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有机化学课本实验回归(选修5+必修2)
1. 苯甲酸的重结晶
将粗苯甲酸1 g加入到100 mL烧杯中,再加入50 mL蒸馏水,在石棉网上边搅拌边加热,使粗苯甲酸溶解,待全部溶解后再加入少量蒸馏水。然后,使用短颈玻璃漏斗趁热将溶液过滤到另一个100 mL烧杯中,将滤液静置,使其缓慢冷却结晶,滤出晶体。
现象:粗苯甲酸的状态为白色晶体,伴有黄色杂质;滤液冷却时,有细小的白色晶体析出。
注意事项
①加热溶解的目的是使苯甲酸尽可能多地溶解。
②趁热过滤是为了防止降温时苯甲酸晶体析出,造成损耗,使产率降低。 2. 乙炔的实验室制备和性质
如下图所示,在圆底烧瓶中放入几小块电石。旋开分液漏斗的活塞,逐滴加入饱和食盐水,便可产生乙炔气体。
实 验 现 象 大全
实用文档
将纯净的乙炔通入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试管中 将纯净的乙炔通入盛有溴的CCl4溶液的试管中 注意事项
紫红色褪去 橙红色褪去 ①制取乙炔时,用饱和食盐水而不用水的目的是为了减缓电石与水反应的速率。 ②气体通入KMnO4酸性溶液前,先通过CuSO4溶液的目的是为了除去乙炔中混有的H2S、PH3等气体杂质,以防干扰实验。
③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有烯、炔、部分苯的同系物、醇、醛、酚,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有烯、炔、醛、酚。
3. 溴乙烷的水解和消去反应
溴乙烷在不同溶剂中与NaOH发生不同类型的反应,生成不同的反应产物,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取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产物。
(1) 设计溴乙烷在NaOH水溶液中发生取代反应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 ①证明上述实验中溴乙烷中的Br变成了Br-?
②用哪种波谱可以方便地检验出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的生成物中有乙醇生成?(红外光谱)
(2) 在溴乙烷与NaOH乙醇溶液发生的消去反应中可以观察到有气体生成。有人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方案,用KMnO4酸性溶液是否褪色来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是乙烯。
大全
实用文档
请你思考以下问题:
①为什么要在气体通入KMnO4酸性溶液前加一个盛有水的试管?起什么作用? ②除KMnO4酸性溶液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检验乙烯?此时还有必要将气体先通入水中吗?
注意事项
①卤代烃中卤元素的检验步骤分三步:先加入NaOH水溶液,加热;再加HNO3酸化;最后加AgNO3溶液。
②卤代烃的消去产物乙烯的检验,因气体中混有乙醇,乙醇可以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而不能使溴水褪色。若用KMnO4酸性溶液检验乙烯要先通过水,以除去其中的乙醇气体,若用溴水则不需要通过水了。 4. 乙烯的制取和性质实验
如下图所示,在圆底烧瓶中加入乙醇和浓硫酸(体积比为1∶3)的混合溶液20 mL,放入几片碎瓷片,以避免混合液在受热时暴沸。加热混合液,使液体温度迅速升到170℃,将生成的气体通入KMnO4酸性溶液和Br2的CCl4溶液中,观察并记录现象。
大全
实用文档
现象:KMnO4酸性溶液褪色,Br2的CCl4溶液褪色。 注意事项
①温度计要插入到混合溶液中,以便控制溶液反应的温度。
②气体在通入KMnO4酸性溶液和Br2的CCl4溶液之前先通过10%NaOH溶液,目的是除去乙烯中混有的乙醇、CO2、SO2等杂质气体,以免干扰实验。
③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溴的CCl4溶液褪色的原因不同。乙烯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的原因是发生了加成反应,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原因是发生了氧化反应。 ④要迅速升温,原因是防止在140℃时发生副反应生成乙醚。
5. 乙醇的氧化反应
(1) 向一支试管中加入35 mL乙醇,取一根1015 cm的铜丝,下端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插入乙醇中,反复几次,注意观察反应现象,小心闻试管中液体产生的气味。
现象: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铜丝由红色变为黑色;伸入乙醇中,黑色又变为红色;试管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注意事项
①铜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②铜丝在乙醇的氧化中起催化作用。催化剂也参与反应,只不过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大全
实用文档
(2)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K2Cr2O7酸性溶液,然后滴加少量乙醇,充分振荡。观察并记录现象。
现象:溶液由橙黄色变为绿色。 注意事项
①乙醇被重铬酸钾酸性溶液氧化,其氧化过程分两步,第一步氧化成乙醛,第二步乙醛继续被氧化成乙酸。
