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00
地质测量报告
2011/11/23
目录
第一章 前言-----------------------------------------------3
第二章 地层-----------------------------------------------6
第三章 岩石-----------------------------------------------14
第四章 地质构造----------------------------------------16
第五章 矿产及旅游资源---------------------------------18
第六章 区域地质发展史---------------------------------20
第七章 结束语---------------------------------------------21
2
第一章 前言
一、工作区的地理位置、行政区划,自然和经济地理状况
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巢湖之滨,属于江淮丘陵区的南部,距合肥市约70公里。实习区位于巢湖市北部凤凰山区,东以岠嶂山为界,西至龟山一线,南以巢湖之滨,北抵园山-试刀山附近,大致位于北纬31°35′—31°42′,东经117°42′—117°54′之间,面积约50平方公里。
实习区交通极为便利,淮南铁路从实习区南部穿过,高速公路在实习区东半汤接口,可抵南京、芜湖、蚌埠、淮南、合肥、安庆,另有省干线可至无谓,和县、庐江,水运以巢湖为中心可抵合肥,南下经裕溪河可达长江。市内公交可直达驻地巢湖铸造厂,交通十分便利。
实习区可谓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东、北、西为低山丘陵,海拔在20-400米之间,最高峰大
尖山356米,一般山峰在200米左右。山脉走向为NE向展布。南部为我省最大淡水湖,面积753平方公里,湖面高程10米,湖水容量18³108m3。
二、实习区气候物产状况
本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但明显带有季风及大陆性特色。四季分明,年降雨量1200mm,雨季多集中在夏季,秋季较为干燥,无霜期230天。最高气温可达39℃,8月份气温仍较高,最低气温在一月份,可至-13℃,年平均气温15℃。
农产品以水稻、小麦为主,豆、薯此次之。经济作物有棉、麻、茶叶、菜籽、芝麻、花生等。水果有花红、滩梨、桃、杏等。水产有鲜鱼、银鱼、毛刀鱼、虾米、湖蟹。
工业以化工,轻工、军工为主。
三、实习区地质调查史
最早在本区进行地质调查研究工作的为南京在学徐克勤教授(1934²4),著有《安徽省巢县北部地质》。华北地质局巢湖地质队(1956)曾做过1:1万煤田普查,著有《安徽含山——巢县——怀宁一带煤田普查报告》。罗庆坤(1956)编写过《安徽巢县北部地质概要》。合肥地质队李云祝(1959²4)对该区做过1:1万泥盆纪铁矿普查工作,著有《安徽巢县凤凰山——岠嶂山铁矿评价报告》。安徽省区调队(1978)进行1:20万区域地质调查,著有《安徽省合肥、定远幅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安徽省冶金勘探公司815队(1980)在该区大理寺水库一带进行熔剂灰岩的普查勘探。安徽省区调队(1983)进行1:5万区域地质调查,著有《安徽省巢县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早在20世纪50年代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就将巢湖北部开辟为教学
3
实习基地,其后又有石油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西北大学在此实习。目前在此实习的高校达17所,均在不同方向上做过地质研究。
四、实习工作目的任务和要求
(1)通过巢北凤凰山地区自然露头和人工揭露的地质点进行系统的观测,收集各种地表地质信息等有关资料,研究地表地质规律,包括地层划分和层序、岩性组合及岩相特征、地质构造及构造变动、岩浆活动以及有用矿产的赋存规律等。 (2)绘制相应的地质图件,如综合地层柱状图、地质剖面图、地形地质图、构造纲要图等。
(3)编写文字报告。对测区内的地层层序的沉积环境的变迁、古生物的演化、构造形态组合及变动历史作综合分析研究。
五、实习队的组织形式
此次地质野外实习的班级为09级地质工程1、2、3、4以及单招班。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由一名或两名带队教师负责,各班长协助本班带队教师作好本班的各项工作。09级地质工程1、2、3、4以及单招班的带队教师依次为李宗海、刘文忠、郑建斌、吴诗勇等。其中,李宗海担任本次实习任务的实习队长,对整个实习工作负全部责任。每个班每5-6个人划分为一组,各组设小组长。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工作,如协调本小组的实习任务、确保小组成员不掉队等。我所在的班级为地质工程09-4班,所在的小组为第5组,组长为关美玲,组员为王宇飞、支英骁、王忠莹、马振文。
六、实习工作日程及安排 2011.10.23
上午9:30,09级地质工程专业全体同学在校本部2104教室召开了地质测量实习动员大会。
本次动员大会由我们的辅导员刘圆圆老师主持,对这次地质实习作了初步的介绍并对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并对本次地质实习工作的安排作了详细的介绍。
