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分析 卢洪靖, 胡百红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蚌埠233000) 摘要:承接产业转移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而产业承接力建设是成功实现产业转移的重 要手段之一。从产业承接力内涵出发,设计出了包含4个层次,9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指标的产 业承接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中部六个地区的产业转移承接力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目前皖江城市带产业吸引力、产业选择力、产业支撑力和产业发展力较弱,产业转移承接 能力不强。因此,皖江城市带必须从提升产业转移承接力的四大能力方面采取措施培育其产业承 接力。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承接力;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021(2013)02—0037—05 一、引 言 含市场吸引力、积聚吸引力、政策吸引力、信息搜集处 产业的转移与承接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当产业 理能力、科研论证能力、载体支撑力、环境支撑力、技 转移的动力因素克服制约因素时,产业的转移与承接 术创新力、市场开拓力等9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 才能得以实现。事实上,产业转移会受到诸多负面因 而苏华等(2011)仅从产业吸引能力、选择能力、支撑 素的影响。从产业移出地角度来看表现为“区域粘 能力三个方面出发,构建了包含市场状况、产业基础、 性”,如产业移出地已形成大规模产业集聚(刘世锦, 收集处理、配套支撑、辅助支撑五个方面的一级指标 2003)(刘嗣明,2007)、企业的迁移成本(俞国琴, 和48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杨凡等(2010)则从产 2006)、地方政府行政干预等(程必定,2010);从产业 业转移的移出方和承接方两角度分析,选择了16项 承接地角度来看,制约因素有承接地的工业化水平 指标。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选取的指标绝大部分 低、基础设施不完善、劳动力素质低等,这些因素就表 是总量指标,而总量指标不能很好地反映一个地区, 现为产业承接力。如果承接地的产业承接力不高会 特别是一个地理范围很大的区域的真实发展水平,鉴 让转移方对该地区的产业转移有所顾虑甚至放弃产 于此,有必要将总量指标改为平均指标。另外,部分 业转移,可以说产业承接力高低是能否成功实现产业 学者在指标体系中考虑了政策因素等定性指标,但 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 是,定性指标不易量化且主观随意性很大,不宜纳入 从目前针对我国地区产业转移的研究进展来看, 指标体系,仅可作为评价结果的修正依据。为此,有 专门研究产业承接力的文献还不是很多,自展宝卫 必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 2006年首次提出产业转移承接力建设这一重要命题 指标体系来量化产业承接地的产业承接力。 以来,这方面的研究才开始起步,且大部分研究侧重 2010年1月12日,我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 从定性的角度去分析,从定量的角度去分析承接地的 题的区域发展振兴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 产业承接力的研究则更少。展宝卫(2006)从吸引力、 移示范区规划》获国务院正式批复,标志着皖江城市 鉴别力、支撑力和发展力四大能力出发构建了包含8 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正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 个定量指标、12个定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 面。随着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载体逐步成形,产 次分析、专家打分的方法对一个地区的产业承接力进 业综合配套能力得到提升,但也面I临着诸多挑战,特 行评价。何龙斌(2010)也从四大能力出发构建了包 别是地区问的竞争加剧。国务院先后批准了《武汉城 收稿日期:2o13—03—18 作者简介:卢洪靖(1988一),男,江苏泰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 37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 革试验总体方案》、《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 (孙世民,2007)。它反映了一个地区在争取产业转移 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鄱阳 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此外,河南省为推进中原城市 群发展,在2009年编制了《郑汴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 划》,启动郑汴新区的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中部地 区已形成“六省六群”的格局,即湖北武汉城市圈、河 南中原城市群、湖南长株潭城市群、安徽皖江城市带、 江西环鄱阳湖城市群和山西太原城市圈。由于地缘 相近,这些不同类型的区域发展试验区、示范区在承 项目博弈中的实力。具体的包括以下4个方面: 是产业吸引力,它包括市场吸引力、产业集聚 吸引力和政策吸引力等因素,具体来说有市场容量、 一市场增长率、资源丰裕度和环境容量、技术水平以及 社会、政治、法律等,是决定转移产业落户在何处首要 的和根本的因素。二是产业选择力,是指从若干转移 产业中选取最佳人驻者,并确定承接的最佳时机,确 保产业承接决策的准确性的能力,主要包括信息搜集 处理能力和科研论证能力。三是产业支撑力,是指承 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将会发生激烈的竞争。因此,有必 要通过客观评价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承接能力,正确 分析其所具有的比较优势,找出承接力建设方面的不 足,为示范区加快吸引凝聚产业、准确选择产业、稳固 接方保障经过优选承接的产业在当地继续生存、发展 的能力,主要由配套和辅助两个方面支撑力组成。四 是产业发展力,是指承接来的产业融入到本地产业体 系中,促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优势不断增强,进而推 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的能力。技术创新力、产 业协调配套能力是影响产业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 综合考虑产业承接力的内涵和产业转移相关理 论,通过严格分析和筛选影响产业承接力的各种因 接纳产业和科学发展产业,争取产业转移“落地权”, 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二、产业承接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产业承接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一 定技术组织条件下所拥有的,凝聚吸引转移产业、准 确选择转移产业、稳固接纳转移产业、融合发展转移 产业,进而提升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素,结合已有研究成果,设计出了产业承接力的评价 指标体系,共分4个层次,9个二级指标和24个三级 指标,如表1所示。 