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文本解读
(1)时代背景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1906年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段。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1904—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来放弃了医学,开始从事文学活动,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
1900年,帝国主义国家为了镇压义和团起义,维护在中国的利益,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沉痛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政治体制的进步,但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先天不足和后天畸形发展,资产阶级没有真正掌握实权,所以这种所谓的民主体制实际上只是地主阶级为扼制革命而采取的自救措施.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继续陷于苦难的深渊。
这篇课文是回忆性散文。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这篇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生活的文章,就是在这时期写的。
(2)文题诠释
《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早年留学日本期间,正值日俄战争,许多日本人深受狭隘民族主义的毒害,但藤野先生毫不受恶劣空气的影响。鲁迅深切感受到藤野先生人格的伟大,怀着感激的心情,颂扬了他的师德,颂扬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3)主旨
本文通过作者对日本留学期间同藤野先生交往的生活片段的回忆,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和深沉的怀念。同时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要同反动派战斗到底的决心。
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是一篇很著名的散文。特别是它有助于我们了解和研究鲁迅先生早期的生活和思想,因此,倍受研究者们和教学者们的重视。可是,这篇文章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呢结构又是如何呢对此,各自的理解就很不一致了。因此,笔者愿就这一问题谈点个人的粗浅看法,以向同志们请教。
(一)
有的同志认为,《藤》文“主要是写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生活片段”的。据此,他们把全文分成了三大部分:一、东京见闻;二、仙台生活片段;三、离开仙台之后。我认为,这种分段是直接与如上的所谓主题相矛盾的。我们知道,作者鲁迅先生于1906年离开仙台之后,1909年便回到了祖国,而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是1926年了。可见,作者在“离开仙台之后”的二十年中,其绝大部分时间是在中国度过的,这怎能算是他在日本的“留学生活”呢即使是在1906到1909的三年时间之内,作者虽在日本,但也不再是属于“留学生活”了,而是从事了别的工作。既然如此,我们怎能把作者“离开仙台之后”的这二十年间发生的事情,统统算作是“写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生活片段”呢显然,这是很不妥当的。
不但第三部分的内容与如上的主题是相矛盾的,即使是前两部分的内容也是与如上的主题不相吻合的。不可否认,在前两部分之中,确实是写了一些“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生活片段”。但问题是,作者写《藤》文的主要目的究竟是什么呢是要反映他在“日本留学期间的生活”(简称“留学生活”)的全貌或概况呢,还是仅仅就是为了要写一些“生活片段”而已呢如果是前者,那么他就应该紧紧围绕着“留学生活”这一主题去写,就应该通过若干个“生活片段”既有重点又较全面地把他的“留学生活”的全貌或概况反映出来,从而使他的文章能够带上一些浓厚的“资料性”或“文献性”的色彩在内。可是,我们细读原文之后,却基本上感觉不到这些。相反,与“留学生活”有关的一些重要情况或基本情况,在文中基本上却都没有反映出来。
就拿文章开头的两个自然段来说吧,就是这样。我们知道,作者是于1902年到达日本的,曾在东京的弘文学院补习日语两年,1904年结业之后才转入仙台医专。可以想象,作者在东京的两年时间之内,所见所闻一定不少,因此,可写的“生活片段”也一定不少。可是,作者却只写了上野的“清国留学生”和“中国留学生会馆”这样两件事,其余的却一概未写。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说在两年多的时间之内,作者只经历过这么两个“生活片段”
吗显然是不会的,更何况作者对这两个“生活片段”本身也并不喜欢,甚至还很有些反感呢!既然这样,那么,作者为什么却只写了这样两件事,而不写其余的呢再说,仅从这两个自然段本身来看,并不能使读者意识到作者曾在东京度过了长达两年的“留学生活”,而只会使人感到,作者好像是到了东京不久便又离开了那里似的。从“资料性”或“文献姓”的角度来说,这将会给读者造成极大的误解。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看来,只能有一种解释,这便是:作者在《藤》文中并不是在着意写他的“留学生活”,尽管文中的一些事情确实与此有关。
作者在写他到了仙台之后的这一部分时,也是如此。无疑,作者在这里确实是写了一些他在仙台的“生活片段”。但是,我们完全可以设想,作者在仙台的“生活片段”一定还有很多,难道那些都与他的“留学生活”这一主题无关吗显然不是。那么,作者为什么不写那些事呢为什么只着重地写了藤野先生一个人呢难道说,在仙台医专的两年留学生活中,只有藤野先生一个人给他上过课吗显然更是不会的。从“资料性”或“文献性”的角度来看,《藤》文中所写的那些“生活片段”,是不足以反映出他在仙台医专两年的“留学生活”的全貌或概况的。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看来,还是只能有如上那种解释,这就是:作者在《藤》文中虽然确实是写到了一些他在日本留学期间的“生活片段”,但作者的目的却不是要通过这些“生活片段”去反映自己当年在日本的“留学生活”的全貌或概况的。
