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学春节⼿抄报内容资料
腊⽉⼆⼗三[祭灶神]
春节习俗之祭灶——中国传统习俗。民谚⽈:”⼆⼗三,祭灶关。“旧俗农历腊⽉⼆⼗三为祭祀灶神的⽇⼦。灶王爷像上⼤都还印有这⼀年的⽇历,上书”东厨司主“、”⼈间监察神“、”⼀家之主“等⽂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
腊⽉⼆⼗四[扫尘⼟]
迎新⾸先要除旧。扫尘就是年终⼤扫除,北⽅称”扫房“,南⽅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民间素有的传统习俗。扫尘之⽇,全家上下齐动⼿,⽤⼼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们借助”尘“与”陈“的谐⾳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
腊⽉⼆⼗五[接⽟皇]
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腐渣以表⽰清苦,瞒过⽟皇的惩罚。
腊⽉⼆⼗六[割年⾁]
俗话说:”腊⽉⼆⼗六,杀猪割年⾁“,说的是这⼀天主要筹备过年的⾁⾷。所谓杀猪,当然是杀⾃⼰养的猪;所谓割⾁,是指没养猪的贫困⼈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将”割年⾁“放⼊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们只有在⼀年⼀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故此称为”年⾁“。
腊⽉⼆⼗七[洗浴]
传说在这天沐浴可以除去⼀年的晦⽓,洗去⼀年的疾病,其实就是为了祈求来年能健健康康,⽆病⽆疾!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可以除去⼀年的晦⽓,洗去⼀年来的疾病,其实就是为了祈求来年能健健康康,⽆病⽆疾!
腊⽉⼆⼗⼋[蒸馒头]
这⼀天,太原⼈要蒸好”糕⼉馍馍两笸箩“;河北⼈则是”蒸枣花“预备除⼣祭礼祖宗作供品;河南⼈也是”⼆⼗⼋,蒸馍炸圪塔。“只有北京⼈慢半拍,在这天才”把⾯发“,等到⼆⼗九才”蒸馒头“。
腊⽉⼆⼗九[上供请祖]
对于祖先的崇拜,在中国由来已久。春节是⼤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郑重。上坟请祖的时间,⼤多数地区在⼆⼗九⽇早晨请祖。
腊⽉三⼗(除⼣)[贴门神][贴春联][吃年夜饭][守岁][祭祖]
除⼣是指⼀年最后⼀天的晚上,与春节⾸尾相连,是”⼀夜连双岁,五更分⼆年“的重要时刻。”除“是”去“的意思,除⼣的意思就是”⽉穷岁尽“,表⽰旧岁⾄此⽽除,来年另换新岁。除⼣之夜是年节的第⼀个⾼潮。
正⽉初⼀[拜年]
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现在,有些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家聚在⼀起相互祝贺,称之为”团拜“。
正⽉初⼆[祭财神][财神的传说]
北⽅在正⽉初⼆祭财神,这天⽆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夜接来的财神祭祀⼀番。
正⽉初三[⼩年朝]
⼤年初三,肥猪拱门。⼥婿看望⽼丈⼈、媳妇回娘家,礼物带双数。
正⽉初四[迎灶神送⽕神][扔穷]
初四⼦夜,备好祭牲、糕果、⾹烛等物,并鸣锣击⿎焚⾹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初五⽇俗传是财神诞⾠,为争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抢路头“,⼜称”接财神“。
正⽉初五[送穷]
初五”迎财神“只是民间⼴泛流⾏的⼀种习俗,反映了⼈们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旧⽇贫穷困苦,迎接新⼀年的美好⽣活的传统⼼理。其实除了放鞭炮之外,更需要⾃⼰的智慧和勤劳。
正⽉初六[开市⼤吉]
按照汉族习俗,初六是店铺⼤开张的⽇⼦,放鞭炮象征着今年的⽣意会红红⽕⽕,平平安安,⼤吉⼤利。
正⽉初七[⼈⽇]
正⽉初七被称为”⼈⽇“,亦称”⼈胜节“、”⼈庆节“、”⼈七⽇“等。传说⼥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所以这⼀天是⼈类的⽣⽇。
正⽉初⼋[⾕⽇][顺星节]
民间以正⽉初⼋为众星下界之⽇,制⼩灯燃⽽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
正⽉初九[天⽇节]
春节的第九天,民间认为是⽟皇⼤帝的⽣⽇,即所谓的”天⽇“。这⼀天⾥道观要举⾏盛⼤的祝寿仪式,诵经礼拜。家家户户于此⽇都要望空叩拜,举⾏最隆重的祭仪。
正⽉初⼗[⽯头⽣⽇]
