(图三),就是县志上的铜石山。
2. 铸造大批的北流型铜鼓,需要大量的原料。铸造铜鼓最主要的金属原料是铜,在古代铜的来源不可能完全仰仗于外地输入,而主要是依靠开采和冶炼当地的铜矿。
1966年初,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和玉林地区文物普查组到广西北流县进行文物考古调查,发现铜石岭是一次规模很大的古代采矿炼铜遗址。遗址分布在大铜石岭、小铜石岭和会岭台山约3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在铜石岭山麓下的大小山坡上,到处散布着炉渣,还有不少残炉壁和残断的鼓风管。以铜罂山、塘峡屋背、杉木山、冲头岭丫、大社铜山窝等处的炉渣最多。
铜石岭遗址发现的木炭,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碳14实验室试验测定,其树轮较正年代为距今为1901±90年,灰坑中出土的水波纹、弦纹陶器,双耳白陶罐、青瓷器,说明铜石岭的冶铜遗址的年代是西汉至唐代。
综合以上情况可以推断,广西北流铜石岭铜矿在西汉就已开始采掘了,同时加以冶炼,大约东汉、南朝时期是最繁荣的时期,往后也可能延续一段时间。广西北流铜矿冶炼的时代正好是北流型铜鼓大量铸造、流行的时代,它的兴盛繁荣很可能直接与俚人铸造北流型铜鼓有关。
六、 北流型铜鼓和其他铜鼓的关系
从广西南宁出土的铜鼓中,北流型铜鼓的年代较早,说明其产生在灵山型铜鼓之前,但灵山型铜鼓流行时期,北流型铜鼓并没有衰败,而且也已经产生了冷水冲型铜鼓。灵山型和北流型的形制相似,鼓面均以三弦分晕,饰有云纹、雷纹、云雷填线纹、席纹、钱纹等。晚期的灵山型铜鼓主晕上出现变形羽人纹,鼓面边缘与鼓身下部的圆心垂叶纹演变成蝉纹,显然是受冷水冲型的影响。此外,三种类型的铜鼓均有立体蛙饰。从局部上看虽然其分布及其类型有所不同,但总体说来地域相连,长期并存,它们的形制和装饰风格彼此渗透,既有自身的特点,又受到同时代其他类型的横向影响。这传统和交流的互动作用,使不同类型的铜鼓既有差异性又有相似性。因其差异而使不同类型得以区分划定,而相似性却成为探讨不同类型铜鼓关系的重
要依据。因为隋唐之前,铜鼓在南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纹饰有的被认为是当时民族的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的反映。从以上北流型、灵山型、冷水冲型铜鼓之发展演变或交流影响的关系,反映了俚僚民族之间的融合与发展,交流与合作。
综上所述,从广西南宁出土的这些铜鼓文化得到以下看法:
1. 这些铜鼓虽然类型不同,但是形制和纹饰相近似,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也可以说在北流型向灵山型演变过程中,冷水冲型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2. 从冷水冲型与灵山型的分布看,在广西南宁地区虽然邕江以被居住僚人为主,邕江以南居住俚人为主,但是他们之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3. 从铜鼓纹饰看,青蛙塑像具有壮族特色,雷纹、云雷纹则是受中原文化的影响。
4. 进一步认识了北流型铜鼓的总体分布,最西是到邕宁大塘镇。
5.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广西地区社会较稳定。如广西梧州晋墓里发现有“永嘉世,天下灾,但江南皆康平”等吉语铭文砖。由此推断,其社会功能应是以节乐娱神为主,其次是财富的象征。
七、 铜鼓的社会功能
据研究,岭南地区的古代骆越人是最早铸造和使用铜鼓的民族之一。人们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心铸造铜鼓,必有其重要的实用和社会功能。归纳起来,其社会功能有如下方面:
1. 乐器。我国古代文献称铜鼓为“蛮夷乐器”。唐人刘恂称铜鼓为“蛮夷之乐”。《唐书·南蛮列传》说:东谢蛮宴聚时“击铜鼓,吹大角,歌舞以为乐”。《太平寰宇记》说:岭南夷人,“亲戚宴会,即以匏笙、铜鼓为乐”。清人屈大均《广东新语》说“粤之俗,凡遇嘉礼,必用铜鼓以节乐”。这些记载表明,铜鼓是我国南方一些民族的传统乐器。直到现在,广西及西南地区的壮族、苗族、布依族、彝族以及水族民间仍以铜鼓为乐器。
2. 祭祀娱神礼器。如唐代诗人记录铜鼓赛神诗句:“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徘徊”;“瓦樽留海客,铜鼓赛江神”;“家家赛铜鼓,欲赛鲁将军”等等。宋人方信儒《南海百咏》曰:“石鼓蹉峨尚有文,旧题铜鼓更无人。宝钗寂寞蛮花老,空和楚歌迎送神”。从这些诗句中可以得知铜鼓常被做为祭神的礼器。现在广西的天峨、南丹、东兰等地的壮族的“蚂蚁舞”中仍敲铜鼓以娱神。
3. 权力和富有的象征。《隋书·地理志》云:“有鼓者,好为都老,群情推服。”《续资治通鉴长篇》说:“家有铜鼓,子孙秘传,号为右族。”《明史·刘显传》说:“得鼓二三,便可潜号称王。”可见铜鼓的拥有者皆为社会地位尊贵及富有者。因而,铜鼓在这些民族心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现在广西河池地区的一些壮族民间,仍把祖传铜鼓视为财宝,传给子孙后代。
4. 指挥信号。《隋书·地理志》云:岭南俚人“欲相攻击,则鸣鼓,到者如云”。到了明代,四川南部的都掌蛮仍靠铜鼓来集合部众,指挥军阵。谈迁在《国榷》中说:“始出劫,必击鼓高山,诸蛮闻声四集”。由于人们崇尚铜鼓,而且其音质宏浑,响彻山谷,故被用做指挥信号。凡遇战事,双方都很重视铜鼓的争夺。传说宋代农智高守卫昆仑关时曾经用铜鼓指挥部族作战。
参考文献
1. 姚舜安、万辅彬、蒋延瑜编著《北流型铜鼓探秘》,广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2月。
2. 蒋延瑜著、范阳主编《铜鼓艺术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
3. 黄云忠主编《邕州考古》,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
(作者工作单位:广西北流市博物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