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卷第6期2008气候变化研究进展ADVANCESINVNovem014.,NO.6年11月CLIMATECHANGERESEARCHber,2008文章编号:16731719—(2008)06036907—摘要大,:通过对比IPCC历次评估报告中全球碳循环的收支发现。,尽管评估报告在估算各主要碳库及其问的通量时差别不13但表层至中深层海水间溶解无机碳通量却存在巨大差异1996利用51990C的收支平衡检验了这2001一通量的适用范围。,结果表明:IPCC年和;20072年评估报告对此通量估计过大;,而年和年评估报告估计偏小关键词:IPCC:C0”收支;6c同位素分馏;中图分类号P7P467/文献标识码A引言在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领域,全球碳循环估算的各个碳库的含量及碳库间的通量,结合其他有影响的研究结果—,”利用全碳和6C的质一碳循环研究中,量平衡进行分析指出了IPCC评估报告中存在的,针对CO的排放量与大气CO:的浓度增加的不平衡性,些疑问。为方便起见1990、,本文将IPCC的4次评估报告、探讨人为排放特别是化石燃料的使用及水泥等一分别记为IPCC2007。IPCC1996IPCC2001~IHPCC的生产而释放的CO归宿是这,工作的重点,。大量的观测分析表明,19801990.年代每年因化石燃5GtC料的使用而排放的C02约为5es//cdiac(http:,.1全球碳循环1d.aormlgov/trends/emis/.ethreghtm.).而大气C0d.2含量仅增加约~enc02ds/,35GtC.//cdiac(http:“”esornlg.ov/1.海洋碳收支的不确定性针对全球碳循环收支的研究自1970年代开始,)其余约40%的失踪碳。被海洋和陆地植被所吸收目前的研究对海洋是最重要的碳汇已,目前已取得很大的成绩。但由于海洋及陆地植被对观测尺度过大。一经没有什么异议但海洋到底吸收了多少碳?陆地。,大气CO,变化的响应较慢且,般都植被是源还是汇?对此仍有不同的见解为此政府闾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综合了观测和模先后发表的4次评估报告_l_。’采用数值模拟和示踪元素反演的方法而对海陆、、一气问气体交换机制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海式模拟结果的情况下,洋内部循环机制的了解不全面及模式的参数化过程存在误差等,都讨论了碳循环问题本文根据IPCC历次报告中的。造成了分析结果的差异。如表1所示,收稿日期基金项目:20080314;修订日期)男,:200804~28l70115: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启动费(QD46);2006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06KID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07~1)资助作者简介:姜爱军(1962,,正研级高工,主要从事气候变化及气候诊断分析和应用研究.Email:jiangaijunl23@sina.com通讯作者:陈中笑Email:czxchen@nuist.educnAdvClim.ChangeRes,2008,4(6):369375369370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 8年 表1 1970一l990年间伞球年均碳收支的研究结果 Table 1 Global annual mean carbon budgets in 1 970——1 990 注:文献[14]中的研究时段为1800 1994年 不同的研究方法在描述“失踪碳”在海洋及陆地植 输入(0.8 Gt C/a)和海洋沉积(0.2 Gt C/a)的差异, 被问的分布结果有所不同。这些研究特别是海洋碳 循环研究都着重研究大气一海洋间的CO 交换,对 而IPCC 2007则直接把此通量合并入海气交换通量 中。需要强调的是,这些细微差异并没有对全球碳 循环收支产生影响。 海洋内部的溶解无机碳(DIC)循环并没有详细讨 论,Keelingl 】就曾指出因气候变暖带来海水层化的 变化会引起海洋吸收能力的变化。 大气(a) 1.2 IPCC报告的全球碳循环 IPCC针对同时期的碳循环研究,在综合各类研 究方法的基础上,从第一次评估报告开始对1980— 1990年代的全球碳循环状态进行了权威评估l1 ],其 描述的全球各碳库及其间的交换通量和人为影响如 图l所示。为便于比较,我们把其他3次评估报告结 I:tN ̄tN)N(蚰) 【b】# I I d l f}]深 海水(d) . 果都表示为IPCC 1990的形式,并做了细微调整。如 IPCC 1996和相关的产业革命前的碳循环状态lI6 含 有一个稳定的溶解有机碳(DOC)库,而在其他报 告中tEDOC与颗粒有机碳(POC)合并为由表层(即 混合层,为与IPCC报告相符,本文都把混合层表述 图1 IPCC描述的全球碳循环示意冈 Fig.1 The scheme of global carbon cycle described by IPCC 为表层)至深层海水的有机碳通量(输出生产量), 并最终在沉降过程中分解(矿化)进人中深层海水。 IPCC评估的全球碳循环研究报告给出了主要碳 库及其间的通量(表2),各碳库都能满足CO 收支 平衡。其中,大气CO 总量是直接观测结果,而稳 从质量平衡的角度看,这并不影响海洋有机碳的循 环过程。IPCC 1996及1PCC 2001还有一个由海洋到 大气的额外通量(0.6 Gt C/a),这主要是为平衡河流 定态(产业革命前)数据复原自冰芯和树木年轮分 析,碳增加主要源干燃料的使用等人为因素。