如此说来,难道作者仅仅是为了毫无目的地去写一些“生活片段”而已吗显然更不是。如果是,那么请问:作者为什么只写了这样一些“生活片段”,却未写另外一些“生活片段”呢可见,他还是有目的、有选择的。当然,这目的决不在这“生活片段”本身,而是在别的方面。
总之,认为《藤》文“主要是写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生活片段”的观点,是不符合原文的实际情况的,也是不符合作者的写作意图的。至于有人说,《藤》文中“描写了作者
在日本的所见、所闻、所感”的观点,那则更是错误的,是更不符合原文的实际情况和作者的写作意图的,这里就不去细说它了。
(二)
也有同志认为,《藤》文的主题不是“一个方面”,而是“两个方面”;不是单纯地只写了藤野先生,而是在写藤野先生的同时,作者也写了他自己,即“追述了自己当年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由学医到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表现了自己要同反动派战斗到底的坚强决心”,因此,“全篇洋溢着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等等。他们认为,“一个方面”的观点是不全面的,只有把如上“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是全面的,才是正确的。可我认为,这“两个方面”的观点从形式上看是比较全面了一些,但从实质上看却仍然是不符合原文的实际情况和作者的写作意图的。
勿庸置疑,《藤》文对我们研究鲁迅早期的生活和思想,了解鲁迅从学医到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认识鲁迅的伟大人格和高尚品质,确是很有帮助、很有价值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确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尽管如此,但问题是:作者当年在写《藤》文时,是否也确要着意把这些作为他重点表现的内容之一呢或者说,这一方面的内容是否真得已经成为《藤》文中的不可分割的主题之一了呢我的回答是否定的。
鲁迅说得好:“从水管里喷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流出来的都是血。”鲁迅的伟大人格和高尚品质,鲁迅的那种强烈的爱国思想感情,是必然要在他的文章中表现和反映出来的。在《藤》文中是这样,在其它许多文章中也都是这样。这也就是说,从鲁迅血管里流出来的“血”(即文章),是一定要带上鲁迅的“血”的“种种特点”的,如伟大人格和高尚品质等。但是,尽管如此,作者却未必就是要通过这篇文章,去着意向读者宣扬和表现他的“血”的这些“种种特点”的。这正如马列主义者的文章一样,篇篇都渗透着或闪耀
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光辉,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就说,马列主义者的篇篇文章都是专门去向读者宣传和宣讲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的。
现在,就让我们再从原文的实际出发,去看看作者是否真得在那里着意表现自己的“血”的这“种种特点”的吧。人们大概都有这样的看法,即认为在《藤》文中,最能表现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莫过于作者对他弃医从文的那一部分的描述了吧。不可否认,这一部分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很重视它也确实是很有道理的。现在的问题是,尽管如此,但作者在《藤》文中是否要着意来表现这一点呢我看不然。试想,如果作者真是要着意来表现这一点的话,那么,他为什么不把弃医从文的原因、过程和意义等作一个较详细较具体的描述,而是仅仅作了一个很简单甚至很笼统的交待呢比如说,作者原来为什么要学医,后来为什么又不学医了,“参观枪毙中国人”的“时事片子”之后,他的“意见”究竟起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起这种“变化”,特别是,他在离开仙台之后究竟去了哪里,又是如何“从文”的,等等,在《藤》文中都没有作过交待。这一切,该如何解释呢难道说,这是作者的一时疏忽吗显然不是。由此我们只能作出这样一个唯一合理的解释,这就是:作者当时根本就无意去着意表现他自己弃医从文的这件事,根本就无意去着意表现他本人的思想是如何先进,品质是如何高尚的。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找到一个很重要的根据。1934年,日本友人编译好《鲁迅选集》之后,在出版之前,曾特意征求了鲁迅的意见。鲁迅曾去信说:“在我看来,非放进去不可的东西没有了,不过藤野先生一篇,请你译出加入。”
试想,作者特意把《藤》文提出来,要求译者“译出加入”,从而介绍给广大的日本读者,这难道是为了向广大日本读者去宣扬鲁迅本人的什么先进思想和弃医从文的什么伟大意义吗我想,鲁迅先生是丝毫也不会有这方面的意思在内的。越是伟大的人物,越是不愿意在别人面前去夸耀自己的,鲁迅难道能够例外吗因此,在我看来,认为《藤》文的主题应该包含“两个方面”内容的观点,是根本不符合原文的实际情况和作者的写作意图的,
因而也是不能成立的。
(三)
那么,《藤》文的主题究竟是什么呢在我看来,《藤》文的主题正如它的标题所显示的那样,是写藤野先生的,是自始至终都紧紧围绕着藤野先生这个人去写的。作者在《藤》文中热情地赞颂了日本学者藤野先生的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和严谨的治学精神等高尚品质,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藤野先生的真挚和深沉的怀念。我认为,这才是《藤》文真正主题之所在。
