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估报告
单位领导:
根据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和单位《内部控制实施办法》有关规定,我们组织开展了对单位各部门的风险评估活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风险评估活动组织情况 (一)工作机制
本次风险评估活动,是在单位内部控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财务科具体组织实施的。为完成工作,经单位领导同意,财务科从办公室、人事科、监察室抽调相关工作人员组成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小组,专门从事此次风险评估活动。 (二)风险评估范围
1、本次风险评估所涉及的业务范围分为:单位层面风险和业务活动层面风险。
①单位层面风险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组织架构风险:单位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部门职责不清晰、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不健全等情况导致的风险;
经济决策风险:单位经济活动决策机制不科学,决策程序不合理或未执行导致的风险;
人力资源风险:单位岗位职责不明确、关键岗位胜任能力不足等
导致的风险。
②业务活动层面风险。本单位经济活动业务层面的风险主要包括预算管理风险、收支管理风险、政府采购管理风险、资产管理风险、建设项目管理风险、合同管理风险以及其他风险。 2、本次风险评估所涉及的部门范围 主责部门:内部控制工作领导小组。
配合部门:财务科、办公室、人事科、监察室等相关部门。 (三)风险评估的程序和方法1、风险评估程序
本次风险评估活动,风险评估小组先研究制定了风险评估工作计划,明确风险评估的目标和任务;其次组织召开了由各科室负责人参加的动员会,对风险评估活动做出了动员和安排,要求各科室先进行自查,查找风险点,研究整改措施,向风险评估小组汇报自查情况;
再次,风险评估领导小组根据各科室的自查情况,选择关键科室和自查风险点少的科室进行重点检查,对其他科室也进行了快速检查;最后,根据各科室自查情况和现场检查的工作底稿和收集到的资料,进行风险分析,组织编写风险评估报告。2、风险评估方法
本次风险评估活动,采用了风险清单法、文件审查、实地检查法、流程图法、财务报表分析法以及小组讨论和访谈等方法以识别风险;采用了概率分析法、情景分析法和风险坐标图法以分析风险。
(四)收集的资料和证据等情况
支持本风险评估报告的主要有风险评估工作底稿,相关文件、会计凭证、账本复印件,以及各科室的自查情况等。二、风险评估活动发现的风险因素 (一)单位层面风险因素
单位的部分内控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没有定期轮岗(风险点A1)。 (二)业务层面风险因素
1、单位预算未分解下达至各科室及业务部门,可能导致预算权威性不足,执行力不够(风险点B1);
2、单位未按规定建立票据台帐,不符合财务管理要求(风险点B2);
3、单位支出事项未严格按照审批权限执行,不符合收支业务管理制度要求(风险点B3);
4、单位在部分资产采购时未严格按规定填写政府采购计划申请表,仅用供货方清单代替,不符合政府采购业务管理制度(风险点B4);
5、单位未按规定定期对的货币资金、固定资产进行核查盘点,不符合资产业务管理制度(风险点B5)。 三、风险分析 1、单位总体风险水平
根据风险评估表对单位各个层面风险进行打分评价,单位总体风
险水平为25.98(风险最高100分),属于偏低水平。
2、重要和重大风险因素
经对以上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以上所列风险因素根据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列表如下:
0 20% 100%
四、关于应对风险的措施建议
1、严格落实关键岗位人员轮岗制度.
