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鲍照七言乐府的创新
作者:陶文娟等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12期
摘 要:鲍照是南朝刘宋时期的著名作家,擅长创作不同种类的文学样式。现在我们谈到鲍照,提到最多的是他的乐府诗歌。鲍照对七言乐府的贡献不仅在于创作数量上的无人可比,更在于他对七言乐府的继承和创新。
关键词:鲍照;七言创新;主题;节奏美;表现手法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12-0-01
鲍照乐府诗流传下来的有86首,从艺术形式可以分为五言、七言和杂言。其中五言乐府有54首,七言和杂言有32首。【1】鲍照的七言乐府创作成就巨大。本文就是要探讨分析鲍照七言乐府的创新之处。 一、鲍照七言乐府的主题创新
汉乐府以叙事为主,遵循“缘事而发”的创作规律。而鲍照的七言乐府,在题材内容上既充分继承了汉乐府广泛反映社会生活的现实传统,同时又有新的开拓和创新。
鲍照乐府诗创作的一大特色是以乐府旧题作新诗,即只是运用乐府的古题,而内容则是自我新创的结果。这种创作理念也使得鲍照的诗歌题材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拟行路难》其一),对壮志难酬的忧虑(《拟行路难》其六)、对人生命运的无奈(《拟行路难》其四)……鲍照以诗歌广泛而深刻的反映着纷繁复杂的社会和人们生活困苦的现实。
鲍照出身寒微,满腔抱负无法施展,述志咏怀情感最强烈的当首推《拟行路难》第六首: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 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2】
余冠英先生《汉魏六朝诗注》本诗注中说:“言孤直难容,只得退出仕途。这是门第社会中的不平之鸣。钟嵘《诗品》说鲍照‘才秀人微。取湮当代,’这诗见出一个才高,气盛、敏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感、自尊的诗人在贵族统治社会压抑下的无可奈何之情。”【3】我们可以看出鲍照在七言乐府诗歌题材方面的努力和创新。 二、鲍照七言乐府的节奏美
萧子显在《南齐书·文学传论》中对鲍照诗歌的评价是“发唱惊挺,操调险急”【4】。“发唱惊挺”,指的是诗歌发端突兀而起,扣人心弦,这种气势恢宏的开头与后面部分的相对平和形成鲜明对比,而这也是对鲍照乐府诗歌节奏美最准确的概括。这种强有力的节奏美的形成,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从用韵的变化上来看,最普遍的观点是鲍照变传统的每句用韵为隔句押韵,变传统的一韵到底为自由换韵。鲍照能够娴熟的将各种诗歌的创作技巧运用到七言乐府的创作中去。这一点的突出表现是他将仄声韵引入到诗歌中去。鲍照的《代白紵舞歌词四首》中的第三首就是全篇仄韵,并且一韵到底:
三星参差露沾湿。弦悲管清月将入。寒光萧条候虫急。荆王流叹楚妃泣。 红颜难长时易戢,凝华结藻久延立,非君之故岂安集。
《代白丝舞歌词四首》都是七言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传统韵型向革新韵型的过渡。三首逐句押韵,一首隔句押韵。所以在鲍照的七言乐府中已经打破了传统的束缚,押韵变化也更加的灵活自由。《拟行路难十八首》则更为集中地展现了鲍照七言在用韵上的变化。每首诗歌基本上都是隔句押韵。
鲍照乐府诗中,有十首只有首句或中间一句不是七言,其他各句均为七言。这种只有个别句子不是七言的乐府诗,人们称之为七言歌行体诗。所以鲍照的另一个贡献就是创造了一种新的乐府诗体——七言歌行体。像《代北风凉行》、《代淮南王二首》等,都是七言歌行。 其次,在句法方面,诗歌中问句、感叹句的运用,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从句式方面看,问句,特别是反问句、感叹句更便于表现波澜起伏的情感。传统文人诗多采用陈述句,感情偏于平缓。不同力度的词语、句式的组合能够形成抑扬顿挫的节奏感。鲍照很好的把握和运用了这一点。鲍照首创“君不见”三字组合,并置于句首。反问句起始,与“君不见”的强有力的结合,使得诗歌具有震撼力。《拟行路难》共十八首,其中以“君不见”打头的就有七首。鲍照开头引入不快的情绪,由此引发愤懑情感,能造成一种强大气势。如《拟行路难》第六、第七首分别以“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愁思忽而至,跨马出北门”开篇。 三、鲍照七言乐府的表现手法
鲍照诗歌继承和发扬了我国诗歌以赋比兴为主要艺术手法的传统。《拟行路难十八首》,几乎每首都分别或综合采用了赋、比、兴的手法,使诗歌的意向丰富而鲜明。赋,就是铺陈直叙,开门见山;比,就是类比;兴,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拟行路难其四》中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篇两句是:“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作愁。”就是由地上的水联想到了人的命运,得出人各有命的结论。
鲍照还在运用赋比兴的基础上创作比体诗。比体诗的特点是以彼物写此物,诗中所描写的事物不是诗人真正要歌咏的对象,而是借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像《梅花落》:
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鲍照的诗中还出现了第一人称“我”,就像是在讲自己的故事一样,更加亲近自然。 综上所述,鲍照从各式诗体中选择七言歌行作为自己的抒情载体,带有明显的文体审美意识。并且鲍照凭借自己敏锐的艺术直觉、深刻的文学修养、大胆的创作勇气,使七言乐府在鲍照的时代中得到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而鲍照对七言乐府的实践,也为乐府诗歌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新的发展空间。 注释:
[1]李海兵《浅析鲍照乐府诗的艺术形式》,《安徽文学》,2009:11
[2][5][6][7][8][9]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1275,1272,1274,1274,1275,1278
[3]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228 [4]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卷52《贾渊传》,第908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