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副总理指出:“建立农业标准化体系并通过示范加以推广,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直接关系到实现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集约化、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化农业首先必须是标准化农业。只有完善农业标准体系,实施全过程标准化管理,才能实现农业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建设现代化农业,必须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没有衣业标准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
中国果品生产与出口现状据FAO统计,1999年中国果树总面积为993.33万公顷,占世界果树总面积的20.39%,居世界第一位,中国人均果树面积为79.50平方米,接近世界人均82.96平方米的水平
资源高效利用实验室是在水肥资源越来越紧缺的形势下于2004年成立的。研究方向是将土壤、植物、大气特别是园艺设施内的可控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开展蔬菜对水分与养分等资源的高效利用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在重点开展调亏灌溉、养分盈亏、低温弱光等逆境条件下作物对水分与养分高效利用生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提高蔬菜品质、产量和水分养分利用率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品种。
研究目标:通过科学调控使地下和地上环境,特别是设施可控环境中的水、肥、气、热保持协调关系,使得植物体有协调的生理代谢和健康的生长发育,实现植物体对水、肥、气、热等资源充分高效的利用,以最大限度地挖掘作物自身的生物学潜力,为蔬菜的节约型优质高效生产和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主要研究内容:
1. 蔬菜水肥高效利用的鉴定与评价技术。
2. 蔬菜水分和养分高效利用的生理遗传机制和调控技术
3. 提高蔬菜品质、风味生理遗传基础与关键技术
4. 蔬菜高效节水关键技术与设备
5. 无土栽培关键技术与设备
6. 水肥高效蔬菜种质的挖掘与利用
一,我国园艺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园艺产业的现状
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业发展已由单纯追求产量,向产量和质量,效益并重发展,追求优质,高产,高效.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推动小城镇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竞争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促进农民和农村社会全面发展\".要实现这一宏伟蓝图,作为一个拥有近十亿农业人口的大国,单靠
传统的种植业来提高农业效益的潜力越来越小,必须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而作为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园艺产业却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园艺产业发展成就斐然,果树,蔬菜生产十几年来连续保持世界第一,花卉产业也成为世界十大强国之一.2002年统计,我国水果面积866.7万hm2,占世界总面积的21.3%,人均70.81m2;蔬菜种植面积1728万hm2,产量60331.46万t,分别占世界的41%和47%;花卉已发展到12.24万hm2,年产切花达27亿支.实践证明,我国既是园艺产品生产大国,也是消耗大国,就蔬菜而言,全国城市化水平提高2个百分点,则城市年增加蔬菜消费2500万t.园艺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越来越受到重视.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膳食结构也逐渐发生变化.水果,蔬菜大多是碱性食品,人们在增加酸性食品的肉,蛋,奶的摄取量时,更希望摄取碱性高的水果,蔬菜来调节肠胃功能,增进食欲.目前,全球正在发生\"第六次\"饮食文化的变革,即由消费热量食品转向消费安全,卫生,营养,保健食品,更加注重食品的安全性,科学性和经济性.像食用菌这种低热能和植物蛋白高的食物渐成人们青睐的佳品,并开始把它列为人类的\"第三类食品\".水果,蔬菜,食用菌等在人们的消费比例中显著提高.\"十一五\"期间将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提高较快的时期,随着城市化水平和城乡居民小康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园产品需求在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对园产品的品种,品质,功能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加快园艺产业发展,以适应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升级的要求.
近年,\"食品污染\"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特别是农业出口的制约因素,困扰着农业的增效.开发\"绿色园产品\不仅能够促进对我国传统农业,优秀农艺的继承和应用,而且能够推动农业和园产品工业生产中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通过生产者普及科技含量高的生产操作规程,使质量控制贯穿于产前,产中,产后三环节,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园产品及加工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扩大出口创汇,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农业长期处于\"弱质低效\"的状况.结合经济结构的调整,用体制,机制,科技,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创新,逐步构建园产品安全工程,将使园艺产业实
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科技之间的协调发展.
为把2008年夏季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一种全新的理念,已在创造着无限的活力和生机,不仅为各地带来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大规模植树造林的实践,而且直接催生了一项巨大的绿色产业——种苗,花卉产业,各地\"绿色奥运\"的无限商机开始逐步显现出来,如北京在7年之内投资450亿元营造\"绿色北京\".随着人民生活物质文化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园林化城市\生态城市\文明单位,文明社区,花园式学校,花园式医院不断涌现,农村小城镇化和道路绿化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推动花卉产业发展.
