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边界与自我界限
这是谁的权利?这是谁的责任?
这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时的首要问题。
人际边界就是要让我们看到自己与他人并不是一体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我界限。人际边界与自我界限其实是对每个人的权利与责任的划分。
人际边界与自我界限是我们保护自己的屏障,犹如电脑的防火墙保护电脑免遭病毒的侵入。好的人际关系意味着自我界限的坍塌与融合,所以热恋中的情侣就容易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感觉。但是在我们刚开始与对方接触时,如果没有人际边界的意识,就往往容易说错话,办错事,无意中就惹怒了对方。
近四十年来,中国的各行各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际关系亦然。中国由以前的熟人社会,小圈子发展到今天的个体社会,小家庭。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变化,尽管这个变化的结果并不是最理想的,但我们现在就处在这样一个由重视集体主义到重视个体主义,追求集体价值到追求个人价值的阶段。
简单地来说,就是以前的那套行为方式已经不适用现今的社会了。改革开放前,大家连饭都吃不饱,哪管什么追求个人价值。你帮我,我帮你,大家不要一块饿死,就很好了。而现在社会发展了,也不是冷战时代了,基本的生存和安全需要都满足了,自然也就有了更高的价值追求了。这时候梁山好汉,兄弟义气那一套,有时候就不好使了。
以前的社会落后,大家的人际界限和自我边界并不明确,大家相互抱团取暖,并没有
什么问题。而现在每个人基本都能养活自己,吃饱了,喝足了,就会想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这时候人际边界和自我界限的重要性就日益突出了,因为我想跑得更快,你硬要抱着我一起跑,把我拉慢来,那我就有点不乐意了。
越是亲密的人,越是容易忽略彼此之间的界限。这种情况最容易出现在父母与子女以及恋人之间。因为处在亲密关系中的人本来就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彼此自我界限的融合。父母与子女间容易出现一方想拥有空间,另一方却想拒绝分离的现象;恋人之间容易出现一方想保持住自我,另一方却想不断融合的现象。另一个原因在于想要拒绝分离或者不断融合的一方往往意识不到自己做法的问题,会认为自己所做的是理所当然的,而想要拥有空间或者保持住自我的一方为了拥有或者不失去自我往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而这让很多人望而却步。
有一部分父母在子女成年后仍然对子女的各项事情严加管制,小到衣食住行,大到人生幸福。典型的例子就是父母不引导子女的人生方向,不教给子女如何进行人生规划,而是直接将自己认为最好的人生方向强加在子女身上。毕业之前不准谈恋爱,毕业之后又赶快结婚;无端干涉子女的重要决定,随意侵犯子女的隐私;都是为人父母没有把子女看成独立于自己之外的个体,在心理上依然把子女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没有注意到自己与子女之间的界限问题。
除了父母对子女的控制外,反过来子女对父母的依赖也是边界不清的表现。“你是我爸,你就得管我。”“你是我妈,你就得替我做主,不然为什么要生下我。”生活中具体的表现就是妈宝和啃老一族。
控制与依赖作为一枚硬币的正反面在一些恋人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控制与依赖本质上都是没有发展出完善的自我,从而希望泯灭对方与自己之间的界限,实现安全感的需要,
只不过控制是用强的手段,依赖是用弱的手段。从小缺乏关爱,严重缺乏安全感的人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具体的表现包括责备、冷淡、威胁、指控、偏执等等。““我一切都是为了你,所以你必须听我的”,“他一周都不回家,这让我怎么活”,你知不知道我当初为了你如何如何”,“我这么可怜,他怎么能离开我”,“他是为了我好,才会这样骂我”之类。
边界不清除了在亲密关系中表现为控制与依赖外,在一般的人际关系中则体现为无法理清事情的头绪。通常的表现就是本属于自己的权利因为不知道是自己的而不去争取,本属于自己的责任因为不知道是自己的而令事态恶化;本属于他人的权利却意识不到而随意侵犯,本属于他人的责任却不明白而扛在自己的肩上。本属于老天的范畴却在思考是谁的功劳,谁的过错。
缺乏人际边界和自我界限意识容易让我们的人际关系止步不前,难以获得更进一步的亲密关系。为人父母,控制子女;为人子女,依赖父母;谈了那么多次恋爱,却每次都是无法深入又或者在痛苦中坚持;与人相处,处理事情却总是好心办坏事,优柔寡断,一团乱麻,缺乏主张。
无论是在人际关系的初级阶段还是在亲密关系的融合阶段都要有基本的边界意识。这样做不仅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也是为了保护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人。具有人际边界与自我界限的意识会让我们在与他人相处时更容易理清事情的头绪,明确权利与责任的归属;让我们在更亲密的人际关系中不因为自我认知和视野的局限而强迫对方,不以爱之名行伤害对方之事;可以让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加深入,更加稳定。
更多话题可关注公众号zkqwithyou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