②乙醇也可以被KMnO4酸性溶液氧化,使KMnO4酸性溶液的紫红色褪去。 6. 乙醇和乙酸的酯化反应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 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 mL浓硫酸和2 mL乙酸。按下图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观察现象。
注意事项
①试剂加入顺序是先醇后酸。
②加热时先小火再大火。小火是缓慢加热,既可加快反应速率,又可减少乙醇和乙酸的挥发,提高原料利用率。大火加热的目的是蒸出乙酸乙酯。 ③导管末端在液面上,接近液面而未伸入液面下的目的是防倒吸。
大全
实用文档
④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乙醇,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析出。
⑤特别注意乙酸乙酯中乙酸的除杂问题,要用饱和碳酸钠溶液,然后分液即可,不能用乙醇和浓硫酸,也不能用NaOH溶液。 7. 苯酚的性质
步 骤 (1) 向盛有少量苯酚晶体的试管中加入2 mL 蒸馏水,振荡试管 (2) 向试管中逐滴加入5%的NaOH溶液并振荡 (3) 再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4) 向盛有少量苯酚稀溶液的试管中逐滴加入饱和溴水,边加边振荡 (5) 向盛有少量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FeCl3溶液
注意事项
2,4,6三溴苯酚难溶于水,但易溶于苯,所以苯中含有苯酚不能用溴水除杂(Br2易溶于苯,因而用溴水会引入新杂质,且生成的2,4,6三溴苯酚也溶于苯,并未以沉淀形式析出,难以分离),应该用NaOH溶液,然后分液,也可直接蒸馏。
8. 乙醛的银镜反应
现 象 浑浊 变澄清 又出现浑浊 白色沉淀 溶液显紫色 大全
实用文档
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 mL 2%的AgNO3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制得银氨溶液。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将试管放在热水浴中温热,观察并记录现象。
注意事项
①要注意银氨溶液的配制步骤和加入试剂的顺序。 ②振荡后置于热水浴中需静置。
③有机实验中还需要水浴加热的实验有:所有的银镜反应、苯的硝化、乙酸乙酯的水解、蔗糖的水解、酚醛树脂的制取。
9. 乙醛与新制Cu(OH)2的反应
在试管中加入10%的NaOH溶液2 mL,滴入2%的CuSO4溶液46滴,得到新制Cu(OH)2,振荡后加入乙醛溶液0.5 mL,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现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注意事项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新制Cu(OH)2中含有过量NaOH,保证显碱性。
大全
实用文档
10. 验证乙酸、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
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乙酸、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
注意事项
乙酸具有挥发性,CO2中会混有乙酸蒸气,因而必须要用饱和NaHCO3溶液除去乙酸,否则不能证明碳酸和苯酚的酸性强弱。
11. 检验蔗糖的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
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0%的蔗糖溶液5 mL,并加入5滴稀硫酸。将试管放在水浴中加热5 min,然后滴加稀的NaOH溶液至溶液呈弱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加热。观察并记录现象。
现象:有砖红色沉淀。 注意事项
因为蔗糖溶液中加有稀硫酸(催化剂),反应后的溶液显酸性,而银镜反应或与新制Cu(OH)2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否则会导致实验的失败,所以在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Cu(OH)2之前需先加入NaOH中和过量的酸,以使溶液呈碱性。 12. 蛋白质的性质
(1)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鸡蛋清溶液2 mL,分别慢慢滴加饱和的(NH4)2SO4和Na2SO4
大全
实用文档
溶液,两支试管中有无沉淀产生?在有沉淀的试管中加入蒸馏水,两支试管中的沉淀能否溶解?观察并记录现象。
现象:都有沉淀。加入水后,沉淀都溶解。
结论:蛋白质的盐析是一个可逆过程,盐析出的蛋白质稀释后仍能溶解,并不影响蛋白质的活性。 注意事项
采用多次盐析和溶解,可以分离提纯蛋白质。
(2)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鸡蛋清溶液3 mL,将一支试管加热,试管中有无沉淀产生?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滴1%的醋酸铅溶液,试管中有无沉淀产生?在有沉淀的试管中加入蒸馏水,沉淀能否溶解?观察并记录现象。
现象:两支试管中均有沉淀。加入蒸馏水,沉淀均不溶解。 结论:蛋白质的变性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注意事项
重金属盐使蛋白质变性。
(3) 在盛有2 mL鸡蛋清溶液的试管中,滴入数滴浓硝酸,微热。观察并记录现象。 现象:有白色沉淀产生,加热,沉淀变黄色。
结论:某些蛋白质(含有苯基)与浓硝酸能发生颜色反应。
大全
实用文档