随着中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园产品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各种现代化装备不断地进入农业领域,形成了一种新型产业――设施园艺,使园产品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和周年生产,从而更加有效地保证了园产品的周年均衡供应,达到了淡季不淡,周年有余的要求,产品附加值不断增加,大大提高了园产品的质量,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促进农业现代化.近二十年来,我国的设施园艺栽培面积已突破210万hm2(2002年),总面积达世界第一,人均占有设施面积16m2,并以每年超过100 hm2的速度增长.温室工程为解决城乡居民菜篮子和农民增收,为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
21世纪的园艺产业是大规模,高效益,现代化程度高的产业.随着中国入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园艺产业的发展必须与世界经济接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此相适应,急需要大批能够参与国际竞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结构的巨大变革.其中,农村经济结构由传统的种植业结构向生产,服务,经贸,加工运输业等多元经济结构发展.同时,农村经济中各个行业的生产技术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表现为由粗放型向劳动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转变,与之相适应的职业岗位结构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一些新的技术含
量高的岗位不断产生,旧的技术含量低的岗位持续消退.这就要求高职高专教育加快改革步伐,科学定位,把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重点.知识和人才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培养各层次,各类型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已成为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加快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改革长期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高度重视高等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以适应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
果菜产业是人类生存和进步永恒事业,目前是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最具有潜力绿色产业,是支撑我国农业经济支柱,也是我国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重要产业。面对人口增长,消费需求提高,我国果蔬生产必须有更大发展。国际市场挑战更增加了提高产业水平迫切性。通过论坛不断探索、研究、果菜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新问题,是一种很好形式,它对果菜产业国际化、产业化、标准化,必将发挥更大作用
为贯彻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加快园艺业发展要求,现就2005年全省园艺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2004年园艺业发展特点
2004年,我省园艺业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一中心,以出口带动战略统揽园艺工作全局,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挖掘内涵,提高质量,加快无公害园艺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培育加工营销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切实推进产业化经营,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
(一)出口优势显现。按照特色蔬菜、花卉苗木、优质水果、茶叶四个优势农产品产业发展规划,在全省重点建设了沿东陇海线山药、牛蒡等特种蔬菜出口基地,黄河故道地区果汁、罐头及鲜食果品出口基地,沿江地区盆景、盆花出口基地和苏南丘陵地区茶叶
及茶制品出口基地。面对国际贸易壁垒日益加剧的形势,我省园艺业以产品质量、价格优势和研发新品开辟国际市场,园艺产品出口创汇保持了稳定、持续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全省园艺产品出口2.55亿美元,同比增长15.8%,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29.2%,名列我省出口农产品之冠。蔬菜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全年出口26.44万吨,出口额1.3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6%;水果出口总体呈现稳定增长势头,全年出口3196.4万美元,增长13.8%;茶叶出口势头强劲,全年出口640.4万美元,同比增长77.9%;以蔬菜和水果为主的园艺加工品出口态势良好,全年出口7474.5万美元,增长13.8%。
(二)质量建设显效。大力推广应用遮阳网、防虫网,微生物农药、植物杀虫(菌)剂等配套技术,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产品质量监控,巩固和提高质量安全生产水平。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已经制定无公害园艺产品省级地方标准49部,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省级地方标准33部,花木产品省级地方标准20多部。2004年新认定无公害园艺产地面积250万亩,新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园艺产品超过450个。全省无公害产地面积已经超过园艺总面积的55%,花卉苗木标准化生产区达15万亩。农业部及省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产品质量抽检,蔬菜产品合格率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水果为94.1%,茶叶达到95%以上。宝应荷藕和南京雨花茶相继被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实施原产地保护。
