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探索

2022-10-24 来源:客趣旅游网
教育经济 ■■■■●■●■■■■●●●■■■■■■●■_I■■■■●●一 PORARY ECONoMICS 【摘要】本文通过对校企合作内涵的阐述、现状的介绍,分 析总结了我国目前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和探索适合 新形式下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探索 教育部长袁贵仁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指出:深度构建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合作机制。以深化产教 结合、校企合作为目标,推动建立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 与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 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ol1112 号)中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 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 主要任务。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 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围绕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 设,服务中国创造战略规划。 校企合作的目标是为企业培养其发展所需的高端技能型 人才,而这一目标,仅仅靠高职院校自身是难以实现的,必须要 企业将人才培养作为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积极主动的参与。企 业要想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拥有良好的人力资 源支撑平台,能打造大批具备高素质的技术人员,而这一切都 可以通过开展校企合作来实现。校企合作特别是工科类专业校企 合作运行机制的研究对企业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校企合作的基本内涵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教育部2002 年以来提出:建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 方针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2005年《国务院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将这种模式提升到国务院决定的高 度,明确提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温 总理对此也有专门的指示,他2007年11月在大连视察职业学 校时指出:把教学、求知和做事结合在一起,做中学、做中教,做 中学才是真学,做中教才是真教。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 展的方向,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 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 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 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校企合作”不仅是办学 层面上的概念,也是一种办学模式;“工学结合”不仅是人才培 养层面上的概念,更是一种育人模式。校企合作的基本内涵是 产学合作,是“工学结合”的基础;工学结合是实施校企合作教 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7D 《当代经济)2014年第13期 二、目前我国校企合作的现状 1、学校层面 (1)高职院校自身的优势不明显。高职教育工学结合贯穿 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校企合作的深度 和广度决定工学结合的程度和质量。同时,作为一种与社会经 济关系最为密切和直接的高等教育类型,高职教育要实现人才 培养、终身教育、技术创新、社会服务等功能,必须与行业企业 紧密合作,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目前对“校企合 作、工学结合”办学理念认识不足,专业设置和与社会需求仍有 脱节。高职院校的实训设备设施、实训场地不够,无法满足学生 的基本技能训练。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严重不足,相关调研显 示,我国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占77%,但其中很多是仅参加了 一次培训、考取了一个职业资格证书就能成为“双师”的,真正 具备有较高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能独立指导学生完 成实训的双师素质教师严重不足,能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 开发的更是少之又少。 (2)高职院校负担压力过重。当前高职院校在与企业的合 作中,既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发起者,同时也是组织者、 策划者和实施者,在出现问题和困难时,又是主要的解决者、协 调者。在实施校企合作之前,学校要找市场、找资源,找与专业 对接的合作企业,不仅要了解、掌握行业动态、发展趋势和前 景,还要处理协调、企业和行业部『、-3的关系。校企合作意向确立 之后,学校不仅要考虑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要考虑如何建立 相关机构和组织,包括运行体制机制,甚至要与企业商讨学生 顶岗实习的工时和实习待遇等等,这种单纯依靠学校的“校企 结合”,只会导致学校、企业的关系不稳固、不牢靠、不持续。 (3)传统的教学管理过程无法满足现代职业教育需要。由 于教 ̄N/-]习惯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对下企业、进车间指导 实习实训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在教学质量监控上,由于学生分 散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地点实习,实习成绩的考核很难统一 标准,而当前多数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质量监控仍停留在末端检 验阶段,缺乏过程管理和实时动态监控,使工学结合的效果大 打折扣。 2、企业层面 大多数企业认为人才培养是高校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导致 “校企合作”只停留在单纯选择人才的层面,企业被动地进行捐 资助学,基本不参与或很少参与人才的培养。