农历正⽉初⼗⽇,汉族民间传统节⽇之⼀,称为⽯头节,为⽯头神⽣⽇,称‘⽯磨⽇’、‘⼗⼦⽇’、‘⽯不动’等。
正⽉初⼗五[元宵节]
元宵节是中国主要的传统节⽇,也叫元⼣、元夜,⼜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个⽉圆夜。因历代这⼀节⽇有观灯习俗,故⼜称灯节。
【篇⼆】⼩学春节⼿抄报内容资料
春节的简介:
春节是指汉字⽂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年、新岁,但⼝头上⼜称度岁、庆新岁、过年,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在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些少数民族都要举⾏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受到中华⽂化的影响,属于汉字⽂化圈的⼀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们在春节这⼀天都尽可能地回到家⾥和亲⼈团聚,表达对未来⼀年的热切期盼和对新⼀年⽣活的美好祝福。
春节不仅仅是⼀个节⽇,同时也是中国⼈情感得以释放、⼼理诉求得以满⾜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年⼀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柱。
春节的传统民俗内容资料:
春节是除旧布新的⽇⼦,春节虽定在农历正⽉初⼀,但春节的活动却并不⽌于正⽉初⼀这⼀天。从腊⽉⼆⼗三(或⼆⼗四⽇)⼩年节起,⼈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
春节也是祭祝祈年的⽇⼦,古⼈谓⾕⼦⼀熟为⼀“年”,五⾕丰收为“⼤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年⼀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春节期间,都备享⼈间⾹⽕。⼈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
春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除⼣,全家欢聚⼀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们分发“压岁钱”,⼀家⼈团坐“守岁”。元⽇⼦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潮。各家焚⾹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同族亲友互致祝贺。
春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元⽇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舞龙灯、扭秧歌、踩⾼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氛。
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体的盛典春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时⾄今⽇,除祀神祭祖等活动⽐以往有所淡化以外,春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
【篇三】⼩学春节⼿抄报内容资料
春节各地风俗
⽼北京春节庙会
春节,俗称过年。除⼀般年俗外,庙会则为旧时北京过年主要习俗。除⼈们所熟悉⼚甸之外,五显财神庙(初⼆⾄⼗六)、东岳庙(初⼀⾄⼗五)、⽩云观(初⼀⾄⼗九)都是有名庙会,最富有北京过年特⾊。
五显财神庙正式活动从正⽉初⼆算起。初⼆⼀⼤清早,往财神庙进⾹者,除巨富显贵外,绝⼤多数是骑⾃⾏车。他们多⾝着各种绸缎棉袍,外罩马褂或坎肩,头戴细毡礼帽。⾹客们从城⾥出发出⼴安门向南,当然基本顺风,(因北京冬季多西北)。但⼀出⼴安门就须逆风⽽⾏。
纸鱼,⽤⼀根⽵劈⼉缀上⽩线拴好,以便⼿提;还有成串、泥胎、外糊⾦银箔⾦银元宝,也拴在⽵劈⼉上。另外还有⼀种⼘碌碌带响风车。这种风车系⽤细篾⼉和彩纸条⼉糊成风轮,安装在秫秸架⼦上,每个风轮带有⽩线拴好⼀对⼩⿎腿⼉,敲打着⼀个泥塑蒙纸⾯⼩⿎,⼤风⼀刮,⼘碌碌直响。
这种风车有单⼀,有四个以⾄⼗⼏个连在⼀起。傍晚,太阳平西时候,你只要仁⽴街头,就能见到⼀辆接⼀辆⾃⾏车形成湍急车流。
东北年俗
东北⼈过年讲究热闹、喜庆,年俗也就特别多。
吃带硬币饺⼦交好运
过年吃饺⼦是北⽅⼈习俗。东北民间在除⼣有守岁习惯。⼤年三⼗晚上辞旧迎新,⼀定要吃饺⼦,在众多饺⼦中只包上⼏只带有硬币(现在⼈们讲究卫⽣,就⽤花⽣或其他果仁来代替。),谁吃到这样饺⼦就预⽰着在新⼀年⾥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
