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06815907 U(45)授权公告日 2017.12.29
(21)申请号 201720355726.6(22)申请日 2017.04.07
(73)专利权人 上海勤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00336 上海市徐汇区吴中路39号1幢
1701-1703室(72)发明人 任光耀 杨衍瑞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11429
代理人 王菊花(51)Int.Cl.
E04H 5/02(2006.01)E04H 12/00(2006.01)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5页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机房位于地下的通信基站(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房位于地下的通信基站,包括基座、塔身、换气单元和机房单元,换
机房单元气单元包括第一通风管和第二通风管,
包括支座、机房、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第一支撑组件包括液压缸和支撑盘,第二支撑组件包括气缸、限位块和支杆,该机房位于地下的通信基站中,机房单元设置在基座一侧的地底下,可以节省地面资源,同时可以防止被破坏或者被盗窃。由于地底温度较为稳定,因此机房内的温度也会相对稳定。另外,该位于地底下的机房可以通过支撑机构升上地面,便于一些机房内部改造和维护。CN 206815907 UCN 206815907 U
权 利 要 求 书
1/2页
1.一种机房位于地下的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塔身(2)、换气单元和机房单元;
所述塔身(2)竖向设置在基座(1)上,所述机房单元位于基座(1)的一侧,所述机房单元通过换气单元与塔身(2)连接;
所述换气单元包括第一通风管(3)和第二通风管(4),所述第一通风管(3)竖向设置在塔身(2)的内部,所述塔身(2)的顶部设有第一风口(5),所述第一通风管(3)的顶部与第一风口(5)连通,所述第二通风管(4)的一端与机房(7)单元连通,所述第二通风管(4)的另一端伸入塔身(2)且与第一通风管(3)连通;
所述机房单元包括支座(6)、机房(7)、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所述支座(6)为顶部设有开口的腔体,所述支座(6)的四个内壁上均设有滑槽(8),所述支座(6)的四个内壁上均设有多个限位孔(9),所述机房(7)设置在支座(6)内,所述机房(7)的四个外壁上均设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与滑槽(8)匹配,所述滑块(10)位于滑槽(8)内,所述滑块(10)与滑槽(8)滑动连接,所述机房(7)的顶部设有第二风口(11),所述第二风口(11)与第二通风管(4)连通;
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液压缸(12)和支撑盘(13),所述液压缸(12)设置在机房(7)的下端面,所述液压缸(12)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所述液压缸(12)的输出轴与支撑盘(13)的上端面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有若干个,各第一支撑组件在机房(7)的下端面均匀设置;
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气缸(14)、限位块(15)和支杆(16),所述限位块(15)设置在机房(7)的下端面,所述限位块(15)上设有通孔(17),所述通孔(17)为水平贯穿孔,所述支杆(16)水平设置,所述支杆(16)穿过 通孔(17),所述支杆(16)与限位块(15)滑动连接,所述气缸(14)的输出轴与支杆(16)同轴设置,所述支杆(16)的轴线与支座(6)内壁所在平面垂直,所述支杆(16)与限位孔(9)正对设置,所述第二支撑组件有若干个,各第二支撑组件在机房(7)的下端面均匀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位于地下的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7)的顶部设有第一防盗门(18)。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房位于地下的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7)内部设有爬梯,所述爬梯位于第一防盗门(18)的下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位于地下的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7)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防盗门(19)。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位于地下的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7)的顶部设有排水孔,所述机房(7)的内部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一端与排水孔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位于地下的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身(2)的顶部设有避雷针(2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位于地下的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身(2)上设有天线平台(2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位于地下的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6)的下方设有加强板(22),所述加强板(22)包括框架和若干个交错设置在框架内的加强条。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位于地下的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房(7)内部设有
2
CN 206815907 U
权 利 要 求 书
2/2页
