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政府担起经费保障之责 来自职业教育飞速发展的现实思考(三)

2022-03-11 来源:客趣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观察 政府担起经费保障之责 来自职业教育飞速发展的现实思考 文图/本刊记者赵锋 为艰苦,报考的学生太少。而更为重 “坎”。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充足的经 8000人,占到了中职学校招生总数 要的是,中职生源的减少直接影响到 费支持显得尤其重要。有人甚至开玩 的13%左右。 了上海产业升级所需的合理人力资源 笑地说:在各类教育中.数职业教育 已经公布的急需、紧缺专业目 最“烧钱”。这话虽然夸张,但却也不 录,确定了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 是没有道理。一个简单的逻辑是,职 业为重点的26个专业(工种)。据了 结构。 经费。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 今年享受“专业奖励”的人数约为 与生源减少相伴而生的一个问题 业教育培养的是大量能在一线实际操 作的技能人才,从目前情况来看,这 样的培养只能是通过大量的实训,实 训就要有大量的设备。而设备又必须 根据企业的实际使用情况不断更新。 近年来,无论是从学术界的论 证结果,还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实际 需求来看,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已日 显突出。而要办好职业教育,尤其是 在经费保障上,不能简单地把职业 学校推给企业、推向市场,政府的主 导功能不能缺失。这似乎也是一个 简单的逻辑。 解,市场对这26个专业(工种)需 求相对稳定,以培养一线实际操作技 以经济杠杆调节生源天秤 就在“五一”长假来临之际,上 海市教委、上海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了 《关于建立上海市全日制中等职业学 校学生专业奖励制度的实施意见》和 《关于建立本市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 帮困助学制度的实施意见》两个重要 文件。这两个文件的出台,对于面临 生源萎缩的中职学校和适值填报志愿 的初三毕业生而言,无疑都是重要的 利好消息。 从今年9月1日开始,上海将对 进入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实施“专业 奖励”。凡报考上海产业急需、紧缺 但相对艰苦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的 全额学费将由政府给予支付。据悉. 能为主,第一、二、三产业类分别占 专业总数的8%、77%、15%。这26 个招生专业(工种)。分布在44所中职 学校里,占本市“三校”招生专业总 数的15%。其中。国家级重点学校35 所,占学校总数的80%。 “这些专业就业前景都较好,只 是因为较为艰苦,过去家长不愿填 报,但从今年起,一旦学生报考录取, 就可免去在校期间按专业培养目标规 定的学制年限内的全额学费。”市教 委副主任瞿钧表示,为此,政府今年 计划出资3000万元作为奖励。同时, 拿出7000万元用于在中职学校中实 施困难家庭“学生资助”。 解读这两个文件,我们能得出这 样的结论:这是上海职业教育发展到 今天的必然选择。更有学:卦旨出,这 是一种“亡羊补牢”式的积极举措,也 是政府实施调控手段的一种具体表现。 近几年高校扩招、高中扩容所导 致的中职学校生源骤减,已直接威胁 到职业教育的生存和发展。虽然教育 部门为中职生打通了升学通道,但在 源头上仍未解决生源合理分流的问 题。1 00个国家级示范专业和上海市 重点专业中,已有8个暂停了招生, 主要原因就在于这些专业就业条件较 是。中职学校中。来自困难家庭的学 生日益增多。据2OO5年统计,本市全 Et制中等职业学校就读学生中。来自 城乡低保困难家庭群体的学生约占在 校生总数的7.5%,加上特殊困难家 庭学生,超过1O%的困难学生正在享 受不同程度的补助。不少中职校长表 示,特殊的生源结构已使得职业教育 与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息息相关。 高职经费缺口依旧 随着专业奖励和帮困助学制度 的出台,中职的经费投入机制日臻完 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等职 业教育发展至今,经费上的捉襟见肘 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目前,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主要 由公办和民办两类组成,其中公办高 职共有18所(包括已升格为本科的 4所),民办高职共有18所(包括已 升格为本科的2所),两者之间在数量 上基本相当。虽然两类学校性质不 同,但经费来源结构颇为相似,即主 要靠学费。 记者在上海电机学院采访时了 解到,学校虽然隶属于上海电气集 团,但在办学经费上基本自给自足。 