可见, 370 J Adv.Clim Change Res,2008,4(6):369~375 6期 姜爱军等:针对1PCC砰估报告中海洋碳循环的疑问——6”c收支平衡法的验证 371 表2 IPCC评估的全球碳库的总量及碳库间的通量 Table 2 Global carbon reservoir sizes and fluxes between them assessed by 1PCC 人为影响碳排放/GtC 燃料使用 森林采伐/土地使用0 0 5 2 5.4 输出生产量/(GtC/a) 沉积速率/(GI C/a) 10 0,2 4 0.2 10 0.2 11 0.2 11 0.2 11 0.2 河流输送/(Gtc/a) 0.8 0.8 O.8 O.8 0 8 )数据来源干文献[I6],与IPCC 1996的评估结果相对应;2)括 内数字为年增加量;3)只给出海水D1C总量;4)净初级, 产鼍 与大气CO,含量相比人为排放速率虽然很小,但足 以破坏自然碳循环的平衡。陆地植被和土壤的碳含 量变化较大(从IPCC 2001的2000 Gt C ̄qlPCC 2007 的约2400 Gt C),这可能是由于观测或描述的差异, 是因为决定生物生产量的并不是碳而是氮、磷等营 养盐。海气问交换通量的估算采用了观测、模式运 算等多种方法 ],IPCC评估报告的海气交换速率基 本相同(表2)。有意思的是评估报告在描述海洋内 部循环——表层一中深层海水间的交换通量时却变 化很大(表2虚线框部分):4次报告分别为35/37、 91.6/100、33/42 ̄H91.8/101 Gt C/a。IPCC 1990 ̄11PCC 重要的是其与大气间的净收支在IPCC系列报告中变 化很小,而陆一气间的收支是通过平衡人为影响和 大气与海洋的收支来计算的l4],因此海气间收支及 海洋内部的循环显得尤为关键。 2001的中深层到表层的通量可理解为与深层海水的 各砰估报告对海洋生物活动的描述基本相同, 且海洋生物碳库总量亦没有变化(均为3 Gt C),除 IPCC 1 990外,净初级生产量与输出生产量相同 (10~11 Gt C/a)。这表示“生物泵”在传输表层有 机碳进入深层海水的过程从长期来看是稳定的,这 形成能力(约46×10 m /s)相当,并通过生物泵 过程满足收支平衡l】 。IPCC 2007虽也强调影响表 层一深层海水间交换的因素有溶解泵、生物泵和碳 酸钙沉积等过程,但没有说明引起大通量的原因。 Siegenthaler等U6]曾解释 1 应为新生产量(=输出 Adv.Clim.Change Res.,2008,4(6):369 375 l 371 372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 8年 生产量)的10倍才能满足表层DIC 10%的不足,如 此,IPCC 2007的 也应为1 10 Gt C/a。问题是IPCC 评估报告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该如何验证这 些评估的正确性?因评估报告中CO:是满足收支平 衡的,无法作为示踪元素来检验,所以我们用DIC 的813C来探讨IPCC报告的 CO,的收支情况。 2碳通量的6协C收支验证 C携带着源的历史信息,被广泛用来追踪CO, 的传输过程,特别是在海气问CO 交换和人为排放 CO 的侵入深度的研究 作中。观测表明,大气CO 的8136由于持续的燃料排放(约-27%o)在1970— 1990年问减少了约0.40%o(-7.36%0~-7.76%0),通 过对海洋DIC的6 C分析也发现了相似的减小趋势, 这提供了研究海洋吸收大气CO,的新方法。Quay 等 利用在1 990年观测的有限海域表层海水的 6¨c,与1970年代的GEOSECS(Geochemical Ocean Section Study)数据对比并通过对深度积分的6 C变 化得出,1970—1990年海洋平均吸收率为2.1 GtC/a。 Tans等【In 利用观测的海气间6”C的非平衡分馏得到 海洋吸收率仅为0.2 Gt C/a。Heimann等…]基于产业 革命以来大气CO 和”CO 的变化历史相同,假设在 海洋内部两者的侵人深度也相同,建立了一种新的 6 C动态限制法,得到海洋吸收率高达3.1 Gt C/a。 Quay等【17 采用新的WOCE(World Ocean Circulation Experiment)海洋6”C的观测数据,综合比较上述方 法后指出吸收率应为1.5 Gt C/a。我们采用DIC和 5,3C收支平衡的方法来验证IPCC评估的海洋碳循 环,即不仅CO 的收支能满足平衡,813C也应达到 收支平衡。 根据IPCC报告(图1),海洋表层的DIC收支 可表示为: △ ̄n1 )+( 一 d)+ 一 b)+ (1) 则DI C的收支为: △Ⅳ = (am+ )一 ( +£m )]+ 一 )+[ Fm (em + )]+ (2) 372 J Adr.Clim.Change Res,2008,4 r6):369 375 式中:£为CO,在碳库间转换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 为碳通量; 指碳库的同位素比值,下标表示碳库 和通量(详见图1)。表层一深层海水间的交换没有 同位素分馏,海洋有机物呼吸或分解也没有伴随同 位素分馏l1…,假设光合作用过程中合成有机物与表 层海水处于平衡分馏状态l8. , ,则有 = + 。 由于IPCC 2007给出了稳定态的估算,可以利 用式(2)计算稳定状态下表层海水DIC的 值来讨论 海洋内部循环特别是表层 中深层海水间的通量。 这样,△Ⅳn1、△ ̄ 为0,式(2)中同位素分馏数据 (表3)来自文献,稳定态大气CO 的6 C可由冰芯 数据复原l6],但是,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首先, 1PCC评估报告中的中深层海水 没有可信的数据, 一般估计为0‰左右,这可由GEOSECS(1970年代) 和WOCE(1990年代)观测的海水6 C垂直分布证 实 "1。为减少数据不确定性的影响,我们选择 范 围为1‰~1%o。