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汉语有两类比较特殊的代词无定代词“或”和“莫”;辅助性的代词“者”和“所”。这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 。
2.古代汉语的代词使用了许多与今天完全不同的形式。 第一人称代词,古代汉语不但有“我”、而且还有“吾、余、朕、台(yí)、予”。再如,现代汉语的近指代词“这”,古代还有“此、是、斯、兹”等。
3.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体系还不完备。严格说来,先秦汉语中还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的职务是由指示代词“其”和“之”、“彼”、“夫”来承担的。 古汉语代词的分类:
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无定代词、辅助性代词。前三类与现代汉语同,后两类为古代汉语所特有。 “其(岂)”的用法:
其,本义是簸箕。古汉语的“其”基本上用它的假借义,作代词、连词、助词和语气副词。 1、作代词。一是起指代作用,一是起称代作用。
(1)起指代作用。可指代少数,也可指代多数。一般用于远指,但有时也用于近指。通常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作定语,直接指代他们,相当于“那个(那些)”“这个(这些)”。 臣窃以为其人勇士。——近指,这个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登泰山记》——远指,其远,那以前。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还可当“其中”讲,有表示选择的意思,作定语: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起称代作用。可代事代物,以代人为主。可代第三人称,也可代第一、二人称。可代单复数。
(刘备)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他的才能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其实:它的果实。 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其,我的) 田植子(谓晏子)曰:“君赐之卿位以显其身,宠之百万以富其家。”(其,称代第二人称)起称代作用的“其”有时写作“厥、诸”:
日康娱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颠陨。用夫——因此 《离骚》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项脊轩志》——且,夫也,语气词。诸,其,她的。
2、作助词。由代词“其”虚化而来。主要用法有: (1)作形容词或动词的词头词尾;(2)凑足音节、舒缓语气。 其险也若此!《蜀道难》(作形容词词头)
天下古今成见人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形容词头) 译:天下古今最后成功或失败的人和事,虽然如此纷繁众多,但是它们发展的途径却不一样。 形容词尾: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七月》第二个其是副词“将要”。亟,急也;乘屋,登屋修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橘颂》 动词词头词尾: 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七月)陨萚(tuò)坠落。此指草木枝叶脱落。 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其往,就是往,将来。 动词词尾:兄弟不知,咥其笑矣《氓》——咥,大笑。 3、作连词:1、表选择;2、表假设。
选择连词: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邪?(上天苍苍茫茫的颜色,是它本来的颜色呢?还是因为遥远旷渺,无边无际而呈现出来的颜色呢?)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是„„?还是„„?) 假设连词:其若是,谁能御之(如果„„)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劝学》 4、作语气副词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主语是疑问代词,其在主语之前,是语气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
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表希望 “还是”) 齐其闻之矣! (表测度 “大概”)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涉江》(表反问)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测度 “大概”) 主语已出现,其作语气副词;主语未出现,要仔细辩认“其”是主语还是语气副词。 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的单复数:
古代汉语人称代词没有单复数的分别,同一个词既可以用于单数,又可用于复数。遇到人称代词,需要根据上下文判断其究竟表示的是单数还是复数。 有时为了强调多数,在人称代词后加名词“侪”(chái)、“属”、“曹” 、“辈”等名词,意思是“这辈人”、“这类人”,并不是表示复数的词尾。 “是”的用法:
1、作近指代词(可译为“这、这个、这里、这样”等) 作主语: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论语》 作定语: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庄子北冥有鱼》 作谓语: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