企业参与校企合 作的动力和能力不足,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往往追求片面的经 济利益最大化,只对能立即带来眼前利益的成熟技术感兴趣, 没有把职业教育中的育人功能融入企业价值链,不会主动承担 _—●●●_●●______________一 —_●■■■■■■■■_C ONTEMPORARg ECON CS ——■■_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任务。还有些企业特别是中小 企业缺乏资金,无力或不愿意与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 另外,由于彼此缺乏信任和感情基础,绝大多数企业不愿 意让实习生接触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机密。甚至部分企业把 评价标准必须将教育标准、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统一起来。学 生在企业学习期间,要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了解融人企业文化。 按照企业实际工作的标准,开展教学、作业批改和工作考核等 工作。 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让学生去跑推销、做业务,置学生的人身 财产安全于不顾。 3、政府层面 (3)多种形式推进机制。一是社会主导,企业和学校协助。 院系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同建立稳定的实训基地。二是专业为 主,工学结合。学校各院系根据企业的需要参与企业的市场分 国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但是并没有从法律层面 上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对校企合作中的学校和企业 双方应该承担的权利和义务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尤其是对 企业的利益力度保护不够。例如,对捐资助学、接受学生顶岗实 析、发展规划、产品开发、人员培训、技术攻关等方案的制订和 实施,总结规律并在教学中反应出来。三是中介牵线,培训与学 习相互融合。学校各院系通过行业协会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将 注册制度、认证制度的标准纳入教学,提高学生创业就业能力。 3、完善职业教育国家制度 习并支付报酬的企业,虽说可以给予相应的税收减免优惠,但 具体按什么规定、享受什么优惠政策,没有明确的实施准则和 详细说明。 三、新形式下校企合作有效途径探索 当前重点建设的国家制度包括:校企合作制度,现代学校 制度,教师培养培训制度,教师企业实践制度,经费投入保障和 学生资助制度,集团化办学制度,招生考试制度,督导评估制 度,就业准入制度等。只有将这套制度建立、完善起来,职业教 育的发展才有根本的保障。 4、建立校企双方利益驱动机制 1、建立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内部良性互动机制 (1)建立董事会制度。建立校企间平等互利、责权明晰、双 向互动的董事会制度,董事会下可考虑设理事会、人才培养专 业委员会等,从制度层面规范校企双方的责权关系。董事会从 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办学基础设施到办学经费投入, 都应进行指导和监督,并从办学经费和教学科研经费、教学设 备设施等方面给予支持与投入。 (2)建立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委员会。合作委员会能促进 随着校企合作形式的多元化,校企合作不应当是学校单方 面的追求,校企能否长期合作,取决于双方是否能找到一个利 益平衡点。只有正确认识双方的利益,注重构建双赢的利益驱 动机制,才能保证校企合作更为持久和深入。 5、完善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 学校与企业合作,并为企业提供服务,其基本宗旨是研究技术 发展的趋势,促进高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通过为企业提 校企合作的根本目标是使高等职业学校培养适应社会和 企业所需求的高端技能性专门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 力。为此,学校可以通过举办或参加各级专业技能赛事、优秀校 友报告会等多种形式来激励在校学生对高技能型人才的认识, 使他们对校企合作提高技能充满希望与决心。 四、结束语 供多元化服务,协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发现的技术和管理问 题,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能力;同时促进高职 院校的建设和发展。 (3)建立高职产业集团。袁贵仁部长在{2012年全国教育工 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谈到“推广建立集团化办学机制。发挥政 府、行业的作用和企业、院校的优势,实现教育与产业、学校与 在当前的背景下,如何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是 关键。而高职院校也应对社会经济的现实要求作出十分快速的 企业紧密衔接,成立行业性职教集团近500个”。高职院校要积 极参与组建或参加有关的职业教育集团,努力在集团化办学中 反应,立足自身专业优势和行业特点,潜心钻研、精心实践,这 样才能适应产业和行业发展的需要。“让学校跟着社会走”,让 “让企业追着学校跑”,最大限度地发挥学院和企业双方的积极 性和主动l生,通过学院和企业的良性互动,增强学院办学活力, 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优势和校企“双赢”的动力机制,确保高职 发挥示范引领、骨干支撑和中心辐射作用,大力开展方式多样 的合作办学。 2、建立校企合作培养人才运行机制 (1)持久的社会动力机制,倡导“工学结合”。一是将“校企 合作、工学结合”作为一种发展职业教育和加强校企之间联系 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提高合作企业的生 产力和竞争力。二是将政府、行业、学校、、企业和从事这项事业 的领导和专业人员聚集起来,共同支持和促进“校企合作、工学 结合”,解决学校教育发展中面临的在现代社会如何使受教育 【参考文献】 【1】陈春泉、王成云:推进校企深度合作的思考Ⅱ].中I*1培训, 2011(1). 者掌握职业技能、学会如何生存与工作的主要问题。三是通过 学习与工作相结合,使高校的教育教学适应社会和企业发展需 求,有效地培养具有现代竞争所需要的专门人才。 (2)完善的保障运行机制。一是建立校企双方的管理协调 机构,负责协调处理校企合作中出现的有关问题。二是通过建 立校企经费核算机制,为企业参与课程开发提供动力来源。三 【2]胡艳曦、曹立生、刘永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瓶 颈及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09(1). [3】庞旭东: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共同发展D】.青海教育,2009(Z1). [4】张红艳: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政策研究综述U].现代企业教育, 2008(2). [5】袁贵仁:201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2012—01—07. (责任编辑:胡婉君) 《当代经济}2014年第13期 7D9 是引导企业必须参与到课程标准的制定和质量监控上来。课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