三、 化学反应原理课本实验回归(选修4) 1.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取两支试管,各加入4 mL 0.01mol·L-1 KMnO4 酸性溶液,然后向一支试管中加入0.1mol·L-1 H2C2O4溶液2 mL,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0.2mol·L-1 H2C2O4溶液2 mL,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
实验中发生如下反应: 2KMnO4+5H2C2O4+3H2SO4
K2SO4+2MnSO4+10CO2↑+8H2O
实验现象:第二支试管中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短。
实验结论:其他条件相同,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注意事项
①两次加入的KMnO4 酸性溶液要等浓度、等体积,加入的H2C2O4溶液的体积要相同。这是一种控制变量的方法。
②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而非观察气泡。
2.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 mL 0.1mol·L-1Na2S2O3溶液;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 mL 0.1mol·L-1H2SO4溶液;将四支试管分成两组(各有一支盛有Na2S2O3和H2SO4溶液),一组
大全
实用文档
放在冷水中,另一组放在热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分别混合并搅拌。记录出现浑浊的时间。
实验中发生如下反应: Na2S2O3+H2SO4
Na2SO4+SO2↑+S↓+H2O
实验现象:热水中出现浑浊的时间短。
实验结论:其他条件相同,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注意事项
①本实验中,除温度不同外,其他所有条件均相同(控制变量)。 ②记录出现浑浊的时间,而非气体。注意SO2易溶于水,饱和后才会逸出。 3. 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锥形瓶内盛有10 mL左右的10%H2O2溶液,双孔胶塞上插有短导管和漏斗,短导管里插有带余烬的木条。开始时余烬没有明显变化,经漏斗向锥形瓶内加入少量MnO2后,试管中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余烬复燃。
实验结论: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能加快H2O2分解反应的速率。
大全
实用文档
注意事项
要证明Mn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除了要说明MnO2能加快反应的速率之外,还必须证明MnO2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变化。 4. 探究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1)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左右的5%H2O2溶液,再向H2O2溶液中分别滴入0.1mol·L-1 FeCl3溶液和CuSO4溶液各1 mL,摇匀,比较 H2O2的分解速率。 结论:FeCl3和CuSO4对H2O2的分解均有催化作用,但FeCl3催化效果更好。 注意事项
O2-4
要控制好变量。严格来讲,还要证明Cl和S
-
对该反应无催化作用。
(2)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 mL 0.01mol·L-1 KMnO4酸性溶液和2 mL 0.1mol·L-1H2C2O4溶液;再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一粒黄豆大的MnSO4固体,摇匀,记录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结论:Mn2+可加快该反应的速率。 注意事项
两支试管,一支进行实验,一支留作参照。
大全
实用文档
(3) 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 mL淀粉溶液和2滴碘水,然后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1 mL 2mol·L-1 H2SO4溶液(必要时可加热);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1 mL唾液,振荡,观察,比较H2SO4溶液、唾液对淀粉水解的催化效果。 结论:唾液的催化效果更好些。
5.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 已知在 K2Cr2O7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2-O7Cr2+H2O
2Cr
O2-4
+2H+
(橙色) (黄色)
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 mL 0.1mol·L-1K2Cr2O7溶液,然后按下表步骤操作,观察并记录溶液颜色的变化。
编 号 步 骤 现 象 1 滴加310滴浓硫酸 溶液变为橙色 2 滴加1020滴6mol·L-1NaOH溶液 溶液变为黄色
结论:增大生成物浓度[c(H+)],平衡逆向移动。减小生成物浓度[加入NaOH,中和H+,使c(H+)减小],平衡正向移动。
(2) 向盛有5 mL 0.005mol·L-1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5 mL 0.01mol·L-1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在这个反应体系中存在下述平衡:
大全
实用文档
Fe+3SCN
3+-
Fe(SCN)3 (非红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①将上述溶液均分后置于两支试管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饱和FeCl3溶液4滴,充分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4滴1mol·L-1 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②向上述两支试管中各滴加0.01 mol·L-1 NaOH溶液35滴,观察现象,填写下表。 编 号 步 骤① 现 象 步骤② 现 象 结 论 1 滴加饱和FeCl3溶液 红色加深 2 滴加1mol·L-1 KSCN溶液 红色加深 滴加0.01 mol·L-1 NaOH溶液 有红褐色沉淀,溶液红色变浅 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逆向移动
6.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如下图所示,将NO2球浸泡在冰水、热水中,观察颜色变化。
2NO2(g)(红棕色)
N2O4(g)(无色) ΔH=-56.9 kJ·mol-1
大全
实用文档
现象与结论:这是一个放热反应,浸泡在冰水中的NO2球红棕色明显变浅(NO2的浓度减小,N2O4的浓度增大),浸泡在热水中的NO2球红棕色明显加深(NO2的浓度增大,N2O4的浓度减小)。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着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着放热方向移动。
7. 实验测定酸碱滴定曲线
(1) 实验目的:练习使用pH计测量溶液的pH;学习以图示处理科学实验数据的方法;探究酸碱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特点;体会定量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
(2) 实验原理:酸碱滴定曲线是以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滴加酸(或碱)的量为横坐标,以溶液的pH为纵坐标绘出的一条溶液的pH随酸(或碱)的滴加量而变化的曲线,它描述了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酸碱滴定终点附近的pH突变情况,对于酸碱滴定中如何选择合适的酸碱指示剂具有重要意义。
(3) 实验用品:0.1mol·L-1左右的HCl溶液、0.1mol·L-1左右的NaOH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pH计、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滴定管夹、烧杯、锥形瓶、铁架台。 (4) 实验仪器使用说明
①pH计有多种型号,使用方法也不尽相同,使用时要参见使用说明。
②滴定管分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两种(如右图所示)。酸式滴定管用于盛装酸性溶液,不能装碱性溶液。
ⅰ. 检查仪器:在使用滴定管前,首先要检查活塞是否漏水,在确保不漏水后方可使
大全
实用文档
用。
ⅱ. 润洗仪器:在加入酸、碱反应液之前,洁净的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还要分别用所要盛装的酸、碱溶液润洗23遍。方法是:在滴定管上口加入35 mL所要盛装的酸或碱溶液,倾斜着转动滴定管,使液体润湿全部滴定管内壁。然后,一手控制活塞(酸式滴定管轻轻转动活塞,碱式滴定管轻轻挤压玻璃球),将液体从滴定管下口放入预置的烧杯中。
ⅲ. 加入反应液:分别将酸、碱反应液加入到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滴定管刻度“0”以上23 mL处,并将滴定管垂直固定在滴定管夹上。
ⅳ. 调节起始读数:在滴定管下放一烧杯,调节活塞,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反应液(如果滴定管内部有气泡,应快速放液以赶走气泡,除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如右图所示),并使液面处于某一刻度,准确读取读数并记录。 ⅴ. 放出反应液:根据实验需要从滴定管中逐滴放出一定量的液体。 (5) 实验操作提示
①建议做本实验时,采用向HCl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的方法,一定量(如20.00 mL)的HCl溶液用酸式滴定管量取。
②酸碱中和滴定开始时和达到终点之后,测试和记录pH的间隔可稍大些,如每加入510 mL碱,测试和记录一次;滴定终点附近,测试和记录pH的间隔要小,每加一滴测一次(如下列参考实验记录表所示)。
大全
实用文档
参考实验记录表:
HCl溶液滴定NaOH溶液过程中的pH变化(温度 ) V(NaOH)/mL 0.00 10.00 15.00 18.00 19.00 19.96 pH V(NaOH)/mL 20.00 20.04 21.00 22.00 30.00 pH
(6) 实验要求
①实验开始前,先用蒸馏水代替酸、碱溶液,练习、熟悉用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滴加液体的操作;复习液面刻度的读数方法和液体体积用量的计算方法。 ②按设计好的实验操作步骤,测试并记录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
③根据实验数据,以NaOH溶液的用量为横坐标,以溶液的pH为纵坐标,绘制溶液的pH随NaOH溶液加入量变化的曲线。
④根据你所绘制的酸碱滴定曲线,你认为选用哪种指示剂能较准确地指示出该滴定曲线的终点?