本次动员大会确定了以下事宜: 实习地点:安徽省巢湖市 驻 地:巢铸宾馆
乘车时间:10月25日上午11:18 车 次:K8553(阜阳——池州)
实习工具:地质包、地质锤、放大镜、罗盘、GPS 2011.10.24
为明天的巢湖之行作准备工作
2011.10.25
K8553次列车于15点左右到达巢湖站,接着乘坐大巴来到我们的驻地—巢铸宾馆,旅途劳累,休整一晚。 2011.10.26
4
出发地:下朱村 目的地:巢湖滨 实习项目:
① 志留系、泥盆系地层岩性 ② 收集产状、地层间接触关系 ③ 原生地质构造的观察 ④ 寻找下古生界腕足类化石 2011.10.27
出发地:凤凰山东坡 目的地:310高地 实习项目:
① 观察石炭系地层
② 判断地层间接触关系,判断岩石岩性,并用罗盘测量岩层产状 ③ 练习使用GPS定位,于地质图上划出行进路线 2011.10.28
出发地:皖维采石场 目的地:金庭洞 实习项目:
① 泥盆系-二叠系地层岩性的观察 ② 地质构造现象的观察,主要为断层 ③ 对于地下岩溶现象的观察 2011.10.29-30
天气原因,休息两天
2011.10.31
出发地:110高地 目的地:平顶山 实习项目:
① 志留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地层的观察 ② 地层岩性的观察
③ 构造现象的观察,主要为断层、褶皱 ④ 寻找生物化石 2011.11.1
出发地:平顶山水库
目的地:七四一零工厂狮子口 实习项目:
① 观察坟头组、五通组、黄龙组、船山组、栖霞组岩层岩性,测量产状 ② 地质构造现象的观察,主要为断层、向斜扬起端、背斜核部的观察
5
2011.11.2
出发地:凤凰山东坡 实习项目:
独自实测地层剖面
2011.11.3-6
实习项目:
室内作图,绘制实测地质剖面图及柱状图
2011.11.7
出发地:铸造厂 目的地:水泥厂东北 实习项目:
观察认识岩石岩性,测量岩层产状及其侧状角、倾伏角 2011.11.8-10
实习项目:
小组独自外出进行地质测量工作
2011.11.11
实习项目:
室内休整,并对数据进行整理
2011.11.12
出发地:铸造厂 目的地:青苔山 实习项目:
认识观察震旦系地层 2011.11.13
收拾行李,乘坐K8554次列车回到淮南,结束野外实习
回到淮南之后,进行为期2周的室内最终综合整理,并编写实习报告,总结本次的实习之行。
七、 工作量及工作结果
本次实习工作范围在马家山-平顶山-凤凰山-狮子口一带,工作量不大,个人感觉本次实习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小组每个人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能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好的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更培养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章 地层
一、概述
6
实习区在地层区划上属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分区,六合巢湖地层小区。除第三系缺失,小区内自震旦系至第四系均有不同程度发育。其中震旦系至下,中三叠统为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泥岩,为相对稳定的地台型建造,地层发育齐全、化石丰富。中、新生界则以陆相的碎屑岩、火山碎屑岩、火山岩发育为特征,属活动类型建造。
二、地层
(一)上元古界 震旦系
区内震旦系出露在青苔山及半汤两地(背斜核部),仅有上震旦系灯影组(Z2dn),由于受断裂影响或掩盖,该组未见底。在青苔山一带可见震旦系灯影组直接压在高家边组、断层角砾岩及错片,可推知该处存在一逆冲断层。如本区北部之青苔山,灯影组可分为上、下两段,厚度360.06米。下段厚约291.49米,以浅灰色白云岩为主,上段为灰白、灰紫、灰黄色薄层微晶白云岩、条纹状白云岩及细晶鲕粒白云岩,底部为厚层钙质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层,顶部掩盖,产微古植物化石原始光面球藻等,厚68.57米。
本区灯影组上段顶部直接为下寒武统冷泉王组假整合超覆,缺失西南地区及南京、巢县前湾灯影组顶部的一套厚层硅质岩。 上统:
灯影组Z2d上段:深灰、灰黑色微晶白云岩,含燧石条带、沥青质。下段:浅灰色微晶白云岩、微晶灰岩,夹泥质灰岩。 (二)下古生界
本区下古生界仅见志留系,下统高家组和中统坟头组,缺失上统。 1.下统高家边组
主要为黄绿色页岩、黄绿色薄层粉沙质泥岩,上部夹黄绿色薄-中厚层粉沙岩和细粒石英砂岩。本组中下部富含笔石。 发现李氏锯笔石,如图3-1 本组岩性以泥质岩、粉沙岩等细粒碎屑沉积为主,盛产浮游生物笔石,说明沉积时水动力条件弱,水体深,属海洋深水盆地相。
实习区高家边组处于背斜核部,或被掩盖,未出露完整剖面,其真实厚度不详,根据邻区资料,厚度应大于300米。
与下伏奥陶系上统五峰组整合接
7
触。
2.中统坟头组
岩性主要为黄绿色中厚-后层岩屑砂岩、石英砂岩、含砾岩屑石英砂岩,多为泥质胶结。局部夹粉沙岩、粉沙质泥岩。含砾岩屑石英砂岩中的砾石成分主要为泥质、硅质和磷质,大小0.5~3cm不等。在该组中发现霸王王冠虫化石,如图3-2
本组为浅海陆棚碎屑沉积。岩层中丘状交错层理发育,岩石中多见砾石,分选差。
实习区内坟头组厚271.20米,与下伏高家边组整合接触。 主要分布于炬嶂山东坡,狮子口附近较为完整。 (三)上古生界 1、泥盆系
实习区泥盆系仅发育上统,缺失中、下统地层。
上统:
五通组(D3w)