(三)产销对接活跃。各地举办了形式多样的产销对接活动,为企业创建品牌构筑平台。省政府举办的江苏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和江苏名特优农产品(上海)交易会,很好地宣传了江苏的名特优新园艺产品。意大利维罗纳农业国际博览会和英国皇家国际农业展两场境外促销活动,加快了我省园艺产品与欧洲目标市场的对接。省厅会同有关单位分别在“五一”和“十一”期间举办的“2004中国江苏茶精品节”和“2004中国江苏花卉博览会”,集中展示了我省园艺业的发展水平。各园艺产品重点产区根据各自特色举办了“无锡阳山桃花节”、“中国江都花木节”、“如皋花木盆景节”、“中国邳州大蒜节”、“宝
应莲藕节”、“南京江宁横溪西瓜节”、“中国丰县红富士苹果节”等。通过展销、认购、交易会、信息发布等形式,有效地提高了江苏园艺产品和企业的知名度。
二、当前推进园艺业发展面临的历史机遇
园艺业是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于一体的产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的不断推进,我省园艺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基本满足市场需求、由保供向富民的历史跨跃。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园艺业发展。这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审时度势作出的战略部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既是对我省园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园艺业发展方向的正确把握;既赋予园艺业新的、更为重大的历史使命,又为园艺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提供了新的动力。
(一)园艺业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大有作为。现代农业是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农业。相对于种植业作物布局、茬口安排、技术要求等相对沟通的平面结构而言,现代园艺业诸品种之间是以其在现代高效农业的定位、在人们需求层次中的位点而贯穿。发达国家普遍将园艺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点加以发展,园艺业已成为世界农业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解决农业生产效益不高、农民增收基础不牢问题,需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着力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园艺业必须在其中勇挑重担,“做足园,做够艺;做强园,做精艺”,发挥其经济效益显著、带动作用大、吸纳农村劳动力强的特点,担纲起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任。
(二)园艺业在全面小康建设中大有作为。随着经济的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是人们的必然诉求,不仅要吃饱,而且要吃好;不仅要物质享受,而且要精神享受。园艺产品不仅能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还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有效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和品位。蔬
菜、果品在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花卉苗木在美化环境、陶冶情操、联络情感方面作用显著,茶文化、盆景艺术、插花艺术源远流长。省委十届五次全会提出,到2010年全省总体上实现全面小康,这其中生活质量是衡量全面小康进程的重要指标。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落实,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将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重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关注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园艺业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凸显其在满足人们休闲、娱乐、文化等精神生活需求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园艺业在生态省建设中大有作为。青山常在、碧水长流、清新宜人的良好环境,是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园艺产品对于改善生态的作用十分明显,花卉苗木是建设绿色城市、绿色村庄、绿色家园的主要品种;果茶生产在采果摘叶的同时也为绿化工作添砖加瓦。江苏人口密度全国最大,人均环境容量全国最小,坚定不移推进生态省建设是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从生态省建设的目标来看,我省园艺业、尤其是花卉苗木的发展远不能满足需求。近年来我省花卉苗木面积虽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年均以35%左右的速度递增,2004年达到103万亩,但市场空间仍极为广阔。园艺业必须加快发展,为生态省建设提供强力支持,为美化江苏、绿化江苏作出贡献。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遭其殃”。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指向已十分明确,园艺业发展又将迎来新的机遇期。各级农林部门必须认清形势,正确处理保障粮食安全与发展园艺业的关系,正确认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与发展园艺业的内在联系,振奋精神,抢抓机遇,因势利导,积极进取,加快发展,大力提升我省园艺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三、2005年园艺业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
(一)发展思路
2005年全省园艺业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建设一流的园艺业总体目标,启动园艺产品出口振兴计划,以出口创汇和品牌创建带动标准化、产业化、外向化,进一步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开拓市场,全面提升园艺产业的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目标任务
2005年园艺作物播种面积2520万亩,总产量4250万吨,总产值452万元。其中: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2010万亩左右,产量4100万吨,产值360亿元;花卉苗木种植面积110万亩,生产观赏苗木24亿株,盆栽花卉3亿盆,鲜切花4亿支,实现销售产值65亿元;果树面积360万亩,果品产量220万吨,产值40亿元;茶叶种植面积40万亩,产量1.3万吨,产值8.6亿元。园艺产品出口额达到4亿美元,增加30%。园艺设施栽培面积达480万亩,名特优产品的销售产值占总产值的60%以上。
