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生活中的智者精神
作者:陆冰洁
来源:《作文通讯·高中版》2019年第04期
打开“旅行青蛙”这款有“佛系养蛙”之称的小游戏,难免让人艳羡一只青蛙的悠游———归家就躺在被窝儿里与周公畅谈,出门即走遍大山大河。它的生活平淡懒散,自己却乐在其中,可以说是“佛系”生活的缩影。在我看来,这种和平凡生活周旋从而获得超脱于物质世界的快乐的做法,是在追名逐利、攀比炫耀的黑夜里,给自己点亮一束光的“有弹性”的生活态度。 自古以来,有許多才华出众却不被重用之人,或因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或因仕途不得意,干脆隐入深山,在耕读中寻找心灵的快乐。在这一层面上,“佛系”精神显得难能可贵———行走在差距中,却能将雨天奔波的狼狈演绎成浪漫,把盐水煮白菜的清苦变成瘦身餐的曼妙。人生最大的意义莫过于追求内心的安乐闲适,而这正是“佛系青年”的精神所在。 有人将“佛系”生活视为不思进取的自暴自弃,认为“佛系”的态度吞没了梦想也阻碍了前行的脚步。诚然,“行得去处,务加让三分之功”,成功总是对拼搏者的嘉奖。然而,对那些被困在生活阴暗处的人来说,让“佛系”给生活一些光亮,弃掷思想负担,轻装上阵,也是一种勇敢追梦的积极态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说:“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平凡人的世界里也不是平静无波澜的。不可否认的是,“佛系青年”对梦想不曾怠慢,对未来不曾迷茫。“佛系”是应对社会差距的坚实外套,而它内里,是一颗有着平和喜乐、梦想希冀的永不愿停歇的心。“大智若愚”莫过于此。与其沉陷在不如意的现实里,不如放眼长量,发现果壳中的浩瀚宇宙———这就是智者精神。如果没有这种智者精神,我们是否会在对现实的抱怨里打转?我们是否会只顾感受精神和身体的双重空虚,畏惧前路的艰难,埋怨贫瘠的现在?所以,“佛系”实际上是每个不满足于现状的人应拥有的智慧态度。
而对于那些弃掷梦想、沉迷虚无的人来说,“佛系”却是一个荒诞的借口、一声自嘲的悲鸣。“佛系”不是对粗糙生活的苦心包装,也不是超凡脱俗的生活境界,它绝不是你向未来妥协的借口。
“佛系”的哲学,是智者的精神,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英国诗人兰德在《生与死》一诗中写道:“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不争不抢,不悲不屈,“佛系”生长,长成肆意而认真的模样。 名师点评
本文巧用对比论证,指出“佛系”在不同人世界里呈现出不同的姿态:在暂时困顿却不满足于现状之人那里,它是一种智者精神,是“应对社会差距的坚实外套”;而在弃掷梦想、沉迷虚无的人那里,它只是一个借口、一声悲鸣,优劣高下立判。文章论证严谨,论辩精彩。(汪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