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朗读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作者:胡冰
来源:《文理导航》2012年第18期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朗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严重失落,表现在:其一,许多教师受“知识本位”课程观的影响,一味追求朗读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忠实再现,因而导致学生主体体验的严重失语。其二,许多教师惯于用硬性指导代替学生体验,在读法上往往过于追求技巧性和统一化,这就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自主感悟的机会和创造性解读的权力,进而使朗读教学陷入了“千人一腔”的尴尬局面。这种主体性的失落使朗读教学失去了理应生成的教育意义。
【关键词】培养语感;诱发语感;激发语感
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语感不可能一日形成,是靠后天长期的语言感知和实践积淀而成。因此,语感是可以培养的。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主旋律,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阵地。
一、以文本为主体:吸引学生朗读,培养语感
以文本为主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内心需求,培养学生的诵读习惯。以教学唐诗为例,单纯讲授有关字句、节奏、修辞等方面的创作知识,还不足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唐诗的音韵之美。如果在教学时能够穿透这些所谓“唐诗知识”的迷障,注重引导学生去倾听诗人的心声,去捕捉其生命的行迹,效果自然大不相同。当李白的豪放、杜甫的老迈、白居易的沉郁经由教学真的在学生心目中得以活化时,朗朗的读书声里定会别有一番意趣。即便单纯从朗读技能训练的角度讲,由音节而求神气固然有它自己的道理,但从把握文本的主体意义入手而得诵读的旋律,未尝就不是上好的读书之法。
在语文课的教学中,还应提倡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揣摩,来培养学生的语感。用美学老人朱光潜的话说就是“把数量不多的好诗文熟读成诵,反复吟咏,仔细揣摩,不但要弄懂每字每句的确切意义,还要推敲出全篇的气势脉络和声音节奏,使它沉浸到自己的心胸和筋肉里,等到自己动笔时,于无意中支配自己的思路和气势”。朱老先生这段精辟的描述,便是朗读、揣摩的实质。
二、在诵读涵泳中得读书之乐:朗读激发想象,诱发语感
朗读,语文教学永不褪色的主题。从古代的京师太学到乡村私塾以及现代中小学校的语文教学,从孔子到陶行知以及当代的特级教师,都非常重视朗读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朗读不但要有声而且要有情,诵读既为朗读的反复,理应在反复中以传情为本。涵泳则侧重于诵读时“有所思”的心态,强调的是“读者主体意识的参与”,在心理过程上因诵读而起,随诵读深入。阅读教学中朗读的形式很多,有齐读、轮流读、指名读、分角色读、引读等等。无论哪种朗读都不仅是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帮助学生培养语感,理解课文内涵,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有效的读的训练,必须同思维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同想象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诱发学生的语感。别林斯基曾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没有想象,就无从对语言进行感受和理解。因此,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音、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的意蕴和情感。教学中,如播放录象、展示课件等激发想象,使其在语感中起推波助澜的作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对整段文字进行反复的有感情朗读,使学生置身其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的语感。这就是“读”“思”结合、主体意识积极参与的交流状态,只有这样朗读教学的功能才能充分发挥,这正体现了新课标的科学性。 三、注重朗读凸显本色,激发语感
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因此要注重朗读来凸显本色。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学生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教师适时范读,在阅读教学中,既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又能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主动性,规范学生的朗读,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感悟文本语言。因此在课改实施的今天,教师的范读决不能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教师的范读应该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应该用在学生启而不发的时候,应该是朗读中学生情感喷发的催化剂。还可让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一边听老师的感情朗读,一边闭上眼睛想象不同的人物形象,并随着老师感情朗读时的感情变化联系类似的电影、电视中的有关镜头,将人物的具体情景浮现于眼前,引发学生敏锐的语感。
因此,我想让我们的朗读教学多一些自由灵动,多一份诗情画意,我们的学生就会多一份幸福。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是外在于作品的“阅读者”,而是主体意识积极参与的“解读者”;学生不是作家作品的“看客”,也不是所谓作家的“代言人”,而只是作为“朗读者自己”在参与语文教学生活。因此,从学生主体看,阅读态度、阅读需求和阅读心理不同,阅读体会自然不同;从文本看,作品内涵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它不可能为每个读者提供统一的、单向的阅读路径。由此决定,不同的朗读者在朗读技巧方面的处理不可能雷同,因此,教师的朗读指导也理应顺乎“朗读者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思和旋律”,而不应强求整齐划一。
总之,语感培养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方法,而朗读则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朗读不但应该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关键作用而且是不可缺少的,是保证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杠杆,而且是语感最初形成的基本手段。因此,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把握教材所传递的感情信息,重视通过朗读进行语感训练和培养,去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学生的语感,从而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无疑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语感训练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历久而崭新的课题,作为坚守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们,真是任重道远,而此时,我只是蹒跚在这条追寻、探究的路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