(三)工作重点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2005年全省园艺业的工作重点是抓好五个突出,即突出抓好品牌创建、出口创汇基地建设、设施生产、质量安全建设、市场竞争主体培育等五项工作。
一是突出品牌创建。品牌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能有效提高园艺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积极扶持。创牌产品要严格质量管理,提高科技含量,做大规模,形成特色,加快品牌塑造。需求导向在园艺业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适时引导居民消费,推崇高品位生活方式,能有效扩大园艺产品市场容量。各地要通过办节造势、设立销售窗口、举办农产
品展销会、新闻发布会及开展农产品境外促销等形式,搭建产销对接平台,加强产品宣传,扩大品牌知名度。2005年10月,国家八部委将在成都举办第六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我省要充分利用参展的良好契机,打造江苏花木“名片”,构筑产品交易平台,以花为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拓展花木及其它相关产业发展空间。3月份和11月份,省里还将参加第42届法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和韩国汉城国际食品展览会,进行农产品境外促销,各地要积极组织园艺龙头企业参展。
二是突出出口创汇基地建设。集中优势、集中资源,加快出口创汇基地建设,是迅速提升我省园艺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2005年,全省要建设出口创汇基地300万亩。各地要根据地方优势,充分利用农洽会等招商引资平台,引进外资、外技和先进管理方式,推进标准化生产,扩大商品化处理和加工能力,培育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园艺基地,打造一批有品牌、有市场的优势产品。苏北和苏中地区要在现有基础上,建设一批规模大、县域特色明显、具有专用功能的园艺出口基地。苏南地区重在建设既有生产功能,又具生态、观光、旅游功能的园艺基地,做大规模,提升档次,充分发挥园艺业经济、生态效益俱佳的特点。蔬菜出口基地重点培育特种蔬菜、葱蒜类蔬菜、水生蔬菜、食用菌等方面拳头产品,逐步形成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知名品牌;花卉出口基地主要发展兰花、盆景等花木产品;果品出口基地主要打造红富士苹果、优质砂梨、黄桃罐头、速冻草莓、苹果汁等一批特色产品;茶叶出口基地重点培育茶多酚、超微粉茶等深加工产品和名特绿茶等传统出口产品。
三是突出设施生产。2005年,我国进入了入世的后过渡期,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将主要体现为技术、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的比拼,以劳动力和土地的低成本为主要竞争力的江苏园艺业面临着又一次严峻挑战。必须充分发挥我省园艺业科技力量较强的优势,继续大力推进设施园艺业发展,把设施园艺业建设成为我省设施农业的主体、高效农业的典范。省财政已把设施农业列为近期财政扶持的重点,2005年我省园艺设施栽培面积要达到480
万亩。各地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大力发展蔬菜、花卉、水果的温室或大棚栽培,梨棚架栽培,葡萄避雨栽培,蔬菜防虫网栽培,茶叶防霜冻栽培,建立蔬菜、花卉工厂化育苗中心和种苗脱毒快繁(组培)中心。加快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在继续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资源的同时,尽快建立我省优势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圃或基因库,2005年争取在全省建立6-8个不同类型的园艺作物种质资源库。认真组织、全面推广现代设施园艺生产技术、全程质量控制技术等十大类园艺技术。
四是突出质量安全建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国外频频设置贸易壁垒限制我农产品出口是客观事实,但我们必须辩证、理性地看待贸易壁垒,更多地从自身找原因,在提高我省园艺产品质量上下功夫。2005年全省将新建无公害园艺产地180万亩,继续开展无公害园艺产地认定工作。各地要明确主体,严格把关,做好无公害产地建设和认定申报工作。对已获得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定和认证的园艺产地及产品,要从各个生产环节完善监管制度,切实加强监督和管理,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把好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关。对无公害园艺产地集中的区域要建立完备的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并着手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的病虫害防治队伍。加快制定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标准体系及生产技术规程,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鼓励企业进行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逐步建立产地准出制度和质量追溯制度,加强产地安全质量检测力量,扩大产品采收前抽检面,增强农民科学用药、合理掌握安全间隔期的意识和能力。
五是突出市场竞争主体培育。园艺业经营主体分散、规模小,已成为园艺业标准化、产业化、外向化的瓶颈,必须加快培育壮大,提高市场竞争水平。要继续培育一批具辐射带动作用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通过改组、改制、改造,组建一批融生产、开发、运销、园林工程、技术推广、信息服务为一体的龙头企业;通过加大扶持力度,培育一批有优势、有潜力的园艺业民营企业,引导其产品上档次,技术上水平,经营上规模,做响营销品牌,提升市场信誉,扩大知名度。鼓励并支持成立同类产品的区域性专业合作社等
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引导活力强、有开拓精神、有较强影响力的企、事业单位或能人把分散的个体生产者组织起来,积极开展园艺产品的产地商品化处理,统一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增强产品质量控制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积极组建省级专业性行业协会。2005年将组建省茶叶协会、省西甜瓜协会、省草莓协会、省根茎类蔬菜协会、省梨树协会等,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增强园艺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能力。已有的协会要切实转变协会职能,以同业企业为联结对象,构筑同业平台,有效配置资源,逐步形成共同利益集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