区内泥盆系分布广泛,但仅有上统五通组。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可明显分为上、下两段。巢湖市北狮子口处剖面最为良好,其岩性可分上、下两段。 下段(D3w1)
石英砂岩段。厚73.18m。下部的灰白色厚层或中厚层砾岩、砂砾岩、含砾石英砂岩组成。砾石成分以石英、燧石为主也含有细砂岩、粉砂岩、条带硅质岩等成分。砾径不同地点变化较大,一般2-5cm,个别达8cm以上。呈半圆到棱角状,层内见有15°倾角之斜层理。砾石层内反映多次沉积旋回。在巢北地区沿底部砾岩层追索,砾石分布极不均一,似呈瓣状砾石透统体状分布。上部厚层至中厚层,硅质胶结,中粒或中细粒石英砂岩夹少数泥质粉砂岩、泥岩层。石英砂岩中时可见大型单向斜层理及层面波痕,部分槽形斜层理。本段由于岩性坚硬在区内多组成山脊或陡壁。含化石甚少,仅见个别亚鳞木?。安徽省区调队进行1:20万区调时,在邻区(泥岩)发现海相瓣鳃类血石蛤大量富集,认为砾岩段应属滨海相沉积。但从该段整体组成,岩石结构构造特征分析,该段仍应以河流相为主。虽有广盐性瓣鳃类出现,但种属单调,仅反映由于近岸而受短期海泛所致。 上段(D3w2)
砂、页岩层段。厚。该段岩性以灰黄、灰紫、灰白等色薄层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与中厚-中薄层石英细砂岩呈明显的韵律性互层。自上而下至少可划出六个韵律层,近上部夹有两层灰色粘土矿层。在粘土矿顶底板附近含大量植物化石及叶肢介层。见有植物化石:拟鳞木,奇异亚鳞木平圆鳞木 ,根座. ,无锡,点列叶肢介?.,锥顶叶肢介科。以上化石皆反映晚泥盆世河湖-湖积相特征。安徽省区域调查队在该剖面顶部含薄层褐铁层中找到不少腕足类以及介形类化石,其中腕足类化石中有:拟狮鼻贝,单板贝,光咀贝,隆裂筋贝,舌形贝,褶房贝,舒克贝等,近顶部这一海相层表明本段应为近滨岸之湖相环境。
8
五通组砂岩成熟度高,坚硬,抗风化能力强,实习区内通常分布于高山山脊,以狮子口附近出露较好。
实习区五通组总厚度176.70米,与下伏志留系坟头组假整合接触。 2、石炭系
实习区石炭系以浅海相碳酸盐沉积为主,且以生物碎屑灰岩为主。
下统:
1、金陵组(C1j)
如凤凰山东风石料矿剖面所示,可分为上、下两部分,厚7.68m。
下部为灰黄色薄层含泥细砂岩或含铁砂岩,厚10cm至1cm左右。含腕足类。 上部:深灰黑色中厚层生物碎屑粉晶、微晶灰岩,含方解石小晶。内含丰富的化石,如珊瑚;腕足类;牙形刺。从化石分析本组相当于岩关阶晚期,本区未见带之下的带。由于缺失一个化石常,因而一直认定金陵组与下状五通组为假整合接触。据认为金陵组中灰岩部分在区内分布不稳定呈透镜状断续出现,无灰岩之处碎屑岩则中厚。故本组与五通统的关系,值得进一步考证。 2、高骊山组(C1g)
巢湖北部地区高骊山组比巢湖南部地区(28m)薄,而且相变明显。如凤凰山剖面本组可分上、中、下三部分,厚12.15m。
下部:为灰、灰黄薄层粘土岩,底部夹褐铁矿(0.1-0.3m)层,含植物化石碎片,厚3.36m。
中部:灰黄、紫红薄层,含生物碎屑,含钙、铁质泥岩夹姜块状灰岩和中薄层含生物碎屑灰岩。厚5.03m。含腕足类: 上部:灰黄、黄褐色含铁质细粒石英砂岩及灰白色石英砂岩。层内虫迹构造发育,自下而上,自成一水平管迹、V-Y形管迹、似甲壳状管迹之组合,厚4.25m。 巢湖北部地区自西往东明显变薄(歫嶂山厚6.1m),而且下部见豆状赤铁矿层,中部变为钙质页岩。以往认为高骊山组是陆相-海陆交互相沉积,近年来由于海生古物不断发现,因此除底部为海陆交互相外,往上已渐为汪海-滨岸环境。 3、和州组(C1h)
巢湖北部地区的和州组以歫嶂山剖面较为完整,按岩性特征可分为上、下两部分,厚26.81m。
下部:深灰、灰黑色中薄至厚层生物碎屑白云质灰岩、泥质类岩。厚22.53m。含蜓:原始史塔夫蜓,和县,轮状轴管珊瑚(比较种),拟棚珊瑚,袁氏珊瑚.等,腕足类:大长身贝围背贝.等以及牙形刺。
上部:灰、微带肉红色中厚层至厚层亮晶及微晶生物碎屑灰岩,底部为粗结晶灰岩,顶部为炉渣状灰岩。厚4.28m。含:始史塔夫蜒,和县史干革塔夫蜒(比较种)珊瑚:石柱珊瑚,轴管珊瑚,棚珊瑚.等。
本组岩性巢湖南部和巢湖北部地区有所不同,下部灰岩在巢南地区泥质较高,厚度亦薄(巢南地区和州组厚约7m±).上部灰岩在巢南地区含白云质,而巢北地区为纯灰岩而且顶部为渣状灰岩。 中统:
黄龙组(C2h)
黄龙组在长江沿岸一带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浅、微红纯灰岩、粗晶灰岩(有
9
人称砾晶灰岩)、白云岩。下部白云岩段在南京到江北一带又称为老虎四组,属早石炭晚期。而中上部粗晶灰岩、纯灰岩段属黄龙组。按此特征对此,巢北地区黄龙组仅存纯灰岩段,见纯灰岩段直接覆于炉渣状灰岩之上。巢南地区则有粗晶灰岩存在。
巢湖北部地区黄龙组以金银洞北至岠嶂山一带剖面较好,另外在凤凰山东风石料矿也相当完善。可见到黄龙组纯灰岩段直接覆于和州组上部炉渣状灰岩之上。灰岩段可分为上、下两部分。厚27.24m。
下部:灰、深灰、肉红色中厚至厚层生物碎屑泥晶与微晶灰岩。厚16.74m。含蜒:原小纺缍蜒,旋转原小纺缍蜒,卵形原小纺缍蜒,小原小纺缍蜒,假薄克氏小纺缍蜒,太子何蜒等;珊瑚:刺毛虫,多壁管珊瑚,小石柱珊瑚,副文采尔珊瑚.;腕足类:分喙石燕, 围脊贝,线纹长身贝.等。
上部:灰、紫红色厚层亮晶生物碎屑灰岩夹砂屑灰岩。厚10.50m。含蜒:除多种小纺缍蜒外sp,出现纺缍蜒,蚂蚁比德蜒等;腕足类:蟹状蟹形贝,石炭皱戟贝分喙石燕,以及小石柱珊瑚.,泡沫粒珊瑚.,刺毛虫.等。
本组岩性、厚度较为稳定,各处大体相近。在东风石料矿处黄龙组灰岩可见某些特殊组构:如底部呈韵律层状,中部见交错层,含泥晶灰岩,上部藻席灰岩与生物砾块灰岩互层等特征,表明黄龙组沉积时受过较强的水动力作用,属淡水台地环境。本组与下伏和州组呈明显间断。 下统:
船山组(C2c)