此外,东北⼈在初五这天⼀定要吃饺⼦,也称“破五”,就是把饺⼦咬破,寓意将不吉利事都破坏,有驱灾避邪之意。
陕西年俗
春节民俗,在全国各地⼤同⼩异。陕西民风古朴,春节带有浓厚乡⼟⽓息和地⽅特⾊。岁⾸。古代“年”不是在腊⽉⼆⼗九或者三⼗,⽽是在“腊⽇”,即后来“腊⼋”。南北朝以后才把腊祭移⾄岁末。到民国时,改⽤阳历,才把阴历“年”叫作“春节”,因为春节?般都在“⽴春”后,因⽽称其为春节。
各地春节⾷品
北京:⽼北京⼈,特别讲究“过年”饮⾷,从这⾸:“⼩孩⼉⼩孩⼉你别馋,过腊⼋就是年,腊⼋粥,喝⼏天,哩哩啦啦⼆⼗三,⼆⼗三、糖⽠粘,⼆⼗四、扫房⼦,⼆⼗五、炸⾖腐,⼆⼗六、炖⽺⾁,⼆⼗七、杀公鸡,⼆⼗⼋、把⾯发,⼆⼗九、蒸馒头,三⼗晚上熬⼀宿,⼤年初⼀扭⼀扭……”民谣就可以知道北京在春节期间⾷品有多丰富。民谣中列举腊⼋粥、炸⾖腐、炖⽺⾁等等,都是春节⽼北京美⾷。
上海:上海⼈⼤年初⼀吃汤圆、年糕、蜂糕、⽶糕、云⽚糕等,寓⾔“年年⾼”、“步步登⾼”。另外,吃黄⾖芽(也叫“如意菜”)象征万事如意,吃发芽菜(⽤蚕⾖泡发)寓意发财。
东北:东北地区⼈进⼊腊⽉后会先杀⼀头猪,请村⾥⼈吃⼀顿,以⽰庆祝。然后再包粘⾖包、做⾖腐。粘⾖包多由⼤黄⽶作⽪包上⾖馅制成,⼏乎家家都做,多则上百⽄,少也有⼏⼗⽄,可以吃上⼀个冬天。⼤年初⼀和初五吃饺⼦。
豫南:豫南⼀带除⼣年夜饭吃到午夜,当新年钟声敲响时候再端上⼀盘鱼,以⽰年年有余。初⼀早上,⼜将饺⼦和⾯条同煮着吃,⾯条代表钱串⼦,为发财之意。
湖南:湖南⼈除⼣会吃鸡、⾁、鱼三样。鸡要求是雄鸡,将其整只清炖,装盘时要让其头昂起;鱼要选⽤⽩鲢,将其炖好后再在上⾯撒满红红辣椒粉,象征年年有余、五⾕丰登。
【篇四】⼩学春节⼿抄报内容资料
驱赶年兽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种叫"年"怪兽,头长触⾓,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才爬上岸,吞⾷牲畜伤害⼈命。因此,每到除⼣这天,村村寨寨⼈们扶⽼携幼逃往深⼭,以躲避"年"兽伤害。
这年除⼣,桃花村⼈们正扶⽼携幼上⼭避难,从村外来个乞讨⽼⼈,只见他⼿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若朗星。乡亲们有封窗锁门,有收拾⾏装,有牵⽜赶⽺,到处⼈喊马嘶,⼀⽚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关照这位乞讨⽼⼈。只有村东头⼀位⽼婆婆给⽼⼈些⾷物,并劝他快上⼭躲避“年”兽,那⽼⼈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夜,我⼀定把“年”兽撵⾛”。⽼婆婆惊⽬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笑⽽不语。婆婆⽆奈,只好撇下家,上⼭避难去。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婆婆家,门贴⼤红纸,屋内灯⽕通明。“年”兽浑⾝⼀抖,怪叫⼀声。“年”朝婆婆家怒视⽚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炸响声,“年”浑⾝战栗,再不敢往前凑。原来,“年”最怕红⾊、⽕光和炸响。这时,婆婆家门⼤开,只见院内⼀位⾝披红袍⽼⼈在哈哈⼤笑。“年”⼤惊失⾊,狼狈逃蹿。
第⼆天是正⽉初⼀,避难回来⼈们见村⾥安然⽆恙⼗分惊奇。这时,⽼婆婆才恍然⼤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乞讨⽼⼈许诺。乡亲们⼀齐拥向⽼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堆未燃尽⽵⼦仍在“啪啪”炸响,屋内⼏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乡亲们为庆贺吉祥来临,纷纷换新⾐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传开,⼈们都知道驱赶"年"兽办法。
从此每年除⼣,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户户烛⽕通明、守更待岁。初⼀⼀⼤早,还要⾛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成中国民间最隆重传统节⽇。
【篇五】⼩学春节⼿抄报内容资料
春节习俗
