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在
诗
中
所
表
现
出
的
情
怀
?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作者的情怀,切忌空洞,要答具体,即应联系所睹之景回答出诗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感情。杜甫满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却无法实现,身逢乱世,贫困无依,在漂泊沦落中度过一生。登高望远,触景生情,不由感慨万千。 答案:诗人在垂暮之年,在深秋时节,独自登高望远,纵目山河,俯仰宇宙,可谓壮怀激烈,慷慨悲歌。这里有对漂泊生涯的感叹,有作客思乡的情思,有对老弱多病的嗟伤,有对人在暮年的感叹,有无力报国的苦闷,但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执著。 一、阅读《琵琶行(并序)》中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 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 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 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 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 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琵琶女被邀请出场时,为什么“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要联系琵琶女的身世命运和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古代妇女的一言一行都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 答案:①封建伦理道德束缚下的犹疑和顾虑;②自惭身世,不愿再向人献艺,又不想违背诗人的盛情相邀。 2.本段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
白
”
结
尾
,
有
什
么
作
用
?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属于句意型题。这类题,着眼点是如何正确地解读文本,答案的组织就要从文本入手。首先理解句意,然后明确作者的用意。答题时既要有对句意的赏析,又要明确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这种手法的效果。 答案:“悄无言”比报之以热烈的掌声或喝彩声更好,这就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唯见江心秋月白”把动态的音乐凝固在静态的画面里,乐曲引人入胜,感人肺腑,它虽然结束了,但听众还是曲意未尽,仍然沉浸在动人的音乐中,如醉如痴,似乎感到这秋凉的夜色中弥漫着音乐的气氛。情和景,意和景,悲怆的乐曲和凄清的画面都融为一体,这是一种以景结情的衬托写法,更突出了音乐的魅力, 是画龙点睛之笔。 二、阅读《氓》,回答问题。 1.诗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及“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这两处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好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在充分审题的前提下,首先要回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然后要激发联想,联系诗歌的思想内容来分析其艺术效果。一般都要求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来分析。 答案:运用了比兴手法。 好处:结构上:(1)在叙事中插入比兴句,使叙事暂时中断,这样就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一览无余;(2)所插入的比兴句在内容
上又起了暗示作用,读者能从中意识到女子的婚后生活并不美满,因此,叙事的线索似断实连;(3)诗的前半部分写婚前,后半部分写婚后,中间的比兴起过渡作用。 内容上:(1)比兴句唤起人们丰富的联想。“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一般认为它们分别比拟女子容颜的润泽和衰老,并相应地推测女子年长色衰是“氓”变心的重要原因。不过,也不妨理解得宽泛些,比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如同女主人公和“氓”之间情意浓时;“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的景象,则如同两人感情枯竭时。(2)用女子很熟悉的桑树作比,与女主人公劳动女性的身份非常切合(从“抱布贸丝”一句来看,她养蚕做丝),富于生活气息,同时还暗示了她的勤劳。 2.结合诗歌内容,你
认
为
“氓”
是
一
个什么
样
的
人?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分析诗歌形象的能力。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对人物言行举止等方面的描写。因此要注重分析诗歌的内容,抓住作者的观点态度和情感趋向,同时结合诗中关键的词句进行。 答案:男主人公“氓”可以说是男权社会的一个代表人物。在求婚时,他对女主人公的感情是真挚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女主人公容颜渐衰,他的爱情也随风而去,全然不念往日恩爱,无情地遗弃了妻子,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始乱终弃的人。从道义上看,他是应该受到批判的。 三、阅读《行行重行行》,然后回答问题。 1.“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是历来传诵的名句,有着丰
富
的
内
涵
,
试
加
以
分
析