电磁阀,所述第二风口(11)与电磁阀连通。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房位于地下的通信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机 房(7)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与烟雾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均与电磁阀电连接。
3
CN 206815907 U
说 明 书
一种机房位于地下的通信基站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基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房位于地下的通信基站。背景技术
[0002]广义的通信基站,是基站子系统(BSS,BaseStationSubsystem)的简称。以GSM网络为例,包括基站收发信机(BTS)和基站控制器(BSC)。一个基站控制器可以控制十几以至数十个基站收发信机。而在WCDMA等系统中,类似的概念称为NodeB和RNC。[0003]狭义的通信基站,即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是无线电台站的一种形式,是指在一定的无线电覆盖区中,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电话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无线电收发信电台。随着通信技术地不断发展,通信铁塔基本遍布了整个国土内,而现有的通信铁塔并不具有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
[0004]现有的通信基站大多包括铁塔和机房,现有的机房一般安置在铁塔的附近,除了维护的时候,平时机房都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因此经常会出现通信机房被盗或者被破坏的情况。另外通信铁塔一般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这对于一些地价昂贵的地方来说,代价十分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机房位于地下的通信基站。
[0006]本实用新型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房位于地下的通信基站,包括基座、塔身、换气单元和机房单元;
[0007]所述塔身竖向设置在基座上,所述机房单元位于基座的一侧,所述机房单元通过换气单元与塔身连接;
[0008]所述换气单元包括第一通风管和第二通风管,所述第一通风管竖向设置在塔身的内部,所述塔身的顶部设有第一风口,所述第一通风管的顶部与第一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通风管的一端与机房单元连通,所述第二通风管的另一端伸入塔身且与第一通风管连通;[0009]所述机房单元包括支座、机房、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所述支座为顶部设有开口的腔体,所述支座的四个内壁上均设有滑槽,所述支座的四个内壁上均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机房设置在支座内,所述机房的四个外壁上均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匹配,所述滑块位于滑槽内,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机房的顶部设有第二风口,所述第二风口与第二通风管连通;
[0010]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液压缸和支撑盘,所述液压缸设置在机房的下端面,所述液压缸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所述液压缸的输出轴与支撑盘的上端面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有若干个,各第一支撑组件在机房的下端面均匀设置;[0011]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气缸、限位块和支杆,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机房的下端面,所述限位块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为水平贯穿孔,所述支杆水平设置,所述支杆穿过通孔,所
4
CN 206815907 U
说 明 书
2/4页
述支杆与限位块滑动连接,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与支杆同轴设置,所述支杆的轴线与支座内壁所在平面垂直,所述支杆与限位孔正对设置,所述第二支撑组件有若干个,各第二支撑组件在机房的下端面均匀设置。[0012]作为优选,为了使当机房位于地下时工作人员能方便进出,所述机房的顶部设有第一防盗门。
[0013]作为优选,为了给工作人员进出机房提供方便,所述机房内部设有爬梯,所述爬梯位于第一防盗门的下方。[0014]作为优选,为了在机房升出地面时能方便进入,所述机房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防盗门。
[0015]作为优选,为了防止机房内部积水,所述机房的顶部设有排水孔,所述机房的内部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一端与排水孔连通。[0016]作为优选,为了防止雷击损坏塔身,所述塔身的顶部设有避雷针。[0017]作为优选,为了方便安置天线,所述塔身上设有天线平台。[0018]作为优选,为了加固支座,所述支座的下方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包括框架和若干个交错设置在框架内的加强条。[0019]作为优选,为了能控制机房的通风,所述机房内部设有电磁阀,所述第二风口与电磁阀连通。
[00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机房位于地下的通信基站设计巧妙,可行性高,机房单元设置在基座一侧的地底下,可以节省地面资源,同时可以防止被破坏或者被盗窃。由于地底温度较为稳定,因此机房内的温度也会相对稳定。另外,该位于地底下的机房可以通过支撑机构升上地面,便于一些机房内部改造和维护。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2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房位于地下的通信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房位于地下的通信基站的机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002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房位于地下的通信基站的机房的仰视图。