2、作判断词(系词)用于判断句中,同现代汉语。 (季平子欲杀申夜姑)公若泣而哀之,曰:“杀是是杀余也!”《春秋左传》 余是而所嫁妇人之父也。《论衡》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3、复指代词,用于提前宾语。(有的看做助词) 唯余马首是瞻。 4、形容词“正确,对”。 人以自是。
“是以、是故、是用”——因此,所以。 特殊代词:“者”和“所” “者”
“者”的用法大凡有两类。一是作为特殊代词组成“者”字结构;二是作语气助词。
“者”字结构具有名词性质,所以能称代人、事、物、道理等等,能在句中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1. 谓词性成分+“者” (“者”使谓词性成分名词化。转指)
动词、形容词(短语)+“者”—— 主、宾、定、谓,能做各种成分:译“„„的人、„„的东西、„„时候、„„的原因、„„的地方”。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 赦之,以劝事君者。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 2.数词+者→表一定范围、种类:译“几样”、“几种”、“几类”、“几方面”等。(转指)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子贡问政事,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信任统治者]。”子贡说:“迫不得已而去掉其中之一,在这三样中哪一样可先去掉?”子曰:“去兵、去食,自古皆有死,民不信不立[立国]。”)
3、前面有“若、似”等动词,组成“若„„者、似„„者”结构,相当于“象„„似的、好象„„的样子”。“者”犹“然”字。这种“者”,已从具有称代词作用的结构助词进一步虚化成词尾性质的结构助词了。
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礼记檀弓》
——你这样哭呵,好象心中有无限忧伤的事似的。 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说着,脸上现出好象非常悲哀的样子。 4、有﹢宾语﹢者结构。(自指,加强语气) 有颜回者好学《论语》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战国策》 宋人有曹商者,为宋王使秦。《庄子》 5.用在时间名词后面,作语气助词。(自指) 如: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阵。《史记.韩信破赵之战》 今者、始者、昔者、曩者、古者、向者。“今者”也可写作“今也”。者、也二字都是语气助词,常可通用。
6、语气助词“者”的主要作用是用在句中和句末,表示某种语气。用在句中时,除表示某种语气外,还有提顿作用。可表示停顿语气,肯定语气,否定语气,疑问语气,命令语气,假设语气等。
三子者出,曾晳后。《论语》——语助词,助读起提顿、舒缓语气,起引下文的作用。这种者可省去。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礼记》——表肯定语气。 四鼓,愬至城下,无一人知者。——表否定语气。
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帮助表反问疑问语气 秦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者!”——表命令,祈使
地广者(则)粟多,国大者(则)人众,兵强则士勇——表假设。 “所”
所是个特殊的结构助词,有人称为指示代词。 1.所+动(短语)
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墨子》 2.所+动(短语)+者
作用与“所+动”同,指代行为对象。仍属“所”字短语。 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诛灭之。《史记》 3.所+动+(之)+名
“所”后再加名词,举出具体指代的人或事物名称,“所”字短语作这个名词的定语,有时用“之”作定中标志 。
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欤?抑亦盗跖之所筑欤?《孟子》 所居之室:住的房室。 4.所+介词+谓词性成分——意义相当于介词的宾语,“所”字与介词(以、从、由、与、为)等结合,构成介宾短语,表动作行为的依据、原因、方式、处所、目的等。 是吾剑之所从坠。——“所从坠”,即坠落下去的地方。 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所以持国”,指保卫国家的手段、方法。《韩非子》 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表示用来报答的方式。 《左传》
是乱之所由作也。——“所由作”,指内乱发生的原因。《荀子》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所与饮食者”,即和他一起吃饭喝酒的人,“所与”指代动作行为的相关者。《孟子》
无定代词——不确定指某一人、某一物、具有泛指意义的代词。 “或”
原是“国”的古字,“域”是“或”的异体字,假借为无指代词。(注意,所有的代词都是假借而来的)
1、作无定代词(肯定性无定代词)
在句中作主语(所有的无定代词只作主语,这是区分是否是无定代词的标志)表示主语不确定,非特指或没有必要特指。或可代人、代物、代事。代人时,当“有的人、有人、有的”讲,代物当“有的„„”讲。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六国论》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论语》 宋人或得玉《左传》 左右或欲引相如。《史记》 代人的“或”,有时写成“或者”,这在中古以后偶见。不能误为选择连词。区分标准仍然是能否作主语。或作无定代词时,前面有时有先行词,对“或”所称代的对象进行范围上的限制和内容上的说明。先行词是或的定语,主语仍是“或”。先行词和“或”用“其中有个人(有些人)„„”译出。