本组岩性以含球藻灰岩为特征,厚8.26m。在巢湖北部岠嶂山一带可分为两部分: 下部:黑色厚层微晶灰岩,底部有一层灰黄色含碣铁矿团块泥岩。厚1m多,含:石炭皱戟贝 ,舒克贝,泥岩中含植物碎片化石。
上部:灰、深灰色中厚至厚层状,亮晶生物碎屑球藻灰岩,夹灰色泥晶生物碎屑灰岩。含蜒:始拟纺缍蜒,希瓦格蜒腕足类:网格长身贝,纹窗贝等。其他地区产找到麦粒蜒等多种化石。 在凤凰山东风石矿,船山组下部夹同生砾岩或同生角砾岩出露。与南京地区相比缺失上部假希氏蜒带。与下伏黄龙组为假整合接触。 3、二叠系
下统:
1、栖霞组(P1g)
按巢湖市北部北平顶山剖面,自下而上可分为两段六部分。 下段:
厚61.60m。可分为两部分:
下部:为碎屑岩夹劣质煤,平顶山剖面碎屑岩风化为土黄色风化物。该部分岩性变化较大,在岠嶂一带为深灰色、灰黄色钙质透镜体泥岩,厚0.25m,向西到东风石矿为灰黑色页岩及黑色劣质煤层,厚0.75m,与下伏船山组呈凹凸不平之假整合面。
上部(臭灰岩层):深灰、灰黑色薄至中层含沥青质臭灰岩及含生物碎屑泥灰岩,厚60.60m。含:米斯蜒,喀劳得氏米斯蜒南京蜒,原米氏珊瑚.,泡沫米氏珊瑚:.,服尔草氏拟文采尔珊瑚,多壁珊瑚.,线纹长身贝.,直房贝.等。 上段:
10
厚109.67m。可分为四部分。 下部(下硅质层):含燧石结核或团块灰岩,黑、灰黑色灰岩,夹黑色薄燧石层及生物碎屑粉砂质泥岩。厚8.74m。含早板珊瑚,泡沫米氏珊瑚C,亚曾珊瑚,神螺.等。
中部(合燧石结核灰岩层):深灰、灰黑中薄到中层含燧结核灰岩,夹黑色薄层含沥青质泥类岩,厚78.14m。含:南京蜒,栖霞希瓦格蜒),球蜒,豆蜒,早坂珊瑚,多壁珊瑚,(多种)拟方管珊瑚.,米森珊瑚.,马丁贝,轮皱贝.及大量有孔虫化石。
上部(上硅质层):黑色中薄层硅质岩、深灰色含燧结核白云质灰岩及薄板状硅质灰岩互层。厚7.66m。含:拟纺缍蜒,希瓦格蜒米森珊瑚,多壁珊瑚.等。 顶部(顶部灰岩层):灰、深灰色含燧石结核灰岩、白云岩质灰岩。厚14.86m。含:拟纺缍蜒,奇壁珊瑚等。
上述剖面自下段上部起至上段顶部各地发育都较稳定,但其厚度在巢南地区大于巢北地区。本区以拟纺缍蜒带或米森珊瑚带之顶界为栖霞组之顶界。 2、孤峰组(P1g)
孤峰组由薄层黑色硅质岩及薄层棕、褐、紫等色泥岩组成,巢北地区该组厚度一般在30m左右。如平顶山西侧姚家山剖面可分为三部分:
下部:灰黄、浅棕、褐色泥岩、页岩,含有磷结核(P2O5含量可达10.64%),厚2.52m。含:阿尔各菊石,拟腹菊石;新轮皱贝,华夏贝细戟贝等;
中部:灰黑色、黑色薄层放射虫硅质岩夹紫色泥岩及页岩互层,厚17.29m。含:斯塔菊石?.;卵石蛤, 燕海扇;龙潭腹窗贝,马丁贝
上部:浅紫、紫、黄褐色薄层泥岩夹少量放射虫硅质岩,厚8.47m。含:斯塔菊石、阿尔各菊虫、付色尔特菊石.;鸟兽希腾贝.等。 其底部与栖霞组界面凹凸不平,其上含有10-20cm的含砾泥质松散物,为假整合接触。近年来在硅质岩中发现放射虫化石,说明孤峰组应为浅海盆地中较深水环境的硅质岩沉积。在巢南地区沉积较厚,可达50-60m厚。 3、银屏组(P1y)
本组系1981年省区测队所建。在巢湖南部银屏后董剖面,于当时的“龙潭组”下部页岩段(不含煤段或A煤组),采获不少菊石、腕足类、腹足类、瓣鳃类等海相化石。如其底部富含肌束蛤,并在层内找到早二迭世的典型化石如:孤峰菊石,瓶形虫等,可与苏南堰桥组、浙西丁家组的石煤段及福建童子岩组相对比,认为属同期异相产物,故从龙潭组中划出。本组与孤峰组整合接触。经揭露本组在巢北平顶山西侧也有发现,如平顶山西姚家山一带,厚20m左右。以灰、深灰色泥岩及页岩为主组成,含:肌束蛤;假螯蛤?;前壳叶蛤.;栉羊齿.,石根., 全脐螺科,遗迹化石以及许多未能定名,甚至未能定出门类的生物化石,反映茅口晚期成为滨岸沿泽的陆屑沉积的特征。 上统:
1、龙潭组(P 2l) 本组以灰黄色、厚层含砾粗粒石英砂岩为底部,与下伏银屏组接触面有一薄层铁质层,认为存在一沉积间断。龙潭阶上界是以阿拉斯菊石科分布的上限为顶界,本区龙潭组中未发现过晚二迭早期菊石,以龙潭组富含腕足类的灰岩及砂岩为顶。
龙潭组为一套滨岸沼泽相的含煤沉积,厚约60m,可以为三部分。
下部:灰黄、青灰色中厚层细粒岩屑长石英砂岩及含砾砂岩,夹黑色薄层泥岩。
11
含:单网羊齿,焦羊齿.,栉羊齿.,羽杉等植物化石。
上部:青灰、灰黑、灰黄色薄层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夹煤线,产:焦羊齿.,楔羊齿,斜羽叶?,耳叶?.等。
顶部:灰黑色中厚层泥晶白云质生物碎屑灰岩,含燧后团块及条带,产刺围脊贝疹石燕古尼罗蛤等腕足类。
龙潭组在巢湖北部地区主要分布在俞府大村向斜核部炭井村一带及平顶山向斜平顶山四周,但掩盖较多,剖面不全,但三部分划分可以分得出来。区内顶部灰岩呈透镜状,与大隆组硅质岩沉积易于划分。 2、大隆组(P2d)
本组岩性较稳定,以灰黑色薄层硅质岩、炭质硅质岩及紫色泥岩、炭质页岩、硅质页岩为主,化石较丰富,厚约30m。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
下部:灰黑色薄层硅质岩、炭质硅质岩夹紫色页岩、炭质页岩,底部可有一薄层灰黄色细粒岩屑砂岩(火山岩屑),厚5.16m。产:阿拉斯菊石科,三面菊石.,安德生菊石,华南菊石,假腹菊.及华夏贝,似马丁贝等。
中部:紫灰色泥岩夹深灰、灰黑色炭质页岩、硅质页岩。厚15.63m。产:华菊石、三阳菊石、假腹菊石及腹窗贝.,折边贝.等。
上部:灰黑色薄层硅质炭质泥岩,近顶部夹灰质白云质泥灰岩,厚8-24m左右。产:假提罗菊石.,肋瘤菊石.,假腹菊石,大巴山菊石.等以及腹窗贝、华夏贝、围脊贝等大量腕足类化石。 大隆组的沉积,反映自龙潭期后期至长兴期,本区处于一较深水低能环境的浅海盆地所沉积的一套远硅质建造。
