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先秦诸子散文教学的难点漫谈

2020-02-23 来源:客趣旅游网
《先秦诸子散文》教学的难点漫谈 一、开设先秦诸子散文的重要意义

高中是一个学生精神心灵健康圆满发展的重要时期,需要多方面的精神食粮,在学生的作文、周记中,孤陋寡闻、见识短浅、精神疲软等心灵疾患时有发生,展现了人文精神的缺失。所以,先秦诸子散文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人教版诸子散文选读展现了中华民族思想的精华,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都应该成为我们这一代人成长的支柱。

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为普通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之一,所选材料采自《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这七部经典。先秦诸子活跃于春秋战国这样一个风云激荡的历史舞台上,其时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组织皆有根本的改变,社会迅速剧烈的变化孕育了伟大的思想者。诸子百家争鸣,他们的散文以其思想的深邃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泉,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易中天教授说“学者有传播传承文化的义务。”其中国学的复兴是关键。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担负起这样一个任重道远的教学工作,让学生在先秦诸子学习中感受经典魅力,陶冶性情,在精神层面赋予继承传统文化的义务。 二、教学难点及避免误区

教材选取了先秦诸子散文一些重要的篇章,分为七个单元,组成系列专题。这些专题包含着深刻的社会人生智慧,是各家思想和智慧的结晶,具有巨大的现实启发意义。如何利用好这些专题完成“课标”所规定的目标,是摆在广大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1 教师面临的难题——课时紧。

一个模块36个课时,扣除测试讲评时间外,最多只有30个课时用于文本教学。以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以下简称《诸子选读》)例,该书共七个单元,涉及《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等,每单元平均只有四课时,课时的不足很容易导致教师为赶进度而蜻蜓点水,或拘泥于文言文的字词句的讲解,或因先秦诸子散文思想性强,就把该课程上成思想政治课。从而失去了选修课开设的初衷。 2教学需避免的两个误区

2.1不能等同于必修阶段的古文去教学,而过分强化文言知识的基础训练。

《先秦诸子选读》思想性非常强,艺术特点鲜明。教学中需要教师的讲解点拨,要防止教学过程中出现偏差。我们不能因为先秦散文是文言文,就把它等同于必修阶段的古文去教学,而过分强化文言知识的基础训练。正如钱穆先生说,意谓解《论语》,难在义蕴,不在文字。[1]对文言知识,可充分放手,鼓励学生利用工具书、图书馆、互联网等独立解决或合作解决,教师只需对难点作适当点拨。

2. 2我们不能因为先秦诸子散文思想性强,就把该课程上成思想政治课。 对先秦诸子的思想进行梳理探究,并结合实际研讨都是必要的,但语文选修课仍然是语文课,重点要放在“读”和“研”上,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与接受人文教化二者不可偏废。我们也不能因为“先秦诸子选读”是选修课而教学目标不明、教学内容随意、教学评价淡化,对学生缺少具体要求,教学形式过于自由,把该课当作了课外活动课。教学中必须予以充分重视,根据课程特点,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选修课的教学是个新课题,也是个难题,怎样教和学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需要我们不断地摸索前进,创新发展。 三、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同类型的选修课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均不同……选修课要特别注意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选修课在“共同基础,多样选择”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立足于必修课程基础上的拓展和提高,着眼于学生自我规划和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应采取于必修课有别的方式方法。究竟如何教学,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有一定的想法。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查阅工具书解决课本的文言文基础,疏通文意,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专

题学习入手,注重人文思想的传播。 1专题探究学习

选修课教学是以必修课为基础的教学,要求应当更高一点。学生在必修课程以及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先秦诸子散文,但那是零星点滴的,《先秦诸子选读》是专题课程,是对先秦诸子散文比较全面系统的介绍。从某种意义上说,选修课都是专题学习,而选修课程的教科书也大都是一种专题式结构。《先秦诸子选读》选用的是儒道、墨、法四家散文中重要的篇章,每个单元即为每家思想文化专题。我们可以根据单元内选文内容,还可自主组织新的学习专题。

教师课前要对先秦思想有深入的了解,可利用现当代有关先秦诸子哲学思想和文学成就方面研究的成果,如钱穆先生《论语新解》,林语堂先生的《国学拾遗》,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易中天先生《我读先秦诸子一二三》等,以便对诸子思想有整体宏观的认识和细致的深入。

教材并不一定全部教完、学完。在整体把握教材结构的前提下,教师需对教材进行加工整合。笔者在进行教学时 着眼于深化学生的人文知识,选择对中国文化具有根本影响力儒道思想,《论语》《孟子》《荀子》《庄子》《老子》等单元做重点讲解,每单元平均用时可达8课时,基本上可以保证教学需要。 2 人文思想传播

先秦诸子散文是各家及其成员思想的表现,充满了卓绝的智慧,他们都关注和思考着现实社会与人生中的种种问题,提出了深刻的认识并为解决问题开出了方子。诸子思想有些已不适应时代发展,如老庄的消极无为、顺应天命,教学中也应予以重视,可结合现代社会现实,让学生展开讨论,辨清真相,消除负面影响。

注重道德与伦理教育。孔子针对现实社会秩序的紊乱及仁爱忠恕之心的缺失建立“仁”的学说,在人文精神上是人的内心和外在的宇宙和谐;孟子针对功利主义和君王暴政发出“行仁义”“施仁政”主张;庄子“安时处顺、以无用为大用、尊生”思想体现了对生命价值和尊严的尊重,对处于无路可走境遇人们的关怀……教学中可充分利用材料,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其中传播的人文精神,所展现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可以给学生崇高的震撼:

第一、坦荡浩然,自强不息的精神。《论语》中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面对浑浊的社会现实,不屈不挠的勇于承担;《孟子》说“我善养吾浩然正气”。人生在世,必须有所作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对社会要有所贡献。 第二、懂得宽宏感恩。《论语》中樊迟问仁,孔子说: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人;人要总抱有一种感恩的心态,善待他人,感老师之恩,感朋友之恩,感社会之恩。

第三、中国最讲中庸之道,讲和谐。那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和谐,更关键的是一种自己心境的和谐。如林语堂先生说,儒家和道家不过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一种属于活动的,有为的,相信的一面;一种属于静观的,怀疑的,惊异的,使生活笼罩着如梦性质的一面。[2]儒家和道家从来就是展现人性的执着追求和智慧谦卑的精神。

教学中可以课内外结合,处理文本前后贯通,精心整合,大胆取舍。教学节奏可适当加快,压缩时间,为学生自主研习和探究留下更大的空间。在较为全面地领悟先秦诸子思想智慧的同时,注意与时代特点结合起来分析研究人文精神,欣赏总结,交流论辩,在多样的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文化品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