数据显示,2005年学校投入4779万 元用于基础建设,其中的4000万元 为银行贷款,而另外779万元自筹资 金主要是学生上缴的学费。从1 999 ●丘 n钾/,nnR l晰新奇 『J n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年到2005年的7年问,在学校1.9亿 元之多的建设经费投入中,63 6%的 资金来自于向银行贷款,而地方政府 没有投入。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上海海事职 业技术学院,学院常务副院长孙欣欣 告诉记者,学校属企业办学,但企业 基本上没有给予学校经费上的支持, 在教育部门看来,企业办学就应 该由企业承担必要的办学经费;在企 业看来,企业每年上缴的教育费附加 就应该用于学校办学,不应该再出钱 给学校。于是就出现了“企业和教委 两头管,却又都不管”的怪现象。追 根溯源,2002年国家经贸委等6部委 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 强化政府的主导功能 职业教育不能市场化运作,办好 职业教育应体现政府的主导功能。这 观点已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关键问 题在于如何以实际行动体现出政府的 一主导功能。 可喜的是,从近来政府部门一系 列的举措中,我们看到了政府积极主 同时也没有其他教育享有的生均经 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的意见》。从 动的姿态。从《决定》确定今年的城 费,学校正常运转所需经费主要来自 此企业无需再承担办学的职责。此举 市教育费附加用于中职教育的比例从 于学生学费和企业员工培训费。作为 在“切实减轻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 原来的22%提高到30%,2010年达 一所工科类学校,实验实训设备的添 的同时,也埋下了隐患。改革配套政 到34%,到逐年增加高职教育专项经 费,完善职业教育财政投入方式,再 到最近出台的关于专业奖励和帮困助 学的两个文件……经费的保障是职业 教育紧跟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脉搏的重 要前提。 置和维护是一笔很大的开销,然而由 策的不完善,导致企业每年上缴的教 于经费紧张,多个实验室没有建立, 育费附加并没有用到原先企业办学校 已建立的多个实验室也N7需要进行 身上,而额外拨给学校的资金又没有 设备更新的时候。以动力实验室为 相应税收方面的减免。 例,实验室内的两台柴油机都需要更 由此,日益讲究经济效益的企业 换,而如果同时更换的话。至少需要 不可能拿出额外的资金来支持目前还 200多万元。经费原因还导致了师资 隶属于企业的学校,而缺乏政策保障 培养的跟不上。“正常情况下,专业教 的高职院校也无法从城市教育费附加 师每5年就要轮训一次。如果按此计 中“分得一杯羹”。有关专家指出,虽 算,学院每年就要送30名教师进行上 然2005年从城市教育费附加中拿出 船挂职培训。”孙欣欣告诉记者,现在 了2000万元的高职教育专项经费, 的解决办法是减少培训的教师数量。 并且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与普通 教育相比,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仍处 于弱势。 统计数据显示,同属高中阶段教 育,2004年高中生均经费的财政拨 款部分为721 9.46元,而中职生均经 费的财政拨款部分为51 93.89元,同 缩短培训周期,降低培训档次。“如果 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了“逐 年城市费附加中,高中生均达 经费充裕,应该鼓励教师多参加国际 年增加高等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但 6344.58元,中职生均为4191.34元。 性的学术报告,但现在只能是为他们 这仍是杯水车薪。要真正实现高职教 两相比较,教育成本应该大于高中的 提供些在家门口举办的学术研讨会。” 育的健康发展,还要从根本上给予其 中职却在投入上少于高中。统计还显 示,从2002年到2003年,有6个区 的中职生均经费出现了负增长,从 2003年到2004年仍有3个区出现负 增长。 说这话时,孙欣欣一脸无奈。 完善的经费保障。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除了不断增 加专项经费外,他们更渴望与其他类 别的教育一样获得由财政拨款的生均 经费。 对于企业而言,他们也希望政府 能给予办学企业税收减免等不同形式 的优惠政策。 当然,这些目标的实现绝非教育 行政部门一家之力所能为,而需要各 政府部门的通力协作。目前,上海已 经建立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而管理体制的完善将为上海职业教育 取得更大发展创造更优的政策环境。 《I 戢f'l》、¨ J 05B/2006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