2、作副词,表时间、或表测度(多见于中古以后) (1)表时间,当“有时”“偶或”讲。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或,有时)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而或,而有时) (2)表测度,当“或许”“说不定”讲。 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答司马谏议书》 晋为盟主,其或者未之祀也乎?《左传》 3、作连词,表假设、有时也表选择。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水经注》(或,如果) 闻君将还吴,密通洞庭,或以尺书密托侍者,未卜将以为可乎?《柳毅传》 4、作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 残贼公行,莫之或止。《论积贮疏》 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原君》 上古表选择概念用“如”不用“或”: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中古之后才用或表示今之“或者”: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或,或者) “莫”
1、作否定性无定代词,充当主语,并强调主语本身,使它具有排他性。可用于代人、指事、指物、指地,可译为“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件事、没有一样东西、没有一个地方”等。 (1)“莫”的前面不带先行词,后面也不粘附语助词“者”的情况: 人人自以为必死,然畏愬,莫敢违。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莫,没有一个人)(石钟山记) 两方绝技,尤莫逾油画。(莫,没有一项绝技) 由于唇音字的关系,“莫”和“无”亡、毋、罔、靡”经常相通;这些唇音字充当主语时,
都是无指代词。
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办法用来到达千里之外) 亡:河曲智叟亡以应。(没有话)
毋:上察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乃召婴。(没有一个人) 罔: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莫”(无„„)的后面有时紧跟一个否定副词“不”,成为“莫不”(无不)。这是区别“莫”是否是无指代词的另一个标准。
因为一般不会有两个否定副词连用(中古“莫不、莫非”除外)“莫不”连用是否定之否定,强调的是“全部”和“肯定”的概念。(没有谁不)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战国策》 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莫,代地,没有一处)
(2)“莫”的前面有先行词,在内容和范围上对“莫”所指代的对象进行说明和限制。先行词是全体,起定语作用。
“莫”是其中的一个人,或一件事。“莫”是主语。“„„中没有一个„„” 此子贤者,此莫能知。(此人中没有一个人)《史记》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认为)天下莫能当。(匹敌)《史记》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国语》 (3)莫(无„„)的后面有时粘附一个“者”字,“者”一般是语助词。莫„„者(无„„者),就是“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件事„„”不是“没有„„的人” “没有„„的事”。“者”表否定语气。如果是“莫不„„者”“无不„„者”形式,者就表肯定语气。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4)否定性的无定代词和否定副词一样,后面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这个宾语一般前置。(也可不前置) 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
天下有公利而或莫兴之《原君》(或,结构助词无实义) (5)“莫”常与后面的“形容词+于”(“当”字“比”讲)结构连用,表示在对比中强调某事物,而排除其它对象: 祸莫大于杀已降。《史记》
夫人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大焉,大于之)《中山狼传》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2、作否定副词,充当状语。否定副词“莫”在先秦很少,汉以后才渐渐多起来。 人知其一,莫知其它。(莫“不”也)《诗经》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代词和宾语前置:
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包括介词宾语前置)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 梁客辛垣衍安在?《战国策》
彼其道幽远而无人,吾谁与为邻?《庄子》 二、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当句中用否定副词“不、未、无”等作状语,或者名词性的代词“莫”作主语,句中的代词宾语出现在谓语动词之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
前置宾语一般位于否定词后,也有在否定词和代词宾语间插入其他副词或助动词的: 自古及今,未尝之有也《管子》 五人御于前,莫肯之为。《吕氏春秋》