⑤思考:如果反过来改为向NaOH溶液中逐渐加入HCl溶液,所得的滴定曲线会有何不同?
大全
实用文档
注意事项:
a—0.1mol·L-1NaOH溶液滴定0.1mol·L-1 HCl溶液 b—0.1mol·L HCl溶液滴定0.1mol·LNaOH溶液 ①酸式滴定管可以用来盛放酸性溶液或强氧化性溶液。 ②滴定管要润洗,锥形瓶不能润洗。
③滴定管在使用前需要检漏。中学阶段需要检漏的仪器还有分液漏斗、容量瓶。 ④滴定的正确操作是左手控制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⑤滴定终点判断:出现颜色突变,且30 s内不出现反复。
ⅰ. 用酚酞作指示剂,用盐酸滴定NaOH溶液,当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30 s内不恢复红色,即为滴定终点。
ⅱ. 用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盐酸,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30 s内不褪色,即为滴定终点。
ⅲ. 用淀粉作指示剂,用Na2S2O3滴定碘水,当溶液蓝色褪去,且30 s内不恢复蓝色,即为滴定终点。
ⅳ. 用KMnO4酸性溶液滴定H2O2溶液,当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30 s内不褪色,
-1
-1
大全
实用文档
即为滴定终点。 ⑥指示剂的选择
ⅰ. 强酸与强碱的滴定——甲基橙或酚酞 ⅱ. 强酸与弱碱的滴定——甲基橙 ⅲ. 弱酸与强碱的滴定——酚酞 ⅳ. 涉及I2的滴定——淀粉
ⅴ. 涉及KMnO4酸性溶液的滴定——不需另加指示剂 8. 盐溶液的酸碱性
盐溶液 NaCl Na2CO3 NaHCO3 NH4Cl Na2SO4 CH3COONa FeCl3 酸碱性 中性 碱性 碱性 酸性 中性 碱性 酸性
盐类型 强酸强碱盐 强碱弱酸盐 强碱弱酸盐 强酸弱碱盐 强酸强碱盐 强碱弱酸盐 强酸弱碱盐 大全
实用文档
总结规律:
谁强显谁性,都强显中性。 注意事项
并不是所有的盐都显中性。碳酸钠溶液就显碱性,所以可用于中和发酵粉面团中的酸性物质,还有较强的去污能力,加热可增强其去污能力。
9. 沉淀生成的应用
(1) 工业原料氯化铵中含杂质氯化铁,使其溶于水,再加入氨水调节pH至78,可使Fe3+生成Fe(OH)3沉淀而除去。
(2) Cu2+中含杂质Fe3+,可加入CuO或Cu(OH)2或Cu2(OH)2CO3调节pH至4附近,可使Fe3+生成Fe(OH)3沉淀而除去。
(3) Cu2+中含杂质Fe2+,应先用氧化剂如H2O2(只要不引入新杂质即可)将Fe2+氧化成Fe3+,再通过调节pH除去。
(4) 除调节pH使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外,以Na2S、H2S等作沉淀剂,使某些金属离子如Cu2+、Hg2+等,生成极难溶的硫化物CuS、HgS等沉淀,也是分离、除去杂质常用的方法。
10. 沉淀的溶解
向3支盛有少量Mg(OH)2沉淀的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的蒸馏水、盐酸和氯化铵溶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大全
实用文档
加入试剂 现 象 蒸馏水 浑浊 盐酸 变澄清
氯化铵溶液 变澄清 注意事项
H4加氯化铵溶液沉淀溶解的原因是N移动,总反应为 Mg(OH)2+2N
11. 沉淀的转化
H42+
结合OH使得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
-
Mg+2NH3·H2O。
(1) 向盛有10滴0.1mol·L-1 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1mol·L-1NaCl溶液,至不再有白色沉淀生成。向其中滴加0.1mol·L KI溶液,观察并记录现象;再向其中滴加0.1mol·L-1Na2S溶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步 骤 将NaCl溶液和AgNO3溶液混合 向所得固液混合物中滴加KI溶液 向新得固液混合物中滴加Na2S溶液
结论:一般情况下,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
现 象 生成白色沉淀 变为黄色沉淀 变为黑色沉淀 -1
大全
实用文档
注意事项
①必须滴加NaCl溶液至不再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KI溶液,这样才能保证AgCl转化成AgI,而不是溶液中残留的Ag+与I-结合生成AgI沉淀。
②要比较AgCl、AgI的Ksp,也可在等浓度的NaCl、KI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AgNO3溶液,看先形成哪种沉淀。
