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区1:不注重分析画线句本身“特征”,因而也区分不出角度。 2020全国新高考二卷的《我包罗万象》选段的最后一题: 5. 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很多考生,答非所问;或者角度单一,只能说一说总结全文、前后呼应之类的套话。这种失误的原因在于,不关注划线句本身的具体特征,而只是凭印象、惯性思维答题。
原文语段:
我们在观察父母与朋友时,看到的都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的个体: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但这只是一个便于理解的假想系统。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团,从来都是“我们”,而不是“我”。忘记奥逊·威尔斯口中的“孤独”吧,请听从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我辽阔博大,我包罗万象。”
首先,我们要分析划线句的特征: 特征分析
划线句 忘记奥逊·威尔斯口中的“孤独”吧,请听从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我辽阔博大,我包罗万象。”
特征 作用
内容内涵——所有的生命都是本文的核心观点 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不是孤立的个体。
言语形式——引用互相对立的用轻松诙谐的方式表达观名人名言 点,以让读者获得愉悦的阅
读体验。
前后关联——文章结尾 呼应前文奥逊·威尔斯“我
们孤独地出生,孤独地活着,又孤独地死去”这句话;总结全文。
依据分析,答案整理为:
①内容内涵角度:划线句引用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强调本文的核心观点是所有的生命都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不是孤立的个体。
②前后关联角度: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与前文奥逊·威尔斯“我们孤独地出生,孤独地活着,又孤独地死去”这句话遥相呼应,同时,收束全文,使文章前后呼应,结构谨严。
③言语形式角度:划线句所引名言与诗句互相对立,用诙谐幽默的方式表达观点,让读者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
5.参考答案:作者借用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与奥逊·威尔斯“我们孤独地出生,孤独地活着,又孤独地死去”这句话遥相呼应,既使文章结构严谨,又再一次强调了本文的核心观点:所有的生命都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人类也不例外,突出了文本主题;同时,作者引用两句观点对立的名言,旨在用轻松诙谐的方式表达观点、总结全文,以让读者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
对比参考答案,可以发现我组织的答案更准确更有条理性。 误区2:忘却大语境,止于表失却里
2019年浙江卷考了萧红的《呼兰河传》,其中一个题是: 9.如果给本文拟一个标题,你会选“磨房里外”还是“冯歪嘴子”?为什么?(6分)
我们来看两个同学的答案。 考生答案1
①文章主人公冯歪嘴子住在磨房里;
②磨房为主要线索,贯穿全文,推动情节的发展;
③磨房里外代表了冯歪嘴的两种生活状态,由窗户进行分隔开; ④“我”通过窗子对冯歪嘴子进行观察;
⑤磨房作为主要生活场景,涵盖了大部分冯歪嘴子的生活; ⑥磨房与我家相邻,使“我”与冯歪嘴子有了联系。 考生答案2
①文章的主人公并不只有冯歪嘴子一个人,而是由很多人一起参
与发生的一件事;
②全篇记叙了一个又一个围绕磨房里外的小事情;而不是在写冯歪嘴子的经历;
③以此为题更能体现出一种生活气息,同时,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兴趣。
从以上两个答案看,都与问题有关联,但又不能准确地回应题目,只能在问题的表面上滑行,真有“隔靴搔痒”之感。为什么呢?
为小说选择标题,显然,我们要有选择标准,制定标准的依据是能符合小说本身的小说特征。因此,答题的大语境是:小说特征。从表到里:要讲出符合小说特征的“理论”来。但两位考生都不能从小说这个大语境出发,上升到小说的专业知识层次上来,不能切合所问来阐释,逻辑思维存在不足。
结合上面两位同学的答案改造如下:
①“磨房里外”,给小说设置了一个富有故事情趣的场景,磨房里的冯歪嘴子与磨房外的“我”和“祖父”构成了一个丰富的小说世界;
②小说的情节主要是在磨房里与磨房外发生,正因为磨房里与外隔而相通的特殊性,才使要黄瓜、故意不出声、观看小驴等情节自然且趣味横生;
③“磨房里”与“磨房外”构成了两个悬殊的生活境况磨房里的冯歪嘴子生活悲苦,而磨房外的我们生活安乐;这种悬殊给人一种隐隐的伤感,使小说的内涵更丰富。
④“磨房里外”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能够吸引读者积极探讨这其中的故事,增加了小说的艺术性;
⑤“磨房里外”相隔一扇窗,这扇窗的景色随四季变化而变化,折射了人物的心境,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⑥因磨房里外的相隔与相通,这扇窗提供了天然的叙事视角,形成了看与被看的叙事模式。
经过这样的改造,显然好多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