近年来研究发现:大隆组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以安佳生菊石科及阿拉斯菊石科为主,上部以假提罗菊石科、肋瘤菊石科、大巴山菊石科为主,代表菊石不同演化阶段。因此本区龙潭组并不代表晚二迭世早期全部地层,而应包括大隆组下部地层在内。这是岩石地层单位与年代地层单位不一致的表现。 (四)中生界 1、三叠系
实习区三叠系仅保存下、中三叠统,主要为海相碳酸盐沉积,上统缺失。主要分布于实习区平顶山向斜核部。
下统:
1、殷坑组(T1y)
本组厚83.76m,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
下部:浅灰绿、黄绿色泥岩、含粉砂质泥岩,夹薄层泥灰岩,下部泥岩中局部含钙质结核或似瘤状灰岩。底部为厚约1cm的黄色泥岩。厚22.76m。产:蛇菊石,驰蛇菊石,克氏蛤,海浪蛤以及牙形刺、近鄂刺.等。近底部20cm的黄绿色钙质泥岩,为二迭三迭系过渡层。其中产:弛蛇菊石,微戟贝,折边贝,次扭月形微戟贝等。 中部:灰黄色粉砂质泥岩夹灰色中薄层泥质条带灰岩或似瘤状灰岩。厚22m。含:齿叶菊石sp.第纳尔菊石,克氏蛤
上部:灰绿色钙质页岩夹薄层泥质灰岩及薄层条带白云质灰岩。厚39m。产:佛莱明菊石,齿叶菊石,假胄菊石 米克菊石,第纳尔菊石.,克氏蛤,及牙形刺、
12
新欣德刺.等。
从所含菊石,自上而下可分为三个带:
带; 带。可分别与前各带相对比。值得注意的是自下带至中带,出现二迭纪型腕足类:腹窗贝
2、和龙山组(T1h)
马家山剖面本组厚约21.24m。可分为上、下两部分。
下部:灰黄绿、棕紫色薄层似瘤状灰岩与钙质泥岩层,近上部质泥质灰岩厚9.34m。产:第纳尔菊石.,海浪蛤,及牙形刺。
上部:灰色薄层灰岩夹黄绿色薄层似瘤状泥质灰岩及泥岩。厚11.9m。产:似西伯利亚菊石Anasibirites sp.,米克菊石.,假胄菊石等。
由于在本区仅在本组顶部采得,故其下部与殷坑组分界处有明显生物标志。 3、南陵湖组(T1n)
巢湖北部地区马家山剖面本组厚159.53m。可分为上、中、下三段。 下段:
为厚层灰岩段,厚48.61m。
下部:以瘤状灰岩为主,由灰绿、微红色中薄层瘤状灰岩夹深灰色灰岩组成。 上部:以厚层灰岩为主,由灰、深灰色厚层灰岩夹黄色中薄层瘤状灰岩及钙质泥岩、同生砾状灰岩组成。厚35.66m。 中段:
为瘤状灰岩段,厚46.79m。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
下部:以紫红色瘤状灰岩为主,由紫红色中薄层瘤状灰岩、泥灰岩夹中薄层灰岩组成,厚16.39m。
中部:以厚层灰岩为主,由灰、深灰色中厚层灰岩夹紫红、灰绿色瘤状灰岩及钙质页岩组成,厚17.94m。。 上部:以灰绿色瘤状灰岩主为,由灰绿色中薄层瘤状灰岩夹杂色泥岩及深灰色薄层灰岩,厚12.46m。 上段:
为薄层黑色灰岩段,厚64.13m,可分为上、下两部分。 下部:由深灰色薄层灰岩夹黄绿色钙质页岩,厚26.03m。
上部:以黑色灰岩夹炭质页岩为主,由深灰、黑色薄层灰岩夹沥素质页岩、棕色钙质页岩组成,顶部有时含燧石结核,厚38.10m。
从上述菊石看,可建立下列二个菊石带(自上而下)即:Subcolumbifes带,Tirolifes-columbifes带。
本组上段中所产Claroio与典型的Claraia有区别,因此陈震楚等新定出拟克氏蛤Periclaraia sp.以示区别;鱼龙化石又与国外中三迭统化石相似。从岩石看,上段常见有特殊柔皱构造的灰黑色薄层蝙虫状灰岩与下伏地层有区别,因此有属中三迭纪的可能,尚待进一步工作。
经岩相分析,殷坑组、和龙山组可能属陆棚潮下较深低能环境,而南陵湖组属开阔台地潮下浅水低能环境。但巢北地区地层厚度比巢南地区要小。 4、东马鞍山组(T2d)
本组创名于怀宁月山,代表青龙群顶部白云岩和含膏、盐白云岩(盐溶角砾岩)段。本区曾称为月山组。巢湖北部马家山剖面本组厚度大于95.84m,根据岩性特征可以分为上、下两部分。
下部:灰、深灰色薄、中层灰岩,底部为灰、浅紫红色含石膏假晶灰质白云岩,
13
厚12.65m。含牙形刺。
上部:灰、灰黄厚层至块状角砾岩状灰岩及泥质灰岩、泥质白云质灰岩。厚度大于83.19m。
本组可能属蒸发台地潮上低能环境沉积。其底界以出现含鸟眼构造之白云岩为界。由于化石稀少仅采获少量牙形刺化石,因此仅依据岩性及层序与怀宁地区对比而确定。 2、侏罗系
出露较少,巢湖北部地区仅零星见于俞府大村向斜南部,如东侧小山村附近。西侧九棵松-铸造厂-变电所一带。前者仅发育底部灰白色砾岩层及部分灰黄、黄褐色中至薄层长石石英砂岩夹细砂岩薄层,曾采到过.等植物化石,不整合覆于二迭系栖霞灰岩之上。而后者底部砾岩夹中粗粒灰黄、浅灰色长石石英砂岩,不整合于五通组之上。其上部逐渐出现黄绿、紫红色等细砂岩、粉砂岩、页岩及薄层细砂岩互层。近下部泥质细砂岩中1965年我校曾采到大量植物化石:如,.等,证明属下、中侏罗系,相当原象山群的中下部。 近年来,在桐城、怀宁一带象山群被作了进一步的划分,下部称磨山组(J1m),上部称罗岭组(J2l)。本区零星露头仅相当磨山组的一部分。而侏罗系上统毛坦厂组(J3m)仅在巢县城关卧牛山有出露,以粗安质沉火山角砾岩夹凝灰质岩屑细砂岩,粉砂岩等组成。
下伏情况不明,其上可能为上白垩统红色砂、砾岩沉积(宣南组)所不整合。 (五)新生界
实习区内新生界主要为第四系,主要为主要为中更新统(Q2)洞穴堆积及全新统的残坡积物。为各色粘土、亚粘土、碎屑等杂物,不整合与下伏各系地层之上。其中在实习区北部猫耳洞附近栖霞组溶洞中更新统洞穴堆积中,见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主要有:
Hyaena licenti chaoxianensis(巢县鬣狗) Megaloceros youngi (扬氏大角鹿)
Dicerorhinos choukoutiensis eurymykus (宽臼周口犀)
Muntiacus sp.(麂)
第三章 岩石
工作区内的地质体主要由沉积岩构成。沉积岩岩石类型众多,分陆源碎屑岩、碳酸盐岩和其它内源岩。