。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体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能力。在解答时要有整体意识,首先要明确考查内容,审读诗歌的题目和诗句本身;其次要结合自己知晓的鉴赏知识对诗句进行分析,最后按题目要求进行答题。诗句中“依北风”“巢南枝”是动物怀念乡土情感的本能的表现。这两句托物喻意,在文中意思是说胡马和越鸟尚且如此,难道丈夫就不思念故乡吗?从而表达了抒情主人公的思念之情。 答案:诗人在极度思念中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凡物都有眷恋乡土的本性,“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飞禽走兽尚且如此,何况人呢?这两句用比兴手法,突如其来,效果远比直说更强烈感人。表面上喻远行君子,说明物尚有情,人岂无思的道理,同时兼暗喻思妇对远行君子深婉的恋情和热烈的name=baidusnap0>相思――胡马在北风中嘶鸣了,越鸟在朝南的枝头上筑巢了,游子啊,你还不归来啊! 2.试分析“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中“老”“晚”两字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实际是在考查对“诗眼”的理解和把握。解答本题时学生应重点答出表达了人物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分析时要结合整首诗,抓住“别离”“思君”“岁月”等词。 答案:猜测、怀疑,当然毫无结果;极度相思,只能使面容枯槁。这就是“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诗句中“老”与“晚”是诗眼。“老”,并非实指年龄,而指消瘦的体貌和忧伤的心情,是说身心憔悴,有似衰老而已。“晚”,指行人未归,岁月已晚,表明春秋忽代谢,相思又一年,暗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坐愁红颜老的迟暮之感。 四、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成题目。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试分析这几句诗在景物描写上的表现力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人们分析古诗中的景物描写,常常运用“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表现手法。这说明诗人常常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而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人的特定情感服务。所以,本题除要求学生分析诗人绘形、绘色的景物描写外,还应该联系诗人豪放的情感来作答。 答案:以“乱”修饰“穿空”之“石”,表现出岩峰错列、直插云霄的态势;以“惊”修饰“拍岸”之“涛”,表现出拍击江岸的波涛汹涌奔腾;“卷起千堆雪”,“卷起”这个动词,“千堆雪”这个比喻,形象地表现出汹涌的波涛猛拍陡峭江岸,翻卷而起形成簇簇浪花,宛如堆堆白雪。这几句诗表现出赤壁古战场的壮丽奇险,体现了词人神驰赤壁古战场的心情。 2.这首词通过塑造词人自身
形
象
,
抒
发
了
什
么
样
的
感
情
?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词人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在鉴赏这类诗词时要知人论世,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相通之处,就能很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从而顺利答题了。 答案:这首词塑造了词人立足万里长江岸上,面对古代战场,倾慕周瑜伟业,慨叹自己事业无成的形象,创造出开阔深沉、壮丽奇险的意境,抒发了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可得的抑郁感情。 五、阅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完成后面题目。 1.根据词上下片的内容,说说“凭
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个句子的深刻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词的结尾往往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既能收住上、下片的内容,又能发人深思,留有余味。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无妨先将全词的内容归纳成如下三点:①词人景仰孙权、刘裕这样的英雄,胸怀大志。②词人认为要在有充足准备的前提下进行北伐,草草出兵只能招致失败。③回顾南下后的四十三年,屡遭废黜,这次虽被起用, 然而前途未卜。由此可见,最后词人以廉颇自况,把这些全都概括进去了,而且还有“余意”,这就是“词尽意不尽”。 答案:辛弃疾这首词最后用廉颇事作结,是作者到老而爱国之心不衰的明证。廉颇虽老,还想为赵王所用。他在赵王使者面前一顿就吃了一斗米做的饭、十斤肉,又披甲上马,表示自己尚有余勇。辛弃疾在这首词末以廉颇自比,也正表明了自己不服老,还希望能为国效力的耿耿忠心。 2.跟诗相比,词里的倒置语序要多得多。试用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改写“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并简析原句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对词句里的倒置语序,学生一开始可能不适应;稍稍适应之后,也未必深思其中道理。所以,改写只是一种手段,目的在于领会原句的表达效果。 答题的步骤是:①将原句作适当调整和补充,使它变成散文句式。②改写不是翻译,不要求用诗的语言,只要意思相合即可。③将改写句跟原句作比较,体会两者的不同,学生能说出一两点即可,要求不宜过高。 答案:(1)改写:千古江山,孙仲谋之英雄事迹,已无处可觅。(2)效果:先说“英雄”后说“孙仲谋”,才能突出词人的景仰之情。 六、阅读《蜀道难》,回答问题。 1.“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有什么含意?它
重
复
出
现
三
次
,
有
什
么
作
用
?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与形式的能力。一般做此题均从内容与形式两个角度切入。可以从形式入手鉴赏诗的内容。解析形式,可以先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并了解诗文的大意,同时要树立形式为内容服务的意识,因此形式的作用,与内容主旨也密切相关。 李白善于从民歌中吸取养料。这首诗中“一唱三叹”的写法,明显地是对《诗经》 中复沓形式的继承,同时又有很大的发展。无妨让学生联系一下已学过的《诗经》作品,再作一番比较――这就从内容的鉴赏延伸到形式的鉴赏上来了。 答案(要
点):极言蜀道之险,由秦入蜀之难,须严防野心家据险而叛。此句重复出现三次,由此而形成一个以主旨句贯穿全诗始终、内容层层深入的格局,有一唱三叹之效。三叹者,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 2.剑阁位置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不乏据险作乱的先例。写蜀道之难,主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涉及诗的寓意, 应当联系全篇内容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以劝人引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从而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证明诗人的忧虑是有现实意义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