2、财务部门根据同级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和单位内部各业务部门提出的支出需求,将预算指标按照部门进行分解,并下达至各业务部门。
2、票据专管员严格按照票据管理制度建立票据台帐。 3、加强对各项支出业务的审查,严格按照审批权限执行并收集相关的原始资料。
4、严格按照批准的政府采购预算和财政专项资金项目预算的编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内,编制《政府采购计划申请表》,并按验收方案及时组织验收,填写《政府采购货物验收单》。
特此报告
财务科 xx年月日
风险评估(1)
第一节 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
风险是指组织在未来经营中面临的、可能影响其经营目标实现的所有不确定性。
风险又分为固有风险和剩余风险。固有风险是指在管理当局未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组织所面临的风险;而剩余风险则是在管理当局进行风险应对之后所残余的风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上的任何主体都面临着各种外部和内部的风险。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外部风险
行政事业单位是在一定的 __环境中履行自身的社会管理职能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活动,其面临以下风险:
1. 法律政策风险。
2. 经济风险。
3. 社会风险。
4. 自然灾害、环境状况等自然环境因素以及其他因素产生的风险。
二、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风险因素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面临以下内部风险:
1. 管理风险
2. 道德风险
3. 财务风险
4. 营运安全、员工健康、环境保护等安全环保因素以及其他因素产生的风险。
第二节 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组织及时识别、系统分析运行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并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内部控制中的风险评估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此处的风险评估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包括了风险管理的全过程,即设置目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
就行政事业单位而言,风险评估是指内部控制应该能够有效防范和遏制履行其职责和自身管理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风险,或者将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和程度之内。
管理者要对单位的外部风险进行评价和分级,并了解风险变化的情况;各职能部门应通过每月的管理服务活动分析向管理层汇报其所了解的风险并提出风险管理方案。
管理层应建立一定的监控和沟通机制,使业务部门将其在日常管理中意识到的内部风险向管理层及时汇报并提请其注意;同时,内部审计应采用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方法,对单位和个人进行高层次风险评估,从策略管理机制、核心业务流程以及资源管理机制等方面对单位的业务流程风险,尤其是内部风险进行评级,并取得适当管理层的确认。 行政事业单位风险评估是一个持续反复的过程,一次风险评估并不能一劳永逸。 课堂练习 [多选]
行政事业单位风险评估是一个持续反复的过程,一次风险评估并不能一劳永逸。行政事业单位风险评估的主要任务包括( )。
A.识别组织面临的各种风险
B.评估风险概率和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C.确定组织承受风险的能力
D.确定风险消减和控制的优先等级
显示本题答案
答案:ABCD
【答案】ABCD
1.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单位层面的风险评估时,应当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内部控制工作的组织情况。
(2)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情况。
(3)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情况。包括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是否有效。
(4)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情况。
(5)财务信息的编报情况。
(6)其他情况。
2.单位进行经济活动业务层面的风险评估时,应当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预算管理情况。
(2)收支管理情况。
(3)政府采购管理情况。
(4)资产管理情况。
(5)建设项目管理情况。
(6)合同管理情况。
(7)其他情况。
【案例】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推进源头治理腐败
【案例启示】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采取的通用收付方式,也是我国财政制度改革的内容之一。
它能实现对财政预算执行全过程资金流的控制、监督和信息及时反馈,改变财政资金多
环节拨付、多户头存放的弊端。
在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过程中,主管部门认为,既然建立了国库支付中心,就没有必要成立财务结算中心,要求以国库支付中心取代财务结算中心。
珠海等地的一些同志认为,财务结算中心与国库支付中心并不矛盾,前者是政府的“大会计”,后者是政府的“大出纳”,会计改革与预算改革、国库改革是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三个重要环节。