一、沉积岩
1、砾岩
14
石英岩砾岩:浅灰白色、乳白色。砾石的成分主要为石英岩及少量的燧石岩岩屑。砾状结构。砾石的大小在2-64mm以上,砾石的园度较好,并具有较高的成分成熟度。添隙物为细砂和中岩.当砾石含量最高时,空隙式硅质胶结,砾石含量低时,为杂基支撑、基底式胶结。 2、砂岩
石英砂岩:灰白色,粗砂结构。碎屑颗粒的磨圆度和分选性较好,碎屑颗粒的主要成分为石英,填隙物硅质。岩石颗粒支撑,孔隙式胶结类型。命名为灰白色中厚层粗粒石英砂岩,主要见于五通组下段。
长石砂岩:浅黄灰色,细沙结构。碎屑颗粒形态为次棱角状-次圆状,分选性中等。碎屑物的成分主要为石英。填隙物主要为泥质和部分铁质,颗粒支撑,空隙式胶结。岩层中厚层状,见于下侏罗统磨山组中部。
岩屑砂岩:灰白色,局部为灰紫红色。岩粒为中-细粒砂状结构。碎屑物呈次棱角状-次圆状,分选性中等-差。碎屑颗粒主要以石英为主,填细物主要为泥质或铁质。岩石颗粒支撑,孔隙式胶结类型。岩层为薄层-中厚层状,见于龙潭组及磨山组下部地层。 3、粉砂岩
颜色主要为灰色,灰白色和杂色。粉沙结构,粉沙的主要成分为石英,少量长石。粉沙的主要成分为棱角状-次棱角状,分选性较好。 岩层厚度主要为薄层,有时发育水平层理或沙纹层理。广泛分布与志留系、泥盆系和三叠系。局部泥质含量高时,过渡为泥质砂岩。 4、泥岩
此类岩石分布相当广泛,几乎区内所以地层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发育。其成因比较复杂,具泥质结构,水平层理发育,形成于水动力较弱的环境中。尤其在泥盆系、下石炭系统及二叠系部分地层中发育较好,五通组和高骊山组泥岩主要为高岭石泥岩;下二叠统的泥岩则主要是水云母泥岩。局部层位的泥岩可作为粘土矿开采利用。 5、亮晶砂屑灰岩
见于奥套统红花园组和上石炭统黄龙组地层中。岩石呈灰色、青灰色,厚层-巨厚层状,具亮晶砂屑结构。砂屑呈次棱角状或不规则状,由泥晶方解石组成,含有少量的生物碎屑。胶结物为亮晶方解石,局部见有少量的自生石英。 6、亮晶生物碎屑灰岩
主要分布与石炭系金陵组、和州组、黄龙组及下二叠统栖霞组中。岩石一般为灰色-深灰色,厚层-巨厚层状,具亮晶生物碎屑结构。生物碎屑组分含量较多,胶结物为亮晶方解石。 7、含生物屑粉晶灰岩
见于栖霞组下部。岩石呈黑色、粉晶结构,具微波状层理。岩石由粉晶方解石和生物碎屑组成。生物碎屑主要是软体动物、腕足类、介形虫和海百合茎等。岩石中含有交付哦的有机质成分,致使岩石呈黑色和斑块状。 8、亮晶鲕粒灰岩
见于下奥陶统红花园组。岩石青灰色-灰黄色,中厚层状,鲕粒结构。鲕粒由微晶方解石组成,岩石具有微弱的硅化现象,填隙物为两家那个方解石。 9、亮晶核形石灰岩
产于船山组上部。岩石为灰色-灰黑色,厚层-中厚层状,具有核形石结构。岩石主要由藻团和藻屑组成,其次有少量的生物碎屑。填隙物为亮晶方解石。
15
10、泥晶灰岩
见于中奥陶统大田坝组中部,下三叠统殷坑组中部及下石炭统和州组、高骊山组中部。岩石呈青灰色-灰色,局部为浅红色-暗紫色。薄层-中厚层状,泥晶结构。和州组泥晶灰岩中含有腕足类、腹足类和苔藓虫等生物碎屑。 11、瘤状灰岩
见于下三叠统殷坑组、和龙山组及南陵湖组中、下段。岩石呈灰色-青灰色、浅灰黄色等。局部为浅肉红色。薄-中厚层状,微晶或泥晶结构,瘤状构造。岩石主体由泥晶方解石和部分泥质组成。 12、葡萄状白云岩
产于震旦系灯影组下段。岩石呈先浅灰色厚层状,具柱纤结构,葡萄状构造。岩石主要由葡萄状的层纹石和叠层石组成,局部有你装的非钙质藻类。层纹石和叠层石呈细环带状,由亮层和暗层组成。亮层为柱纤状白云石组成,暗层由极细环带状的泥晶白云石组成,为富藻纹层。 13、含核形石粉晶白云岩
产于下寒武统冷泉王组中部。岩石呈灰色中厚层状,为核形石粉晶结构。岩石主要由白云石组成,局部见有泥质及残余的砂屑。核形石呈圈闭状,由亮层和暗层组成,其部分被重结晶的白云石交代。 14、硅质岩
见于孤峰组中部和下部。岩石为灰黑色、黑色,薄层状。具生物结构或球粒结构。岩石主要由球形放射虫或硅质组成。玉髓呈细小的纤维状集合体。岩石具隐晶质结构、块状构造。 15、燧石岩
产于震旦系、寒武系、和下二叠统栖霞组等地层中。多呈不规则条带状夹层出现。为薄层状、透镜体或圆球体、扁平状结核等。岩石为深灰-灰黑-黑色。隐晶质结构。主要由硅质组成,可见少量的海绵骨针。 16、磷质岩
仅见于下二叠统孤峰组底部。以结核状产于灰色薄层泥岩中,具砂状结构。岩石主要由胶磷矿组成。淡棕色,圆状。填隙物为粉砂质及泥晶胶磷矿。
二、岩浆岩
工作区内岩浆岩仅在狮子口-王乔洞一带出露,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均为侵入接触。除狮子口岩体侵入下志留统高家边组外,其余三个岩体均侵入二叠系地层。岩体规模均不大,呈株状产出,属于浅成-超浅成侵入体。侵入体岩性单一,为花岗斑岩-花岗闪长岩的单向岩体,侵入时代为晚白垩世。
第四章 地质构造
一、褶皱
实习地区褶皱由东向西依次有马家山向斜,凤凰山背斜,俞府大村向斜。 ① 马家山向斜
16
核部最新地层为三叠系东马鞍山组(T2d),翼部为下三叠系南陵湖组,和龙山组,殷坑组——下志留系高家边组。南北产状不同,平顶山以南,两翼均向西倾,其中北西翼较陡,倾角68°以上,南东翼倾角50°~60°,而往北两翼正常,北西翼倾向110°~130°,倾角75°左右,南东翼倾向280°~305°,倾角46°~65°。枢纽北东仰起,仰起角28°~37°,自平顶山向北逐渐平缓。轴面在平顶山以南,倾向西,倾角75°左右,北部近于直立,故轴面弯曲,属直立、倒转褶皱。褶皱轴向30°左右,长约8km。
该向斜在马家山南,次级褶皱
发育,靠山黄背斜核部为殷坑组,翼部为和龙山组至马鞍山组,两翼产状均倾向西,西翼80°,东翼35°~46°,轴向近南北,北转折端受靠山黄断层影响,岩层产状倾向240°,倾角60°,为同斜褶皱。