[0025]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房位于地下的通信基站的支座内壁的结构示意图。[0026]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机房位于地下的通信基站的限位块15的结构示意图。[0027]图中:1.基座,2.塔身,3.第一通风管,4.第二通风管,5.第一风口,6.支座,7.机房,8.滑槽,9.限位孔,10.滑块,11.第二风口,12.液压缸,13.支撑盘,14.气缸,15.限位块,16.支杆,17.通孔,18.第一防盗门,19.第二防盗门,20.避雷针,21.天线平台,22.加强板。具体实施方式
[0028]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0029]如图1-5所示,一种机房位于地下的通信基站,包括基座1、塔身2、换气单元和机房单元;
[0030]所述塔身2竖向设置在基座1上,所述机房单元位于基座1的一侧,所述机房单元通
5
CN 206815907 U
说 明 书
3/4页
过换气单元与塔身2连接;
[0031]所述换气单元包括第一通风管3和第二通风管4,所述第一通风管3竖向设置在塔身2的内部,所述塔身2的顶部设有第一风口5,所述第一通风管3的顶部与第一风口5连通,所述第二通风管4的一端与机房7单元连通,所述第二通风管4的另一端伸入塔身2且与第一通风管3连通;
[0032]所述机房单元包括支座6、机房7、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所述支座6为顶部设有开口的腔体,所述支座6的四个内壁上均设有滑槽8,所述支座6的四个内壁上均设有多个限位孔9,所述机房7设置在支座6内,所述机房7的四个外壁上均设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与滑槽8匹配,所述滑块10位于滑槽8内,所述滑块10与滑槽8滑动连接,所述机房7的顶部设有第二风口11,所述第二风口11与第二通风管4连通;[0033]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液压缸12和支撑盘13,所述液压缸12设置在机房7的下端面,所述液压缸12的输出轴竖直向下设置,所述液压缸12的输出轴与支撑盘13的上端面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组件有若干个,各第一支撑组件在机房7的下端面均匀设置;[0034]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气缸14、限位块15和支杆16,所述限位块15设置在机房7的下端面,所述限位块15上设有通孔17,所述通孔17为水平贯穿孔,所述支杆16水平设置,所述支杆16穿过通孔17,所述支杆16与限位块15滑动连接,所述气缸14的输出轴与支杆16同轴设置,所述支杆16的轴线与支座6内壁所在平面垂直,所述支杆16与限位孔9正对设置,所述第二支撑组件有若干个,各第二支撑组件在机房7的下端面均匀设置。[0035]作为优选,为了使当机房位于地下时工作人员能方便进出,所述机房7的顶部设有第一防盗门18。
[0036]作为优选,为了给工作人员进出机房提供方便,所述机房7内部设有爬梯,所述爬梯位于第一防盗门18的下方。[0037]作为优选,为了在机房升出地面时能方便进入,所述机房7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防盗门19。
[0038]作为优选,为了防止机房内部积水,所述机房7的顶部设有排水孔,所述机房7的内部设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一端与排水孔连通。[0039]作为优选,为了防止雷击损坏塔身2,所述塔身2的顶部设有避雷针20。[0040]作为优选,为了方便安置天线,所述塔身2上设有天线平台21。[0041]作为优选,为了加固支座,所述支座6的下方设有加强板22,所述加强板22包括框架和若干个交错设置在框架内的加强条。[0042]作为优选,为了能控制机房的通风,所述机房7内部设有电磁阀,所述第二风口11与电磁阀连通。
[0043]作为优选,为了使当机房发生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电磁阀,所述机房7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与烟雾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均与电磁阀电连接。由于“烟囱效应”,当发生火灾时火势会增大,因此及时地关闭电磁阀能减小火势。[0044]该机房位于地下的通信基站中,机房单元设置在基座一侧的地底下,正常情况下,工作人员可从位于机房7顶部的第一防盗门18进入机房7内。换气单元的工作原理为:机房7内的热空气会通过第二通风管4进入第一通风管3并从第一风口5排出,而冷空气则会经过第一通风管3和第二通风管4后进入机房7内,实现机房内空气的流通,对于位于地底下的机
6
CN 206815907 U
说 明 书
4/4页
房7来说该方式格外适用。机房单元中第一升降组件的工作原理为:若干个液压缸12可以用于将机房7顶起,由于机房7的侧壁设有第二防盗门19,在需要向机房7中运送大型设备的时候,可以将机房7升起后从第二防盗门19进入。第二支撑组件的工作原理为:气缸14将支杆16顶出,支杆16的一端伸入限位孔内,在将机房7顶起时可以更好地进行支撑。[0045]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机房位于地下的通信基站设计巧妙,可行性高,机房单元设置在基座一侧的地底下,可以节省地面资源,同时可以防止被破坏或者被盗窃。由于地底温度较为稳定,因此机房内的温度也会相对稳定。另外,该位于地底下的机房可以通过支撑机构升上地面,便于一些机房内部改造和维护。
[0046]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7
CN 206815907 U
说 明 书 附 图
1/5页
图1
8
CN 206815907 U
说 明 书 附 图
2/5页
图2
9
CN 206815907 U
说 明 书 附 图
3/5页
图3
10
CN 206815907 U
说 明 书 附 图
4/5页
图4
11
CN 206815907 U
说 明 书 附 图
5/5页
图5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