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的规则并不十分严格,有时否定代词宾语可出现在动词后。 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 出三日,不食之矣。《论语》 三、代词复指宾语前置
一般是通过代词“是、之、焉、斯”等复指宾语,把宾语前置于动词,这些成分可以看作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戎狄是膺,荆舒是懲《诗经》 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诗经》 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 注:
1、用“是、之”复指的前置宾语句中,宾语可以是一个很复杂的成分。另外,这类宾语前置的句子前可以加上语气副词“惟(唯、维)”表示强调。有时构成“惟(唯、维)+名词+是+动词”的固定形式 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 维长终是图《史记》
2、代词作前置宾语,一般用代词“之”复指,常见的有“是之谓、此之谓、斯之谓”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四、无标记宾语前置
1、介词“以”和“于”的宾语有时前置表示强调,没有形式标记。 吾道一以贯之《论语》 劳之不图,报于何有!《左传》
2、代词“是”作句子宾语或介词宾语也可以不用标记而前置 寡人是问《左传》 君子是则是效《诗经》
“是以、是用”形成固定词组,表示“因此”意 副词
古今差异:
1、古今一致:基本作用是修饰动词、形容词,作状语或补语。 2 、古今不同:古代汉语的副词能在判断句中修饰名词性词语。
根据副词的意义和用法分成程度、范围、时间、情态、否定和表敬等。 1.程度副词:表动作行为或状态的程度。 表程度偏高:“最、绝、至、太、尤、良、益、甚 ——很、非常 表程度偏低:略 (稍微、逐渐)、少、稍、颇。 桓公问管仲曰:“治国最奚患?”《韩非子》 终逾绝险,曾是不意。《诗经》 苍本好书,而尤善律历。《史记》 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史记》
2.范围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的主体或客体的范围。
表总括(范围大的):“皆、悉、尽、毕、咸、并、举、具、俱、既”——都、全,总共;
“凡、共”——总、共。
表限制(范围小的):“但、徒、特、直、第(弟)、仅”——仅、只。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左传》 周礼尽在鲁矣《左传》 使天下咸安土乐业《汉书》 悉率左右《诗经》
徒以吾两人在也《史记》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 3.时间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1)表示时间已经成为过去:既、业、尝、曾——曾经: (2)表示现在时的:方、正、适 (3)表示将来时的:且、将、行
既见君子,我心则降(平静)《诗经》
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接着直身而跪为他穿鞋)之。《史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史记》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碳贱愿天寒 身中大创十余,适有万金良药《史记》 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若属皆且为所虏 《史记》 善万物之得失,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辞》 否定副词
“不”与“無“的差别:
不字是副词。否定形容词和动词, 無字是动词,它所否定的是名词 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 指代性副词: “见”
表示指代动作行为的受事者,用在及物动词前作状语,随文按宾语意义译出(第一人称“我”或“自己”)见笑 见谅 见怪 见教 宾语前置:
一、疑问结构里疑问代词单独作宾语要前置。 注意:
1、前置的三个条件。
2、作动词和介词的宾语都要前置。
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要前置,动词前有助动词时,一般要提到助动词以前。 例:1.吾谁欺?欺天乎? 《论语》 2.为政何患? 《晏子春秋》 3.“悉冠?”“冠素。” 《孟子》 4.又谁敢怨?《左传》 “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 “谁欺”,为疑问代词“谁”充当动词“欺”的宾语因而前置。对比后句“欺天”,由于宾语是普通名词“天”,所以不前置。 “曰:‘奚冠?’曰:‘冠素。’”(《孟子·许行》) ——“奚冠”为疑问代词“奚”充当动词“冠”(这里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宾语而
前置。对比后句“冠素”,由于宾语是普通名词“素”,所以不前置 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也要前置
5.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报任安书》 6.许子奚为不自织? 《孟子》 7.将何以赡之? 《盐铁论》 8.吾谁与归?《国语》
“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报任安书》)
——疑问代词“谁”充当介词“为”的宾语而前置。后 句疑问代词“孰”充当动词“令”的宾语而前置。
“微斯人,吾谁与归?”
——疑问代词“谁”充当介词“与”的宾语而前置。
注意:如果宾语是一个组合,疑问代词只是其中一个句法成分,那么宾语不前置。 例:1、此为何名? 2、欲于何所王之?