马家山向斜西翼有时伴生纵向逆断层。该褶皱形成时代T2~J1
② 凤凰山背斜
轴迹位于凤凰山、灯塔林场一线,轴向30°长约10km,南端稍有弯曲。 局部倒转。枢纽向南西倾伏,凤凰山以北倾伏角5°左右,向南26°左右,轴面倾向300°~320°,倾角80°以
上,为线性斜歪褶皱。 ③ 俞府大村向斜
轴迹位于炭井村、力士林场一线,轴向30°,向斜向南开阔,力士林场向北紧闭,长大于10km。核部地层为龙潭组,翼部为孤峰组至志留系高家边组。两翼产状正常,北西翼倾向110~145,倾角50~85,南东翼倾向270~300,倾角40~60。枢纽向北东仰起,仰起角3左右,轴面倾向300,倾角84,属直立褶
皱。与向斜伴生的有北北东向,和北西向断层,在断层附近,地层产状变陡,局部见有花岗闪长斑岩。 二、断层
①凤凰山断层
凤凰山南东翼逆断层,该处断层规模较小,较为完整,非常适合了解断层构造的成理及特征。断层带宽约2米,岩石破碎,成分杂乱,含砾岩颗粒磨圆度差。产状120°∠37.5°下盘岩石属五通组。
① 平顶山西逆断层
17
位于平顶山西侧160高地——140高地一线,走向50°,倾向北西,倾角40°左右,上盘地层为泥盆系五通组,地层倒转,倾角80°,逆掩在石炭系下统和州组地层之上,缺失地层,断层带中见有金陵组断夹块,带宽约1米。断层走向长1.1km。 ② 刘家洼平移断层
位于马家山向斜南刘家洼一带,走向295°,产状陡立,长0.8km,构造中断不连续为左行平移断层。 ③ 双井洞逆断层
位于俞府大村向斜核部,维尼纶厂附近,走向25°,倾向西,倾角80°。两盘地层沿走向不连续,西北盘栖霞组逆覆于东南盘孤峰组至龙潭组之上,且产状相顶,地貌上为一负地形,沿走向岩石破碎,方解石脉特别发育。下盘孤峰组小褶皱发育,褶皱轴面与断层面锐角相交,指示对盘上冲。断层走向长度1.3km。 ④ 青苔山逆断层
位于实习区外西部青苔山-殷家山东麓,走向50°,倾向北西,倾角60°左右,上盘地层为震旦系灯影组,下盘为志留系高家边组,断层角砾岩带宽约2米。断层出露长度5 KM,地层断距达1 KM。 三、节理
据凤凰山,大尖山,炬嶂山处背、向斜翼部,转折端五通组砂岩中节理点走向玫瑰花图展示,共有3处节理,第一组走向300°~340°,第二组走向30°~75°,第三组走向285°左右。一二组为剪节理较发育,走向延伸长,壁面光滑、平直、壁闭合,无填充物。第三组为张节理,发育较少,走向延伸短,壁面粗糙,壁距2~5mm,有铁质填充。此外在断层旁侧,还发育有局部节理,如凤凰山南沟独立石断层下盘砂岩层中的派生节理。
第五章 矿产及旅游资源
一、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地质工作的重要对象。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中,矿产资源占80﹪以上。因此,寻找更多、更丰富的矿产资源,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求,是地质工作者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实习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为沉积类型非金属矿产,且利于露天开采,成本低,效益高。
1.石灰岩
石灰岩是重要的建筑材料和原料,同时也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纺织、食品等行业。
实习区石灰岩矿产丰富,主要层位有上古生界石炭系黄龙组、船山组,二叠系栖霞组,三叠系等。
18
石炭系和州组、黄龙组、船山组灰岩质量好,CaO平均含量﹥54﹪,适合作化工原料,是安徽皖维集团开采的主要对象。其它层位的CaO含量均大于50﹪,适合作水泥原料和冶金熔剂,目前各层位均在大量开采。
2.粘土矿
粘土矿产是耐火材料和陶瓷工业的重要原料。衡量其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是Al2O3的含量,含量愈高,粘土质地愈好,经济价值愈高。
实习区粘土矿床主要赋存于五通组顶部,一般3~4层,每层厚1~3米不等。黑色,层面常见生物化石,顶底板均为砂岩。 3.煤
矿床赋存层位为龙潭组上部,“压煤灰岩”下2~3米处,煤厚0.5~7.5米,受构造运动影响一般呈透镜状、扁豆状或鸡窝状,极不稳定。煤层底版为页岩、粉砂岩,顶板为页岩或石灰岩。煤质较差属高硫无烟煤,仅可作动力用煤。这里的煤矿床煤层薄、煤质差、储量小,经济价值不高,一般不宜大规模开采。实习区俞府大村的炭井村即是当年开采煤矿的地方,现已不见踪迹。
实习区内其它矿产如五通组顶部的铁矿,孤峰组底部的磷矿,多因矿石质量差,储量小,多无工业价值。
4.半汤温泉
位于巢湖市城北七公里的汤山南麓,因山南为温泉,即“汤”,山北为冷泉,故地名称“半汤镇”。
泉水无色透明,具H2S臭味;水温54~62℃,矿化度1.9g/L,H2S含量24mg/L,氡70~120埃曼/升,pH值6.42~6.94,偏酸性。水化学类型为含中等放射性含硫化氢的钙镁型热水。流量3000吨/小时。
温泉水有显著的疗养功能,对风湿性关节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皮肤病有显著疗效。温泉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半汤镇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