为了进一步证明这点,就让我们再来看看原文的结构吧,看看它是否这样吧。过去,许多人都爱以空间的转换来给《藤》文分段,于是就分成了什么“东京见闻”、“仙台见闻”和“离开仙台之后”这样三大部分。这样分段的结果,就自然会把《藤》文的主题归结为“留学生活说”或“生活片段说”;而这样归结出来的主题,则必然是错误的。而我则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虽然也涉及到了空间的转换,但却不能以此为依据来分段,因为这篇文章主要不是依据空间的转换来安排结构的。那么,它是依据什么来安排结构的呢依我看,它是紧紧围绕着藤野先生这个人物来组织材料和安排结构的。因此,按照藤野先生的出场与否来给《藤》文分段,似乎要更为科学一些,要更加符合作者的写作意图。据此,我把《藤》文分成了这样三个部分:从文章开头到作者与藤野先生见面之前为第一部分;从作者与藤野先生见面开始到离别为止为第二部分;从离别之后到文章的结尾为第三部分。勿容置疑,第二部分是全文的重点,是着重表现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的;第三部分是写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而深沉的怀念的,当然,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表现藤野先生。因此,如上这两个部分,无疑都是紧紧围绕着藤野先生这个特定人物来写的。至于文章的第一部分,或曰文章的开头部分,是否也是如此呢对此,人们的看法就有了分歧了。那么,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开头吧。
我把原文的前五个自然段全都算作了“开头”部分。这里虽然也写到了东京,写到了仙台,还写到了从东京到仙台之间的一些事情,但作者的真正用意却主要不是在写什么“东京见闻”、“仙台见闻”、“沿途见闻”等等。我体会,作者的真正用意主要是想借此向读者说明,他是怎样从东京跑到仙台去求学的,他是怎样认识藤野先生的。例如,作者在《藤》文开头的前两个自然段中,写了他在东京所见到的上野“清国留学生”和“中国留学生会馆”的情景。正是因为见到了此情此景,才使作者无法在东京呆下去,于是产生了想“到别的地方去看看”的强烈愿望,结果便到了仙台。
“仙台是一个市镇,并不大”,远没有东京繁华;“冬天冷得厉害”;吃得也不好,“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这里“还没有中国留学生”,一个人孤零零的,等等。条件是如此得不好,但作者当时为什么竟会留在这里呢一方面,是因为在这里可以摆脱开在东京所见到的那些烦人的情景,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作者来到这里之后颇受了一些“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于是,作者在仙台留了下来。这就为作者与藤野先生的相见、相识、相知、相敬,创造了可能性和必然性。
由此可见,开头的五个自然段,主要是为写藤野先生的出场而服务的,主要是为写作者与藤野先生的相见、相识而作必要交待的。因此,这里虽然还没有具体写到藤野先生,但却是为写藤野先生而服务的,所以,它仍然是紧紧围绕着藤野先生来写的。
也许有人会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么长的一个“开头”呢他写得简短些不行吗我觉得,这个“开头”是需要适当长一些的,短了是难以说明问题的。试想,东京是日本最繁华的都市,是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当时“清国留学生”最集中的地方,而仙台则不过“是一个市镇,并不大”,各方面的条件也并不怎么好,而且那里还从未有过一个“清国留学生”,等等。既然这样,鲁迅先生为什么竟会与众不同,偏偏要离开东京,而一个人孤零零地跑到一个“并不大”的“市镇”里去学习呢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不交待清楚能
行吗三言两语能说清楚吗再说,长与短是相对的。与鲁迅其它的一些文章相比,这个开头可能是长了一些,但若从《藤》文的总体来看,它仍然是属于短的。不管怎么说,这一部分是必不可少的。不然,人们就无法理解,中国大名鼎鼎的鲁迅,怎么竟会认识日本仙台的一个并不出名的藤野呢难道这是真的吗……
总之,在我看来,《藤》文始终是紧紧围绕着藤野先生这个人物来写的,是为了赞颂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并抒发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而深沉的怀念之情而写的。文中虽然也涉及到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一些生活片段,但这却不是作者写作《藤》文的目的,不是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同样,文中虽然也涉及到了作者本人的一些思想变化和思想感情问题,虽然这些资料是极其可贵的,但这也不是作者着意要表现的主题或主题中的“一个方面”。这,就是我对《藤》文主题的一些总的看法,但愿它是符合《藤》文的实际,是符合作者的写作意图的。(此文约写于1981年1月份,后收入《教海垂钓》一书,此次发表时略有改动)
(4)内容解读【见结构分析】
(5)结构分析
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这一部分写见到藤野先生之前,在东京所见所感.第二部分:从“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到“将走的前几天”这一部分写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离别,这一部分,通过典型事件表现人物品德,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到“大概是物以稀为贵吧”,写往仙台途中所见和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第二个层次到“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记与藤野先生相识和相处的几件事,写出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第三个层次到“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写弃医从文的原因。第四个层次到“将走的前几天”,写与藤野先生告别。
第三部分,从“我离开仙台之后”到结束,这一部分写离开仙台后怀念藤野先生的感情和行动。
(6)写作特色
这篇散文回忆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学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本文依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记叙,有如下特点。