春联种类⽐较多,依其使⽤场所,可分为门⼼、框对、横披、春条、⽃⽅等。“门⼼”贴于门板上端中⼼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横⽊上;“春条”根据不同内容,贴于相应地⽅;“⽃⽄”也叫“门叶”,为正⽅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喜庆节⽇⽓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性于⼀体。剪纸在我国是⼀种很普及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们喜爱,因它⼤多是贴在窗户上,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概括和夸张⼿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装点得红⽕富丽。
在贴春联同时,⼀些⼈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风俗。“福”字指福⽓、福运,寄托⼈们对幸福⽣活向往,对美好未来祝愿。为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幸福已到”“福⽓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重彩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许多兴旺欢乐喜庆⽓氛。年画是我国⼀种古⽼民间艺术,反映⼈民朴素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希望。年画,也和春联⼀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板印刷术兴起,年画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些年画作坊中产⽣《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彩⾊年画、以满⾜⼈们喜庆祈年美好愿望。我国出现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东潍坊;形成中国年画三⼤流派,各具特⾊。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刻年画,画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民间流传最⼴是⼀幅《⽼⿏娶亲》年画。描绘⽼⿏依照⼈间风俗迎娶新娘有趣场⾯。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历和年画⼆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种新形式。这种合⼆⽽⼀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今风靡全国。
守岁
除⼣守岁是最重要年俗活动之⼀,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风⼟志》:除⼣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
“⼀夜连双岁,五更分⼆天”,除⼣之夜,全家团聚在⼀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切邪瘟病疫照跑驱⾛,期待着新⼀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春风”。直到今天,⼈们还习惯在除⼣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意思;年轻⼈守岁,是为延长⽗母寿命。⾃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时刻⼀般为夜半时分。
爆⽵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说。即在新⼀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第⼀件事就是燃放爆⽵,以哔哔叭叭爆⽵声除旧迎新。爆⽵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放爆⽵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氛,是节⽇⼀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推移,爆⽵应⽤越来越⼴泛,品种花⾊也⽇见繁多,每逢重⼤节⽇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以⽰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东佛⼭和东尧,江西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花炮之乡,⽣产爆⽵花⾊多,品质⾼,不仅畅销全国,⽽且还远销世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