三者是相互联系、互为依靠、优势互补的关系,配套改革、有机结合才能取得最佳效益。
第三节 行政事业单位风险评估的内容
一、目标设定
风险总是与特定目标的实现相联系。
风险评估首先要设定目标。设定目标是风险评估的前提条件。
风险是与目标伴随的,首先必须有目标,管理层才能对影响目标实现的风险进行识别。 目标包括单位整体层面的目标和业务层面的目标。
行政事业单位在确定风险承受度时应当考虑的内容包括:
① 法律、经济方面的限制。
② 控制程度。
③ 风险转移的可能程度。
④ 机会成本。
⑤ 成本和效益。
课堂练习 [多选]
行政事业单位在确定风险承受度时应当考虑的内容包括(
A.法律、经济方面的限制
B.控制程度
C.风险转移的可能程度
D.机会成本
显示本题答案
答案:ABCD
【答案】ABCD
)。
风险评估(2)
二、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实际上是收集有关损失原因、危险因素及其损失暴露等方面信息的过程。
风险识别作为风险评估过程的重要环节,主要回答的问题是:
存在哪些风险?哪些风险应予以考虑?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这些风险所引起的后果及严重程度如何?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哪些等。
行政事业单位在识别风险时,必须明确:
1. 风险识别必须与目标联系。
2. 风险识别是一个持续性、反复的过程。
3. 进行风险识别时应当关注单位各个层面的风险。
单位在风险评估过程中,应当更关注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应当准确识别与实现控制目标有关的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1. 行政事业单位在识别内部风险时,应当关注和考虑的因素包括:
(1)管理层的职业操守、员工专业胜任能力等人力资源因素;
(2)组织机构、经营方式、资产管理、业务流程等管理因素;
(3)研究开发、技术投入、信息技术运用等自主创新因素;
(4)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财务因素;
(5)营运安全、员工健康、环境保护等安全环保因素;
(6)其他有关内部风险因素。
上述因素的现状往往是风险存在的基础,上述因素的变动则往往会诱发新风险的产生。
2. 行政事业单位在识别外部风险,应当关注和考虑的因素包括:
(1)经济形势、产业政策、融资环境、市场竞争、资源供给等经济因素;
(2)法律法规、监管要求等法律因素;
(3)安全稳定、文化传统、社会信用、教育水平、消费者行为等社会因素;
(4)技术进步、工艺改进等科学技术因素;
(5)自然灾害、环境状况等自然环境因素;
(6)其他有关外部风险因素。
上述因素实际上是行政事业单位履行管理职责和提供公共服务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的变动必然会影响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管理和经营活动,有可能给单位带来新的风险。
行政事业单位应选择适当的风险识别方法,保证风险识别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具体措施有:
1. 建立科学的风险识别方法体系。
2. 对风险识别方法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
3. 利用历史事件。
4. 建立损失事件数据库。
行政事业单位进行风险评估时,既要考虑预期事项也要考虑非预期事项,对可能对组织存在重大影响的非预期的潜在事项和预期事项的风险都要进行评估;同时,既要考虑固有风险,也要考虑剩余风险。
三、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程度等进行描述、分析、判断,并确定风险重要性水平的过程,是风险评估的独立环节。
风险分析的程序主要包括:分析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捕捉风险征兆,确定风险的存在;分析风险可能性即风险发生的概率;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影响。
风险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
1. 定性分析法。
2. 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大部分是建立在数学模型基础上的,其步骤一般是:
(1)列出构成风险的所有要素(风险因子); 要素确定其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的水平;
课堂练习 [多选]
风险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 )。
A.定性分析法
B.定量分析法
C.评分法
D.打分法
2)对所有风险( 显示本题答案
答案:ABCD
【答案】ABCD
(3)计算累计各风险要素的数值或货币金额。
对定量分析来说,有两个指标是最为关键,一个是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另一个就是风险事件对目标影响的程度。
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用概率来表示,风险事件对目标影响程度一般用损失金额来表示。
3. 评分法。
4. 打分法。
5. 风险问题清单法。
风险问题清单的制定必须经过四个步骤:
(1)识别可以接受的最高风险;
(2)合并和组织风险;
(3)制定一个标准的风险清单和风险术语表;
(4)精简风险问题清单。
风险问题清单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①外部风险包括:环境、灾难、金融市场、风险评级;②内部风险包括:人力资源、诚信正直、信息和技术、会计和财务报告。
以上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
四、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是在风险识别、风险分析的基础上,评估风险对单位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确定风险的重要性水平的过程。