①脉络分明,记叙有序:
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的线索,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开头写东京(是作者往仙台见藤野先生的缘由),然后用设问句自然过渡。接着写初到仙台受优待(衬托藤野先生),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离别,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除回忆藤野先生这条明线外,本文还有一条内在的线索,就是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变化。很多材料,如写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写仙台医专日本“爱国青年”寻衅和看电影事件,写作者弃医从文,都围绕这条内在的线索。因此,文章篇幅虽长却脉络分明,材料虽多却井然有序。
②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主要特征,突出品质
文中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作者采用白描手法,写人抓特征,几笔勾勒,就甚为传神。如写藤野先生,写他的“黑
瘦”“八字须”“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衣着“模胡”,冬天穿旧外套,活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又如写“清国留学生”,抓住了盘辫子这个细节,很能反映他们的思想本质。在清末,不少仁人志士剪辫子,表示与清王朝决裂,而这些留洋学生既要学时髦,又要表示忠于腐朽的清王朝,于是只好盘起辫子。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揶揄的口吻,对他们的辫子进行形褒实贬的描写,揭示了这些留学生庸俗腐朽的思想本质,也反映了对他们的厌恶之情。
③语言朴素,精练深刻,有浓厚感情:
这篇回忆文章写的是作者终生难忘的“伟大的”人,记的是震动作者灵魂的典型的事。因此,不管是抒情议论的语言,还是写人记事的语言都饱含感情。如怀念藤野先生,作者写道:“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直接抒发感激敬仰之情。再如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写赴仙台途中深刻的印象,写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写弃医从文的举动,字里行间都充溢着作者忧国忧民的深切感情。
文中充满着对藤野先生的尊敬、爱戴和怀念,但是没有溢美之辞,往往在那三言两语的叙说中,让你感受到出自作者内心深处的真挚情感。如:“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这是看似很平淡的叙述语言,但其中却反映出藤野先生对作者的热情与关怀,说明他是个没有民族偏见的兢兢业业工作的教师;另外,作者写这件事情,更是为了表明他对藤野先生的崇敬与感激。再如:“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这种“不安和感激”是深刻的,但是作者并没有接下去写些赞扬和抒发感情的话,而是平静地实实在在地叙述了“不安和感激”的原因:“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
骨学、血管学、神经学”。这段话中,我们注意一下作者刻意选择的几个词(句中加点的词),它们可以使我们体味到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情是多么强烈,也可看出他对藤野先生是多么崇敬。文中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
(7)精彩语段
A、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赏析:内容上:似贬实褒,表达了中国留学生的厌恶与嘲讽,揭露他们招摇过市自我陶醉的丑态,表达强烈的愤懑之情;结构上:引出下文,与后文形成呼应,为下面为了拯救民族,弃医从文做铺垫 。
B、“第六段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第二十八段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赏析:在《藤野先生》中,鲁迅日本的医学导师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但藤野先生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他把“我”的讲义都用红笔添改过了;血管
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这个对比手法,较好地写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写出了鲁迅对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
C、最后一段“他所改正的讲义……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赏析:《藤野先生》中的藤野一直鼓舞着鲁迅从事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下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了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藤野先生影响了鲁迅的一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藤野对鲁迅倾注了无私的爱。他平等公正、一丝不苟的为一个清国留学生改作业,连一根画错位置的血管也要当面替学生改过来;他关心学生的个体差异,听说中国人敬鬼,担心鲁迅不肯上解剖课;他尊重学生,尽管替鲁迅弃医从文感到惋惜,但理解鲁迅这位弱国子民的强国梦,临别还赠与题写了‘惜别’二字的相片。这些对一个受尽了歧视和污辱的清国留学生是多么大的鞭策和鼓舞啊。热爱学生、理解学生,使藤野具有了强大的人格魅力,以至于影响学生的一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