其次,河流输送的碳(0.8 Gt C/a) 中有机和无机碳各占一半左右 , 。 1,对比IPCC 1996、IPCC 2001和IPCC 2007的河流输送,其大小 与海气间额外通量(0.6 Gt C)和海洋沉积速率(0.2 Gt C)平衡,故经常被省略掉[10 111。在计算中我们 将分别讨论含有和省略河流输人两种情况。最后,如 1.2节讨论所指出的,我们的疑问是IPCC报告为什 么频繁改变表层 中深层海水间的通量,既然其他 通量没有改变(或没有疑问),我们只需改变 和 F 的大小就可以计算给定通量下表层海水的8t 3C ( ),从而与观测或估算的 范围比较来验证 值 的合理性。此时,除 和 外,其他通量取IPCC 2007的数据(表2),对给定的 , 可由式(1)计 算以满足海洋D1C收支平衡,最终利用式(2)可以得 到在不同的 、 时相应的表层海水的51 3C(表4)。 与大气不同,产业革命前的表层海水5,3C没有 直接观测数据。Jain等 怙计表层海水6”C为1.9‰, 但通过对珊瑚等替代物的观测表明表层海水813C在 l9世纪至1970年代减小了0.5%0~1.0%o II9 ,而观 测表明全球面积加权平均表层海水的6 C由1970年 的2.1 0减少到1993年的1.6%o l17],因此可以推算稳 定状态下表层海水的6 C范围应为2.6%o~3.1%o。而 由”c收支平衡计算结果来看(表4),1PCC 2007的 6期 姜爱军等:针对IPCC评估报告中海洋碳循环的疑问——6”C收支平衡法的验证 373 表3公式计算中选用的参数 Table 3 Parameter values adopted in the computational formulae 评估通量 只有在中深层海水6”c≥0.5‰时, 表4针对不同 和 的稳定状态下 的计算结果 (单位:%o) Table 4 Computational results of under a steady state using 才能符合估算值,而此时 显然高于一般估计值。同 时,河流输人对”C收支的影响很小,主要因为 与 其他通量相比过小。在保证 C平衡的条件下通过改 diferent and (unit:‰) 变 大小验证了表层一深层海水间传输速率对6"C 收支的影响(表4)。结果显示:为满足6 C收支平 衡的要求, 只有在60~80GtC/a才能使 在0‰ 左右的同时 在估算范围内(2.6%o~3.1‰)。这一 通量范围在IPCC各评估报告的通量值的中间,说明 IPCC 1996和IPCC 2007(约100 Gt C/a)对这一交 换速率评估过大而IPCC 1990和IPCC 2001(约40 Gt C/a)偏小;同时表明:表层一中深层海水问碳通 量即海洋内部循环对海洋吸收大气CO,的能力影响 很大,而这一点单纯从IPCC的海一气间CO 交换速 率却很难看出,说明813C技术在海洋碳循环研究中 有重要的意义。 省略 凋流输送(数据用斜体表不);黑体表不能满足 估算值 的示踪元素,813C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意义的手段来 评价模式模拟的结果。1970年代的GEOSECS因样 本少,误差较大;而1990年代的WOCE样本多达 25000个,观测的海域更广,对利用813C技术研究海洋 3小结与讨论 通过对比IPCC评估报告中全球碳循环的描述, 指出了IPCC历次报告中对表层一中海水问DIC交换 通量的巨大差异,利用813C收支平衡法讨论了该通 内部循环及海气间CO:交换提供了更广的研究机会。 现阶段813C平衡法仍存在一些问题:1)海洋有 机物的6 C数据太少,特别是对DOC的了解还很少 ; 2)海一气交换时的同位素分馏存在问题。计算中依 的气体交换,白气泡虽对CO,交换的影响不大,但可 量的影响及可能的变化范围。结果表明:IPCC 2007 据海一气问CO:的热力学分馏,即基于CO,分压差 的表层一中深层海水问碳通量估算过大。由于本研 究中其他通量都选择IPCC报告的数值,还无法给出 对全球碳循环中各通量的评估范围,这必须通过模式 能对同位素分馏产生影响。但正如Quay[171所说,更 加精确的海洋6¨C观测提供了利用质量收支和数值 模拟探索海洋吸收C0,的新方法。麓 模拟的方法进行分析H,"】。但作为海洋吸收大气CO, Adv.Clim.Change R ,2008,4(6):369—375 f 373 374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 8年 参考文献 [1]Houghton J T,Jenkins G J,Ephraums J J,et a1.Climate Change:The IPCC ScientiifcAssessmentReport.PreparedforIPCCbyWorkingGroup 1[M].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Houghton J L Meira—Flho L G,Callander B A,et a1.Climate Change 995:The Science ofClimate Change Contribution ofWorking Group I to the Second Assessment Report ofthe l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M]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yt Press,1996 [3]Houghton J T,Ding Y_Griggs D J,el a1.Climate Change 2001:The Scientific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l to the Third Assessment Report ofthe