(2) 向盛有1 mL 0.1mol·L-1 MgCl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12滴2mol·L-1 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2滴0.1mol·L-1 FeCl3溶液,静置。观察并记录现象。
步 骤 向Mg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向有白色沉淀的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
结论:一般情况下,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 注意事项
①滴加的NaOH溶液只有12滴,这样可以保证OH-全部反应,再滴加FeCl3溶液,这样才能保证Mg(OH)2沉淀转化为Fe(OH)3沉淀,而不是由溶液中残留的OH-与Fe3+结合生成Fe(OH)3沉淀。
②注意沉淀转化的应用,水垢中含有的CaSO4,可用Na2CO3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疏
现 象 生成白色沉淀 变为红褐色沉淀 大全
实用文档
松、易溶于酸的CaCO3。
③在自然界也会发生溶解度小的矿物质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矿物质的现象。如各种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可变成CuSO4溶液,并向地层深处渗透,遇到深层的闪锌矿(ZnS)和方铅矿(PbS),便慢慢地使之转变为铜蓝(CuS)。 12.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如右图所示,用一个充满电解质溶液的盐桥,将置有锌片的ZnSO4溶液和置有铜片的CuSO4溶液连接起来,然后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并在中间串联一个电流表,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取出盐桥,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现象:接通电路后,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有电流。取出盐桥后,指针回到原点,无电流。
结论:要构成闭合回路,才能有电流。
注意事项
①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两极(正、负极)、一液(电解质溶液,也可以是熔融的电解质,有阴、阳离子移动,能导电即可)、一反应(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成回路(构成闭合回路)。
②两个半电池电解液的选择规律:负极的电解液与负极不反应,一般含有与负极金属
大全
实用文档
相同的阳离子。正极的电解液中一般要含有在正极上参加反应的阳离子。
13.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如右图所示,在U形管中注入CuCl2溶液,插入两根石墨电极,把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放在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阳极)附近。接通直流电源,观察U形管内的现象和试纸颜色的变化。
现象:阴极石墨棒上逐渐覆盖一层红色固体,在阳极石墨棒上有气泡产生,气体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色。
结论:CuCl2溶液在电流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Cu和Cl2。 注意事项
氯气可以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但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气体未必是氯气,所有的具有较强氧化性的气体均能将KI氧化成I2,从而遇淀粉变蓝。
14. 铁的吸氧腐蚀实验
将经过酸洗除锈的铁钉,用饱和食盐水浸泡一下,放入如右图所示的具支试管中。几分钟后,观察导管中水柱的变化,思考引起变化的原因。
大全
实用文档
现象:导管内水柱上升。
结论:试管上方压强减小(O2减少了),铁发生了吸氧腐蚀。
15. 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按右图所示连接好装置,观察电流表和铁电极上有什么现象发生。向Fe电极区滴入2滴黄色的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观察烧杯内溶液颜色有何变化。
思考:(1) 电流表指针有何变化?为什么? (2) Zn、Fe两个电极上发生了什么反应?