在上古汉语里,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是比较严格的,有人视为一种语法规则,尽管有例外,但极少。
二、否定结构里指示代词或人称代词充任的宾语一般要前置。 注意:前置的两个条件。
1、否定结构。其中必有否定副词:不、弗、毋(无)、勿、未、非、微 2、充任宾语的是人称代词或指示代词。 例:
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2、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3、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
4、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 5、军旅之事,则未之闻也。”《论语》 6、“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左传》 ——在“无尔诈”、“无我虞”两句否定句中,代词“尔”、“我”分别充当动词“诈”“虞”的宾语而前置。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 在“莫之许”这句否定句中,代词“之”充当动词“许”的宾语而前置。
当述语动词前有助动词和副词时,代词充任的宾语可以置于动词前,也可以置于助动词或副词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 楚军之惠,未之敢忘。《左传》 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 自古及今,未尝之有也。《墨子》
三、用代词“之、是、焉、斯、于”等作标记的宾语要前置。 例:
1、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 2.宋何罪之有?《墨子》
3、君亡(流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左传》 4、唇亡齿寒,其斯之谓与?
5、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 6、朋酒斯享,曰杀羔羊。《诗经·豳风·七月》 7、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孟子》 “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问。”(《论语·先进》) ——“异之问”,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异”;“由与求之问”,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由与求”。这句的意思是,我原以为你要问别的人的事,原来是问由与求的事啊。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左传·僖公十五年》) —— “亡之不恤”,代词“之”复指前置宾语“亡”;“群臣是忧”,代词“是”复指前置宾语“群臣”。这句的意思是,国君不担忧自己的流亡,反而担忧群臣的安危。 有标记的宾语前置,前置的宾语可以是一个很复杂的成分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左传》 ——“先君之好是”“是”标记前置宾语“先君之好”这是一个较长的偏正结构。 乔闻为国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左传》 ——难:担心,不担心不能侍奉大国安抚小国。“之”标记前置宾语“不能事大字小”。“之”标记前置宾语“无礼以定其位”,意为:担心不以礼来巩固国家的地位。
这类前置的宾语前还常加上副词“唯”字表示限制范围,构成“唯„„之„„”或“唯„„是„„”的格式。
“唯﹢宾语﹢是\\之﹢述语”
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除蜩翼之外,一切不知不顾) 《庄子·达生》 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左传·宣公十五年》) 唯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唯你是问”、“惟命是从”、“唯才是举”
于此相关的还有一种固定格式“此\\是﹢之﹢谓„” 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左传》
————“是”是前置宾语,应为“谓是”意思是“就是指这种情况” 四方之民莫不具至,此之谓圣治。《庄子》 ——“此之谓圣治”即“谓此圣治”,“此”是间接宾语,置于述语之前,“圣治”是直接宾语,置于述语之后,意思是“称这种情况为圣治”
四、代词“是”作宾语有时不必标记就可以置于述语前。 君子是则是效《诗经》
“是”作为宾语置于述语前,没有任何标志。意思是“遵循此,效法此”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 另:代词“是”作介词“以”“用”宾语也时常前置,构成“是以”“是用”,意思是“因此”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论语》(怨恨因此就少) 是以肠一日而九回《报任安书》
判断句: 判断句是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主语表达的人或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古今汉语判断句的差异:
1.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由判断词“是”构成,“是”用于联系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并帮助表示判断。
古汉语的判断句则不用判断词“是”,而是将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直接联系在一起,靠判断句主语与谓语的语义关系进行判断。有时在主语后加代词“者”,复指主语,引出谓语。在谓语后加语气词“也”,表达判断语气,帮助判断。 2.现代汉语判断句的否定用“不”,古汉语判断句的否定用“非”。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
(一)主语+者(代词)+谓语+也(语气词)标准式 ①法者,治之端也。(《荀子·君道》)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③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柳宗元《童区寄传》) (二)主语+谓语+也(语气词) ①制,岩邑也。(《左传·隐公元年》) ②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一》) ③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主语+者(代词)+谓语 强调主语 ①虎者,戾虫。(《战国策·秦策二》) ②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 (四)主语+谓语
①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史·高祖本纪》) ②农,天下之本。(《史记·孝文本纪》)
以上四种形式的判断句,在译为现代汉语时,一般要在主谓间加上判断词“是”,如上面最后一例可译为“农业是天下的基础”。
(五)主语+副词(帮助判断 )+谓语(+也) 帮助判断的副词:“乃”、“即”、“则”、“诚”、”必“,”亦“等,肯定判断的语气,“非” 否定判断的语气。
①此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战国策·齐策一》)乃——就是 ②项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即——就是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就是 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诚——实在是 ⑤劳师以袭远,非所问也。(《左传》)非——不是