温泉系大气水与地壳深部热水混合循环而成,其分布受北东向、北西向、北西西向三组断裂控制,多位于断层交汇部位。 二、旅游资源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无数风光迤逦的自然奇观,成了人们旅游、观光、休闲的好去处,成为宝贵的旅游资源。其之所以宝贵,不仅是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依靠,还因为是在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人们对理想环境的向往。 1、 巢湖风光
巢湖面积753平方千米,系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因形如鸟巢,故名巢湖。 巢湖南北有山,湖心有岛,可谓“山中有湖,湖中有山”,湖中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湖边山清水秀,鹭鸟飞鸣。湖的周围更有国家级、省级保护文物20多处,集山、水、鸟、林、祠、墓、塔于一体,显示了迤逦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文化底蕴。200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巢湖系断陷湖泊,起始于白垩纪燕山运动。湖心姥山岛主要为晚侏罗世的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是断陷的隆起部分。 2、 紫薇洞
位于实习区马鞍山东坡,系二叠系栖霞组二段含燧石结核灰岩经地下水溶蚀
º
而成。岩溶洞走向大至45~50º,基本顺岩层走向分布。
19
紫薇洞又称双井洞,因洞内有大小两个天然井状出口而得名。总长3000多米,主洞长达1500米,岔洞盘绕紫薇山,纵横交错。其洞体处于难得的中外两大板块的交汇点,构成多种差异性岩层,因而造就出特色鲜明又千奇百怪的溶蚀形态,造就出特点鲜明的地下河型洞穴,洞穴呈廊道状,以雄、奇、险、幽见长。 紫薇洞有10大洞天,36主景,72辅景,先陆路游览,后水路荡舟。进入洞中,迂回盘恒,跌宕起伏,钟乳纷呈,石柱林立,怪石嶙峋,洞中匿洞,洞洞相通,洞下生河,洞上飞瀑,宏伟深邃,奥妙诡谲。最妙的要数洞内的“四绝”、“三奇”景观。“四绝”为天沟、天板、天漕、玉螺帐,石鹅管和天外飞瀑。“三奇”为铁索寒桥、双井开天、地下长河。铁索寒桥,桥架于深涧之上,每当雨季来临,桥下水流轰鸣,自成另一番壮观。双井开天,近在咫尺的大小两个井口,距洞底近30米,为紫薇洞原始的两个井状出口,地下长河,紫薇洞是典型的地下河型洞穴,地下河流曲折悠长,通过岩洞,直达巢湖。
第六章 区域地质发展史
普宁运动,该区基底固结,自震旦纪至中三叠纪为地台盖层沉积期,褶皱构造主要是由印支运动形成,之后为大陆边缘活动阶段。燕山运动虽也造成舒缓的褶皱构造和坳陷,但以断裂活动为主,晚期有微弱的岩浆活动。喜山运动继承燕山褶皱的特点,形成更加平缓的坳陷或山间盆地,时有阶段性地壳抬升。 实习区山系走向北东向(35°-40°),山脊多为上泥盆统五通组石英砂岩,砾岩组成,岩性少分坚硬,难于风化。而山谷为下志留统高家边组粉砂质泥岩或上叠统龙潭组煤系一下三叠统殷坑组钙质泥、页岩组成。岩性松软、易破碎(大隆组硅质页岩、硅质岩),易风化、剥蚀形成沟谷。凤凰山背斜谷,位于狮子口内7410工厂,是由下志留统高家边组粉砂质泥岩之软弱层构成的;向斜山有平顶山,向该山和北凤凰山(305高地)。平顶山是以下三叠统和龙山组为核部的向斜山;向核山和北凤凰山则是以下二叠统栖霞组为核部的向斜山。平顶山至马家山一带,东、西两侧山谷都是由于龙潭组-殷坑组的软弱岩层,风化、剥蚀而成的。主要有朝阳山、麒麟山、大尖山和巨嶂山等。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一面由五通组石英砂砾岩至二叠系灰岩等硬岩层组成,而另一面则是由志留系砂、泥岩等软弱岩层组,因软、硬岩层差异风化而形成单面山。
在北凤凰山西北坡,有一规模可观的古滑坡,古滑坡体主体由石炭系黄龙组和船山组灰岩构成,呈长舌部分之滑舌的前缘可见金陵组和高骊组岩片直接盖在高家边组之上,推测滑坡位移量达1千米。现令残存部分占地面积约700³200平方米,估算滑坡体体积约30³105立方米。滑坡体的后缘正好是喻府大村向斜扬起端,其北面为一堵110°-290°方向的悬崖峭壁,高约50-60米。峭壁为船山组、黄龙组和和州组炭岩构成,峭壁底部为高骊山组泥、页岩,产状均很平缓。峭壁发充一组110°-290°方向的近直立裂隙(与向斜轴近垂直),与岩层层面刚好构成\" Y\" 型的贯通面。由于雨水(隔水层)进一步软化(泥水),摩擦力大大减低,于是上覆已经沿裂隙面与母体分离的岩快,在重力作用下,沿高骊山组泥、页岩――滑坡床或滑动面迅速下滑,于是形成滑坡。该滑坡体可明显地看到由2-3个\" 台阶\" 组成,从滑坡体岩块层序正常且重复叠堆在一起的情况推断,这一古滑坡体应是多次滑覆而成的。
20
洪积地带多分布在区内山地冲沟出口处,形成洪积扇,规模与冲沟大小和长短有关,一般不大。如狮子口洪积扇(已因修铁路和公路破坏掉)、大理寺水库为东面和万山埠洪积扇等,冲积地带分布在岖嶂山东北部、万山埠西边以及喻府大村小溪的两岸。
实习区灰岩分布面积很广,岩溶比较发充。较典型有以下几种:地下暗河:有省内闻名的王乔洞、猫耳洞以及狼牙山西南公路西侧的白姑洞(泉)与金银洞(泉)。竖井:较深的有扁井,双龙井,两坚井相距不到一百米,往下30米左右变为水平,呈北东-南西向延伸上千米。漏斗:集中发育地带在288高地至石刀山一带,有四、五个漏斗大致沿北30°方向呈串珠状展布。岩溶塌陷区:最具特征的是位于王乔洞与320高地之间的谷地,原是王乔洞地下暗河的向北延伸部分。该暗河与紫薇洞在成因、展布和形态上完全一致,平行于栖霞组石灰岩的层理发育,但海拔高程高于紫薇洞。后来坍塌,形成谷地。其现象至今保存完好。此外,在石刀、姚家山等地出现发育不太完好石芽地形。
第七章 结束语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