(3) Fe2+与 [Fe(CN)6]3-发生反应生成带有特征蓝色的铁氰化亚铁沉淀: 3Fe2++2[Fe(CN)6]3-Fe3[Fe(CN)6]2↓
在这个装置中没有Fe2+生成,说明什么?
现象: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构成原电池,有电流通过),没有生成蓝色沉淀(无Fe2+生成,说明铁没有被腐蚀,受到保护)。
大全
实用文档
Ⅱ. 重要的化工生产
中学化学中常涉及以下化工生产: ①硫酸和硝酸;②合成氨;③氯碱工业;④炼铁、镁、铝;⑤石油化工、煤化工、农村产品化工;⑥硅酸盐工业;⑦硬水软化、漂白粉、烧碱、纯碱等。具体见下表: 化工生产 主要原料 典型设备 沸腾接触 法制 硫酸 黄铁矿 4FeS2+11O22Fe2O3+8SO2 炉、 2. 提高SO2转化率可采取哪些2SO2+O2SO3+H2O2SO3 H2SO4 接触室、 3. SO3为何不用水或稀硫酸吸吸收塔 收,而是用98.3%硫酸吸收? 4. 写出焦炭、水、空气为原料4NH3+5O2氨气 2NO+O23NO2+H2O4NO+6H2O 2NO2 2HNO3+NO 氧化炉、 5. 如何提高NH3的利用率? 吸收塔 6. 怎样得到96%以上的浓硝酸? 7. 阳离子交换膜具有一种什么氯碱 工业 饱和 食盐水 2NaCl+2H2O2NaOH+Cl2特殊性质? 电解槽 8. 两极材料分别是什么?两室分别加什么? 制NH3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措施? 化学反应原理 问题思考 1. 炉气为何要净化? 氨氧 化制 硝酸 ↑+H2↑ 大全
实用文档
空气、 合成氨 氢气 N2+3H22NH3 合成塔 9. 最早实现合成氨工业化生产的是谁? 10. 合成氨的适宜条件是什么? 11. 高炉结构大致怎样? Fe2O3+3CO2Fe+3CO2 高炉 12. 矿石的还原和生铁的形成在高炉中的哪一部位发生? 13. 如何由铝土矿制Al2O3? 铁矿炼铁 石、 焦炭 炼铝 铝土矿 2Al2O34Al+3O2↑ 电解槽 14. 冰晶石起何作用? 15. 阳极为何需定期补充? 16. 石油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C8H18石油 原油 化工 C4H10C4H10C4H10+C4H8 C2H4+C2H6 CH4+C3H6等 裂解炉 有哪几种加工方法?每种加工的目的是什么? 17. 为何要减压分馏?各分馏产品的用途如何? 18. 何谓干馏?和分馏有何不同? 煤化工 煤 — 炼焦炉 19. 煤干馏的主要产品及用途(对照化肥、塑料、合成纤维、炸药各举实例) 大全
实用文档
制皂、 20. 人造丝和蚕丝是否属同类农村 化工 产品 硬水软化 水见酿酒、 制火棉、 22. 硬度通常怎样表示?硬水有何危害? 物质? — — 21. 如何鉴别棉织品和丝织品? 泥 右 硅酸盐、黏土 水泥窑 23. 加适量石膏的作用是什么? Na2CO3+SiO2硅酸盐 工业 玻见CaCO3+SiO2Na2SiO3+CO2↑ CaSiO3+CO2↑ 玻璃熔炉 璃 右 24. 为什么普通玻璃呈淡绿色? 陶瓷
— — 25. 陶瓷的彩釉是怎么回事? 大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