l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M]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4]Solomon S,QinD,ManningM,eta1.ClimateChange 2007:ThePhysical Science Basis 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1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M] 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5]Woodwell G M,Wittaker R,Reiners W A,et a1.The biota and the world carbon budget[Jl lScience,1978,199:141 146 [6]KeelingCD,BacastowRB,CarterA eta1.Athree—dimensionalmodel of atmospheric CO2 transport based on observed wind I 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data[M]//Peterson D.Aspects of Climate Variability in the Pacific and Western Americas:Geophysical Monograph Ser.55. Washington,DC:AmericanGeophysicalUnion,1989:165 236 [7]Tans P Fung I Takahashi T.Observational constraints on the global atmospheric CO2 budget[J]_Science,1990,247:1431 1438 [8]Quay p D,Tilbrook B,Wong C S Oceanic uptake of fossil fuel CO2: carbon一13 evidence[J】.Science,1992,256:74—79 [9]BroeckerW S,PengTH.Evaluation ofthe C constraint onthe uptake offossil fuel CO2 by the ocean[J1.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1993, 7(3):619 626 [10]Tans P P,Berry J A,Keeling R F.Oceanic C/ C observations:a new 374 I Ad Cli№Ch“ngP 2008,4(6):369 375 window on ocean CO2 uptake[J]l 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1 993 7(2):353 368 [11]HeimannM,Maier-ReimerE Onthe relationsbetweentheoceanicuptake ofCO2 and its carbon isotopes[J]l 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1996 10(1):89—110 [12]Gruber N Anthropogenic CO 2 in the Atlantic Ocean[J】_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1998,12(1):165—191 [13]金心,石广玉海洋对人为CO2吸收的三维模式研究[J1l气象学报 2000,58(1):40—48 [14]SabineCL,FeetyRA,GruberN,eta1.Theoceanic sinkforanthropogenic CO2[Jl lScience,2004,305:367—371 【15]Keeling R F.Comment on“The ocean sink for anthropogenic CO2”[J] Science,2005,308:1743 [16]Siegenthaler U,Sarmiento J L.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and the ocean [Jll Nature,1993,365:119—125 [17]Quay P,Sonnerup R,Westby L et a1.Changes in the”C/ C of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in the ocean as a tracer of anthropogenic CO2 uptake [ 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2003,17(1),1004,doi:10.1029/ 2001GB001817 [18]Jain A K,Kheshgi H S,Wuebbles D J A globally aggregated reconstruction ofcycles ofcarbon and its isotopes[J】.Tellus,1 996,48B r4、:583—600 [19]Nozaki RyeDM,TurekianKK,elal A200一year recordofcarbon-l3 and carbon一14 variations in a Bermuda coral[J].