表1产业承接力评价指标体系 三、皖江城市带产业承接力评价 本文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来处理 产业承接力评价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方法是考察 为了对皖江城市带产业承接力做一个全面的评 价,从地缘和政策两个角度考虑,选取长株潭两型社 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 合改革试验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郑汴新区④和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相关统计数据作为 多个变量间相关性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它主要研 究如何通过少数几个主成分分量来解释多变量的方 差——协方差结构,即导出少数几个主分量,使他们 ① 由于市辖区和县的相关统计数据不易获得,本文将郑州市和开封 样本进行比较分析,原始指标数据来源于2012年相 关省份统计年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2))以及相 关统计网站。 38 市各项指标数据的平均值作为郑汴新区的数据,这有可能使郑汴 新区的产业转移承接力得分略微下降,但不影响对皖江城市带产 业转移承接力的评价。 卢洪靖,等: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分析 尽可能地保留原有变量的信息,且互不相关。该评价 方法既解决了多指标综合评价研究中的指标赋权和 相关性问题,同时又实现了简化评价的作用,因此常 从表2可以看出,六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力大小按 降序排名依次为: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郑汴新 区、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太原城市圈。 虽然还没有学者对这六地区的产业转移承接力进行 定量研究,但本文得出的结果与各地区经济发展实际 情况基本相符,可以作为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承接力 分析的依据。由表2可知,皖江城市带产业承接力在 六个地区中排名靠后。主成分得分中较高的是第三 常被用来寻找分析某种事物或现象的综合指标,并对 综合指标所蕴含的信息给予解释,以揭示事物内在的 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已经得到的各地区在各主成 分上的得分,对这六个地区产业承接力进行聚类分析 研究。聚类分析是研究多要素事物分类问题的数量 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样本自身的属性,用数学方 主成分,说明皖江城市带在从业人员数、人均社会消 法按照某种相似性或差异性指标,定量地确定样本之 费品零售总额、二次产业占GDP比重、人均科教支出 间的亲疏关系,按照相似程度的大小依次进行连结和 等方面有一定优势,但是这些因素对产业转移承接力 聚类。 得分的贡献率不大,第三主成分对产业承接力得分的 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18.0对逆指标进行同 贡献只有21.7 ;而对产业承接力得分贡献率最大 向化处理并对采集的数据标准化处理后进行主成分 的第一主成分的得分却很少,排在最后一位,也就是 分析。依据得到的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方差贡献 说皖江城市带在在岗职工人均工资、全员劳动生产 率和累积贡献率,按照特征值大于1和累积方差贡献 率、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城乡 率大于85 9/6的标准,最终选取了3个主成分,它们一 居民收入、人均货运总量、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人均 共解释了总变异的93.7 ,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所 工业总产值、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方面做得不 有信息。根据各主成分贡献率和载荷计算结果,运用 好,亟待提高;第二主成分得分排在第3位,但与排在 主成分得分公式计算出六地区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主 第一位的武汉城市圈的得分差距较大,说明皖江城市 成分上的得分,然后用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乘以对应 带在人均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常住人口、人均 的主成分得分值,就可以得到六地区产业承接力的得 电信业务总量、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在岗 分及排序结果,如表2。 职工人数、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数、科学研究、技术 表2六地区产业承接力排名 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在岗职工人数、工业固体废物综合 地区 一 F1 F2 F3 总分 排名 利用率、三次产业占GDP比重、人均进出口总额等指 标有待进一步提高。 利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对产业转移承接力的四大 能力,即产业吸引力、产业选择力、产业支撑力、产业 发展力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六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力 四大能力的得分及排名,如表3所示。 表3六地区产业承接力四大能力排名 从表3可以看出,皖江城市带产业吸引力与产 皖江城市带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劳动力和资本 业发展力在六地区中均排在最后一位,主要是因为 市场不健全,市场不发达,导致产业吸引力弱;工业 39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化水平低,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产业配套能力不强。另外,教育科研经费投入少, 创新能力有限,导致产业发展力弱。虽然产业选择 力和产业支撑力在六地区中处在中间位次,但分别 与处在第一位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还存 在较大差距。 为克服排序的绝对性,并明确六地区在产业承接 力上的亲疏关系,特进行聚类分析。利用六地区各主 成分的得分作为聚类分析的依据,并通过SPSS18.0 软件的聚类分析功能,将各地区产业承接力分为三个 梯度层次,对各地区产业承接力进行层次聚类分析。 结合六地区产业承接力的得分及排名,将类别进行排 序。皖江城市带与郑汴新区、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太原城市圈在产业承接力上相似性最近,结合得分情 况,作为第三类,而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分别作 为第二类和第一类,详细情况见表4。 表4六地区产业承接力聚类分析表 级别综合得分区 地区 四、结论及建议 从产业转移承接力综合得分来看,皖江城市带产 业转移承接力在六个地区中排在倒数第二位;从产业 转移承接力的四大能力得分来看,皖江城市带产业转 移承接力的四大能力在六个地区中都是靠后的,尤其 是产业吸引力和产业发展力均排在最后一名。而在 产业承接力体系中,产业承接力与四大能力之间是整 体与局部的关系。如果缺少任何一种能力,产业承接 力便不完整,功能难以发挥。同时,任何一种能力一 旦离开整体便没有存在的意义。产业承接力与四大 能力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互动发展、良性循环, 四大能力中任何一种能力不够强,产业承接力就会在 “木桶效应”的作用下被削弱。可见,要进一步提高皖 江城市带产业转移承接的能力必须从四大能力方面 同时着手。 (一)加强产业配套体系建设,大胆进行政策44 新,提升产业吸引力 皖江城市带要加快工业化进程,就应该配套发展 40 金融、现代物流、旅游、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形成产业 配套发展、联动发展的格局。应充分利用国家赋予示 范区的先行先试权,借鉴其他地区已出台的政策和措 施,围绕财税、投资、金融、对外开放、土地、劳动力等 领域,研究制定一些突破性的支持政策。同时也要利 用电视、网络、广播、推介会等各种平台,加大宣传推 介,扩大示范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产业吸 引力。 (二)加强信息搜集和项目研究论证,提升产业选 择九 搭建引导产业转移的信息平台,采用在发达地区 设立长驻办事机构等方法,增强信息搜集处理能力, 主动、及时为各地区提供待转产业信息。利用区内高 校、研究所等科教资源,对承接转移项目进行科学论 证和可行性分析,注重项目的科技含量、产业层次、带 动能力、资源利用和生态影响,实现由招商引资到挑 商选资的转变,不断提升产业选择力。在选择承接产 业时应明确皖江城市带现代产业体系发展方向,坚持 可持续发展原则,积极承接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项目,防止引进高污染、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做到 “有所为,有所不为”。 (三)加强载体培育,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提升产 业支撑力 创新投融资方式和园区开发模式,解决建设资金 短缺瓶颈,加快“两区八园”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产业 承接硬环境。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行为,提 高行政效能,加强社会管理与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体 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强化人才开发和就业服务,加 强市场监督和管理,营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改善 产业承接软环境。 (四)立足自主创新,实施人才战略,提升产业发 展力 在产业承接中,强化技术引进,加大技术创新与 改造的投入,构建创新平台,促进创新要素对接,建立 创新服务体系,优化创新环境,支持企业建立技术中 心,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深化实施人才战略,营 造集聚各方人力资源的用人环境,抓好管理人才和技 术工人的引进与培养工作,为转移企业选才用才创造 机会、提供条件,使承接进来的产业能够安得下、留 得住。 卢洪靖,等: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承接能力分析 参考文献: [1]何龙斌.西部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力的评价与培育:以陕南三市为例[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55 —59. [2]苏华.中国各区域产业承接能力的评价口].统计与决策,2011(5):41—43. [3]陈计旺.区际产业转移与要素流动的比较研究[J].生产力研究,1999(3):65—68. [4]刘世锦.产业集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改革,2003(3):64—68. [5]马子红.基于成本视角的区际产业转移动因分析[J].财贸经济,2006(8):46—5o. [6]何立胜,汪桂霞.产业转移、产业承接、产业升级EJ].当代经济,2006(12):6—8. [73孙世民,展宝卫.产业转移承接力的形成机理与动力机制[J].改革,2007(1o):121—125. [8]刘嗣明,童欢,徐慧.中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困境寻源与对策研究[J].经济评论,2007(6):133—139. [9]陈亮。皖江崛起,时不我待:专访省发改委主任沈卫国[J].江淮,2010(2):10一l1。 [1O]程必定.产业转移“区域粘性”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思路口].华东经济管理,2010(4):24—27. [111杨凡,陶涛,家顺良中西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分析口].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8):24—26. [12]杨大庆.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研究:基于湖南郴州的个案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9):103—104. [13]孟丽,潘理权.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SWOT分析-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3):107一III. [14]程霞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4):69—74. Analysis of the Industrial Transfer Undertaking Ability of Wanj iang City Belt LU Hongj ing, HU Bai—hong (Economic Institute,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ngbu Anhui 233000,China) Abstract:Undertaking industrial transfer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underde— veloped areas,and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y undertaking ability is one of the methods which the develo— ping goal realizes.Starting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industry undertaking ability,the author designs an evalu— ation index system which contains four levels,nine secondary indexes and twenty-four triple indexes.The principa1 component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are also used to evaluate the industry undertaking ability of the six areas in central China.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industrial attracting,selecting,supporting and developing ability Of Wanj iang City Belt are relatively weak,their industry undertaking ability is not strong. Therefore,Wanjiang City Belt cities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ir above four abilities to foster their industry undertaking ability. Key words:industrial transfer;industry undertaking ability;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责任编辑邓先友]