风险评价的关键点有:
1. 对于重要事项面临的重要风险可能带来的重大影响。
2. 应当按照风险可能带来的影响程度的大小。
3. 应当对重要风险予以特别的关注。
五、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是根据风险分析的结果,结合风险承受度,权衡风险与收益,确定风险应对策略,使剩余风险处于期望的风险容限范围之内的应对策略。
风险应对策略一般有四种基本类型:风险回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担、风险承受。单位应当综合运用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1. 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单位对超出风险承受度的风险,通过放弃或者停止与该风险相关的业务活动以避免和减轻损失的策略。
单位在选择风险回避策略时必须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① 某些风险即使能够规避,但从单位管理绩效角度而言也许不可行;
② 某些风险可以规避,但其潜在利益将大大超过潜在损失;
③ 规避某些风险的同时产生了新的风险。
2. 风险降低。
风险降低是指单位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准备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是把不利风险事件的概率和影响单独或一起降低到可以接受的限度的策略。
3. 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行政事业单位就是借助他人力量,将风险的所有权转移给最有能力抓住对项目有利的机会的第三方,采取业务分包、购买保险等方式和适当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的策略。
4. 风险承受。
风险承受是单位对风险承受度之内的风险,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不准备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的策略。
第四节 行政事业单位风险评估的监督和评价
风险评估的监督和评价过程,包括:监督和评价风险识别的充分性;风险分析的合理性;风险评价的准确性以及针对这些风险所采取风险应对策略的恰当性。
风险评估的监督和评价应主要考虑:
(一)单位是否已建立、沟通整体目标,并辅以具体策略和具体管理服务活动的开展计划:
(二)单位是否已建立风险评估制度并保证运行,包括识别风险、估计风险的重大性、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确定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
(三)单位是否建立一套广泛适应的风险决策判断标准,即根据风险严重程度和单位的风险承受程度确定不同的决策。
(四)单位是否已建立某种机制,识别和应对可能对单位产生重大且普遍影响的变化,如在学校建立学生人身安全风险管理组织等;
(五)风险控制管理部门是否建立了某种流程,以识别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风险应对措施的调整机制是否运行有效。
(六)单位是否持续获得风险变化信息,有效地控制、管理风险,对重要风险进行实时监控,防范新风险的产生。
行政事业单位风险评估是一个持续的反复的过程,风险评估一次并不能一劳永逸。
第五节 风险评估实务案例
【案例】xx市政府完整的政府采购制度
不同方式下的采购业务流程有所差别的,以招标采购方式下的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制度为例,其采购流程如下:
第一步,接受委托。
第二步,供需调查。
第三步,发布招标公告或招标邀请函。
第四步,发售招标文件。
第五步,接标。
第六步,开标。
第七步,评标。
第八步,签订合同。
第九步,提供货物、工程、服务。
第十步,验收。
第十一步,结算。
第十二步,归档。
【案例分析】这一采购程序在应用初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经过了7个年头后,在实际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可能成为今后政府采购工作的障碍。
下面主要从几个易失控的环节(如上述第一步、第三步、第四步、第五步)进行简要分析。
1. 风险评估
① 预算管理失效。
② 由于其只在本市的报纸和电台发布招标公告,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竞争的范围,属于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也违反了政府采购公开、公平的原则。
其次政府采购法将保护民族产业作为自己的一个目标,这虽然在短期内扶持了我国企业,但从长远来说,对于民族产业的发展有害而无益。
③ 由于未对标书费规定一个相应的标准,使得采购中心可以自己定价。
④聘请的专家多年来一直是少数几个人,各方面的专家供应商都很清楚,这也就使得评标的效果大打折扣。尤其是在评标过程中,采购实体 __是主要的,也使得采购活动的公平性受到影响。
2. 关键控制点的确定
第一,要从源头上制止预算管理失效。
第二,要在政府采购报上刊登采购招标信息,以保证政府采购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实现。 第三,要由制度来规定标书费的收取。
第四,要规范评标方式。
3. 案例对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启示
从上述案例我们可知,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应在全面、深入了解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和业务活动的基础上,画出每个业务的流程图,%c《》出自: :/baogao/baogaogeshi/74468.html 请保留,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