注意:在古汉语中,副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性谓语,但以上这些副词在句中只起帮助判断的作用,作句子的状语,而非判断词。 (六)“主语﹢为(动词)﹢宾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玷污)我哉。《孟子》 (七) “主语﹢是﹢宾语” 此是何种也?《韩非子》 韩是魏之县也。《战国策》
另:代词 “是”可做判断句的主语。 是皆秦之罪也
有时主语比较复杂,可以用“是”复指主语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古汉语判断句中“是”的词性与作用 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是指示代词,常用来作判断句的主语。常是复指上文出现了的内容。 “是”同“此” 。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僖公三十年》)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汉语真正的判断词是“是”,它作为判断词开始于先秦,汉代逐渐增多,魏晋以后用得就更多了。
1、先秦时期就出现了以“是”作判断词的判断句,但文献中用例极少。 此是何种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这是什么东西呢?) 2、汉代以后,“是”作判断词的用例大大增多了。 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古代汉语判断句的活用(基本表达功能) 古今汉语中,都有一些句子采用判断句的形式,但其主语和谓语在逻辑上并不构成判断关系,而是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比较复杂的内容,我们称之为“判断句的活用”。(基本表达功能) (一)表示比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荀子·王制》)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论语·颜渊》)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二)解释词语。
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孟子·滕文公上》) 厥,其也。(《尔雅·释言》) (三)表示特性。 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百乘,显使也。(《战国策·齐策四》) (四)表示原因。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养生主》)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芥之祸者,冯谖之计也。(《·齐策四》) 被动句的特点
被动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是被动关系,即主语是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被动者和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和施事者。 古今汉语被动句的异同
相同:1、都有两类“有标志的被动句”和“无标志的被动句”(或称“意念被动句”) 2、都有以“被”字为标志的被动句。
不同: 1、现代汉语主要被动句式是“被”字被动句式。
2、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式除“被”字句外,还有其他的被动句式,如“于”字句、“为”字句、“见”字句等。 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类型
(—)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意念被动句
这类句子没有表被动的形式标志,在形式上同主动句完全一样。它的被动意义只能从主语同谓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上去理解,而句中没有任何特殊词语能体现其被动含义的被动句,被称为“意念被动句”,也叫做“无标志的被动句”。 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庄子·胠箧》) (逢丑父)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左传·成公二年》) 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 (二)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所谓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就是在动词前后借助虚词来表示被动意义的被动句。 1、动词+于+施事者
(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许》) 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荀子·修身》)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羽传》)
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 (《荀子·荣辱》) 2.为(wéi) +施事者+动词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 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史记·淮阴侯列传》)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三》) 3.为+施事者+所+动词 这种形式是介词“为”引进施事者和助词“所”配合表示被动意义的,构成了“„„为„„所„„”的固定格式。 楚遂削弱,为秦所轻。(《战国策·秦策》) 先即制人,后即为人所制。(《史记·项羽本纪》) 羸兵为人马所蹈藉。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若属皆且为所虏。 (《史记·项羽本纪》)
这种句式主要是强调了动词,是古汉语中最常见的一种被动格式,并一直沿用至今。 4.见+动词
这种形式是在动词前加助动词“见”,表示被动意义。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wù)焉,其终也已。”(《论语·阳货》) 盆成括见杀。(《孟子·尽心下》) 乐羊以有功见疑。(《韩非子·说林上》)
注意:这种表示被动意义的“见”和指代性副词“见”的区别。分辨二者主要看句中主语是施事者还是受事者。如果主语是施事者,则“见”为指代性副词。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见”为指代性副词,指代第一人称“我”;如果主语是受事者,则“见”为表被动的助词。 5.见+动词+于+施事者
这种形式是在动词前用助动词“见”表示被动,在动词后再用介词“于”引进施事者,是用“见”和“于”配合表示被动意义的。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弥子瑕见爱于卫君。(《韩非子·说难》)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不遭时也。(《史记·管仲列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