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1978,5(10):825 828 [20]Dmffel E R M,Benavides L M.Input ofexcess CO2 to the surface ocean based on”C/”C ratios in a banded Jamaican sclerosponge[J].Nature 1986.321:58—61 [21]Bohm Joachimski M M,Lehnert H,el a1.Carbon isotope records from extant Caribbean and South Paciifc sponges:evolution of8 C in surface water DIC[J1.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1996,139:291—303 6期 姜爱军等:针对IPCC评估报告中海洋碳循环的疑问——6”C收支平衡法的验证 375 Arguments on Oceanic Carbon Cycle of IPCC Assessments -------・-----A Test Using 813C Budgets Jiang Aijun ,2 Chen Zhongxiao ,Ren HuOun , Cheng Jun ,Kato Kikuo ,Oomori Tamotsu4 r1 CollegeofAtmosphericScience,NanjingUniversityofinformationScience&Technology,Nanjing 210044 China;2NanjingMeteorologicalBureau,Nanjing210009,China;3 Hydrospheric Atmospheric Research Center,Nagoya University,Nagoya 464—8601,Japan;4 Faculty of Science,University ofthe RyukyUS,Nishihara—Cho 903—0213,Japan) Abstract:By comparing the global carbon cycle of the IPCC assessment reports in 1 990,1 996,200 1 and 2007,it is found that despite the estimated sizes of the main carbon reservoirs and the fluxes between them in four reports were similar,the estimated carbon lfuxes between surface and intermediate.deep sea water were quite diferent.The 6 C budget was used to test the reasonable range of these fluxes.It shows that the IPCC assessment reports in 1 996 and 2007 have overestimated.whereas those in 1 990 and 200 1 underestimated the lfuxes between surface and intermediate. deep seawater. Key words:IPCC;CO2 budgets;813C;isotope fractionation 中国地区气候变化预估产品简介 气候变化问题是21世纪各国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重 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数据集仅作为国家气候中心的 大课题。为了给国内从事气候变化和气候变化影响评估 一个业务产品,供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评估相关业务、研究 方面工作的业务、科研人员及单位提供一套使用方便的 人员和机构参考使用。随着模式和分析方法的进一步发 中国和东亚地区未来气候变化预估数据,中国气象局国 展,此数据集将不断得到更新、订正。 家气候中心的科研人员对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中用到 本数据集包括:SRES A1B,SRES A2,SRES B1三 的2O多个全球气候模式以及国家气候中心运行得到的一 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多个全球气候模式集合平均的逐 个区域气候模式的数据进行了加工和分析处理,形成了 月平均1901—2099年地面温度和降水数据;SRES AtB 一套“中国地区气候变化预估数据集(第一版)”。本数 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德国全球气候模式(MPI_Echam4) 据集可以在国家气候中心的网站(http://ncc.cma.gov.ca) 逐日平均1950--2050年温度和降水数据;区域气候模式 上下载。 模拟的SRES A2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中国范围1961— 由于大气及气候变化科学本身、模式模拟技术以及 1990年和2l世纪后期2071—2100年的地面温度和降水 计算机技术的限制,所有关于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预估 数据。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徐影供稿 ^ v.Clim.Chdng e .,2008,4(6):369—375 1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